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573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Word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学案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Word版含答案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一、重要的历史转折

1.历史背景

(1)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但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继续延续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

(2)中国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

①政治: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②思想:

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③经济: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2)意义:

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条件

(1)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邓小平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3)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2.形成

(1)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2)邓小平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

(3)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3.深化

(1)“南方谈话”:

①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

人心。

(2)党的“十四大”:

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3)党的“十五大”: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影响: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国力得到极大增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发展过程

(1)2000年2月,江泽民第一次做出完整阐述。

(2)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

(1)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2)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

体系。

(3)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四、科学发展观

1.发展过程

(1)2003年7月,胡锦涛首次提出。

(2)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3)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2.内容

(1)第一要义:

发展。

(2)核心:

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3.意义

(1)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3)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

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轻巧识记]

1.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2.邓小平理论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

[易错提醒]

1.邓小平理论并不是否定了毛泽东思想,而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它主要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

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名师点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

(1)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2)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三个转变: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1.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材料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什么特点?

[教你读史]

注意明确和提炼这个“基本结论”是什么,怎么得出的。

[提示]思想: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特点:

实事求是,从实际

出发。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2)邓小平的上述论断有什么积极意义?

说明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处于什么

地位?

[教你读史]

最后一句话是关键: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明确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提示]意义:

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

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历史地位

1.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历史地位

(1)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1.从思想路线上看:

毛泽东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继承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中国走上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

2.从道路选择上看:

正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一样,邓小平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取得巨大成功后再进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符合中国的国情。

3.从统一战线上看: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同样,邓小平在改革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

题组一关于真题标准问题的讨论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思想解放”指的是()

A.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

B.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C.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D.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析:

选D通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也就是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邓小平说,不能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获得正确的认识,这针对的是()

A.“批林批孔运动”B.四五运动

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解析:

选D解答本题时须与“两个凡是”的内容相联系,“两个凡是”实际上是教条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由此不难看出材料针对的是“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共同点是()

A.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冲破了“个人崇拜”D.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解析:

选D材料强调共同点,邓小平“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深化了体制改革,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个人崇拜”,二者都促进了思想大解放,故D项

正确。

题组二邓小平理论

4.邓小平在1978年曾说:

“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

”这句话从本质上说明了()

A.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

B.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要从根本上变革社会主义制度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解析:

选A从材料“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故A项正确。

5.《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

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解析:

选D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项符合题意。

6.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D.冲破了思想樊篱

解析:

选D1978年的讲话主张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了思想,1992年的南方讲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想,都解放了思想,故D项正确。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

解析:

选B本题实际上考查了“讨论”的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的全面的拨乱反正。

2.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解析:

选A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整个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3.右图为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刘雍作,1978.10.24)对漫画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总路线指引“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B.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启思想解放浪潮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促进了思想解放

D.邓小平南方讲话吹动新一轮改革春风

解析:

选B图片给出的时间是1978年10月,此时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已经全面展开,人民群众的思想从“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下得到解放,图片中“解放思想开始新的长征”与“因循守旧”的鲜明对比反映了这一时代主题,故B项正确。

4.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

下列四组文章中属于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论祖国统一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发展是硬道理》《重新审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解析:

选DA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讲话和文章;《论祖国统一的方式》发表于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1988年提出的。

邓小平视察南方是在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的背景下进行的,目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改革开放的道路,相关话题都是围绕改革开放和发展而展开的,D项均是1992年南方讲话时期的报道。

5.以下资料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主题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A.《井冈山的斗争》B.《新民主主义论》

C.邓小平“南方谈话”D.《邓小平传》

解析:

选CA、B两项属于毛泽东思想内容,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故A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发表的一系列谈话,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为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确立了基本原则,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主题,故C项正确;《邓小平传》是二手资料,故D项错误。

6.1984年,邓小平在谈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说:

“农村这一套不能完全搬到城市,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城市改革“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

这体现了邓小平改革思想中()

A.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B.实事求是的原则

C.紧紧依靠群众的思想D.全面改革的思想

解析:

选B“……因为城市比农村复杂得多”、“……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B项正确。

7.在树立党的理论旗帜上,有四次具有特别重大意义的会议,分别是()

A.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B.党的一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C.党的一大、党的七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D.党的七大、党的八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

解析:

选C党的一大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党的理论旗帜,党的七大树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理论旗帜,党的十五大树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理论旗帜,党的十六大树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理论旗帜,故C项正确。

8.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A.坚持党的领导B.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坚持民主集中制D.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解析:

选B无论毛泽东的中国革命道路,还是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这个问题,我们党已经有了明确的回答: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是: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中共十三大报告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谈话要点》

材料三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第一次国庆大阅兵。

参加游行的100万各族群众欢欣鼓舞地展示着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丰收果实,也将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展现在世界面前。

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摘自《新民网》

(1)材料一中邓小平是怎样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特征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十三”大在这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了哪些发展?

(4分)

(3)“小平您好”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心声”产生的原因。

影响“中国5年来的巨大变化”的最主要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

(6分)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取得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4分)

解析:

(1)问,结合材料信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回答。

(2)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等回答。

第(3)问,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使人们对邓小平产生爱戴和拥护。

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特征: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贡献: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发展: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

富裕。

(3)原因:

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国策;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成果:

以邓小平为领导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