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401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学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学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学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学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论.docx

《教学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论.docx

教学论

1.教学论概念

生物教学论是一门属于教育科学体系和范畴的科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中学生物学教学,它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和技术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具有高度学科特性和实践特性的应用理论科学。

2.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知识(SubjectMatterKnowledge)

3.本体性知识

即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对我们来说,即是生命科学专业知识。

4.条件性知识(ConditionalKnowledge)

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它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理论支撑。

它包括生物学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5.教科书

教科书是在学科课程范畴之中系统编写的教学用书。

生物学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生物学教科书又是学生学习的工具能,引导学生去实现课程的各类目标。

6.科学过程

科学家获取知识的过程,人们叫做科学过程(技能)

7.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

科学素养最基本的含义

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

科学素养包括了两个不同的方面:

一方面是对科学知识、态度情感价值观及科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在已有基础上提高自己科学素养的能力。

8.科学态度

是人基于对科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科学的信念和科学习惯。

包括好奇心、诚实、合作、创造力。

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以及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9.教学策略

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

广义地理解是指一般教学上所考虑采用的教学取向

狭义的理解是指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

10.概念图

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

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

11.概念

能感知的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或以标签标注的关于事物的记录。

12.命题

是对宇宙中自然发生或建构的事物的陈述,这种陈述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及其连接词形成的有意义陈述。

13.交叉连接

反映了概念图中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能帮助我们看明白概念图上的各知识点之间是如何发生关系的。

14.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简单地说,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15学习中的三种互动模式:

一竞争;二独自工作;三合作工作。

16.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

 ①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

 ②教师的角色由传播者转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

 ③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

 ④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有责任帮助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学会。

17.探究学习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

18.科学过程技能(探究技能)包括:

观察、分类、测量、推论、预测、交流、识别数量关系、识别时空关系、构建假设、辨别控制变量、操作性定义、解释数据和实验。

19.探究形式:

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和实验式探究三种。

20.发现式探究(发现教学法)

是以学生本身观察和经验为基础,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

21.封闭性的问题

是指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这些答案往往是“是”或“不是”。

例如:

它们是不是有关系呢?

这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等等。

22.开放性的问题

是指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这类问题能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机会,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看到的和知道的事物做出解释。

如:

我们看到了什么?

你是怎么想的?

等等。

23.推理性探究

是“没有动手做”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24.实验式探究

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报告全过程。

这种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经历发现问题、辨别变量、形成假设,根据控制变量的原则自行设计实验、执行实验,验证假设,并完成实验报告这一系列过程。

25.符号

作为交流媒介与文字图画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在符号中信息更加浓缩,同一种符号可带有不同的意思,表达的信息只能是简短和意会的。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使用符号以减省交流上的费时。

26.模型

能具体地表现事物的空间中的相互关系,同时又可将生活经验以外的情况作出仿真。

模型标本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交流形式,数学模型是科学理论的常用的表达方式。

27.STS

耶格将其定义为“将技术当作科学与社会的桥梁;以地方、全国或全球性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来设计科学课程,让学生对这些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及好奇心;而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探究过程和科学的概念知识寻找问题的途径,让学生产生创造力并应用于社会上。

28.教学模块

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元。

29.(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

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或药品的处理对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进行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和研究的教学过程。

30.验证性实验教学

它是教师在课堂上先讲授知识,后组织学生实验,让学生用实验结论来验证已学过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31.探究性实验

教师控制下的探究性实验即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

32.直观

即感性认识,是具体的、直接的、生动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

33.直观教学

即利用教具作为感觉传递物,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学生展示,达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或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着的教学用具的直观、教学语言的直观和教学场景的直观。

34.表现力

指直观教具呈现信息的逼真度、客观性、精确性、动态性、事物关系呈现力、重点特征指示例、形状互变力以及时空位移能力等。

35.标本

是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经过加工处理而保存下来的完整的或部分的物体形态

36,。

模型

模拟生物体的结构特点人工制成的实物仿制品、实物放大或缩小制品和简约表达生命过程的示意制品

37.挂图

绘有生物图像的纸制品

38.备课

教师为教学活动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统称为备课。

长期备课:

学年备课;学期备课;单元备课

近期备课:

课时教学计划

39.教学的重点

是指最主要、最本质、带有主导作用的关键性知识和顺利进行学习的方法,知识性重点往往与相关的学习活动相匹配,而学习活动方法的多样性也往往成为教学的重点。

40.教学难点

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便利与否以及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确定的。

确定难点一般从知识的深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生的活动能力三方面考虑。

41.教学目标

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

它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要点,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性提示,是教学结果的评价性标准。

(课程目标的三个层次:

国家目标、专家目标、教师目标。

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知识目标、动作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42.教案

教师习惯上将课时计划称作教案。

教案是教师对教学目标及其达成途径的设想,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导航图”和“剧本”。

(生物学教案的常用格式:

陈述式、表格式)

教案的编写格式

1文字式(简案、详案)2.表格式3.陈述式

43.教学技能

广义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师设计、准备、组织、开展和评价教学活动的一切相关技能。

狭义的教学技能是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专业技能。

44.导入技能

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45.教学语言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解教材、传授知识、组织练习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所运用的语言,就是教学语言。

46.教学语言技能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保证,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加以组织、润色并且用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不仅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47.提问

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考、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及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教学技能。

48.讲解

讲解又称讲授,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

是人们用语言交流思想、情感和知识的一种表达方式。

49.变化技能

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和各种教学媒体、资料的转换方式。

50强化技能

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51.演示技能

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画、图表、幻灯片、影片和录像带,提供感性材料,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

52.板书

即教师为辅助课堂口语的表达而写在黑板上(或写在投影片上)的文字或其他符号。

53.结束技能

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是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结束技能不仅广泛应用于一节新课讲完。

54.课堂组织技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课堂目标的行为方式,称为教师的课堂组织技能。

55教育评价

是指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和专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鉴别、获取和提供可供教育或教学决策之用的资料、意见和价值判断。

56纸笔测验

是指以书面形式的测验工具,主要侧重于评定学生在学科知识方面学习成就高低或在认知能力方面发展强弱的一种评价方式。

57实作评价

是指使用多种工具或形式,评定学生在实际情景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

58效标参照评价

又称绝对评价,它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象达到程度的一种评价。

学校内的教学评价多属效标参照评价。

59常模参照评价

又称相对评价,它是指在某一集团中(班级、学校、地区或国家),这个集团的平均状况为基准,来评价被评对象在这个集团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的评价。

它适用竞争性的选拔评价。

60识记

是最低等级的认知目标,它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

61双向细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测验目的及教学目标的需求,以教学目标为横轴,而以教材内容为纵轴,画出一个二维度的分类表。

62难度

是指试题答对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亦即是指试题正确反应的几率。

难度值愈大,表示答对的人数愈多,亦即是试题愈简单。

63区分度

是指试题能够区别答对和答错人数的百分比,亦即是指试题能够区别高低不同能力组群的功能。

区分度愈大,表示试题区别会作答和不会作答两种能力组群的功能愈好。

64教学敏感度

是指不同难度的试题具有代表教学效能的倾向,它可以用来判定教学是否有错误或试题本身是否有瑕疵及不当之处。

65信度

是指评价的结果(分数)与其拟评测的学习成就的一致性。

66效度

是指测验分数的正确性。

就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到它所想要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67研究性学习活动(生物学校外活动)

是学生在教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利用校内和校外的资源,开展学科专题研究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68教育调查法

一般由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和问卷等方式,向熟悉被研究对象的第三者或当事人了解情况,或者通过测验,收集书面材料来了解情况。

69教育实验法

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二.问答题

1.生物学课程的性质

(1).生物学课程是学科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主要宗旨的必修课程,是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门重要科目。

(2).生物学课程是科学课程,生物学课程要体现科学的本质和特征,不仅要传播科学的事实和概念,更要体现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3).生物学课程是技术课程,中学生物学课程在注意到科学课程性质的同时,也注意到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科学和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当今世界,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充分的表现出这一特点。

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加强生物技术,是我国生物学课程在进入21世纪后的突出变化之一。

2..生物学课程的价值

(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为学生终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为学生步入社会、择业和进一步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相同点

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估、命题”的依据

内容标准的陈述

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

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

国家制定的初中、高中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

而生物学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

目标要求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

而生物教学大纲则主要侧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

学习结果的描述

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

抽象的术语来表示学习结果,

教师的任务

隐含地指出了教师的任务是要落实课程标准,而不仅仅是教好一本教科书,即弹性较强

要求教师“忠于教材、分析教材、教好教材”刚性较强

 

4.中学生物课程基本理念

初中

高中

1面向全体学生

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面向全体学生

3倡导探究性学习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7一9年级学段的生物学课程总目标

(1)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2)初步掌握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6.高中阶段生物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总目标

(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和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方面的应用。

(2)养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认识科学的性质、技术的性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初步了解生物科学及相关的应用领域,为日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做好必要的准备。

7.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1.知识方面的目标

知识方面总目标两个层面的要求:

一方面是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另一方面是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生物学观点和科学的世界观

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观点及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等观点。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

在初中生物课程结构上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十大主题。

渗透了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育和要求。

(3)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自然资源状况的教育和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的教育两个方面。

(4)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之成为他们不断学习的动力。

具体目标包括: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生物学的基本观点;爱国主义情感;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3.能力方面的目标

实验操作技能、科学探究技能、获取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

8.科学教育认识的两方面基石:

一方面是对儿童的特点和他们的学习规律的认识

另一方面是对科学的性质、特点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认识。

9.科学过程的工作步骤

①确认和表述问题;

②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③为检验假设而寻找证据;

④根据证据来评价假设的真实性,如有必要,对假设进行修改;

⑤得出结论,并将结论应用于解决相似的问题之中。

10.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

科学是一系列的思维方式,

科学是一套探究的方法,

科学要与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

11.概念图的制作

(1).从绘制者熟悉的知识领域开始。

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或一个实验活动,或者解答一个具体问题。

绘制第一个概念图,知识领域不要选择太宽。

(2).确定在这个领域中所要用到的概念。

把这些概念列出来,根据概念在这个领域中的概括性进行排列。

 

(3).画出概念图的草图。

把草图画在易擦写的纸上或用电脑软件绘制,可随时对概念层级调整。

(4).对草图进行修正。

在对同一个主题和同伴进行交流后,对草图进行多次修正。

(5).草图完成后,开始寻找交叉连接。

交叉连接是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它反映了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后,对概念图进行修正和装饰,使概念图不但完整而且整洁漂亮。

12.绘制概念图的规范

(1).概念图中每个概念是一个专有名词在图中只出现一次。

一个概念图通常只表达一个主概念(如光合作用);主概念之下分出几个相关联的支概念(如CO2、太阳能、植物、水),支概念下又可分出几个支概念(如叶片、根),依次分支下去。

(2).连接两个概念间的联系词应尽可能表达具体明确。

任何两个概念和连接此二概念的词必须能表达一个完整的观点。

(3).连接概念的直线可交错,但向上或向两侧联系时需加箭头。

(4).概念名词要用方框或圆圈圈起来,而联系词则不用。

13.探究教学的特征可以归纳为:

①学生对自然事物与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求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上的知识。

②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求能力。

③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

④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

⑤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得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识。

14.探究教学的目标: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

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

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

15.STS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1).概念领域:

传统教学教学的重点放在概念知识。

STS教学概念被看作是处理问题的工具,概念的学习是活动的结果,它是重要的,但并不是教学重点所在,学生能记住在经验中获得的概念,并将它们关联到新的情境中。

(2).过程技能:

传统教学把科学过程技能看作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技能,使学生认为科学过程技能是抽象的,值得崇拜但遥不可及。

STS教学把科学过程技能看作是学生自己可以运用的技能,是科学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创造力:

传统教学把学生提问限定在课程大纲的范围之内,超纲的问题常会受到忽略,使学生提问能力下降,学生很少提出具挑战性的问题和独创的想法。

STS教学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并用这些问题来发展科学活动与教材,学生勇于提出意见,经常提出引起兴趣和独特的问题。

(4).态度:

传统教学使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下降,对科学的好奇心降低,学生把老师看作是信息的供应者,把科学看作是要学习的信息。

STS教学使学生对各个特定的课程的兴趣增加,对于现实的世界更为好奇,学生把老师看作是学习的促进者或引导者,把科学看作是处理问题的方法。

(5).应用与连结:

传统教学使学生认为教材和学到的知识技能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上的问题没有价值,他们只会背诵他们所学到的信息,无法了解他们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与现代科技发展的相互关系。

STS教学涉及社会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将他们在科学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他们把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看作是尽其公民责任的途径,学生能够主动寻求科学信息并加以应用,关注当前科技的发展,了解科学概念的重要性

16.实验内容的种类

从生物学学科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分为:

(1).形态学实验

以研究生物体的外部形态为目的的实验,

(2).解剖学实验

是解剖动植物体,研究内部器官、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的实验。

(3).生理学实验

是研究动植物体以及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机能的实验。

(4).分类学实验

是根据生物体的形态和结构来判断某种动植物在分类系统中的位置,或研究某一分类单位特征的实验。

(5).生态学实验

从教学活动的特点看,生物学实验分为:

观察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设计及制作实验等

17.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

(一)准备好实验材料

 1.尽可能选择与教材要求一致的材料,若选取材料有困难,教师可以因地制宜,选用与课本要求一致的相对典型的代用材料。

 2.最好选用活的、新鲜的材料

(二)准备好实验设备、用具和药剂

1.实验设备、用具的准备

 实验前认真地检查实验设备用具,最好有备份,以便实验中发生故障或损坏时及时调换,有些器材配不上,可找代用品。

 2.化学药剂的配制、保管和使用

 严格掌握一定的浓度和纯度。

配制药品的数量要控制,配制药品不易过早,最好现用现配,并注意保存。

每种配好的试剂都要有标签,标明试剂名称、浓度和配制日期。

(三)准备好实验教学辅助教具

辅助教具有利于学生获得形象的操作技能与实验步骤,尤其是电影、录像等能形象、真实地让学生看得清、记得牢,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要领,还有利于引起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有意注意。

(四进行预试

实验前,教师必须预先做测试,根据材料与药品的实际情况,预测实验结果及实验时间,以便确定整节课的安排。

在预试的过程中常会发现某些细小的问题,可使指导更为细微、周到,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有利于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

(五)培养小助手

对于较为复杂、有新技能要求的实验,可在实验前培养实验小助手,每个实验小组有一名小助手帮助教师辅导学生实验。

可适当让生物课外小组成员提前做某些实验及实验教学准备工作,提前培养他们的技能操作。

上课时,要注意发挥小助手的积极性,要求他们参与指导实验,帮助解难,让他们带好自己小组及周围同学达到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8.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①教师根据教材或教学目的要求,从生产生活中提出与教材有关的探究课题,刚开始时应选一些观察容易、操作简单。

结论浅显的实验内容,以后逐步提高探究要求。

 ②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

 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验,掌握感性材料,结合讨论探究问题,得出结论。

 ④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实验结果和结论概括出概念、规律和定理。

19.演示实验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演示实验必须目的明确,能说明问题

教师与学生都要明确演示目的,并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达到实验目的,充分发挥演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