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919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docx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课程纲要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道德与法治

课程类型:

国家课程

教学材料: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版

授课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46课时

设计者:

【背景分析】

(一)课程理念分析

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近年来我国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反映人类文明成果,推动我国法治文明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的德育教材,其根本宗旨在于满足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成长的需要,促进小学生基本文明素质的养成。

即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品质和能力,主要包括道德法治品质、健康生活品质、终身发展品质等,直接关乎到小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课标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生活领域而设计,涉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主题一“我的健康成长”、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主题三“我们的学校生活”、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主题五“我们的国家”五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同时,也落实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关的法治教育内容。

主题一“我的健康成长”第4条“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

第5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

主题二“我的家庭生活”第4条“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

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

主题三“我们的学校生活”第4条“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之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2条“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3条“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第4条“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

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第10条“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

第11条“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6条“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同伴交往”“聪明的消费者”“美好生活”“家乡的文化与发展”四个学习主题,设计了“同伴与交往”“做聪明的消费者”“美好生活哪里来”“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主要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友谊,做个说话算数的人,并学会解决同伴间冲突,促进自我健康成长。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主要引导学生了解购物的常识,理性地对待消费,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认识各行各业对于人们生活的意义,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引导学生从风俗、民间艺术的角度了解和关注家乡文化,并从家乡整体发展的角度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本册内容与前后内容联系

前内容(四上)

本册内容

后内容

信息万花筒(四上)

(我的健康成长)

与班级共成长(四上)

(我们的学校生活)

一、同伴与交往

(我的健康成长)

(我们的学校生活)

面对生活中的新问题(五上)

(我的健康成长)

为父母分担(四上)

家是温暖的地方(三上)

让生活多一些绿色(四上)

(我的家庭生活)

二、做聪明的消费者

(我的家庭生活)

(我们的社区生活)

我们是班级主人(五上)

(我们的学校生活)

我们一家人(五下)

(我的家庭生活)

信息万花筒(四上)

(我们的国家)

三、美好生活哪里来

(我们的社区生活)

(我们的国家)

骄人祖先灿烂文化(五上)

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五上)

(我们的国家)

我们的公共生活(三下)

(我们的社区生活)

四、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我们的社区生活)

公共生活靠大家(五下)

(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能力)

四年级学生已经在学校生活三年多了,正处于从中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期。

他们直接的生活领域是家庭、学校。

尽管他们对自己生活的领域很熟悉,但对这些生活领城的内容往往是“日用而不知”,对这些领城中的人、事物只有粗浅、零星的感性认识。

因此,本学期针对学生熟悉的、直接的生活领域,设计了提升学生在某些领域中的生活经验的内容。

四年级学生的生活足迹不止在家庭、学校,他们已初步接触了社区生活、生活中的学问。

由于缺乏对这些生活领域的系统了解,学生对家乡文化和生活中学问的认识都是零散、偶然的,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意识。

良好的消费行为,以及关爱、关心家乡发展的情感,更不足以引导学生积极建构有意义的公共生活行为。

因此,本学期涉及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家乡文化和公共生活领域的内容,引导学生系统地了解家乡文化、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打开这些相对陌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学生在这些生活领城中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课程目标】

内容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

总课程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同桌探讨、辩论、表演等活动,认识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习做诚信的人,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2.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询问家长、游戏、辩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了解购物中的学问,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合理消费。

3.通过观看视频,小调查、小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认识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会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能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4.通过观看视频,搜集资料,小组交流等活动,知道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认识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能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的健康成长”第4、5条;“我的家庭生活”第4条;“我们的学校生活”第4条;“我们的社区生活”第2、3、4、10、11条;“我们的国家”第6条以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有关的法治教育内容。

 

第一单元

1.通过小组合作、同桌探讨、辩论、表演等活动,认识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珍惜友谊。

2.通过讲故事,结合身边的案例能做到对他人和自己守信。

3.通过情境表演、辩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认识冲突产生的原因,学会避免和化解冲突的方法。

做到和同学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一.4诚实守信;一.5懂得感恩,学会尊重他人;三.4体会同学间友爱之情,平等相处。

第二单元

1.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询问家长、游戏、辩论、案例分析等活动,了解购物中的学问。

2.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学会合理消费。

3.通过观察、调查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二.4学习合理消费;四.4文明购物,具备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四.11参与环保活动,增强环保意识。

第三单元

1.通过观看视频,小调查、小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认识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2.通过观看视频、收集资料,采访,展示生活用品等活动,学会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

3通过参与不同职业人的的劳动,亲身体验他们的劳动场景,懂得应该尊重和感谢劳动者。

 

四.3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尊重并珍惜他们的的劳动成果;

五.6了解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四单元

1.通过观看视频,搜集资料,小组交流等活动,知道当地的节日风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习俗,学会理性地对待风俗的演变。

2.通过收集资料、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民间艺术等文化活动,认识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3.通过调查、采访、观看视频、分享搜集的资料等活动,知道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关心了解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2了解并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四.10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

课时

重点

难点

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1

学习目标

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我们的好朋友

3

珍惜友谊

正确相处

说话要算数

3

诚实守信

说话算数

当冲突发生

3

认识冲突产生的原因

学会化解冲突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买东西的学问

3

掌握购物技巧

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

合理消费

3

合理消费

学会合理消费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3

避免浪费

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期中复习

一、二单元复习

3

试题讲解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我们的衣食之源

3

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

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

这些东西哪里来

3

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

了解“中国创造”,感受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生活离不开他们

3

知道生活离不开劳动者

懂得尊重和感谢劳动者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我们当地的风俗

3

了解民风民俗

识别不良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3

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树立保护民间艺术的意识

期末复习

一、二、三、四单元总复习

6

试卷讲解

【课程实施】

单元

单元立意

课程内容

课时

学习活动设计

课程资源

四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1

本学期课程纲要分享

一、书籍资源: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道德与法治体验与探究、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等。

二、工具材料:

多媒体

三、网络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网、教育资源网、学科网、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种文件格式的新闻资料。

来源:

网络(新华网、人民网、微博等)

电视(中央电视台)

报刊(小学生相关杂志等)。

四、地方资源:

当地社会热点材料、校园文化、校本课程等。

第一单元

同伴与交往

同伴交往

我们的好朋友

3

1.故事分享、情景剧表演、设计友谊卡,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2.搜集名人名言警句、自我分析诚信经历、分享讲诚信妙招,能做到讲诚信,

3.观看视频、辩论会、演一演,学会避免和化解冲突。

说话要算数

3

当冲突发生

3

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

理性消费

买东西的学问

3

1.小调查、分享购物经验,知道购物中的学问,文明购物。

2.填写心愿卡、演一演、议一议“合理消费我能行”,学会合理消费。

3.消费现象小调查、观看“光盘行动”视频,引发思考,知道浪费的危害。

合理消费

3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3

期中复习

复习所学知识点

一二单元复习

3

重难点讲解

综合检测

试题讲解

讲义背诵

第三单元

美好生活哪里来

工农业生产与劳动者

我们的衣食之源

3

1.观看“白白的大米哪里来”视频、“美好生活”小调查,知道我国的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生活用品展销会”、观看“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视频,了解工业生产与生活用品的密切联系,感悟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

3.参观不同劳动者的劳动场所,学会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能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这些东西哪里来

3

生活离不开他们

3

第四单元

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

 

家乡的文化与发展

我们当地的风俗

3

1.收集、展示资料,知道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通过调查、采访等活动,知道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1.收集当地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和传说故事,知道本地区的民风,民俗。

2.收集、展示民间艺术的资料,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3.调查家乡的发展史,知道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3

家乡的喜与忧

3

期末复习

复习掌握全册知识点

一、二、三、四单元总复习

6

重难点讲解

综合检测

试题讲解

讲义背诵

【课程评价】

学期总评价成绩=形成性评价(45%)+结果性评价(55%)

(一)评价方式

1.形成性评价(45%)

形成性评价主要指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师评、互评或小组评的方法,进行的专项或阶段性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45%)

评价

项目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谁来评

课前学

(3%)

学习新内容前,根据老师布置,能提前进行预习。

A.按要求预习,通读课本,有自己的观点见解(5分)

B.用铅笔勾画重难点(4分)

家长

组长

课前

三分钟

(2%)

能够有条理清晰回答相关题目(3道),并保证正确率,规定时间内未完成的题算错题。

A.答对3题(5分)

B.答对2题(3分)

C.答对1题(1分)

师评

组评

生评

课堂

表现

(20%)

倾听

发言

交流

合作

A.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参与小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能完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5分)

B.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参与小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3分)

C.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参与小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基本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1分)

师评

组评

生评

作业

评价

(15%)

课堂作业:

按时完成课堂达标作业,书写认真,合理清晰表达观点。

A.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合理清晰表达观点,并提出质疑,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观点看法。

(5分)

B.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合理清晰表达观点。

(3分)

C.按时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认真。

(1分)

师评

组评

实践

活动

(5%)

积极参与社会、学校日常德育、共青团等相关活动,结合实际情况学以致用,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按照参与次数和参与质量,按照5分、3分、1分记入计分表。

师评

2.结果性评价(55%)

结果性评价(55%)

评价项目(评什么)

评价的方式(怎么评)

谁来评

各单元检测(10%)

纸笔测试

师评

第一次阶段性检测(20%)

纸笔测试

师评

第二次阶段性检测(25%)

纸笔测试

师评

(二)评价结果

学期成绩以等第呈现。

共分为四个等第。

等第与分值的换算如下:

优秀(≥85分),良好(70-85分),及格(60-70分),需努力(<60分)。

需努力的学生需要查漏补缺后进行补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