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7581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docx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式微》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知识储备】

一、导入

同学们,“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首《式微》。

《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二、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领会诗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三、原文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四、注释

《式微》:

选自《诗经·邶风》。

式微:

意思是天黑了。

式,语气助词。

微,昏暗。

邶风:

邶地的民歌。

邶,今河南淇县北部一带。

胡:

何,为什么。

微:

(如果)不是。

君:

君主。

中露:

即露中,在露水中。

微君之躬: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

躬:

身体。

五、诗意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必还在露水中劳作!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必还在泥浆中劳作!

六、赏析

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

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七、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

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的“六义”

1)三大基本内容:

“风”: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

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2)三大表现手法: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陈述铺叙)

“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八、问题探究

(1)式微式微,胡不归?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参考:

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

”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2)这首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

参考: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3)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参考:

采用了反问、隐喻、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婉转而有情致。

(4)全诗都是设问句,试分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参考:

“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

受奴役者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不平。

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歌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5)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

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全诗表现了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也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九、诗歌主旨

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也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十、板书设计

【基础过关】

《》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式微》:

(2)式微:

(3)式:

(4)微:

(5)邶风:

(6)胡:

(7)微:

(8)君:

(9)中露:

(10)微君之躬:

【实战过关】

一、默写

记忆型默写:

1、,胡不归?

,胡为乎中露?

2、式微式微,胡不归?

,?

理解型默写:

1、《诗经·式微》中,反复咏“,”。

并通过质问式的回答表达控诉,不言怨而怨自深。

2、《诗经》中常以反问表情达意,使得情感抒发痛快淋漓。

《式微》中“,”,这一反问表达了苦于劳役的人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

3、读《式微》,我们同情于人民的辛苦:

“微君之躬,___________?

 

二、课内诗歌鉴赏

(一)(2018·全国初二课时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旨。

2.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请具体说明。

(二)(2019·湖北初二月考)诗歌鉴赏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

①式:

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微:

幽暗不明。

②胡:

为什么。

③微:

非,不是。

故:

为了某事。

④中露:

露中,露水之中。

3.式微式微,胡不归?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4.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2018·阳新县兴国镇五一学校初二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式微》“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B.这首诗的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

C.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在泥地里劳作,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D.诗歌以“式微式微,胡不归?

”起调,紧接着交代原因,上下两章变换两处文字,在巧妙的变换中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6.这首诗内容单纯,但抒发的情感却很强烈,请从用词或修辞角度来赏析。

(四)(2019·江苏初二月考)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式微

《诗经·邺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8.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个明显的特点,各句都用同一种修辞手法表达情感,请说出这种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9.这首诗表达了劳动人民什么样的情感?

 

三、课外诗歌鉴赏

(一)(2019·山东初三)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二)(2019·江苏初二期中)古诗阅读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①,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选自《诗经·郑风》)

[注释]①挑(tāo)兮达(tà)兮:

独自徘徊的样子。

15.诗歌前两章采用_______的形式,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16.“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三)(2019·全国初二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郑风》)

[注]①嗣音:

传音讯。

②挑兮达兮:

形容独自来回走动的样子。

17.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

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怎样的特点?

18.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四)(2018·五莲县于里镇初级中学初二期中)阅读《子衿》,完成小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9.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全诗采用倒叙手法。

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B.《子衿》是《诗经·郑风》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

C.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

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

D.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20.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五)(2018·湖南长沙市实验中学初二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木瓜

《诗经·国风·卫风》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⑤,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①木爪:

落叶灌木,果似小爪。

古代有以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

同“非”。

好,爱。

④木桃:

桃子。

⑤木李:

李子。

2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该诗选自《诗经》,又称《诗三百》。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东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0篇。

B.后世多认为《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你赠送给我“木瓜”,我回赠给你“琼琚”。

回报的东西价值总比受赠的东西昂贵得多,以此来表达对双方之间情意的珍视,和表露对对方的爱慕之情。

C.本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

不要说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一字之差。

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通过一唱三叹的咏唱,使全诗的感情一步一步加深。

D.《木瓜》没有用《诗经》中最典型的四字句“投我木瓜(桃,李),报以琼琚(瑶、玖);匪以为报,永以为好”,而是有意无意地错杂开,造成了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在歌唱时易于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体现了《诗经》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共存的特点。

E.关于此诗主旨文学史上意见极其不同意,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但是关于此诗所运用比兴和托物言志的手法是统一认同的。

22.《木瓜》一诗的内容和劳动的场景结合很紧密,这可以由投予“我”的东西为证,同时这个“投”字用得也非常精当,你能否从诗歌鉴赏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投”字使用的妙处?

(六)(2019·江苏初二期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桃夭

《诗经周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天,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①归:

女子出嫁。

②蕡(fén):

果实很多的样子。

③蓁蓁(zhēn):

树叶茂盛的样子.

23.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在内容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4.《诗经》中常用“比”的手法,结合诗句,赏析本诗中“比”的手法。

(七)(2019·贵州初二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黍离

诗经·王风

彼黍①离离②,彼稷③之苗。

行迈④靡靡⑤,中心⑥摇摇⑦。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⑧苍天!

此何人哉?

披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口。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⑨。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注释]①黍(shǔ):

谷物名。

②禹离:

成排成行的样子。

③稷(jì);谷物名。

④行迈:

行走。

⑤靡(mǐ)靡:

行步迟缓的样子。

⑥中心:

心中。

⑦摇摇:

心神不定的样子。

⑧悠悠:

遥远的样子。

⑨噎(yē);堵塞。

此处以食物卡在食管比喻忧深气逆难以呼吸。

25.根据全诗内容,填入诗中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花B.朵C.果D.实

26.从形式来看,原文《诗经·蒹葭》相似;从思想感情来看,原文与杜甫的《春望》相似。

对此,请分别简述。

(八)(2019·全国初二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

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

出嫁。

(fén):

草木果实累累的样子。

③蓁(zhēn)蓁:

叶子茂盛的样子。

27.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___________的形式。

28.请从比兴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诗。

(九)(2019·惠东县稔山镇第二中学初三月考)阅读下词,完成后面小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9.“沁园春”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风骚”原指《诗经》中的《________》和《楚辞》中的《__________》。

30.上下阕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这样写有何好处?

31.下阕中“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2018·贵州中考真题)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2.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3.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34.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十一)(2018·全国初二课时练习)拓展阅读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③而不见,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⑦女美。

自牧归荑⑧,洵⑨美且异⑩。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 ①姝:

美丽。

②城隅:

城角。

③爱:

同“薆”,隐藏。

④踟蹰:

犹豫徘徊。

⑤彤管:

红色的管子,或红色箫笛一类的管乐器。

⑥炜:

鲜明有光的样子。

⑦说怿(yuèyì):

喜爱。

⑧牧:

郊外田野。

归(kuì):

通“馈”,赠送。

荑(tí):

初生的细嫩茅草,象征婚姻。

⑨洵:

诚然,确实。

⑩异:

特殊。

35.“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36.“说怿女美”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

(十二)(2020·山东初二期末)诗歌鉴赏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②。

(注释)①氛垢:

雾气和尘埃。

②《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籽”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37.从“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可以看出雨后新晴的乡村景色有什么特点?

38.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十三)(2017·浙江初三月考)古诗赏析。

渡湘江①

【唐】杜审言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③,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释】①唐神龙初年作者因连坐罪流放峰州(今属越南境内)。

②迟日:

春日。

《诗经七月》:

“春日迟迟,采繁祁祁。

”③

京国人南窜:

意指从京城放逐峰州。

39.诗中的“今春花鸟作边愁”与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诗歌表现手法方面说说妙在何处。

40.“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蕴含着诗人的哪些人生感慨?

(十四)(2018·江西初二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新晴野望

王维①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②。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③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④。

(注)①王维:

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②氛垢:

雾气和尘埃。

③白水明:

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④南亩:

《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4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描写雨过天晴诗人眺望所见之景和农事,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B.首联“原野旷”“无氛垢”突出了经过雨水冲洗后空气特别清新明净的特点。

C.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近景色,颈联写溪水闪烁着银光,青峰突兀而起。

D.尾联给原野平添了无限生机,也写了农村百姓劳作的艰辛。

4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开篇就抓住了新晴的特点“原野旷”“无氛垢”,总领全诗。

B.颔联从近处入笔写“郭门”“渡头”“村树”“溪口”,承首联的总写接笔细描展开。

C.颈联的“白”“碧”,一白一碧,一近一远,远近相衬,色彩鲜明。

D.在此诗中,王维描写动景,有意选用“明”“出”等字眼以静写动。

 

四、诗歌对比鉴赏

(一)(2019·浙江初二期末)古诗阅读

(甲)渭川①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②,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③麦苗秀,蚕眠④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注释)①渭川:

渭水源于甘肃鸟鼠山,经陕西,流入黄河。

②墟落:

村庄。

③雉雊:

野鸡鸣叫。

④蚕眠:

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乙)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王维诗中“归”字与《式微》中“归”字意蕴有何不同?

(二)(2018·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古诗文阅读

【甲】渭川田家

[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释】①雉雊(gòu):

野鸡鸣叫。

②《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乙】王维传

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

昆仲①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

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

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

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

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

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

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②为乐。

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乾元二年七月卒。

临终之际,以缙③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

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节选自《旧唐书》)

【注释】①昆仲:

指兄弟俩。

②玄谈:

对佛教义理的阐述。

③缙:

王缙,王维之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⑵不衣文彩

⑶日饭十数名僧⑷舍笔而绝

11.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二处)

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12.下列诗句中与“斜阳照墟落”所蕴涵的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B.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3.有人说“归隐”是王维一直想要追求的人生方向,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诗文加以简析。

 

【迁移拓展】

诗歌鉴赏

(一)

桃 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歌鉴赏

(二)

静女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歌鉴赏(三)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