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子常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8283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3.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菩提子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菩提子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菩提子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菩提子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菩提子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菩提子常识.docx

《菩提子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提子常识.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菩提子常识.docx

菩提子常识

菩提子图片大全一

【菩提子】

    乃西藏语bo-di-ci之果,而非指菩提树之果实,产于雪山附近。

其树属一年生草本,春天生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花,呈穗状;夏秋之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俗用为念佛之数珠,故称菩提子。

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又于本草纲目无患子条中,举出无患子之七种异名,其中之一即称菩提子。

校量数珠功德经(大一七·七二七中):

‘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参阅‘念珠’3215)

    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

木本者为其别种,而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觉悟‘的含义。

《大唐西域记》云:

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

而以菩提来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

这其中有依产地来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纹理来命名的,如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

菩提子种类

1、白玉菩提,外皮为黑棕色,切开后内心如白玉,质地坚硬手感润泽,其名字也正是由此而来。

它是一种稀少且神奇的菩提。

极具收藏价值。

越把玩越润泽。

2、太阳子,为热带产的一种红褐色坚硬果实,每粒上都有一小白点,看起来好像旭日中天,本身的红褐色如同太阳之火,故名为太阳子。

佛教称太阳神为曰神。

佛教密宗的主尊为大曰如来,他随缘化现于世,破诸黑暗,开显菩提心,光照众生。

太阳子,驱邪消灾,带给人十吉祥、安康。

用以做佛珠或单粒佩拎,既有助修行,又美观大方,增加气质。

3、月亮子,为热带产的一种深灰色坚硬果实,每一粒上都有一浅褐色圆点,如月挂天空,本身的灰白色像清凉明润的月光,故名月亮子。

月亮代表阴柔,吉祥和平安。

4、金蟾子,是星月菩提一类,但比星月菩提坚硬。

因每一粒状如金蟾,故名金蟾子,可聚宅增慧,带来安宁、吉祥。

可用以制作佛珠,单粒或几粒挂件,给人带来幸运。

5、五眼六通,是一种不寻常的果实,蒂落后,顶部有五个小孔,看似五个小眼睛,首尾贯穿打洞,制成佛珠,便称为“五眼六通”。

“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种能力:

“六通”是指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智证通。

前五通各种修练都可达到,惟漏尽通为佛家的境界。

是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的六种无碍自在妙用。

此种佛珠,涵意丰富。

五眼六通    一种非常珍贵的菩提果实,成熟蒂落后,顶部有五个小孔,里面有五颗种子,象五个眼睛,首尾贯穿打洞,制成佛珠,便称为“五眼六通”。

    菩提籽按其产地与颜色细分有数十种星月菩提,草菩提,凤眼菩提,龙眼菩提,天竺菩提,天台菩提,菩提根,太阳子,月亮子,五眼六通(印度酸枣),摩尼沙果....

    五眼六通:

学名——南酸枣Choerospondiasaxillaris(Roxb.)Bt.etHill漆树科南酸枣属植物。

又名“四眼果”、“五眼果”、“酸枣树”、“货郎果”、“鼻涕果”。

产于印度及中国南部。

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80厘米。

树干端直,树皮灰褐色。

浅纵裂,老则树皮条片状剥落。

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9枚,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偏斜,全缘,萌芽枝的叶有锯齿,背面腋有簇毛。

圆锥花序,花杂性异株。

果椭圆形,果核顶端有5个大小相等的发芽孔。

花期4~5月,果熟期9~11月核果椭圆形,成熟时黄色,味酸,有黏液。

    药性树皮、叶供药用。

味酸、涩、凉,树皮及叶均含鞣质,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的抑制作用,有清热解毒、收敛、止痛、止血等功效。

用于烧烫伤、外伤出血、牛皮癣等症(均作外用,不作内服)。

[编辑本段]五眼六通

    佛教的五眼六通:

五眼者,一天眼,持戒清净。

二肉眼,能分别小乘。

三法眼,能分别二乘。

四慧眼,能分别大乘。

五佛眼,能分别最上乘。

    六通者,一天眼通,见佛性,洞彻本地风光。

二天耳通,能懂最上乘法,证与证者,言语互相了解,旁人不知。

三他心通,悟与悟者,心得相同。

四宿命通,无量劫生死种子,和盘托出。

五神足通,佛性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如旭日当空。

六漏尽通,证无余涅盘,不受后有。

前五通各种修炼都可达到,惟漏尽智证通为佛家的境界,是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的六种无碍自在妙用。

漏尽通人证,佛缘凡,佛法人所用。

6、缅茄,是一种稀有的热带果实,形同茄子。

于后坚硬如木,果身呈深褐色,蒂呈黄色,扁圆而长,大小不一。

缅茄本身的特有形状,就有一种诱人的魅力。

据讲,缅茄可驱魔避邪,镇宅护身,给主人带来幸运的力量和长命富贵,历来为收藏家所珍爱。

可以用一粒,或三粒,或多粒串起来,挂在身上,可作为饰物、佛珠,由于它本身特有的能量,可改变人的磁场,带来吉祥、安康。

《云南中草药选》①《灵秘丹药笺》:

"缅茄儿,形如大粟,上有罩帽,如画皮样。

"②《滇略》:

"缅茄,枝叶皆类家茄,结实如荔枝核而有蒂。

"③《粤志》:

"广东高州府出木茄,上有方蒂,拭眼去昏障,即缅茄也。

"

    缅茄的原产地在缅甸,在高州西岸观山山麓西岸村池塘旁,有中国唯一的一棵珍贵的缅茄树(Afzeliaxylocarpa)。

树高20米,胸围8.5米,冠幅33米,虽经480多年风雨沧桑,仍苍翠挺拔,枝繁叶茂,叶为羽状复叶,有小叶2~4对,小叶椭圆形,长5~7厘米;5月开红色花,只有一片花瓣,有7枚细长的雄蕊和1枚雌蕊。

果为荚果,通常在12月间成熟;果长圆形,略扁,果皮坚硬,成熟时黑褐色,长达18厘米,每荚有种子3~6个,也有少数为单子,种子长约3~4厘米。

它的种子红紫黑色,扁椭圆形,坚硬且有光泽;种子的基部有角质的假种皮,色如黄蜡,坚实如硬木。

包着种子的一部分,可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也可用来刻图章,既美观,又耐用。

缅茄还具有有驱魔辟邪、带来好运的力量!

该缅茄树的身世曲折离奇。

据清嘉庆(己卯)《茂名县志》载,明朝万历年间,祖籍高州西岸村的太仆寺少卿李邦直“自滇携种归”。

李辞官还乡后,试种一颗久不发芽,另一颗配系金丝银线给娇儿佩戴,以示荣耀华丽和富贵长命。

不久缅茄籽失落,遍寻无踪,诬为侍婢梁凤薇所偷,严刑拷打至死。

事隔三年,竟在儿子的床下砖缝中长出一缅茄幼苗,李邦直令人拆除府北,让其生长。

有人道,这颗缅茄籽不愿在地下沉默,毅然冲出地面为婢女伸冤,真恶人无情树有情",并将此树称为“含冤树”。

旧社会那些含冤负屈、投诉无门的平民百姓,常到树下诉求,望能伸冤昭雪。

1957年5月,高州缅茄工艺品名声鹊起,中国政府把它作为“国宝”送了十颗给苏(蟹)维埃(蟹)主席团主席伏罗(蟹)希洛夫,饮誉全球。

作为我国的一种独特的缅茄蜡蒂雕刻艺术已有300多年历史,深爱民间喜爱

1986年元旦间,胡耀(蟹)邦总书记到高州视察时,曾指示:

“不要让他断(蟹)子绝孙,要想办法繁(蟹)殖这稀有的优良树种。

”1988年高州市人民(蟹)政(蟹)府在古缅茄树周围兴建了缅茄公园,塑建缅茄女像,教育后代,宁死不屈,坚持真理。

古缅茄的种子奇特。

缅茄为苏木科缅茄属常绿大乔木,一般种植树10年后才进入结果期,每年端午前后(5~7月)开花,花白色或淡紫色,香味与玉兰相似,果实翌年1~2月成熟,荚果,每荚有种4~6粒。

种子明显分为两截,上半截为革质假种皮,称为蜡蒂,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色泽金黄,质地坚韧;下半截称为核仁,宛如荔枝核,圆滑,呈黑褐色。

当地雕刻艺人在蜡蒂上精雕细刻成工艺品,除图章外,还传统地镌刻出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优美图案。

缅茄树的出名,不是因为它中土无双,而是有关它的那个凄美动人的故事,人们来到缅茄树前,总会为那个冤死的丫环嘘唏悲叹一番,而寄望未来幸福美好的生活。

    现在有很多缅茄工艺品,因为传说其有避邪护身之功效,被制作成念珠或者护身符,颇受欢迎。

而且缅茄雕刻也是中华一绝,加之缅茄的产量很低,因此其神秘的特性更是为人注意了。

缅茄作为我国的一种独特的缅茄蜡蒂雕刻艺术已有300多年历史,深爱民间喜爱。

过去男婚女嫁,多有用缅茄雕刻工艺品作赠礼的。

高州竹枝词曾写道:

“奴生西岸近莲塘,嫁与南桥何姓郎,愧我压妆无别物,缅茄刻就两鸳鸯。

    缅茄音同免邪,据讲,缅茄可驱魔避邪,镇宅护身,给主人带来幸运的力量和长命富贵,历来为收藏家所珍爱。

可以用一粒,或三粒,或多粒串起来,挂在身上,可作为饰物、佛珠,由于它本身特有的能量,可改变人的磁场,带来吉祥、安康.佩带没有雕饰的缅茄原貌护身符可以为佩戴者增强运势。

        清人黄若济有《咏缅茄》诗云:

“其蒂宛涂蜜蜡黄,其实酷肖彭亨紫;小姑欣喜缀佩觞,雕琢斫萼成花枝”。

据载道:

月亮籽,菩提籽,太阳籽,缅茄籽,分别寓意佛学四要素:

缘份,悟性,智慧与平常心。

7、仙桃,中国古代传说桃木可以驱鬼,桃梗以可禳恶,桃符可以避邪,而桃核,质地坚硬,又同时具有上述功能,雕刻后制成的佛珠其能量不凡。

蟠桃相传是王母娘娘所种植的仙桃,可延年益寿。

故蟠桃又称仙桃。

蟠桃果核形状扁圆,表面上有许多凹凸不规则纹理,不需任何雕琢,饶有别致。

蟠桃核呈古铜色,古色古香的韵昧很足,制成的佛珠别具一格。

8、“满贯”,用椰子蒂制成的佛珠,极其罕见。

椰蒂独具特色,冬天不冷手,夏天不畏汗渍。

这种椰蒂手串,有人给他起名为“满贯”,大有意思。

9、天意子,天意子是一种奇特而坚硬的果实。

扁圆的形状,隆起办办的曲脊,看似蟠桃,又像细小的蕃瓜。

佛经里有天意树,此树随天意而转,悉遂所求。

天意子便有其特殊的含义,用此珠修练,顺遂天意;随意佩带,可增福慧。

10、金刚子,金刚子据佛教书籍介绍谓金刚树所结之子,也有说是菩提树所结之子,甚为名贵。

金刚,则为坚硬无比,无坚不摧之意,有可摧毁一切邪恶之力。

密宗修练练金刚部吋须用金刚子念珠。

金刚子佩带身上,驱邪避祸之力较强,可增吉祥。

金刚子    (物名)金刚树(一名天目树)之实。

可造数珠。

念诵不动尊等金刚部尊用之。

慧琳音义三十五曰:

「鸣噜捺罗叉Rudra-aks!

a,西方树木子,核文似桃核,大如小樱桃颗。

或如小弹子,有颗紫色。

此名金刚子,堪作数珠。

金刚部念诵人即用之,珠甚坚硬。

」【又】(术语)金刚之佛子也。

於曼荼罗入灌顶者之通称。

以受所谓某金刚之金刚名故也。

11、阿修罗子,阿修罗是古印度诸神之一,汉语译为“无端”,因其相貌丑陋之故。

阿修罗,又是“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之一。

阿修罗子因形状其特而命名,具状为扁圆、起棱、状似心形,而首尾稍尖的果实。

阿修罗子,本身具有特有的能量,助于修行。

12、陀罗尼子,是一种较少的坚硬果实。

陀罗尼的意思为总持,谓能总摄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记忆能力,总持诸佛菩萨之功德,使一切善法生长,一切恶法不生之意。

陀罗尼子的佛珠,持之念佛,有集善法,抑恶生的意思。

13、摩尼子,摩尼意为宝珠,据说有消除灾难的功能。

摩尼子是一种坚硬褐色的果实,表面有许多纹,较为难得。

它的驱邪避灾的功能较强,佩带之可助平安富贵。

14、金线菩提

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质地坚硬,呈白色,里边有一条条扩散状红色线纹,故命名为金线菩提,独具特色和韵味。

对事业的腾飞和对家庭的和睦有帮助,还可以增加财运,增广智慧,是收藏的上品。

被称为世界"四大名珠"之一。

精心打磨过的大金线菩提籽,每颗都非常圆润并富有光泽。

其外观精美,干净清爽,质地坚硬,历久不变,且越用越光泽。

金线菩提子,是一种较稀有的植物,质地坚硬,呈白色,里边有一条条红色和线纹,故命名为金丝菩提,独具特色和韵味。

大金线菩提,又称血菩提做念珠会更能显出它的特别之处,因为它的最大特点是越搓丝越红,而丝越红它的价值也就越高。

15、天竺菩提

这是印度稀有的一种菩提,叫天竺菩提,佛果是当地人叫法的直译。

佩戴时间越长越有灵气,长期佩戴可转运,赶走邪气,保合家平安,有化解凶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