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962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docx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

工作循环分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控制关键作业和操作活动的风险,依据总公司《工作循环分析管理规范》,结合机械公司具体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工作循环分析的方法、程序和管理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公司属各单位。

第四条名词解释

(一)工作循环分析(JCA):

是对已经制定的操作程序和员工实际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二)关键作业:

是指可能对有关的个人或组织带来重大危害和影响的生产操作、检维修作业等活动,或者与关键设备有关联的活动。

(三)关键设备:

一旦停止运转或运转失效,可能会引起异常或事故,或造成人员伤害、环境污染,或伤害员工健康的设备。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生产管理科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各单位开展工作循环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制定改进措施、修订操作规程。

第六条质量安全环保科负责本办法的制修订、培训以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七条各单位按要求执行工作循环分析办法,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管理要求

第一节基本要求

第八条各单位应先识别关键作业和操作活动,所有与关键作业和操作有关的规程每年至少分析一次,其他的规程可视情况而定,每个员工每年至少参与一次工作循环分析。

第九条实施工作循环分析之前,应对现场操作安全要求和区域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验证,准备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

第二节准备阶段

第十条各单位成立工作循环分析小组,分析小组成员由各单位负责人、主管生产安全领导、设备员、安全员、技术员、操作人员等组成,明确小组成员职责。

第十一条分析小组组织识别本单位关键作业活动,并形成关键作业活动一览表,识别应结合单位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充分考虑新增操作和作业活动、工艺、设备变更、事故处理等带来的作业变动,关键作业活动一览表动态更新。

第十二条分析小组制定“年度工作循环分析计划”(见附录A),报单位负责人审批,并与主管生产安全领导和员工进行沟通,必要时组织适当培训。

第十三条当发现关键作业没有相应操作规程时,分析小组应组织相关人员,完成相应规程的编制和审批。

第十四条分析小组应按年度工作循环分析计划确定具体实施时间,通知工作循环分析所涉及的人员。

第三节初始评估

第十五条在实际操作前,分析小组应和员工讨论目前该项工作实际操作情况以及实际操作与书面操作规程的差异,事先向员工解释工作循环分析的目的、作用和程序。

第十六条分析小组应就以下内容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验证员工对规程的理解程度及规程的完整性和适用性,并填写“工作循环分析评估表”(见附录B)中“初始评估”部分,包括:

(一)需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及完好状态。

(二)需要的工具及完好状态。

(三)执行规程涉及的一些关键安全要求。

(四)规程中是否已包含该安全要求。

(五)执行该规程能否使工作安全、有效的进行。

第四节现场评估

第十七条分析小组和员工到现场,由员工按操作规程实施工作。

若工作的某部分无法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但实际操作又是安全的,应记下员工的实际操作程序、实际操作与操作规程的偏差以及操作规程本身的缺陷。

如果设备没有启动,或不宜进行实际工作,可以进行模拟操作。

第十八条现场评估结束后,小组应针对偏差、缺陷、潜在的风险,以及其他不安全事项和相应的改进建议,填写“工作循环分析评估表”(见附录B)中“现场评估”部分。

不安全事项及潜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

(一)打击危害。

(二)不安全进入受限空间。

(三)设备缺陷。

(四)缺乏所需要的设备、工具、仪器。

(五)没有逃生路线或逃生路线被堵塞。

(六)没有足够的空间实施工作。

(七)缺少现场隔离措施。

(八)环境危害(例如泄漏)。

(九)火灾爆炸。

(十)防护不当造成伤害(如:

烫伤、坠落等)。

(十一)其他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第十九条在验证过程中发现有隐患应立即整改(包括现场隐患和规程缺陷),整改不了的应采取控制和防范措施。

第五节最终评估

第二十条分析小组和员工应根据初始评估和现场评估情况,讨论发现的问题,确认改进建议,填写“工作循环分析评估表”(见附录B)中“最终评估”部分,分析小组应尊重员工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各单位主管生产安全领导应将观察到的不一致项、修订操作规程和整改隐患的建议、负责人及其实施日期,形成记录,单位审核后上报公司生产管理科。

第二十二条车间主任和员工应达成共识,即如果操作规程是完备的,员工应作出承诺,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果操作规程不完备,修订后员工应保证按照修订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二十三条生产管理科根据工作循环分析的结果,及时组织岗位操作规程的评审和修订。

规程发布实施前,应由各单位主管生产领导审核,生产管理科科长审定,公司主管生产领导批准。

第六节跟踪和分析

第二十四条各单位主管生产领导应确保所有修订后发布的规程在实施之前,相关员工都能及时得到培训、考试,掌握规程的变化。

第二十五条分析小组应为每个员工建立“工作循环分析历史记录“(见附录C)。

记录内容包括验证的规程、实际操作与规程的偏差、规程修订情况、执行日期和执行情况等。

第二十六条分析小组应建立工作循环分析技术档案。

当一个工作循环分析完成时,将所有与这个工作循环分析有关的记录装订并保存到档案中。

第二十七条车间主任应定期查阅工作循环分析记录档案,确保所有相关员工都能及时掌握操作规程的变化。

第二十八条各单位主管生产领导应根据“年度工作循环分析计划表”,核实、定期公示工作循环分析年度计划的完成情况,并保存公示结果。

第二十九分析小组应定期对工作循环分析完成情况、规程的修订及员工的操作偏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上报公司生产管理科,生产管理科对各单位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第三十条质量安全环保科对各单位工作循环分析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纳入季度考核。

第四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规定由质量安全环保科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录A年度工作循环分析计划

附录B工作循环分析评估表

附录C工作循环分析历史记录

附录A

年度工作循环分析计划

单位:

日期:

年月日

顺序号

操作规程名称

车间主任

参加员工

时间表

初始

最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附录B

工作循环分析评估表

车间主任:

操作人员:

日期:

初始评估

详细说明

操作规程名称:

检查类型:

实际操作模拟操作

防护设备:

足够不足

完好缺陷

工具获得:

容易不易

安全规则:

知道不知

建议:

现场评估

序号

操作步骤

偏差关键点

潜在的风险

 

 

 

 

 

 

最终评估

序号

建议

提出人

职务

填写人:

审核人:

日期:

附录C

工作循环分析历史记录

姓名:

序号

验证的操作规程

实际操作与规程的偏差

规程修订情况

执行情况

执行日期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