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233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

《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概要.docx

国际政治经济学内容概要

国际政治经济学内容概要

国际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体系中的经济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以及信息)的跨国流动对国际体系、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结构和过程的影响,反之亦然。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议题主要是两个:

(1)国内政治与世界经济(单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

(2)国际体系(国际机制/制度的设计和谈判)。

问题领域分为三类:

一类是全球层面的问题,包括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跨国生产、全球化等问题;一类是区域层面的问题,包括区域化(如欧洲区域、亚洲区域化)、联盟经济等;一类是国家层面的问题,包括发展问题、转型问题、经济安全问题、国家竞争力问题。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自然涉及三种关联性:

一是政治和经济的相互关联性;二是国内要素和国际要素的关联性;三是国家和社会的相互关联性。

IPE三个主流思想体系

自由主义

主要观点

重视市场力量。

从市场出发观察民族国家。

人是一种经济动物,贸易、买卖和交换是人的天性。

市场是为了满足和发展这种天性而产生的,所以它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活力的人类组织形式,占据左右一切的地位。

国际关系的发展是市场进化的历史,就是现代市场从西北欧逐步向全球扩展的过程。

当前的世界体系是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塑造的,而不是西方国家凭借武力或经济优势地位制造和维持的。

改变世界面貌的主要是经济力量、技术力量和组织(制度)力量。

市场力量占上风有利于促进国际合作,经济人以理性选择为基础,能够忽略相对获益的不均衡,重视绝对获益。

基本假设(信条):

1)市场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可以自动校正波动,实现自我平衡。

2)市场活动的参与者根本利益是协调一致的。

自由主义者声称每个人尽可以追求自己的私利,而大家的行动自然可以导致效益最大化,是经济全面增长,使社火在整体上富裕。

3)经济增长的自然规律是渐进、连续、线性的。

就是说,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经济力量将根据人口、资源的投入持续稳定地增长。

代表学说:

相互依存理论,贸易和平与民主和平理论,国际机制理论。

现实主义

主要观点

重视国家的作用。

以民族国家为核心,考察市场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家之间的竞争永远是有胜负之分的。

“一个国家实力的获得必然是另一个国家实力的损失。

构成实力增长不平衡规律及其重要性的基础。

”(吉尔平)

市场有助于创造财富,但不能公平第分配财富;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只能加剧国家间实力的差距。

市场经济力量要按照民族国家的逻辑活动,为国家的整体目标和利益服务,即保证民族的独立和安全。

国家间相互依存在加深,但依存是不对称的。

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必须竭尽所能,运用权力或影响力改变经济往来的规则,使它有利于自己,以便积累比他国更多的财富。

认为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是相互冲突的,国家为争夺经济资源和财富的斗争同样激烈,要求各国全力竞争。

核心假设:

强调相对获益的重要性超过绝对获益(与自由主义最根本的区别)

代表学说:

重商主义,德国历史学派(李斯特),战略贸易理论(新重商主义),霸权稳定论。

激进主义

代表学说:

派别林立,似乎所有被西方主流学术界视为边缘学说的都被加上这个名号。

包括依附论、世界体系理论、葛兰西学派、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

主要观点(与自由主义、现实主义的最重要区别)

认为无论是在自由市场还是在民族国家当中都存在着导致自己灭亡的重大缺陷,只有向更完善的人类组织过渡才能建立公正、稳定的国际体系。

共同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理论。

相互依存理论(自由主义学说之一)

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社会出现了本质的变革。

美元的浮动标志着固定汇率时代的结束,石油危机的冲击让人们意识到经济的相互依存可以转化为政治力量,贸易保护主义在各国抬头。

这些现象学者对50-60年代盛行的现实主义进行了反思。

相互依存理论就是这种反思的结果。

定义:

相互依赖(依存)理论认为,依赖(依存)是指受到外部力量支配或极大影响的一种状态。

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是指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中的行为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形。

这些相互影响往往是国际交往所产生的结果,例如货币、商品、人员以及信息等跨国界的流通。

基础:

相互依存是基于对现实主义的批判而形成的。

现实主义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缺陷。

第一,各个社会之间的联系时多样的,而不仅仅是国家行为体之间的交往;第二,问题之间等级之分消失,军事问题并不总是首要问题;第三,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特别是在联盟国内部之间更是如此。

四个政治过程:

联系战略;议题的确定;跨国及跨政府关系;国际组织的作用。

特征:

非国家的行为体直接参与世界政治;世界政治中的问题无法明确地划分等级;武力是一种无效的政策工具。

(P13)

理解:

1)相互依存并不意味着互利。

只有当为彼此的交往活动付出代价时才可以称的上是相互依存,它既不意味着互利也不意味着没有国际冲突,相反,国际冲突会采取新的形式甚至增多。

2)并不意味着“零和”。

军事联盟的成员国积极追求相互依存来增加共同的安全,而经济相互依存的政治也包含着竞争。

3)从不意味着完全平等。

最有可能为行为者提供影响力的是相互依存关系中的不对称状况。

两个核心概念:

敏感性和脆弱性。

敏感性指在某种政策框架内各国之间的相互反应程度,也就是说,某国发生的变化导致另一国有代价的变化的速度有多块,所付代价就有多大。

脆弱性指相互依存被切断时所蒙受的损失,其程度取决于各行为体获得可替代选择的相对能力以及为此所付的代价。

贡献:

(1)将非国家关系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之中,并将其系统化;

(2)将权力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拓宽了国际关系的研究视角;

(3)将国际机制和相互依存结合起来,为后来国际机制的研究以及“新自由制度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挑战:

国际机制与霸权国家的关系问题。

霸权稳定论提出相互依存的国际机制必须有制定者和维持者,即霸权国家;

融合结果:

基欧汉本人主张,即使在美国霸权衰退之后,相互依存依然存在,因为机制一旦产生,它有时可以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运行,而国家之所以愿意接受这种机制,主要是因为在某些问题领域的相互依存有利于国家利益。

国际机制与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

国家主义理论认为,机制可以帮助国家避免不协调的行为,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成为弱国的一种权力资源,国际机制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的。

融合结果:

国际制度主义:

1)制度对于有雄心的政府来说是一种潜在的资源;

2)制度有利于有利益冲突的国家在国际制度中进行讨价还价;

3)国际制度可以作为平衡或反对其他制度的工具;

4)国际制度可以在政治上刺激国家表露出政府的意愿,从而为其他国家提供信息并使得政策更具有可预测性;

5)国际制度可以促使国家的责任具体化;

6)国际制度不但可以影响国家的利益,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偏好)

相互依存论后来向现实主义靠拢并互相影响,它虽然有贡献但早期概念也有很大争议。

贸易和平和民主和平理论(自由主义学说之二)

民主和平论

伊曼努尔·康德在1795年写下的论文《论永久和平》中提出了民主和平论的概念。

民主和平理论认为,“民主国家是不会发生战争的”,这主要是由“民主”政治制度的约束机制决定的;转型中的“民主国家”发生战争的可能性较大;而“非民主国家”则频繁地发生战争;“民主国家”不能回避与“非民主国家”的战争,“民主国家”在继续维护世界民主和平的同时,要以战争的方式帮助那些“非民主国家”重建民主,通过民主的建立,在“非民主国家”实现和平。

(XX)

贸易和平论

瑞士学者布鲁诺·弗雷(BrunoFrey)对于“贸易联系会减少冲突”的猜想进行了量化和实证分析,指出贸易往来与敌对行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越密切,它们之间爆发冲突的可能性越小。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

贸易促进民主,民主保障和平。

根据历史经验,成熟的民主国家之间没有发生过战争。

(P14)

(古典)重商主义(现实主义学说之一)

15-18世纪中(主要是16、17世纪)在欧洲流行,后为古典经济学取代。

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

主要观点:

主张国家应当鼓励进口、约束出口,一方面以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扶植有竞争能力的出口工业,建立专营海外贸易的公司,争取在贸易中保持顺差,以积累金银。

关注焦点是贸易盈余,通过积累顺差来增加本国财富。

德国历史学派(现实主义学说之二)

德国历史学派(TheschoolofGermanhistory)是指在19世纪40年代,在德国出现的以李斯特为首的历史学派。

代表人物:

先驱为F.李斯特。

此后W.罗雪尔将以F.K.von萨维尼为代表的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应用到经济学方面,奠定了这一学派的基础。

继之有B.希尔德布兰德和K.G.A.克尼斯,形成了旧历史学派。

1870年后,由于工人运动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在旧历史学派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以G.von施穆勒为首的新历史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L.布伦塔诺和A.瓦格纳。

20世纪初期从内部批判历史学派,并促进历史学派的解体的主要人物有M.韦贝尔和W.桑巴特。

(XX)

主要观点:

强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认为各民族国家都应当寻找自己发展经济的特殊道路。

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认为像德国这样当时的相对落后的国家应当实行高关税政策,忍受一时的牺牲,拒绝外国的廉价商品,以期本国幼稚工业得以成长,使国家最终走向强大。

历史学派关注的焦点是提高“国民生产力”,主要是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

战略贸易理论(现实主义学说之三)

兴起:

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出现,源于对贸易保护主义趋势的质疑。

主要观点:

提出战略性部门存在的可能性,即在一些产业,资本或劳动有时会获得比其他产业高得多的回报。

技术竞争将使某些产业产生重要的外部经济。

建议推行产业政策,鼓励对技术研究发展的投资,扶植运用高技术的产业部门,因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生产部门是21世纪的制高点。

霸权稳定论(现实主义学说之四)(P228)

霸权是所处的操纵或控制其他国家的地位,或者指依靠自身的强大实力,行使对他国的控制权的能力。

相互依存的国际机制必须有制定者和维持者,即霸权国家。

背景

20世纪70年代,在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后,发达国家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一是持续近十年经济大滞胀的出现;二是固定汇率制的结束;三十美国霸权的衰退。

霸权稳定论就是反思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中产生的。

首先提出霸权稳定论的是经济学家查里斯•金德尔伯格,他最初只是力图说明为什么会出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他将这场危机归因于英国由于霸权地位的下降,虽有意志却没有能力管理国际体系。

20C70S初期只限于经济领域,后来被斯蒂芬•克拉斯纳、罗伯特•吉尔平、罗伯特•基欧汉、乔治•莫德尔斯基所继承并扩展到军事、安全领域,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霸权周期和霸权国家的兴衰;霸权战争和国际体系的变革。

(1)由于霸权国家巨大的军事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霸权国家的存在是国际经济合作以及政治军事秩序的必要前提,为国际社会提供基本规则和“公共物品”;

(2)国际体系总以霸权国家的兴衰为特征,霸权国家兴衰的周期表现为扩张—平衡—衰落——新的扩张——新的平衡—新的衰落。

霸权周期的动力是经济的成本与收益。

(3)霸权维持着国际体系的稳定,当国际体系出现失衡状态就会发生霸权战争,霸权战争通常导致国际体系基本规则的变革。

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周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成就三个方面:

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经济制度的建设;美国霸权的确立。

霸权的三种理解模式

基本力量模式:

霸权即在物质资源方面有着绝对优势,有四种资源尤其重要:

原材料、资本、市场以及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中的竞争优势。

吉尔平认为霸权国家主要有如下三个标志:

相对巨大的市场规模,核心地位的货币,经济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力量行动模式:

由基欧汉提出。

一个国家是否是霸权国家,既取决于他的能力,也取决于他的意愿,基欧汉将这种模式称为~。

霸权指一个国家有足够的能力来维持主宰国家之间关系的必要规则,并且有意愿这样做。

马克思主义的霸权概念:

马克思主义者从整体上并不承认霸权稳定论,也使用霸权这个概念,但只是将其放在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中,将它定义为一种统治力量。

沃勒斯坦认为,国家体系中的霸权主要是指如下这样一种机制:

在所谓的大国之间的竞争中,一个大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它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甚至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于国家体系中。

马克思主义对霸权国家的比较:

17c荷兰、19c英国、20c美国相似性:

第一,每个霸权国家的兴衰逾期在三个经济领域是效率相关的,当一个国家先后在农业-工业、商业、金融领域都占有优势,它就获得短暂的霸权地位。

第二,在其霸权期内都奉行全球自由主义,反对重商主义对贸易的限制。

第三,霸权国家的全球军事力量的模型是相同的,即霸权主要是海上/空中的力量。

以上三种理解模式都试图将霸权和国际体系中的合作联系起来,这也是霸权稳定论者关心的首要问题。

怎样理解霸权和国际体系稳定

1)霸权国家的利益是其建立和维持国际体系的动机和动力。

国家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类型:

领土征服、扩大对其他国家行为的影响、实现对世界经济的控制或者至少是施加影响。

2)国际体系的公共利益。

开放的、自由的国际经济经常受到“免费搭车”行为威胁,即有些国家希望得益于公共物品,却拒绝为此承担合理的支出。

为了自由的国际体系得以建立并长期维持下去,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即霸权国家为国际体系提供并维持一种公共物品。

3)国际体系中的相互受益既是霸权国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国际体系稳定的基础。

贡献:

20世纪70年代产生之后,虽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理论,但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的影响,突出了政治结构变动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它集中关注了民族国家体系的作用,以及国际政治关系在组织和管理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霸权稳定论指出,政治环境是国际自由经济秩序存在的条件,并指出霸主的兴衰是结构变革的重要决定因素。

对于我们理解国际政治经济学动力做出了一份贡献。

局限性:

(1)将霸权解释为国际合作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不能解释霸权衰退之后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合作制度会形成独立的生命力,完全可以不依赖创造它的权力结构而维持下去;并且弱小成员可能无力创建一种制度,但可以在既有制度内修改规则、影响其发展方向。

(2)霸权稳定论认为霸权国家衰退必然导致国际体系的变革,这种分析的证据不充分,因为霸权国家中的跨国公司、金融界名人\政府官僚的在国际体系中的利益仍然存在,他们会维持现有的国际体系。

(3)过分强调了国家和政府的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忽视了各个社会之间多渠道的联系造成的复杂情况。

(4)夸大了全球合作的特殊性。

全球范围虽与区域或集团不同,但没有本质差异,世界秩序仍然是合作的产物。

依附论(激进主义学说之一,发展经济理论之二)(P19、180)

又称“中心-外围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阿根廷的劳尔·普雷维什、埃及的萨米尔·阿明、英国的A.G.弗兰克和美国的I·沃勒斯坦等。

背景:

源于20世纪50—60年代,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

从拉美国家的经历出发,对发展中国家能够仿效欧美国家实现发展的说法表示怀疑,质问为何发展中国家始终追求现代化,但始终远远落后于西方强国。

依附的定义:

依附反映了当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经济上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是一种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对政治、经济、金融、技术的垄断,进而对发展中国家形成经济和社会上的扩张和渗透,促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附;

另一方面,是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即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发展了本国经济,或由于依附于发达国家而变得落后、贫穷。

核心观点(关于发展):

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障碍不在于内部,而在于外部,即不平等的国际结构。

发展中国家与世界体系结合得越紧密,发展就越困难

国际贸易是垂直分工,发展中国家以低附加值的原料换取发达国家的昂贵制成品;

跨国公司剥削第三世界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操纵第三世界政局;

西方音像制品是文化侵略等

三种依附形式:

1)殖民性的依附:

主要发生在16世纪以来欧洲的饿殖民者和其殖民地国家之间,即殖民者控制着殖民地的土地、劳动力、矿产和贸易,导致殖民地对殖民者的依附;

2)金融-工业的依附:

主要发生在19世纪的发展中国家,即霸权国家控制着大量资本,它通过投资来开发发展中国家的原材料和农业,进而生产出霸权中心国家所需要的产品,这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出口产品而采取“外向型发展”战略,依附于霸权中心;

3)技术-工业的依附:

主要发生在战后,即一些国家控制着一些先进的技术,通过技术转让来控制其他国家,导致另一些国家为了获得新的技术、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而依附于他国。

理论假设:

中心—外围结构

这是依附理论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首要的理论假设,包括:

1)单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际体系中只存在一个市场,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有的国家都生活在这个世界市场中。

2)不等价交换;在发达的中心区和不发达的边缘区之间存在着一种不等价交换关系,或者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3)二元社会结构。

发达和不发达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国际体系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不发达国家内部。

外围社会的一般形态及其发展:

随着外围地区从“前资本主义形态”发展为“外围资本主义形态”之后,就有四大社会形态:

1)在国营部门,农业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

2)产生一个追随占统治地位的外国资本的当地资产阶级;

3)具有当代外围地区所特有的特殊官僚主义发展的趋势;

4)无产阶级化的现象具有不完全的特点。

发展战略:

1)内向型发展(脱钩delink),主张摆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束缚,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掌握自主研发能力;

2)联合抗争,或称集体谈判策略(collectivebargainingstrategy),即成立各种原料生产组织和关税、贸易同盟,改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和投资环境;

3)推行国有化,通过国有企业控制资源开发,既改变内部经济关系,又可以摆脱西方跨国公司的控制。

贡献与争论

贡献:

最大贡献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统,并将其创造性的应用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分析中,否定了西方主流学术界关于“存在一个普遍的现代化模式”的论断,为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世界体系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争论:

来自新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

1)依附论过分强调民族主义,依附就是民族自我决定和独立的丧失。

但是真正的敌人是私人控制和主宰。

2)依附论者缺乏辩证的态度。

3)依附论对非依附性发展的前景持一种乌托邦的思想。

来自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

1)依附论存在着概念模糊的问题。

2)存在着方法论上的不充分性。

(不能准确说明依附程度;不能解释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依附关系)

3)很少注意资本主义发展的成功模式。

世界体系论(激进主义学说之二)

世界体系:

一个具有单一的劳动分工和多元文化的实体。

兴起的标志:

美国社会科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于1974年出版的那本享誉国际学术界的著作《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

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起源》。

背景:

起源于20c50、60S对现代化理论的批判。

学术渊源:

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波拉尼《大转变:

我们时代的政治经济》、普雷维什《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

历史研究的三种视角:

短时段指传统历史学家所集中研究的历史事件;中时段指“局势”,包括价格波动、人口增长、工资运动、利率波动、生产预测以及货币的分析等等;长时段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的那些因素,诸如地理格局、气候变迁、社会组织、思维模式、文化形态。

主要观点

1)世界经济:

形成于16世纪的欧洲,但并不包括整个世界,知道19世纪才完成其在扩展过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后,围绕两个二分法运行,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其中不等价交换和资本积累是这个体系运行的动力。

世界体系关心的是康德拉杰耶夫周期和特长周期,有商品化、机械化、合同化、相互依存、两极化等五种趋向。

2)国家体系:

a)处于于国家体系之中的国家主要有三个特征,主权有限性、力量等级性、力量均衡性。

b)国家体系的变化过程中有两重过程,核心区的“核心化”过程和边缘区的“边缘化”过程。

霸权是连续的大国互相竞争中的一个点,这种竞争形成了国家体系的暂时稳定、推动了世界体系的进步和周期性变化。

边缘地区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政治重建过程,面临的选择是削弱以前的或加强现存的国家结构。

c)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产生依赖就一直存在反体系运动,尽管它在20世纪得到了加强并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目前阶段的政治,但并不能就此认为它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

3)世界文明:

边缘地区国家对于核心区文明很难做出有效反应,因为接受或拒绝都是损失。

未来文明的走向有三种可能性,打破单一世界体系、形成多种历史体系,建立新的单一的全球范围历史体系,通过社会实践形成新的体系。

影响:

1)对国际关系的政治和经济相结合的研究:

经济和政治首先是通过一种共同的逻辑来联系的,即资本积累;

2)对世界政治的长周期研究;

3)对国际体系(资本主义体系)的研究:

不但主张研究霸权周期,而且主张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经济)的周期进行研究,并且认为后者更为基本。

局限性:

1)世界体系的未来:

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将会采取一种新的形式,即世界社会主义政府,这种观点招致许多学者的批评,此后又作了两点补充:

一是他对当前及未来政治结构还不能完全肯定,宁愿用秩序一词来代替政府;而是他的主张完全是一种可能性演绎。

2)世界体系是否一种新的理论:

伯格森认为,世界体系论专心于世界交换、世界网络、世界劳动分工,但是并未说明世界生产,在现实中却是“生产关系先于交换关系”,所以在这一局限性被克服之前,世界体系理论永远是更为基本的社会科学之注脚。

佐尔伯格认为,世界体系论作为一种理论太抽象,不能够用一般规律来很好地说明具体的历史事件,而且世界体系分析只有一个案例,没有重复性,其科学性值得怀疑。

经济周期、霸权周期(P161)

产品生命周期又称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到被市场淘汰停止生产所经历的时间分为:

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略!

,只在08年6月考题中出现,疑有误)

经济周期

现代经济活动的收缩和扩张有相对固定的长度和振幅,且不断自我重复,即遵循一定的经济周期。

一个经济周期包括:

波峰(高位转折点)-收缩-波谷(低位转折点)-扩张。

四种经济周期

名称

又称

提出者

提出时间

长度(年)

高位或低位转折原因

基钦周期

存货周期

(短波)

[美]约瑟夫·基钦

1923

3-5

企业主普遍减少或增加存款投资

尤格拉周期

投资周期

(中程周期)

[法]克莱门特·尤格拉

1860

7-11

机器设备投资额的增减

库兹涅茨周期

建筑周期

[美]西蒙·库兹涅茨

1930

15-25

强调建筑行业投资的作用

康德拉捷夫周期

(长波)

(霸权周期)

[苏俄]尼古拉·康德拉捷夫

1925

40-60

技术发展和大型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减

霸权周期

康德拉捷耶夫周期:

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杰耶夫于1925年提出的为期40-60年的经济周期理论。

以世界经济的三个周期、六次波动为理论基础。

康认为,世界经济每隔50年会出现一次上升期和一次下降期。

其现象:

1)每次上升期,社会经济结构会出现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技术的重要革新、新的国家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