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398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练习题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新人教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堤(tī)

拱桥(gǒng)饮涧(jiàn)池沼(zhǎo)

B、匀称(yún)纤细(xiān)着重(zhuó)驻足(zhù)

C、镂空(lòu)池沼(zhāo)相间(jiān)庸俗(yōng)

D、轩榭(xiè)藻井(zhǎo)中轴(zhú)纳凉(n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残损惟妙惟肖推崇巧妙绝伦

B、河提行影不离伧俗因地制宜

C、造形雅浴之别鳌头迥然不同

D、蔷薇因地制宜雕啄重峦叠障

3.与下面两句话的含义最接近的成语是()

西谚有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巴黎这座世界文明的繁华之都的出现又何尝是一日之功呢?

A、日积月累B、计日程功C、天长地久D、来日方长

4.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B、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C、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D、那时侯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重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⑴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

⑵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⑶石拱桥的桥洞呈弧行,就像虹。

()

⑷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6.你知道下面的诗句是谁写的吗?

请模仿这两句诗,也试着写两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_________代的诗人_________秋夕》里的两句诗。

仿写:

7.古诗文中含有桥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两句,并注明作者或出处。

(1)

(2)

8.修改病句

(1)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2)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3)我忽然感到她是个很智慧的人。

 

(4)课堂上应该发挥同学们充分的主体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

(一)《苏州园林》阅读训练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是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条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

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

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选文第①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所选文段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

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4.第③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

为什么?

 

(二)‘《故宫博物院》阅读训练

A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

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B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C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8公里。

D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

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AB两段文字分别先从________部说明了太和殿的外观;再从________部说明了________

2.这几段文字主要介绍太和殿________的特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第一段写太和殿的_________第二段转入写_____________。

3.这几段文字除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外,还采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式。

4.ABC三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以上三段文字主要按照由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到_______的顺序说明。

6.A段中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

 

7.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中的“俗称”意思是?

8.B段为什么对龙的描述达10次多?

 

9.D段描绘皇帝举行重大的典礼就是为了说明什么?

 

10.选文B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请从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词。

11.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12.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13.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

 

14.选文对太和殿的说明体现了故宫的什么特点?

 

15.体现太和殿特点的语句是:

   16.A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它的特点是?

  

    

 

17.B段的立足点分别为.     

  

 

18.B段在立足点①中延伸出哪些方位名词?

立足点②中延伸出哪些方位名词?

  

19.B段的说明对象是?

 

       

20.C段的说明对象?

    

    

21.太和殿的位置是在哪?

 

22.D段的说明对象是?

  

 

23.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

 

 

24.AB段文字都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请分别具体说明突出了什么样的特征。

 

2

5.从上述AB两段文字看,选文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

26.以上三段文字分别突出了对什么的描述?

用意是什么?

 

27.太和殿描绘神态各异的饰龙,意在表明皇室的威严。

请写出带有龙的成语(至少6个)。

 

28.本文最后一句话“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的作用?

  

 重否定句。

请把它改为陈述句,并体会改后和原句的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

  表达效果: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江三峡和三峡工程

①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

②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时,便冲开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跨五县市,全长200多公里。

三段峡谷各有特色: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其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③瞿塘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

江面在此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1500米左右,山峰高出江面几百米,从两岸俯视就如船行驶在地道中一般。

瞿塘峡文物景观多而集中,峡口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沿江而下有粉壁墙、孟良梯

、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景,还有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文化遗址等。

④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长而整齐的一峡。

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最引人注意的则是屹立于两岸的巫山12峰,其中最为秀丽的就数神女峰,诗句“神女应无恙”即是指此。

⑤西陵峡,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峡,自古以来一直以滩多水急著称,全长66公里,峡内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

今天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感觉非常地平稳和舒适。

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建成后全坝长1983米,最大坝高为185米,最高运行水位175米,总蓄水量393亿立方米,是具有发电、防洪、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开发工程。

⑦工程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三峡大坝建成后,我国每人每年将可以增加用电70度。

⑧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可控制荆江河段的流量在安全范围内,是解除长江中游洪水威胁,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最有效的措施。

⑨三峡工程建成后,水库回水形成660公里长的深水航道,可改善重庆以下的航道条件。

船舶的运输成本可明显降低,运输效率明显提高,将大力加速长江航运事业的发展。

1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豁然开朗:

举世瞩目:

14.下列三个词是从第②段里摘出来的,请你结合第③④⑤段,将它们还原在横线上,依次是。

A.幽深秀丽B.滩多水急C.雄伟险峻

15.仔细阅读第⑦段,说说这一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16.余秋雨先生说,在中国,如果要选择旅游胜地,三峡是最应该去的。

因为三

峡有厚重的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根据积累回答下列问题。

(1)重庆奉节白帝城能让你联想到哪些相关的历史人物?

(2)请写出与三峡相关的古代诗歌名句。

三.文言文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8分)

三峡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1)不见曦月(      )  

(2)夏水襄陵(      )

(2)乘奔御风(     )  (4)属引凄异(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的静景,也描写了“                       ”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分)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2分)

 

 5.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4分)

四、美文赏析

一株野菊花走过的路

在郊外的一座别墅的院子里,有一株野菊花。

她是那么的瘦弱,炙热的夏风似乎都吹不暖她的身体,那含苞未放的花蕾就像是星星还没有睁开眼睛。

她无助地站在在温室外头的草地上,过路的人们似乎从来都没有看她一眼。

  其实,她原来也是生活在温室里的。

和她的伙伴们一样,被栽在精致的花盆中,井然有序在摆放着。

每天都有人为她和她的伙伴们洒水、细心地修剪枝叶,在它们的根部施着上等的肥料……

  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选择了到外面成长——那天,主人喃喃自语,说室内太挤,要移出一些盆花到外面去。

那栀子花连忙张大花瓣,一脸媚笑献给主人;那百合花招展着身姿,撒娇起来;那茉莉花连忙摇头,好像是害怕被移出室内,又好像是散发芳香以取悦主?

……野菊花心里想:

我的生命属于大自然,我的成长之路在野外,我一定要争取到外面去走自己的路。

于是,她将叶子收拢来,好让主人看出她似乎蔫了。

一会儿,她就如愿了。

  一开始,她呼吸着清新的风,享受着美丽的阳光,忍不住高兴地跳起了舞。

她想,野外真是花草成长的福地啊。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发现这里也有狂风暴雨、也有烈日炎炎,她曾想过放弃这里,回到温室去,但是一想到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况且这里还给了她那么多的欢乐,她就把根扎深一些,自信地面对艰难。

  一片又一片落叶在空中慢慢地旋转,落到了她的身旁。

这些干枯的叶子告诉她:

秋天到了。

这是个无比萧条的季节,周围的小草无精打采地伏在地上,奄奄一息。

温室中的栀子花探出头来,带着嘲笑的口吻对她说:

“傻瓜,

谁叫你不和我们一起生活,自讨苦吃,看来,我们也只能眼睁睁地看你枯萎喽!

”紧接着她听见了温室里传出的嬉笑声。

  她没有理会它

们,她告诉自己要挺住、要坚强,因为这是她自己选择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