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927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

《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物馆文博常识.docx

博物馆文博常识

博物馆文博常识

1、中国历史朝代公元纪年

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00年,共传14代、17王。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共传17代、30王。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东周

春秋时代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时代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西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

东汉

公元25年——220年

三国

220年——265年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西晋

265年——316年

东晋

317年——420年

十六国

304年——439年

南北朝

 

南朝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北朝

北魏

386年——534年

东魏

534年——550年

北齐

550年——57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北周

557年——581年

581年——618年

618年——907年

五代十国

后梁

907年——923年

后唐

923年——936年

后晋

936年——946年

后汉

947年——950年

后周

951年——960年

十国

902年——9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907年——1125年

西夏

1032年——1227年

1115年——1234年

1279年——1368年

1368年——1644年

1644年——1911年

中华民国

1912年——1949年

2、什么是文物?

文物是如何分类和定级的?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

可移动文物包括:

(1)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2)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3)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和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4)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现代重要实物资料。

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又可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

珍贵文物分为三级,即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如古聚落遗址、古城址、古窑址、古采矿冶炼遗址、古战场等)、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

中国内地对确定纳入保护对象的不可移动文物统称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划定重点保护区域。

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将其分为三级,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2006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48处。

3、文物的价值和作用有哪些?

文物作为历史和文明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文物的价值主要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文物的作用是文物价值的具体体现。

文物的作用主要有史料作用、教育作用和借鉴作用。

4、我国的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

1982年11月,《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这是我国文化领域颁布最早也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一部大法,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法律依据。

2002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重新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新的《文物保护法》明确指出,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我国文物法制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2003年5月,国务院公布实施了《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对《文物保护法》的第二次修订。

2005年12月《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5、哪些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窟寺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

下列可移动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1)中国境内出土的文物,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部队和国有企业、事业组织等收藏、保管的文物。

(3)国家征集、购买的文物。

(4)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给国家的文物。

(5)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其他文物。

6、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

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一是具有实体的概念,即以物化形态存在,是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二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前人通过卓越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留给后人的珍贵的文化遗产;三是能够代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髓,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本民族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它始终处于动态之中,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2005年8月14日,国家文物局向社会公布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图案。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个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志。

标志为圆形,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GUOWENHUAYICHAN”。

标志中心的图案,采自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标准色彩为金色,在使用中可根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

标志核心位置的金饰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单独使用。

标志下方的汉语拼音在使用中,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

在对外交往中可使用英文或者其他国家文字。

7、国际博物馆日

197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了解、参与、关注博物馆事业,确定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中国博物馆学会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每年的5月18日在全国各省市区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8、考古学及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领域,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类遗迹和遗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的历史。

近代考古学发祥于欧洲,以后普及到世界各地。

北宋以来的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

考古学包含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水下考古学、航空考古学等分支,并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的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文字产生以前的人类历史,历史考古学的研究范围是有文献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可以与历史学分工合作,相辅相成,共同探究人类社会的历史。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考古学分支,比如宗教考古学、美术考古学等。

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年代下限定在明王朝灭亡(1644年),清代及其以后的文物即不属于它的研究范围。

考古学所讲的“文化”,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专门术语,有其特定的含义。

它表示考古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遗存中)所观察到的共同体。

确切的说“考古学文化”专门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

考古学文化通常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命名,比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

9、陶器与瓷器

以黏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物总称为陶器。

陶器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物质。

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陶器的国家之一。

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可知,在距今1万余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陶器。

陶器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日用盛器、炊器、建筑用陶和艺术陈设品等。

考古学所讲的陶器分类,是指考古学家将古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按颜色分为不同的陶系,主要有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绘陶和釉陶等品种。

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品,也是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的主要依据之一。

古代陶器除大量用作当时人们生活的实用器具外,也有很多用于祭祀的礼器或专门陪葬的冥器,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一般认为,瓷器是以瓷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挂釉、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

瓷器的发明是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

陶与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原料不同:

制陶用的土一般成为“陶土”,制瓷用的土称为“瓷土”,又称“高岭土”。

(2)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在800~1050℃,瓷器要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才能烧制完成。

(3)釉质不同:

大多数陶器表面无釉,即使挂釉也是低温铅釉,陶器的釉与胎体结合的不牢固,容易剥离脱落;瓷器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与胎体结合牢固,薄厚均匀,不易脱落。

(4)物理性能不同:

陶器的胎体粗松,具有透气性和吸水性,敲击时声音不脆;瓷器胎体结实致密,基本上不透气,敲击时可发出金属般的清脆声音。

10、中国古代陶器的制作工艺

(1)选料。

选择黏性适度、可塑性强的泥土作原料,如红土、黑土、河谷沉积土等。

原料选好后,要经过淘洗和沉滤而使其变得较纯、较细,一般还要在黏土中加入羼和料,如草木灰、稻壳、碎陶片末等,目的是增强陶土的成型性能和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以提高成品率。

(2)成型。

主要有手制法和轮制法。

手制法又分为捏塑、泥条盘筑和模制三种方法。

小型陶器可以用手直接捏塑而成,泥条盘筑法是先将泥坯搓捏成泥条,由底部螺旋向上盘绕,直至口沿,然后用手或木排里外抹平,制成各种器形。

轮制法分为慢轮和快轮。

慢轮用于修坯,是与泥条盘筑法结合使用的一种制陶工艺;快轮是将泥料放在陶车上,随着轮盘的快速转动,将泥料塑拉成型。

与手制法相比,轮制法是制陶工艺的一大进步,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器形规整,薄厚均匀,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3)修饰。

即对做好的陶坯进行修整和装饰加工。

(4)焙烧。

这是制陶的关键程序。

最初人们可能在平地上堆放柴草,将晾干的陶坯放在上面点火烧制,后来人们发明了陶窑,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为800~1050℃,由于有了窑室,温度得以提高,能烧出很高质量的陶器。

11、中国古代玉石器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定义是:

“玉,石之美兼五德者”。

所谓五德,是指玉的五个特性。

凡是具有坚韧的质地、晶莹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及舒杨致远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

广义的玉,简化的定义为“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狭义的玉,是1863年由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穆尔提出来的,他运用地质矿物学理论,将玉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类。

软玉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又称角闪玉或闪玉,硬度为摩氏6~6.5度,软玉的产地以中国新疆的和田地区最为有名;硬玉,俗称翡翠,是辉石族中的一个少见品种,又被称为辉石玉或辉玉,硬度为摩氏6.5~7度,多产于缅甸。

目前文物界提出,玉的界定应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

(1)要有一定的湿润晶莹和半透明的质感。

(2)必须达到一定的硬度,通常在摩氏4.5~6.5度,不足4.5度者视为石,超过6.5度者可视为宝石。

(3)比重为2.5~3

(4)原则上要有单纯的一色,即白、青、黄、碧、墨五色中的一色。

古玉是出自古人之手,反映古人心声的玉雕。

一般认为,清代以前的玉称为古玉,清代以后的玉称为新玉。

在古玉中,年代更久远的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玉,称为高古玉。

为了便于研究,也有的将古玉做进一步细分,分为史前玉、三代玉、汉玉、唐宋玉、明清玉等。

古玉因长期埋在地下,受地下水土的侵蚀渗染和其他物质成分的化学作用,表面上会出现一些斑纹、钙化、石化现象,这种现象叫做“沁”,而所产生的不同于原色的变化,叫做“沁色”。

古玉的沁色有一定的规律,古书上分为土沁(黄色沁)、水沁(白色沁)、血沁(红色沁)、铜沁(绿色沁)、水银沁(黑色沁)等五种。

这主要是受玉质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埋藏环境的不同、埋藏时间不同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一件玉器上会有几种沁色。

12、中国玉石的主要种类和产地

根据历代出土和传世玉器及有关的文献记载,中国玉石的主要种类可分为三大系列,即以蛇纹石为主要成分的岫玉、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要原料的和田玉和其他性质的杂玉。

玉的主要种类和产地有:

(1)岫岩玉:

主要产地在辽宁省岫岩县,一般也称为岫玉,属蛇纹石系玉石,我国这种玉种的矿床很多。

(2)酒泉玉:

产于甘肃祁连山脉,又称祁连玉,属蛇纹石族玉石。

(3)蓝田玉:

因产于陕西省蓝田县而得名,俗名“菜玉”,蓝田玉是古代名玉,此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

(4)南阳玉:

因矿区地处河南省南阳县的独山,又称独山玉或独玉。

(5)和田玉:

分布于新疆昆仑山脉北坡,以和田地区为主,分为多个产区。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分为山料和籽料。

在岩层中开采的玉材称为山料,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料。

(6)昆仑玉:

又称青海软玉,20世纪90年代发现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昆仑山脉的玉虚峰下,因古书中曾有“玉出昆仑”而得名。

13、中国玉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根据不同时期人们对玉的认识态度和使用方向,玉文化思想史大致划分如下:

(1)神秘化时期:

主要指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

远古玉文化的鼎盛时期应是距今四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时代,那个时代的玉器主要就是神器,是沟通天地人神的最好媒介。

(2)礼仪化时期:

主要指商周时期,西周时期玉器发展为奴隶制服务的重要礼仪用器,用玉制度出现系列礼玉。

(3)人格化时期:

主要指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儒家思想的介入,玉器从主要为原始宗教活动的神器,祭祀天地鬼神的礼器,逐渐变成贵族阶层用以显示身份地位的配饰。

(4)迷信化时期:

主要指秦汉时期,这一时期玉器制作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琢制更加精湛。

(5)生活化时期:

主要指隋唐以后,玉器逐渐摆脱了神秘感,向世俗化发展,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14、中国古代玉器的功能

古玉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功能:

在古代,玉器是等级制的物化形式之一。

(2)礼仪功能:

在中国古代,玉是沟通天地、祭祀鬼神先祖的重器,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古玉器的主流。

(3)装饰功能:

装饰功能是古玉器的最初功能,也是玉器的主要功能。

(4)伦理道德功能:

在古代,玉象征伦理道德观念中的高尚品德,人们佩玉不仅是为了装饰,更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

(5)宗教功能:

古玉器的宗教功能体现古人在图腾崇拜中的用玉。

(6)医疗保健功能:

现代科技表明,玉石的化学成分及其他一些微量元素主要由含水硅酸盐组成,经常佩戴可以起到祛病保健的功效。

(7)经济价值:

古玉器除了表明主人的身份地位外,也是财富的象征。

15、制作玉器的工具

砣机是切割和碾磨玉器的主要工具,事实上,巧夺天工的玉器不是雕刻出来的,而是利用硬度更高的金刚砂、石英等“解玉砂”,辅以水来研磨玉石,琢制成所设计的成品,所以,用行话来说,制玉不叫雕玉,而称治玉、琢玉、碾玉,考古资料证明,早在史前时代,古人就掌握了一套琢制玉器的技术。

古代制玉工具主要有:

桯钻(钻孔用的细棍状的实心钻)和管钻(凿孔用的空心钻),这两种钻均为用手搓或用弓弦拉动使其旋转,是比较原始的制玉工具。

制玉的关键设备是砣机,它是切割或碾磨玉器的主要工具,明代人称为“琢玉机”,清代人称为“水凳”,工匠则称其为“砣子”,砣机的发明和应用,为制玉工艺带来了一场革命,是推动玉器工艺从石器工艺中彻底分离出来而走向独立手工业的标志。

根据考古资料可知,原始砣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它可能是借鉴了陶车、纺轮等生产工具而创造。

砣具是圆形的,旋转起来以后可以提供均匀而有规则的摩擦力,在水和解玉砂的作用下,通过切、磋、琢、磨等工艺,便能雕琢出各种形制的玉器。

砣具均以石、木、骨等自然材料制作而成。

商周时期的砣具为青铜砣头,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制砣具,提高了琢磨效率。

明代以后,开始出现高桌式砣机,由一人操纵,使用铁砣头,足踏旋转,这种机器很像现在的车床,前面是转动的砣,右边放一个盛水的盆,收集从玉器上流下来的水和砂,所以这种高桌式砣机也叫水凳,其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这种传统的制玉工具一直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

现代砣机自1960年起,由木质改为铁制,由足踏转动改为电动旋转,砣头也得到根本改进,将砂和砣合二为一,即改进为人工金刚砂胶的砂砣,玉工不再用手蘸水和加砂,而是用自动流水冷却和琢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16、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与红铜的区别是什么?

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金属是铜,纯铜也被称为红铜。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寻找石料、制作石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和认识了自然铜和铜矿石,并制成了最早的红铜器。

红铜的质地比较软,人类最初只用它做小型的工具或装饰品,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如果在红铜里面加入一定比例的锡或铅,可以使其性能得到大大改善,于是便发明了青铜。

1975年,在甘肃东林乡出土的一把青铜刀,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器。

青铜是铜与锡、铅的合金。

它原本为金黄色,当时被称为“吉金”或“美金”。

由于经过长期腐蚀,其表面所生成的铜锈呈青绿色,因而被后人称为“青铜”。

与红铜相比,青铜具有明显的优点:

一是熔点低,二是硬度大。

红铜的熔点为1083℃,青铜的熔点和硬度随着锡铅含量的不同而不同。

另外,红铜溶液比较黏,流动性如青铜,冷却时收缩性较大;而青铜溶液的流动性较好,冷却时体积略有涨大,填充性较好,因而具有较高的铸造性能。

这些优点使得青铜能够铸造大型器皿、坚硬的工具和兵器等。

17、中国古代青铜器是如何铸造的?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主要有块范法和失蜡法。

(1)块范法。

浇注青铜器要用“范”。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古代有石范、陶范、铁范和铜范等。

商周时期铸造青铜器主要使用的是陶范。

其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制模:

制模是制范的基础,即先做一件外形和所铸器物一样的模子。

这种陶模称为“母型”。

如果要做的青铜器上有花纹,则需要在制模时先在模上画好花纹。

翻范:

模子烘干后,表面涂上油脂或草木灰,将泥片敷在模子上,用力按压,使陶模上的纹饰反印在泥片上。

待泥片半干后,根据器型的需要,将其切割成若干部分,然后从陶模上取下。

泥片经过烧烤,即成为所要铸造器物的外范。

合范:

将分割烧烤后的外范再合拢在一起,作为器物的外腔,这种完整的外范又称为“铸型”。

做内范:

在外范的中心加一泥芯成为内范,内范要稍小于外范。

内范与外范之间的空隙,就是所铸青铜器壁的厚度。

浇注:

为了防止浇注时合好的外范被铜液冲开,先用草拌泥围填外范,起到加固的作用,并留有浇注口和排气孔,遂将铜液从浇注口灌入。

打磨修整:

待铜液冷却凝固后,将围填在外围的泥土和内、外范打碎,取出所铸器皿。

刚脱范的器物,表面往往有些粗糙,经过打磨修整后,一件器物最终完成了。

这种一次浇注即完全成型的方法成为“浑铸法”。

对于形制复杂的器物,则采用“分铸法”,分铸法即将复杂的部件先铸出来,嵌入主体陶范内再浇注成完整器物。

用块范法能够铸造花纹精美的各种器物,但在铸造器型复杂尤其是有镂空花纹的器物时,就表现出了它的弱点,为了克服这一弱点,古代工匠又发明了失蜡法。

(2)失蜡法。

又称熔模铸造法,也成“走蜡法”。

所用蜡料以蜂蜡为主,再加牛油、松香等,从而增强它的可塑性和增加强度。

失蜡法的制模方法主要分以下几步:

①先用蜡料做出一件和所铸器物完全一样的蜡模,由于蜡料具有受热变软、遇冷变硬、可塑性好、硬度低的特点,不仅能塑出各种形状的器物来,而且可以在蜡模上刻出或透雕出繁缛的花纹来。

②待蜡模成型后,用细泥浆反复浇淋蜡模,等泥浆包住蜡模并达到一定厚度时,再在外表敷以耐火材料,并留浇注口和出蜡口。

干燥后,蜡模表面就形成了坚硬的外壳。

③用火进行烘烤,进行加热。

因为蜡的熔点很低,加热时蜡模很快就融化而流了出来,只剩下泥质外壳,这个外壳就是用来浇注金属器物的范。

④浇注。

往型腔内浇注青铜溶液,待冷却凝固后,即可得到无范痕、光洁精密的铸件。

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失蜡法铸件是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2号楚墓中的云纹铜禁,时代为春秋晚期,其工艺水平已经相当成熟。

18、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饰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饰,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写实动物类、奇异动物类、几何形图案和人事活动图像。

写实动物纹主要有鱼、蛙、龟、蛇、贝、蚕、牛、羊、象、虎等。

其中的许多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极为密切。

奇异动物就是幻想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本不存在,但其形象又多来自现实存在的动物,只不过是一种变异和转化,再加以艺术的夸张,使其神态或威严狞厉,或活泼生动,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类纹饰主要有饕餮纹、龙纹、凤鸟纹等。

饕餮纹俗称兽面纹,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一种纹饰。

饕餮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贪吃的凶兽。

商周时期饕餮纹常作为主题花纹装饰在器物的主要部位。

龙纹是青铜器纹饰中地位重要且流行时间较长的一种纹饰。

龙纹分为多种式样,一般而言,有蜿蜒躯体的动物大都属于龙纹。

凤鸟纹也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这里的凤鸟是指一种想象中的神鸟。

凤鸟是风神,又是天神的使者,因而被视为吉祥之物。

凤鸟纹是一种非常优美的纹饰。

几何形图案,是一种把日常所见的自然现象或某种物品抽象化、图案化的纹饰。

主要有弦纹、绳纹、涡纹、乳钉纹、垂鳞纹、云雷纹等。

人物活动图像以人们日常的生产劳动、社会交往以及宴乐、舞蹈、狩猎、攻占等为题材,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这类纹饰出现在春秋晚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19、博物馆学常识

⑴世界最早的博物馆,目前西方公认是始建于公元前290年左右的亚历山大博物馆,即缪斯(Muses)神庙。

西方博物馆一词“MUSEUM’’即起源于缪斯神庙。

因此这座缪斯神庙后来也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

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是世界当时最大的科学和艺术中心。

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物理学家阿基米德都曾在这里进行研究和工作。

这个博物馆存在了几个世纪,后来毁于战火中。

中国古代没有博物馆这一概念,但是保存和研究文化遗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商代起,王室和贵族已重视文物的搜集和保存。

殷商的文物多集中于宗庙。

周代文物珍品收藏之处,名日“天府"、“玉府’’,并有专职官员负责管理。

汉朝的珍贵文物、图书收藏在有名的“天禄”、“石渠’’、“兰台’’。

以后,历朝宫廷都有文物的正式集藏之所。

公元前478年在山东曲阜的阙里孔子故居建立的孔子庙堂是中国最早的纪念类博物馆。

它比亚历山大博物馆早188年左右,所以,可以认为曲阜孔庙是保存至今的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⑵19世纪末叶,中国兴起了维新运动。

到1898年各地组织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