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562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

《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docx

完全版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施工测量放线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天津地铁3号线为天津市轨道交通规划网中规划的一条骨干线路,整体上呈西南-东北走向,起点位于花苑产业园区,经华苑、市中心、宜兴阜至终点小淀。

华苑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位于西青区花华苑产业园区西南侧,车辆段范围内现状基本为鱼塘,有部分进行了填土作业。

车辆段北侧为高压线和自来水河,西侧为规划四环路,东侧为京沪高速公路,总用地面积273726平方米,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310米。

红线内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围墙高2.4米。

华苑车辆段用地27.4公顷,总平面采用纵列式顺向布置,段内车辆段以车辆运用检修为主、综合考虑维修中心、物资总库等设施要求,各项设备、设施按是否带电而分区布置。

车辆段站场股道、房屋建筑和机电设备等按近期生产需要设计。

出入段线在车辆段东段与正线双线接轨,出段线与入段线并行。

段内出入段线交叉渡线后分开,分别通往运用库、联合检修库、地下回转线和试车线。

在回转线端部设置小站台一座,方便职工通勤。

试车线紧邻停车库北侧,有效长1191.5米,并设检查坑一座。

段内还设有一些室外设备及构筑物。

工程特点

本车辆段工程项目繁多,内容庞杂,涉及施工专业多,工序之间互相干扰大是其重要特征。

本工程设计新颖,涉及专业多,结构形式多样,综合施工能力要求高,给施工测量带来较大难度,因此要求具有高精度的测量仪器,丰富专业经验和高度责任感测量队伍。

二、施工测量依据

1.项目所用测量起算数据为天津市测绘院2009年10月25日交给天津地铁3号线第1合同段的成果资料及施工图。

2.施工图要求采用的测量规范和技术标准: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3)《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4)《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TB10203-2002

(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20308-2008

三、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

1.建立项目测量队,由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施工测量的全面管理和技术工作,现配备的3名测量人员均有测量岗位资质证书(其中测量工程师一名、测量员两名,记录员由其中一名兼任,其岗位证书复印件见后附件)。

2.本工程拟使用的仪器及工具有:

全站仪(徕卡TCR1201)(其中含附件:

脚架、对中杆、基座、气压表、温度计、测伞等)、水准仪DSZ2(其中含附件:

脚架、(5m)塔尺,(3m)红黑双面板尺)、(50m)钢尺、卷尺、测量专用计算器、测量记录本、笔、红油漆、对讲机、车辆等。

根据工程的进展和实际工作需要可适时调配测量人员和测量设备,以满足施工需要。

四、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交接桩

项目部收到施工设计文件后,在开工前会同设计单位到工地共同办理测量桩橛交接手续。

(2)设计单位向我施工单位移交的桩橛有永久性水准基点及线路控制导线点。

(3)对所有进场的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检定,鉴定情况见下表1,其精度完全满足施工控制的要求,检验施工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并对施工测量人员进行有关的技术交底。

表1

测量仪器名称

性能

数量

用途

检测周期

检定日期

检验状态

全站仪(TCR1201)

良好

1台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及施工平面位置的放样测量

1年

2009.8.23

合格

水准仪(DZS2)

良好

1台

主要运用于高程控制网的测设及施工高程的控制测量

1年

2009.10.9

合格

木质水准标尺(3m)

良好

1对

主要用于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1年

2009.6.17

合格

其检定证书复印件附后。

(4)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各专业图纸中建筑物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线路控制点参数数和高程是否正确,无误后,记录审图结果。

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及组成。

五、施工控制测量方案

1.贯通附合导线的建立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附合导线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本标段导线布置图见下图1);

图1

(3)导线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B.相邻点之间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四等不宜小于1.5m,以不受折光的影响为原则;

C.当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

D.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

E.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

(4)桩位先挖成60cm×60cm口径、100cm深度用混凝土灌注十字钢筋,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绘制点之记(其埋设示意图见下图2);

图2

2.相邻标段之间贯通测量

项目部按照设计对管区内的线路控制导线水准基点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复测后的线路导线控制点桩,绘制示意图,两个单位接头处的导线测量工作已互相重叠线路导线,水准测量到相邻的第一个水准基点,导线点、水准基点桩及其他共同性的基桩应双方会同核对,并作好记录,以后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对方。

1.导线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不应超过表2的规定。

表2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精度

等级

光学测微器两次

重合读数之差(〃)

半测回归零差

(〃)

一测回内2C

互差(〃)

同一方向值各

测回较差(〃)

四等

及以上

1〃级仪器

1

6

9

6

2〃级仪器

3

8

13

9

一级

及以下

2〃级仪器

--

12

18

12

6〃级仪器

--

18

--

24

注:

1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水平角观测时不受光学测微器两次重合读数之差指标的限制。

2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2C互差可按相邻测回方向比较,其值应满足表中一测回内2C互差的限值。

控制网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面控制网等级

仪器精度等级

每边测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mm)

单程各测回较差(mm)

往返测距较差(mm)

三等

5mm仪器

3

3

≤5

≤7

≤2(a+b×D)

10mm仪器

4

4

≤10

≤15

四等

5mm仪器

2

2

≤5

≤7

10mm仪器

3

3

≤10

≤15

一级

10mm仪器

2

≤10

≤15

二、三级

10mm仪器

1

≤10

≤15

注:

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2困难情况下,边长测距可采取不同时间段测量代替往返观测。

2.观测方法

全站仪用于控制测量,可以将测水平角、立角、斜距一次进行。

同时还可以测量平距、高差用来检核计算,在已知点上还可以测量各观测点的坐标作为平差中的近似坐标。

全站仪测角除读数外,与经纬仪测量的操作程序和限差要求一样,全站仪测距与测距仪相同。

但是全站仪测控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全站仪控制测量注意事项:

a.用于控制测量的全站仪的精度要达到相应等级控制测量的要求。

b.测量前要对仪器按要求进行检定、校准;出发前要检查仪器电池的电量。

c.必须使用与仪器配套的反射棱镜测距。

d.在等级控制测量中,不能使用气象、倾斜、常数的自动改正功能,应把这些功能关闭,而在测量数据中人工逐项改正。

e.测量前要检查仪器参数和状态设置,如角度、距离、气压、温度的单位,最小显示、测距模式、棱镜常数、水平角和垂直角形式、双轴改正等。

可提前设置好仪器,在测量过程中不再改动。

f.手工记录以便检核各项限差,内存记录用作对照检查。

(2)测量操作

a.在测站上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激光对中、电子整平时要先启动仪器),量记仪器高。

b.在各镜站上安置棱镜,对中、整平,量记棱镜高,镜面对向测站。

c.打开全站仪电源,上下转动望远镜、水平旋转仪器进行初始化,设置为角度测量状态。

d.测站、各镜站分别读记测前气压、温度。

e.盘左望远镜十字丝照准后视导线点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水平方向设置为0º0′0″,然后,照准读前视导线点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读记水平角、天顶距,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f.转动望远镜,盘右望远镜十字丝照准前视导线点方向的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读记水平角、天顶距,测记斜距、平距、高差。

g.盘右转到后视导线点方向照准反射棱镜觇牌纵横标志线,同法测记。

h.测站、各镜站分别读记测后气压、温度。

i.上面(d)~(h)为第一个测回的观测,照准第1方向,设置水平度盘,同法测完全部测回。

j.量测仪器高、棱镜高作为检核

k.检查记录,关闭仪器。

本站结束。

3.贯通测量计算

(1)平面按国家一级导线标准施测(其参考等级标准见下表4),各项指标在达到要求前提下进行严密平差计算,成果与设计提供值对比,在规范要求内时采用设计值。

表4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等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长度(Km)

测角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1″级仪器

2″级仪器

6″级仪器

三等

14

3

1.8

20

1/150000

6

10

——

3.6√n

≤1/55000

四等

9

1.5

2.5

18

1/80000

4

6

——

5√n

≤1/35000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

2

4

10√n

≤1/15000

二级

2.4

0.25

8

15

1/14000

——

1

3

16√n

≤1/10000

三级

1.2

0.1

12

15

1/7000

——

1

2

24√n

≤1/5000

注:

1表中n为测站数。

2当测回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2)高程按四等水准标准施测(其参考等级标准见下表5),并绘制水准线路图(见图3),各项指标在达到要求前提下进行平差计算,成果与设计提供值对比,在规范要求内时采用设计值。

表5

等级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m)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

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

二等

DS1

50

1

3

0.5

0.5

0.7

三等

DS1

100

3

6

0.3

1.0

1.5

DS3

75

2.0

3.0

四等

DS3

100

6

10

0.2

3.0

5.0

五等

DS3

100

近似相等

--

--

--

--

图3(水准路线走向图)

(3)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内业计算中数字取位要求

等级

观测方向值及各项修正值(〃)

边长观测值及各项修正值(m)

边长与坐标(m)

方位角(〃)

三、四等

0.1

0.001

0.001

0.1

一级及以下

1

0.001

0.001

1

(4)以上复测成果在报监理复核批准后方可作为施工放样测量依据。

(5)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应每隔半年会同监理复测一次,防止施工过程中点位变化,影响测量精度。

4.施工测量

项目部及工程队根据复测后的各种控制点桩对管区进行施工测量。

主要内容有:

①准确地测定桥梁的墩台、承台、基桩等各种建筑物的控制位置,树立标志,并进行施工位置放样;

②钉设车辆段控制桩及库房平面位置,测设库房±0标高点;

③路基土石方的测量;

④铺轨施工测量;

⑤竣工测量。

 

六、施工测量放线工艺流程图

图4

七、桥梁施工测量

1.施工测量前准备

桩基、承台、墩身的测量工作,施工前要读懂施工设计图纸,并根据桥梁设计和施工的特点,确定放样方法。

所有桩基、承台、墩身的中心点位,纵横轴线、结构尺寸、重要构件的空间位置,都事先计算好其坐标或其他定位要素,并有专业人员进行复核,数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放样工作。

2.主要放样方法

(1)平面位置放样(宜采用极坐标法):

对于桥墩选用就近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施工放样。

用正倒镜两次放样,取中数为最后放样点,仪器置于固定的强制对中点上,放样前和放样后各后视一次。

后视也采用固定后视点,尽量减小对中误差。

为了避免放样时仪器的竖角过大所产生的误差因数和仪器操作的不方便,依地形情况和不同的工程情况采用不同的控制点作为置镜点以免竖角过大。

高墩测量时,用全站仪结合激光铅垂仪检查墩身的倾斜度。

(2)高程放样(宜采用水准测量法):

用水平仪进行高程施工放样。

高墩上的高程点用水平仪加鉴定钢尺的方法传递,每传完后用往返三角高程测量进行复核。

3.桩基施工测量

在施工控制网的基础上,利用全站仪进行极坐标进行放样,桩位放出后需用不同放样点位进行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

施工中要埋设护桩,利用护桩可以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经常性检查桩位的正确性,确保桩基施工过程中桩位的变化能被及时发现,及时调整。

钻进过程中还应经常用全站仪检查桩位及桩的垂直度,成孔后,需严格校对孔底高程决定终孔。

钢筋笼安装完成后,还必须对其中心进行测量,使其与桩位中心一致,并对钢筋笼位置加以固定。

图5

桥梁基础施工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表7的规定

表7桥梁基础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类别

测量内容

测量允许偏差(mm)

灌注桩

基础桩桩位

40

排架桩桩位

顺桥纵轴线方向

20

垂直桥纵轴线方向

40

沉桩

群桩

中间桩

d/5,且≦100

外缘桩

d/10

排架桩桩位

顺桥纵轴线方向

16

垂直桥纵轴线方向

20

沉井

顶面中心、地面中心

一般

h/125

浮式

h/125+100

垫层

轴线位置

20

顶面位置

0~-8

注:

1.d为桩径(mm)

2.h为沉井高度(mm)

4.桥梁下部构造的施工测量

用全站仪极坐标法置仪于就近的控制点,放样承台、墩台身及台帽或盖梁控制位置。

模板检查时可利用十字线拉弦线吊线铊,将点过渡到模板顶检查模板尺寸,不合格重复调整至满足规范要求。

也可利用仪器置镜将十字线点投到模板,并协助检查模板,调整模板直到合格为止,模板平面尺寸合格后,模板检查标准见表8、表9,设定待浇筑混凝土面的标高,进行下一道工序。

表8承台模板安装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类别

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

±20

模板内部尺寸

±30

轴线偏位

±15

表9墩柱模板安装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类别

允许偏差(mm)

模板标高

±20

模板内部尺寸

±30

轴线偏位

15

铅垂度

1%

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测量的偏差不应超过表10的规定。

表10桥梁下部构造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类别

测量内容

测量允许偏差(mm)

承台

轴线位置

6

顶面位置

±8

墩台身

轴线位置

4

顶面位置

±4

墩、台帽或盖梁

轴线位置

4

支座位置

2

支座处顶面高程

简支梁

±4

连续梁

±2

8.现浇梁施工测量

现浇梁施工前,首先对梁底模板进行预压,取得预压变形值后,进行梁底板中心放样,按5m一个断面布置,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高程应按设计高程加高程预压变形值减下拱度计算值等于施工设计高程。

支座安装前,对桥梁支座垫石中心进行坐标放样,进行检查与相邻墩中心点的关系,是否符合设计跨径,满足要求后进行平面尺寸复核。

支座安装完成后应对支座位置及支座高程、平整度进行测量。

模板安装要求见表11,现浇梁模板安装完成后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现浇梁中线梁端边线及外侧内测边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施工放线(见图),钢筋绑扎完成后,用全站仪定出左右中线控制点,5m一个用红油漆标记在腹板顶面钢筋上,为施工轨道预埋件提供平面位置,高程控制点布置在边模模板顶部,标定现浇梁浇筑混凝土面标高进行混凝土施工。

表11现浇梁模板安装的质量检查评定表

类别

允许偏差(mm)

支座中心

5

梁轴线偏位

10

梁顶面标高

±10

梁底宽

±20

梁顶宽

±30

梁高度

+5-10

图6

梁的施工控制应参照表12进行。

其不能超过表中的规定。

表12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测量的允许偏差

类别

测量内容

测量允许偏差(mm)

梁、板安装

支座中心位置

2

4

梁板顶面纵向高程

±2

悬臂施工梁

轴线位置

跨距小于或等于100m的

4

跨距大于100m的

L/25000

顶面高程

跨距小于或等于100m的

±8

跨距大于100m的

±L/25000

相邻节段高差

4

主拱圈安装

轴线横向位置

跨距小于或等于60m的

4

跨距大于60m的

L/15000

拱圈高程

跨距小于或等于60m的

±8

跨距大于60m的

±L/15000

腹拱安装

轴线横向位置

4

起拱位置

±8

相邻块件高差

2

钢筋混泥土索塔

塔柱底水平位置

4

倾斜度

H/7500,且≤12

系梁高程

±4

钢梁安装

钢梁中心位置

4

墩台处梁底高程

±4

固定支座顺桥向位置

8

注:

1.L为跨径(mm)。

2.H为索塔高度(mm)。

八、线路及水泥搅拌桩的放样

1.作业前,应收集初测导线的测量成果,并应对初测高程控制点逐一检测,高程检测较差不应超过30√Lmm(L为检测路线长度,单位为km);

2.放线测量应根据图纸上定线线位,采用极坐标法、拨角法、支距法进行;

3.线路中线上,应设立线路起终点桩、千米桩、百米桩、平曲线控制点、桥梁或隧道轴线控制桩、转点桩和断链桩,并根据竖曲线的变化适当加桩;

4.线路中线桩,直线部分不应大于50m,平曲线部分宜为20m。

当曲线半径大于800m且地势平坦时,其中线间距可为40m;

5.中线桩位测量误差的控制,直线段不应超过表13的规定,曲线段不应超过表14的规定。

表13直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限差

线路名称

纵向误差(m)

横向误差(m)

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S/2000+0.1

10

二级及以下公路

S/1000+0.1

10

注:

S为转点桩至中桩的距离(m)。

表14曲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闭合差限差

线路名称

纵向相对闭合差(m)

横向闭合差(m)

平地

山地

平地

山地

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

1/2000

1/1000

10

10

二级及以下公路

1/1000

1/500

10

15

6.水泥搅拌桩的放样

对施工轨道的中心线用全站仪极坐标进行放线,并进行复核;对于标定的中线位置做好明显的标志和编号,并妥善保护;使用经纬仪和钢卷尺等,采用偏角法进行桩位区域边线的测定;对施工区域内的所有桩进行测量定位(其桩基测量允许偏差参考表15),并做好明显、牢靠的桩位标志。

同时做好测量记录,以便监理复核。

表15桩基测量允许偏差

类别

允许偏差

纵向(cm)

横向(cm)

钻孔桩

2

4

水泥搅拌桩

5

5

八、车辆段库房施工测量

1.施工前的准备

(1)车辆段库房施工前,要读懂施工图纸,了解库房各部位平面尺寸,纵横轴线,建筑物的设计高程,复核首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设计高程、坡度是否合理。

事先计算好其坐标或其他定位要素,并有专业人员进行复核,数据确认无误后可进行施工放样。

(2)平面控制点设在坚实可靠、便于保护、不受施工干扰、使施工放样具有良好角度的地方。

建立施工控制网,对整个段内库房进行平面控制,控制网应复核到线路首级导线控制网上,控制网的精度和观测条件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要求。

(3)高程控制点实地选点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水准点宜均匀布设在测区内,水准点的位置应能保证埋设标石的稳定、安全和长期保存,并便于观测。

水准点应尽可能选在道路附近,基岩露头或土层较浅处。

施工高程控制的水准点的位置应根据施工放样的需要来确定,应保证每个单项工程部位至少有2个高程点。

按规范要求的规格进行水准标石的制作和埋设。

高程控制点应从首级水准网上用水准仪高差法往返测量,往返闭合差应小于20√K,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规范要求。

点位设计标高值应换算成本段内库房设计标高,高程为±0,直接对库房桩基、承台、钢构等施工部位进行高程测量,并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及交付运营前后沉降观测的依据。

2.施工放样

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轴线向外偏移1m,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位置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作为土方开挖及地下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

①.地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②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定出控制桩指导开挖。

③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T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模板支好后,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4mm。

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16:

表16

建筑物

结构特征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测站测定高差中误差(mm)

起始与施工测定高程中误差(mm)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

钢筋混凝土

结构、高度100-120m

1/20000

5

1

6

4

④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在施工中,每当墙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墙柱侧立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⑤当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楼层放线记录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

⑥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如下:

L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