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950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

《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docx

笔算乘法中间和末尾有0

课题

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备课时间

2011-11-7

授课时间

2011-11-14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因数末尾有0乘法的简便算法,能进行简算.

过程与方法

运用知识的迁移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情感价值观

培养学生在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发展目标

掌握的简便算法,能正确简算.

目标制定教法选择的依据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普遍年龄偏小,认识事物的能力太差。

在教学中我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利用学生好奇性心中的特点。

着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简便计算的算理.

新旧知识的

衔接和运用

本小节是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小节一共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是因数末尾是0,由于学生是在笔算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小节的知识的,所以让他们在笔算基础上计算掌握简便算法,再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末尾带零的乘法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准备

相关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调整

一、导入(3分)

1、复习旧知:

同学们,上新课前,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的口算能力,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出示口算卡片):

(把16×3=      160×3=板书到黑板上,简单说说160×3=是怎么算的。

2、出示本课课题:

同学们学的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乘法(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二、学习新知(20分)

(一)探究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12分)

1、出示例二,(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说一说你读到了什么(分析题意)并列式。

2、你能不能口算160×30=,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请你尝试着把口算的过程转化为笔算过程,用竖式去计算,在你的练习本上自学。

4、请你(板演同学)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

(可能出现的两种笔算方法)

方法一、     1  6  0                   方法二、    1  6  0

                ×    3  0                                    ×    3  0

                                                                                                        

5、讨论:

你觉得那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更加科学?

学生比较,指明各种算法的利弊,并甄别出最优化算法。

6、提示:

笔算时我们都必须做到相同数位要对齐,但在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中,为了计算简便,不必相同数位对齐,只需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

7、你能不能说一说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何简便笔算?

8、说的真好,那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的的数说一说1600×30等于多少?

160×300等于多少?

16000×300等于多少?

(二)探究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8分)

1、比较算式106×30 与160×30有什么不同?

2、能不能根据刚才我们探究的方法自己尝试笔算106×30,做完以后和你的同位互相讲一讲你是怎么计算的 ?

学生自己练习,同位之间讲笔算过程。

3、谁能一边板演一边给同学们讲一讲你是怎么算的?

 4、他说的真好,计算非常简便而且算理清楚,谁再来说一说?

(反复叫学生讲算理,并及时纠正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

5、除了刚才同学们说的笔算方法,你还有没有更加简便和优化的方法?

6、提问:

这样笔算行不行,为什么?

(行,因为0乘任何数都等于0,0加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所以因数时0的数位,进得的数可以直接写在积的这个数位上,省略进位过程,这是一种更加简便优化的笔算书写)

三、检测成效(17分)

1、第一关:

口算练习(2分)

练习八第一题

2、第二关:

选择题(2分)

(1)两位数与三位数最小的积是( )

A、100000 B、10000 C、1000

(2)160×20,积的末尾有(  )各0。

A、2   B、3     C、4

3、第二关:

填空(4分)

(1)260×30,先算(   )×(    )=(     ),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  )个0,得(    )

(2)根据算式34×18=612,可以知道340×18=(  ),34×180=(   ),340×180=(    )。

4、笔算作业:

在作业本上计算55页第2题。

(10分)

生:

40×72=    60×30=    30×23=     53×30=  20×700=   40×22=  280×3=  350×2=   16×3=      160×3=

生:

160×30=               106×30=

(先算16×3=48,因为把160缩小了10倍,把30也缩小了10倍,所以积要扩大100倍)学生巩固练习,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去描述。

(学生尝试笔算的时候,请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巡视学生笔算过程,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较多的也板演到学生叙述:

第一种方法是先用各位上的0去乘160,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而且0加任何数都的任何数,这部运算就显得多余了。

黑板上)第二种方法根据口算方法,先不考虑因数末尾的0,先算出16×3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第二个因没变)方法

板书设计

预测与应对

1)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当问题一抛出我总希望马上有学生能回答,生怕冷场,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的步伐是被拖着的。

(2)滥用小纸条。

一个课题十几个字我竟然是纸条和粉笔结合。

(3)提问还需艺术性。

反思与感悟

 

课题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练习课)

备课时间

2011-11-7

授课时间

2011-11-15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过程与方法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价值观

能正确笔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发展目标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标制定教法选择的依据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普遍年龄偏小,认识事物的能力太差。

在教学中我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利用学生好奇性心中的特点。

着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旧知识的

衔接和运用

本小节是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小节一共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例2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例1又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

由于学生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小节的口算知识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准备

相关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调整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今天我们上一节练习课。

二、基础练习

1、口算题卡出示。

2×34×88×5

20×340×880×5

200×3400×8800×5

2、笔算。

2302500205

×6×3×4

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后全班展示。

(1)竖式书写的对齐方式。

(2)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乘法。

三、拓展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

(1)23002003

×4×4

(2)13001330

×3×4

2、想一想

用竖式计算

2030×36050×4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第4题、第5题、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展示。

2、独立完成第7题,同桌交流后全班展示。

先让学生分析判断,然后把错题订正。

3、拓展题

981+982+983+984+985+986+987

=□×□

=□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展示(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计算方法一样,不管是两位数、三位数,还是四位数,也不管多位数的中间有0的、没有0的,或是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时,必须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只是当多位数的末尾有0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

0不必与一位数相乘,只要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后面补上0就可以了,有几个0,补几个0。

板书设计

 

预测与应对

1)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当问题一抛出我总希望马上有学生能回答,生怕冷场,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的步伐是被拖着的。

(2)滥用小纸条。

一个课题十几个字我竟然是纸条和粉笔结合。

(3)提问还需艺术性。

反思与感悟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整理和复习

备课时间

2011-11-7

授课时间

2011-11-16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过程与方法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发展目标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目标制定教法选择的依据

学情分析

对于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法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分析思考。

因此,在数学中教师还应多给学生举一些各种情况的例子,也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一些例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法能力的目的。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

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发散思维,体验算法多样化,

新旧知识的

衔接和运用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但是由于平时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偏重于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所以如果这时发现学生的口算或估算还比较薄弱的话,就应适当多做一些口算和估算的练习。

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阶段也应当加以回顾和复习。

可组织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是从哪一位乘起比较简便?

二是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哪里?

三是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时怎么办?

学生表达时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教学准备

相关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调整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你有什么收获?

整单元具体包括那些内容呢?

引导学生回顾归纳。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随即板书:

整理和复习

合作学习,巩固算法

1、师指导学生完成第89页第1-3题。

指名读题。

(学生初步理解题意)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各题应选择什么样的算法?

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集体订正。

2、列竖式计算。

694×5580×8448×7305×68023×43700×2

师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结果及计算过程。

组织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分组展开讨论:

一是从哪一位乘起比较简便?

二是每次乘得的积应该写在那里?

三是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时该怎么办?

指名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3、学习小结:

(1)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是什么?

(2)一个因数中间有0怎么办?

(3)一个因数末尾有0怎么办?

引导学生小结。

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引导学生根据前三组进行猜测或尝试,再用乘法加以验证,从而找出规律。

指名汇报,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按规律完成填空。

集体订正,说说计算过程

学习效果测评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

指名口答。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指导理解题意。

列式解答后和同桌交流想法。

指名汇报反馈。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引导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寻找题中的规律。

小组内交流发现。

指导全班交流,归纳规律。

指导学生独立填空后订正。

生:

回顾本单元知识点,回答交流后归纳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及估算。

明确本节学习目标。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说学习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让学生学会整理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选择和判断算法的能力,主要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分析思考)(设计意图:

通过列竖式计算,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算理及算法)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规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以及速度)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找规律的趣味数学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

估算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

突破笔算乘法的难点连续进位

因数中间和末尾

有0的乘法

预测与应对

1)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当问题一抛出我总希望马上有学生能回答,生怕冷场,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的步伐是被拖着的。

(2)滥用小纸条。

一个课题十几个字我竟然是纸条和粉笔结合。

(3)提问还需艺术性。

反思与感悟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和复习  

备课时间

2011-11-7

授课时间

2011-11-17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一个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简便灵活的方法计算因数中有0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情感价值观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发展目标

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目标制定教法选择的依据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普遍年龄偏小,认识事物的能力太差。

在教学中我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利用学生好奇性心中的特点。

着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

如何有序整理知识

新旧知识的

衔接和运用

本小节是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小节一共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例2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例1又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

由于学生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小节的口算知识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准备

相关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调整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1.师:

昨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笔算乘法。

(2)估算和口算。

师:

是几位数乘几位数的乘法?

(板书: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整理和复习)

师:

刚才你都是用什么方法来算呢?

(板书:

口算估算笔算)

结合学生的回答问:

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用估算?

师:

我发现同学们估算时很快,那是因为我们把大的这个数看成了整十整百数来算,它也是口算的一种。

(加括号)

 师:

请你用你所学的知识帮它算算账。

动动脑,计算时采用什么计算方法比较合适。

(课件出示题目)

1、选择合适的算法。

课件出示:

(1)小礼盒499个,每个4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卡通画册每本3元,买200本花了多少元?

(3)每千克糖果7元,买88千克糖果大约需要多少元?

(4)买了902部玩具手机,每部3元,共花了多少元?

(5)每个漂亮笔筒9元,490个需要多少元?

师:

你能马上列出这几个问题的算式吗?

再想想计算时采用什么计算方法比较合适。

的回答电脑出示板书:

90×9

2、复习口算

(1)这道题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2)再出示2道口算,指名答并出示相应的话:

3、复习估算

88×7你是怎样估的?

4、复习笔算

师:

这些算式的因数有什么不同?

师:

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练习巩固

1、198名同学去夏令营,其中一个游戏项目是冲浪,每人9元,老师共要付多少元才能让全体队员玩这个项目

2、下面各题,对的打“ˇ”,错的打“×”,并订正。

403         480         734         

 ×   3       × 7          ×   9                                                                  

  129         336          6606      

( )         ( )          ( )        

4、983+984+985+986+984=()×()=()

四、小结与质疑

师:

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你有什么收获?

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

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小组长作好记录。

(去买东西时要先估一估带多少钱、笔算前可先估一估答案大约得多少、、、、、、)

(1)499×4 

(2)200×3 (3)88×7 (4)902×3(5)490×9

结合学生口算:

(2)200×3

估算:

(3)88×7

笔算:

(1)499×4 (4)902×3(5)42533×1:

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原数。

549×0: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因数中没有0;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

1)独立完成笔算。

指名板书。

(2)指名讲算法出示:

笔算时,要从多位数的(个位)乘起。

要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位)数,要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前一位(进几)。

902×3:

出示:

计算有中间有零的乘法时,0不能漏乘,当个位积不满十时,所乘积的十位上要写(0)

490×9:

出示:

用简便方法计算时,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补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归纳,也有利于启动学生的思维。

板书设计

 

预测与应对

1)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

当问题一抛出我总希望马上有学生能回答,生怕冷场,所以也就造成了一些中差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的步伐是被拖着的。

(2)滥用小纸条。

一个课题十几个字我竟然是纸条和粉笔结合。

(3)提问还需艺术性。

反思与感悟

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总复习

备课时间

2011-11-7

授课时间

2011-11-18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过程与方法

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情感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发展目标

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目标制定教法选择的依据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普遍年龄偏小,认识事物的能力太差。

在教学中我着重注意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利用学生好奇性心中的特点。

着重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乘法。

新旧知识的

衔接和运用

本小节是教学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小节一共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例2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例1又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

由于学生是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小节的口算知识的,所以让他们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安排学生就能够自己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准备

相关主题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补充调整

1.回忆与整理。

    

(1)导入,揭题。

   出示:

   30X2    120X4          300X2    798X6

    12X4    1080X5         600X5    3000X2

    问:

请同学们观察,这些题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师:

今天我们就对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做整理与复习。

(出示课题)

    

(2)分类整理。

    1)口算。

    ①找出可以很快算出得数的题:

    30x2    12X4

    300X2    120X4

    3000X2    500X6

   ②同桌互说12X4    300X2的口算过程。

    ③练习口算。

   40X2      800X7    21X4      200X4

    230X3     1000X5     110X6     440X2

    2)笔算。

   ①找出口算起来比较困难的题:

798x6    1080x5

    ②学生列竖式独立计算后,说说算方法。

    a.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乘起;

    b.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③强调第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注意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