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132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

《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docx

安徽省涡阳五中南校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五中南校

七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命题人:

梅红梅分数______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希望你沉着应考,仔细审题,相信你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

题号

(35)

(55)

(50)

书写分

(5)

总分

(150)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一)默写。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6分)

(1)山际见来烟,   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山中杂诗》) 

(2)独坐幽篁里,  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3)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5) ____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6)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_________________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默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分)

,。

,。

(二)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第1至4题。

(8分)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mí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l930年到l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

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霄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mí()高 兀兀()穷年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2分)

3、“沥尽心血”中“沥”的意思是__________。

(1分)

“锲而不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文中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在下列划横线处抄写原句并修改。

(2分)

(三)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

(5分)

1、《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     (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它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2分)

2、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

(3分)

(四)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1分)

古之黄河】

1、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2、从我们常用的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或成语中任选一个写出来并造句。

(3分)

                                    

【近之黄河】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4分)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

“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

“啊!

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

4、2011年3月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

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

(2分)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1——15题。

(一)《最后一课》选段(20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1、概括这段文字内容。

(2分)

2、“忽然教堂的钟

敲了十二下。

”一句中“忽然”能否删去?

(1分)为什么?

(3分)

3、“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4分)

4、画线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2分)若换成“他举起拳头高呼:

‘法兰西万岁!

’”好不好?

(1分)为什么?

(2分)

 

5、失去了才觉得珍贵,亡国之

痛使小弗郎士瞬间变得懂事、成熟了,从小弗郎士经历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5分)

 

(二)《秋光的涨幅》(20分)

  

①绿竹笋,我觉得它是台湾最有特色的好吃的笋子,这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根据。

孟宗笋细腻芬芳,麻竹笋硕大耐嚼,桶笋幼脆别致,但夏天吃一道甘冽多汁的绿竹冰笋,真觉得人生到此,大可无求了。

  ②然而,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像蝉、像荷香、像艳丽的凤凰花…秋风一至,便枯索难寻。

  ③但由于暑假人去了北美,等回到台北,便急着补上这夏天岛屿上的至美之味,那盛在白瓷碗中、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的绿竹笋。

  ④我到菜市场上,绿竹笋六十元一斤,笋子重,又带壳,我觉得价钱太贵。

  ⑤“哎,就快没了,”卖菜妇说,“要吃就要快了。

  ⑥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彷佛我买的货物不是笋子,而是什么转眼就要消逝的东西,如长江鲥鱼,如七家湾的樱花吻鲑,如高山上的云豹…就要没了。

啊,属于我的这一生,竟需要每天去和某种千百万年来一直活着的生物说“再见”。

啊,我们竟是来出席告别仪式的吗?

  ⑦绿竹笋很好吃,一如预期。

  ⑧第二个礼拜,我又去菜市场,绿竹笋仍在,这次却索价七十元一斤了。

第三个礼拜是八十元,最近一次,再问价,竟是九十元。

  ⑨这让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一位美国博物学家艾文温第尔,他和妻子在二月末从佛罗里达出发,做了一个和中国词人说法相反的实验。

宋词中说: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他们夫妻二人却自己开着车往北走,竟然打起与春天同时北进的算盘,而且,连春天的步行速度也被他们窥探出来了。

原来,春天是以每天十五英里的速度往北方挺进的。

他们一路走,走到六月,到了加拿大边境才歇了下来。

好一趟偕春北进的壮举。

  ⑩原来,“春天的脚步”这句话不是空话,它是真有其方向,真有行

速,甚至真的可以尾随追踪。

  ⑾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轻烟一缕。

  ⑿也许极热极湿极气闷,也许还不时遭我骂一声“什么鬼天气”,但毕竟也是相遇一场,我会记得这阳光泼旺的长夏。

  ⒀绿竹笋想来会在贵到极点的时候戛然消失。

秋天会渐深渐老,以每周十元的涨幅来向我索价。

  (选自《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6、根据文意,好吃的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2分)

7、第⑥段中“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一句中,“我”心中微痛的原因是什么?

(4分)

  

8、赏析下面的句子。

(5分)

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笋一路由三十而四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青烟一缕。

 

9、第⑨段文中爱文温第尔夫妇与中国词人对待春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作者插叙爱文温第尔夫妇的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分)

 

10、本文用了很多笔墨写绿竹笋价格的涨幅,却以“秋光的涨幅”为标题,为什么?

说说你的理解。

(4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2)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解释下面加点字(2分)

稍稍宾客其父()蒙辞以军中多务()

12、翻译: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分)

13、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2分)

方法:

      

目的:

         

14、《伤仲永》《孙权劝学》两篇文章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分)

15、我们学习了《方仲永》和《孙权劝学》,比较仲永和吕蒙的不同遭遇和结局,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5分)

三、作文(55分)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

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请以“有 _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一)1、竹中窥落日弹琴复长啸峨眉山月半轮秋凭君传语报平安当窗理云鬓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有错漏添倒不得分每空1分)

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

(1)弥wù(每空1分)

(2)“深霄灯火”“深宵灯火”(每空1分)

(3)滴/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4)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三)1、高尔基阿廖沙

2、略(人物1分,主要相关情节1分,性格特点1分,符合字数要求1分)

(四)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1分)

1、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分)  

2、例:

不到黄河心不死(1分)造句略(2分)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满分)(4分))

4、例:

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

你我齐携手,保护母亲河(符合题意1分,简洁有力1分。

二、阅读

(一)《最后一课》节选阅读答案

1、韩麦尔先生宣布了最后一课结束。

2、不能,它说明大家学得非常专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

响起的钟声出乎大家的意外。

3、因为他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并为之感动,所以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4、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不好。

用动作来结尾,表达的感情更加深沉,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

这动作包含了韩麦尔先生内心深处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巨大痛苦,包含了这位爱国者对自己民族的无比热爱和对祖国语言的眷恋。

此时无声胜有声,令人回味无穷。

5、略

(二)《秋光的涨幅》阅读答案

6、根据文意,好吃的绿竹笋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好吃的绿竹笋只属于夏日,它的价格会随着“秋光的涨幅”不断上涨。

(答“只属于夏日”或“价格不断上涨”即得分;仅“答甘冽多汁”、“净如月色如素纨如清霜”等其他特点的1分)

7、第⑥段中“我听她的话,心中微痛”一句中,“我”心中微痛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要点:

最具有特色的好吃的绿竹笋在这个季节快没了;(2分)每天都有美好的东西消逝,这引发了我内心的伤感(2分)

8、赏析下面的句子。

同样的,我的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在绿竹

笋一路由三十而四

十而九十的时候,我的盛夏便成青烟一缕。

答案要点:

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比作“盛夏”(或将“盛夏”的易逝比作“青烟一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易逝。

(2分)表现作者对时光消逝的惋惜、无奈之情(2分)

9、第⑨段文中爱文温第尔夫妇与中国词人对待春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作者插叙爱文温第尔夫妇的事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要点:

中国词人:

享受美好的春光:

(1分)艾文温第尔夫妇:

除享受美好的春光外,更多的去追赶春光(2分意思对即可)。

插叙的内容,结构上引出“春天的脚步”这段话:

内容上引发“我对盛夏也是可以用价钱来估量的,最终会成为青烟一缕而消逝”的感慨。

(2分)

10、本文用了很多笔墨写绿竹笋价格的涨幅,却以“秋光的涨幅”为标题,为什么?

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要点:

答题要点:

①写出绿竹笋涨价与秋光流逝的关系,②写出采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类比)的手法,③写出用“秋光的涨幅”抒发对时光易逝的感叹之类的情感,④写出用“秋光的涨幅”表达把握、珍惜美好的时光的人生感悟之类的主旨。

(答出大意即可每点1分)

(三)文言文阅读答案

11、把......当作宾客推托

1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4、《伤仲永》告诉我们后天的学习对人的成长很重要。

《孙权劝学》告诉我们“开卷有益”

的道理。

15、言之成理即可

三、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