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513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docx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条形统计图说课稿

课程改革,让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强烈意识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统计与概率既是生活内容,也是数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西师版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统计知识条形统计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继学习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和相应统计表后出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这后还会认识更多形式和种类的统计图,如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

不难看出,本单元内容既是旧知的迁移与发展,也是以后学习的认知桥梁。

单元内有4个例题,前两例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特征,后两例引导学生学会画图。

而本课学习例1、例2。

例1以回顾旧知为起点,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并初步认识。

例2则重在会看条形统计图,会简单的分析统计数据并填写相应的统计表。

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例1的素材与例2有机整合,完成整课的教学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四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但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

在第一学段中,已掌握部分统计知识,具有一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

而通过长期地学习策略和思维的训练,我班的孩子,不但基础扎实而且思维活跃。

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与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的分析和学生的把握。

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相应的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分析,判断、预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经历观察分析数据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

鉴于预设的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认为本课的重点为: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会正确分析相关的数据。

难点为:

知道条形统计图中单式与复式的区别。

四、教学策略

我校进行了3年的《小学数学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的课题研究,引发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课就主要采用了其中的“问题探究策略”。

问题探究策略,以问题为核心,以研究问题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思维策略为目标,设计迁移性、过渡性、反馈性、强化性、延伸性等问题。

通过有效问题的有效解决,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肖伯纳说过: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各有两种思想。

”说明合作交流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创新。

在教学策略的引领下,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

五、教学过程

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为: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运用提高六个环节。

围绕“问题”展开教学。

1、创设情景。

为使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

创设了我任教的“四年级三班和四班的学生”准备去郊游的情景。

并提问:

“这次郊游当中准备开展五个活动,每人可选一项,事先要知道我们班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怎么办?

”学生自然的想到要事先进行统计才行,从而产生统计需要。

并立即让学生自主开展统计活动。

于是,由真实的情景转入学习的初期活动。

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并在事先准备的表格纸上制出一张统计图。

与此同时,我将另一个班参加各项活动人数的统计图展示给学生。

看到两张反映不同班级学生人数情况的统计图,自然地会进行比较分析。

于是提出活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2、提出问题。

利用两张统计图中人数接近的一项活动。

设问:

“三班和四班参加××的人数,谁多谁少?

”凭借肉眼观察,肯定会有不同答案,进而发生争执。

此时此刻,引导学生想办法。

可能会说到用直尺量高度,用直尺比刻度等方法(课件展示)。

给予肯定的同时,追问:

“有没有简单的方法,能一目了然地看清谁多谁少?

”自然会产生把两张统计图合二为一的需要。

顺水推舟抛出核心问题:

怎样将两张统计图,合二为一?

学生在认知需要和问题驱使下,就开始问题的探索。

3、探索问题。

我预设,学生可能会生成这些方法(课件展示)。

面对众多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说说理由。

”引导学生运用“选择探究策略”进行合理选择。

让学生体会方法多样性的同时,又懂得寻求方法的合理性。

当两张统计图合并后,继续引导学生探索。

问:

把这张统计图给班主任,能看明白吗?

”“怎样才能使班主任知道哪种直条表示哪个班的人数呢?

”从而在争论、交流中认识复式统计图图例的作用,体验统计图表示的严密性。

4、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

新知,纳入认知系统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才完成了认知的建构,新知的内化。

把复式条形统计图,纳入已有的统计知识中,并明确它的特点,完成知识建构。

于是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弄清:

“这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在相互交流中充分明白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有两种颜色的条形;二有图例。

三还能反映两组数据情况。

充分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内涵后,自然地揭示它的概念名称复式条形统计图。

5、深化认知。

问题得以解决,认识如何深化呢?

继续利用好例1的素材,让学生发表意见,提出问题和活动建议。

如:

两个班参加什么项目人数最多?

三班参加野炊的人数比四班多几人?

等。

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习惯和能力。

树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是课改的追求。

为此,让学生自主填写统计表。

在任务驱使下,主动学会看懂统计表,并思考填写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一行一行地填,也会一栏一栏地填等,从中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

沟通统计图与统计表之间内在的联系,明确各自的优越性。

从而深化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6、运用提高。

学以致用。

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基本练习课堂活动第1和第2题。

统计学认为,收集、分析数据,是为预测、干预未来数据和解决问题服务的。

为培养学生的预测意识和能力,设计一个拓展问题:

“根据你们的分析,预测一下如果再投一次,小刚和小强分别会投进几个呢?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为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过程,将改变以往在黑板上板书的做法,充分利用多媒体随机生成的功能,将生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保留在大屏幕上。

直观具体、简洁明了。

符合视觉习惯和认知规律。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课的教学力求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紧扣教学重点,有机整合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问题探究策略的运用,使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条形统计图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16~117页例1、例2,第118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五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实验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

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

教师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

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的统计表。

教师:

从收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回答:

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

教师:

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

怎么制呢?

学生可能回答:

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

教师:

1格表示多少呢?

(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如果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

(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生产生冲突:

画120格好麻烦哟。

教师质疑:

那怎么办?

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表示呢?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

教师:

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

①用1格表示多少合适呢?

说说想法。

②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

观察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究竟代表多少合适呢?

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

学生1:

用1格表示10个比较合适;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

学生2:

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

……教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行适当评价。

教师:

现在用1格表示10个来完成书上116页的统计图。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的统计表。

教师:

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获得哪些数据信息?

学生汇报所获得的信息。

教师:

小明要帮爸爸制作条形统计图。

思考或同桌交流。

①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

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合适呢?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

教师:

观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

小明家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07年的苹果产量是2004年的2倍……

教师:

根据你的发现,你对小明家承包苹果园有什么想说的?

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3.小结今天学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教师:

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数据都比较小,因此我们都用1格表示1个单位。

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接触到更大的数据。

课件出示:

为了方便,我们用1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不仅可表示10个,也可以表示2个,5个,100个,1000个等,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 

四、课堂总结

教师:

这节课学了些什么?

有什么收获或问题?

《条形统计图》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出示:

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的授课形式,你喜欢吗?

为什么?

2、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

有哪些帮助?

3、你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本节课吗?

为什么?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二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认同率%

实验班(40人)3997.5%

对照班(40人)3382.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对于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有较高的兴趣,喜欢多媒体教学的数学课,非常认同这种教学模式,认同率达到97.5%。

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对照班学生也希望数学课中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希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验课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地看到了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这较好的运用了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索与学习。

通过课件,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