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199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 专练02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考点必杀题专练02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专练02中国近代史90题

考点5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前)

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

“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

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

”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对义和团运动完全赞同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D

【解析】义和团是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兴起的,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材料中说的“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说明①正确;作者认为义和团是由满洲贵族、保守派官绅和士绅、无知民众联合推动,故②错误;作者既看到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性,又看到其愚昧性,故③正确;作者对于义和团运动的看法是辩证的,并不是完全赞同,故④错误。

D符合题意;A、B和C项错误。

故选D。

2.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有留学生劝说义和团改“扶清灭洋”为“革命排满”,结果被义和团斥责为“二毛子”(假洋鬼子)而加以拒绝。

这说明

①义和团纪律严明、组织严密

②义和团对清朝统治者抱有幻想

③义和团英勇反帝而盲目排外

④义和团对当时形势有清醒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义和团拒绝将革命口号由“扶清灭洋”为“革命排满”说明②义和团对清朝统治者抱有幻想,同时结合史实可知义和团在反侵略斗争中英勇反帝但却盲目排外,所以②③两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和题意特征,①④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义和团对当时形势没有清醒认识,所以答案选C,ABD三项组合错误。

3.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

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B.《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C.《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D.《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在《辛丑条约》中保留清政府,“托保全之名”,实际上是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其在华的代理人,“行灭国之实”,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ACD项涉及的相关信息均不能体现“行灭国之实”的信息,故排除。

4.孙中山曾说:

“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

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

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造成民众态度发生这样变化的外部因素,主要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改良道路受挫

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工具D.洋务运动失败

【答案】C

【解析】前者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之后,当时维新变法思潮居于主流,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遭到社会舆论的抨击。

后者则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当时清政府勾结列强绞杀了义和团运动,已经完全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民众已经认清了清政府的反动本质,因此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得到社会舆论的同情。

故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在1900年前;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5.20世纪初有报道称:

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

„„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

稍有拦阻,即被戕害”。

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初”、“各国洋兵,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ABD三项的表述不符合题干材料“20世纪初,各国洋兵”信息,不正确。

进一步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00年至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罪行,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6.1905年,直求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联名上奏,请求实行立宪政治并深亲贵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

当时媒体指出,“昔者维新二字为中国士大夫之口头禅,今者立宪二字又为中国士大夫之口头禅。

”这表明

A.清政府政治变革势在必行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维新思潮演变为政治运动D.立宪运动的社会基础广泛

【答案】A

【解析】袁世凯、张之洞等人是朝中大员,力主立宪,而且当时士大夫多言立宪,说明当时进行政治变革是大势所趋,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此时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选项C排除;材料中涉及的群体是士大夫,未见基层百姓对这一主张的态度,因此不能得出社会基础并广泛结论,排除D。

7.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说:

“如果没有爆发了革命的1911年的话,近代中国的伟大一年应该是1908年,因为在这一年清政府为建立立宪政体而采取了一系列初步的措施,公布了宪法大纲。

”可见,该历史学家这一评述的着眼点是

A.政权延续性B.社会稳定性C.法律近代化D.政治民主化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伟大的一年”、“清政府为建立立宪政体而采取了一系列初步的措施,公布了宪法大纲。

”可知该学者认为值得赞赏的是政府为建立立宪政体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立宪政体是政治民主化的体现,因此该学者的着眼点是政治民主化,故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清朝政权的延续不足以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伟大”;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建立立宪政体的措施和宪法大纲的颁布是“伟大”之处,与维护社会稳定无关;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建立立宪政体的措施和宪法大纲的颁布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不是侧重于法律的近代化。

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8.1904年,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下列史实最能印证此说法的是

A.提出三民主义B.建立中华民国

C.颁布《临时约法》D.让位于袁世凯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可见孙中山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故B符合题意;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故A不符合题意;1912年3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故C不符合题意;1912年3月,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维新党”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B.曾国藩C.康有为D.孙中山

【答案】D

【解析】林则徐是鸦片战争时期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不符合“甲午以后”,排除A;19世纪晚期,守旧党即保守派,以清政府内部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排除B;中立党即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从上而下的改革,君主立宪,兴民权,维护清朝统治,排除C;根据材料中“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保国、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口号,故其代表人物为康有为;根据“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事暴力革命(“作乱”)推翻清政府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故其代表人物应为孙中山,故选D。

10.1912年,根据同盟会设计的“部长取名,次长取实”的方案,由孙中山直接任命的各部次长、局长和总统府秘书长等,除海军次长外,都是同盟会的重要骨干。

各部几乎都由次长代理,当时有“次长内阁”之称。

这则材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

A.各部门负责人均是同盟会成员

B.大总统在实际工作中有名无实

C.政权的组织形式是责任内阁制

D.中央权力的执行主体是革命派

【答案】D

【解析】“部长取名,次长取实”表示实权掌握在次长手里,材料“由孙中山直接任命的各部次长……都是同盟会的重要骨干”表明中央权力的执行主体是革命派,答案为D。

海军次长不是同盟会会员,A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大总统实际权力问题,B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政权组织形式是责任内阁制,C错误。

【点睛】做本题的关键词是“部长取名,次长取实”,把握住这句话的意思,就容易答题。

11.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郑超麟在冋忆录中写到:

“中华民国八年,写成世界公历是最容易记忆的…当代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我个人的小小意识则确实是在这一年觉醒的。

”这一年

A.新民主主义理论正式提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C.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D.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

【答案】B

【解析】根据“中华民国八年”可知这一年是1919年,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故选B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A项;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C项;知识分子群体发起白话文革命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排除D项。

12.《申报》评论道:

“巴黎和会之始,我们多闻所谓的‘公正的胜利’、支持弱小民族的权利,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

求助他人者是注定要失望的。

”这种“失望”直接带来了

A.五四运动的发生B.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C.国共合作的建立D.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答案】A

【解析】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此消息传到中国后,北京学生群情激愤,学生、工商业者、教育界和许多爱国团体纷纷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礼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即“五四运动”的导火索,A正确;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与材料“巴黎和会”信息不符合,B错误;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主要是打倒列强和除军阀,CD错误。

故选A。

13.19世纪末上海、汉口等地开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进入二十世纪后,因政治原因如“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等引发了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

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工商学界联合斗争局面形成

B.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

C.民族复兴思潮得到迅速发展

D.经济斗争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

【答案】C

【解析】从题干“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到“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可知,工商业者和学生都属于普通社会阶层,大多卷入到抵抗洋货运动,成为民众表达爱国热情的重要形式,体现出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正确选项为C;材料并未表现出工商学界联合斗争局面的形成,排除A;材料中的斗争主体既有学生,也有本国工商业者,没有信息说明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排除B;普通民众的抵制洋货运动并非政府的外交行为,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体现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视。

14.下图是中国兴业烟草公司在《申报》(1919年5月17日)上刊载的一则“泰山牌”香烟广告,其商品命名别具深意。

该广告表明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申报》以弘扬爱国主义为己任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D.民族资本家对时势的策略性利用

【答案】D

【解析】根据“1919年5月17日”“泰山牌与青岛之关系”,结合所学,1919年巴黎和会决定把中国在山东的权力转让给日本,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泰山牌”香烟广告此举意在宣传爱国思想,故D正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反映《申报》上刊载的一则“泰山牌”香烟广告,无法体现《申报》以弘扬爱国主义为己任,B错误;甲午战后实业救国思潮已经兴起,C项“开始兴起”表述错误,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19年5月17日”“泰山牌与青岛之关系”,联系所学五四运动的知识分析解答。

15.如表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据此可知

A.中国近代生产力迅速提高B.中国民族工业有一-定的发展

C.西方列强加大了商品输出D.中国近代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答案】B

【解析】20世纪初,中国进口的生产资料,尤其是机器和建筑用品的比重上升,而直接消费品的比重下降,说明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国内具备了一定的生产能力,选项B正确;选项A中的“迅速”表述绝对,排除;这一时期列强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16.下图反映的是1912年—1921年在华企业比重变化,其主要因素是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B.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张謇等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答案】B

【解析】材料数据反映了1912年—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大幅下降,1914年一战爆发,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大幅下降,故B正确;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错误;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1935年,故C错误;张謇等实业救国思想是原因之一,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17.如图为1902—1920年外国在华投资状况统计表(单位:

百万美元)。

由此图可知

A.各国在华投资均呈增长趋势B.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深

C.在华资本反映列强综合国力D.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答案】B

【解析】依据1902—1920年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投资总额的数据可以看出,“一战”后,德国下降,英国、日本、美国在增长,外国在华投资总值明显上升,说明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深,故选B;德国“一战”后在华投资下降,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美国的综合国力远远超过日本,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

18.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着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

下面示意图中,起积极作用的因素F2可能是

①资产阶级政府的鼓励支持

②民族实业家的主观努力

③帝国主义侵华产生客观积极因素

④人民群众反帝斗争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施奖励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张謇等民族实业家们倡导发展实业,而帝国主义发的侵华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ABC都不全面,排除。

19.自女子放足后。

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

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

这体现了当时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

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

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到民众的生活水平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仅仅是辛亥革命一个事情的影响,选项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也就不符合题意,排除;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是在建国之后的事情,根据时间可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信息意在强调妇女的地位是在不断地提高的,妇女是在不断的解放的,A项符合题意,正确;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解答历史选择题,最基本的就是审清题目,这是解题的关键。

尤其是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不仅规定了试题的属性,也规定了试题具体的解答要求。

因而,准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定词语,明确题目的时间、内容和解答限定,进而以此为突破口,排除错误项,是得出正确选项的常用方法。

20.民国九年,潍县南关小学的国语语文有《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自由》、《缠足之害》、《开矿》、《葡萄酿酒》、《瓦特发明蒸汽机》、《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等。

材料说明当时的学校教育注重

①提倡科学,中体西用②培养学生自由平等思想③宣传实业救国思想④传播经世致用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题干中“《郑成功收复台湾》、《说自由》、《缠足之害》、《开矿》、《葡萄酿酒》、《瓦特发明蒸汽机》、《麦哲伦环绕地球一周》”反映了当时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自由平等思想、宣传实业救国思想、传播经世致用思想等,②③④符合题意,①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与题干时间不合,故选D。

21.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于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等。

这说明。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租界的交通规则并不是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的,而是由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制定的,A错误;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20世纪初才出现在中国,排除B;从材料中的靠左行走可以看出,公共租界的交通规则主要是按照西方的规则,并没有体现出东西合璧,排除C;从材料可以看出,出现了有秩序的交通说明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故选D。

22.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A.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B.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C.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D.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三个政府借款数目逐渐增加,经建比例没有同步增加,且占借款总额比例不大,故A项错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1901年完全形成,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在经建款额中,铁路的借款额占比较大,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政治民主化运动,故D项错误。

23.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

“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

“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D.启蒙与救亡并重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化包括政治近代化、经济近代化和社会思想近代化。

李鸿章属于洋务派,其主张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郑观应属于早期维新派,其主张也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章太炎属于革命派,其主张有利于政治近代化,梁启超属于维新派,其主张有利于促进国民思想近代化,因此上述人物的共同诉求在于推动中国近代化,故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实行民主政治,只是章太炎和梁启超的思想倾向,不是四人共同诉求;C选项错误,实行中国工业化也不是四人共同诉求;D选项错误,启蒙也并非材料中四人思想的共同点。

因此正确答案为A选项。

24.翻阅维新运动的历史资料,从“公车上书”到“戊戌政变”,满纸都是“请愿”“上奏”等字眼,看不到半个“武力推翻”之词,维新派“不能也不敢摧毁封建制度”。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维新派

A.认为革命利于社会发展B.民族民主意识严重缺失

C.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D.难以抵抗封建专制势力

【答案】C

【解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造成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他们不能也不敢摧毁封建制度,只能用“请愿”方式表达政治诉求,故C符合题意;维新运动主张和平改良,A不符合题意;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维新派力主“兴民权,设议院”这是维新派民族民主意识的体现,故B不符合题意;维新派难以抵抗封建专制势力是由其经济地位决定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5.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答案】D

【解析】本题以文字材料切入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把握。

在19世纪40—90年代,中国受到西方侵略,中国人民走上反侵略求民主的道路,故本题选择D项。

建立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符合19世纪40年代、60年代的特征,故排除A项。

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任务是反侵略而不是批判中国传统,故B项错误。

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要求,是在19世纪90年代以后,故C项错误。

26.《新青年》自第2卷刊登通告:

“自第二卷第一号起,新辟‘读者论坛’一栏,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

”同时,《新青年》第1到3卷每一号的封三都刊有《投稿简章》,明确提出“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

此举

A.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

B.体现了兼容并收的原则

C.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D.大力弘扬了“五四精神”

【答案】B

【解析】“容纳社外文字”、不问其‘主张’‘体裁’是否与本志相合、“来稿无论或撰或译,皆所欢迎”等信息说明《新青年》对来稿采取了兼容并包的原则,故选B;宣告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青年杂志》于1915年创刊,故A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A;题干没有提到CD,故排除。

27.1919年前后,中国城市出现了第一次离婚高潮,而且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离婚主动方以女性居多的现象;“婚姻自由”也登上了当时的话题榜前列。

这说明当时

A.婚姻自由成为社会共识

B.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C.封建礼教开始遭到抨击

D.女性掌握了婚姻自主权利

【答案】B

【解析】离婚现象增多得益于当时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列举了一些离婚自主的现象,但不能扩大为婚姻自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论及封建礼教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述及了某些地区“出现了离婚主动方以女性居多的现象”,不能扩大为女性掌握了婚姻自主的权力,D项不符合题意。

28.在《新青年》与《东方杂志》的论争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杜亚泉则认为,中国文化虽不完美,但基本精神没有错,若能补以西方文化优点,便可成为救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真理。

据此可知,两者论争中的共同点是

A.认为中国文化出现认同危机

B.对西方文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C.重新定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主张调和中西文化面临的冲突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认为‘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表明,陈独秀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如西方文化,材料中“中国文化虽不完美,但基本精神没有错,若能补以西方文化优点,便可成为救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真理”表明,杜亚泉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二人都主张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故答案为C项,A项错误。

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人对西方文明了解的状况,排除;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