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禅室随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543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禅室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画禅室随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画禅室随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画禅室随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画禅室随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画禅室随笔.docx

《画禅室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禅室随笔.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画禅室随笔.docx

画禅室随笔

┌──────┐

│画禅室随笔│明·董其昌

└──────┘

●卷一

○论用笔

米海岳书,无垂不缩,无往不收。

此八字真言,无等之咒也。

然须结字得势,

海岳自谓集古字,盖于结字最留意。

比其晚年,始自出新意耳。

学米书者,惟吴

琚绝肖。

黄华樗寮,一支半节。

虽虎儿亦不似也。

作书所最忌者,位置等匀。

且如一字中,须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处。

王大

令之书,从无左右并头者。

右军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

米元章谓:

“大年千文,

观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外。

”此皆言布置不当平匀,当长短错综,疏密相间也。

作书之法,在能放纵,又能攒捉。

每一字中,失此两窍,便如昼夜独行,全

是魔道矣。

余尝题永师千文后曰:

作书须提得笔起。

自为起,自为结,不可信笔。

后代人作书,皆信笔耳。

信笔二字,最当玩味。

吾所云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

破信笔之病也。

东坡书,笔俱重落。

米襄阳谓之画字,此言有信笔处耳。

笔画中须直,不得轻易偏软。

捉笔时,须定宗旨。

若泛泛涂抹,书道不成形像。

用笔使人望而知其为某书,

不嫌说定法也。

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ㄌ素成板刻样。

东坡诗论书法云:

“天真烂

漫是吾师。

”此一句,丹髓也。

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

颜平原,屋漏痕,折钗股,谓欲藏锋。

后人遂以墨猪当之,皆成偃笔。

痴人

前不得说梦。

欲知屋漏痕、折钗股,于圆熟求之,未可朝执笔,而暮合辙也。

乐山看经曰:

“图取遮眼,若汝曹看牛皮也须穿。

”今人看古帖,皆穿牛皮

之喻也。

古人神气,淋漓翰墨间,妙处在随意所如,自成体势。

故为作者,字如

子,便不是书,谓说定法也。

予学书三十年。

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例、自收、自束处耳。

遇此□关,即右军父子亦无奈何也。

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

所谓迹似奇而反正

者,世人不能解也。

书家好观阁帖,此正是病。

盖王著辈,绝不识晋唐人笔意,

专得其形,故多正局。

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

此赵吴

兴所未尝梦见者。

惟米痴能会其趣耳。

今当以王僧虔、王徽之、陶隐居大令帖几

种为宗,余俱不必学。

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

盖以奇为正。

此赵吴兴所以不入晋唐门室也。

兰亭

非不正,其纵宕用笔处,无迹可寻。

若形模相似,转去转远。

柳公权云:

“笔正,

须喜学柳下惠者参之。

”余学书三十年,见此意耳。

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

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此窍也。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

盖用笔之难,难在

遒劲;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

乃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此惟褚河

南、虞永兴行书得之。

须悟后,始肯余言也。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

尤忌肥,肥则大恶道矣。

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

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

提得笔起,则一

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

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

书楷,当以黄庭怀素为宗。

不可得,则宗女史箴。

行书,以米元章、颜鲁公

为宗。

草以十七帖为宗。

○评法书

余十七岁时学书。

初学颜鲁公多宝塔,稍去而之钟王,得其皮耳。

更二十年,

学宋人,乃得其解处。

文待诏学智永千文。

尽态极妍,则有之。

得神得髓,概乎其未有闻也。

尝见

吴兴临智永故当胜。

赵吴兴跋兰亭序云:

与丙舍帖绝相似。

丙舍,乃锺元常书。

世所传者,右军

临本耳。

东坡先生书,深得徐季海骨力。

此为文湖州洋屿诗帖。

余少时学之,今

犹能写,或微有合处耳。

米元章尝奉道君诏,作小楷千字,欲如黄庭体。

米自跋云:

“少学颜行,至

于小楷,了不留意。

”盖宋人书多以平原为宗,如山谷、东坡是也。

惟蔡君谟少

变耳。

吾尝评米书,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东坡之上。

山谷直以品胜,然非专门

名家也。

东坡先生书,世谓其学徐浩。

以予观之,乃出于王僧虔耳。

但坡云:

“用其

结体,而中有偃笔,又杂以颜常山法。

”故世人不知其所自来。

即米颠书,自率

更得之。

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

书家未有学古而不变者也。

杨景度书,自颜尚书、怀素得笔。

而溢为奇怪,无五代茶□之气。

宋苏、黄、

米皆宗之。

书谱曰:

“既得正平,须追险绝,景度之谓也。

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

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

余见米痴小楷,作西园

雅集图记,是纨扇,其直如弦。

此必非有他道,乃平日留意章法耳。

右军兰亭叙

章法,为古今第一。

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人法,则所以为

神品也。

素师书本画法,类僧巨然。

巨然为北苑流亚,素师则张长史后一人也。

高闲

而下,益趋俗怪,不复存山阴矩度矣。

兰亭,出唐名贤手摹,各参杂自家习气。

欧之肥,褚之瘦,于右军本来面目,

不无增损。

正如仁智自生妄见耳。

此本定从真迹摹取,心眼相印,可以称量诸家

禊帖,乃神物也。

晋唐人结字,须一一录出,时常参取,此最关要。

吾乡陆俨山先生作书,虽

率尔应酬,皆不苟且。

常曰:

“即此便是,写字时须用敬也。

”吾每服膺斯言,

而作书不能不拣择。

或闲窗游戏,都有着精神处。

惟应酬作答,皆率易苟完,此

最是病。

今后遇笔研,便当起矜庄想。

古人无一笔不怕千载后人指摘,故能成名。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未有精神不在传远,而幸能不朽者也。

吾于书,似可直接

赵文敏,第少生耳。

而子昂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润之气。

惟不能多书,以此让吴

兴一筹。

画则具体而微,要亦三百年来一具眼人也。

吾学书,在十七岁时。

先是吾家仲子伯长名传绪,与余同试于郡。

郡守江西

衷洪溪,以余书拙,置第二。

自是始发愤临池矣。

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

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

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丙舍帖。

凡三年,自谓逼古,不复以文徵仲。

祝希置之眼角,乃于书家之神理,实未有

入处,徒守格辙耳。

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

方悟从前妄自标许譬如香岩和尚,一经洞山问倒,愿一生做粥饭僧。

余亦愿焚笔

研矣。

然自此渐有小得。

今将二十七年,犹作随波逐浪书家,翰墨小道,其难如

是,何况学道乎?

吾乡陆宫詹,以书名家。

虽率尔作应酬字俱不苟。

且曰:

“即此便是学字,

何得放过?

”陆公书类赵吴兴,实从北海人。

有客每称公似赵者,公曰:

“吾与

赵同学李北海耳。

吾乡莫中江方伯,书学右军,自谓得之圣教序。

然与圣教序体小异,其沉着

逼古处,当代名公,未能或之先也。

予每询其所由,公谦逊不肯应。

及余己卯试,

留都。

见王右军官奴帖真迹,俨然莫公书,始知公深于二王。

其子云卿,亦工书。

书家有自神其说,以右军感胎仙传笔法。

大令得白云先生口授者,此皆妄人

附托语。

天上虽有神仙,能知羲献为谁乎?

吕纯阳书,为神仙中表表者。

今所见,若东老诗,乃类张长史。

又云:

题黄

鹤楼,似李北海。

仙书尚以名家为师如此。

孙虔礼曰:

妙似神仙。

余谓实过之无

不及也。

昔人以翰墨为不朽事,然亦有遇不遇,有最下而传者;有勤一生而学之,

异世不闻声响者;有为后人相倾,余子悠悠,随巨手讥评,以致声价顿减者;有

经名人表章,一时慕效,大擅墨池之誉者。

此亦有运命存焉。

总之,欲造极处,

使精神不可磨没,所谓神品,以吾神所着故也。

何独书道,凡事皆尔。

赵吴兴大近唐人,苏长公天骨俊逸,是晋宋间规格也。

学书者熊辨此,方可

执笔临摹。

否则ㄌ成堆,笔成冢,终落狐禅耳。

米元章云:

“吾书无王右军一点俗气,乃其收王略帖。

”何珍重如是。

又云:

见文皇真迹,使人气慑,不能临写。

真英雄欺人哉。

然自唐以后,未有能过元章

书者。

虽赵文敏亦于元章叹服曰:

“今人去古远矣。

”余尝见赵吴兴作米书一册,

在吏部司务蒋行义家,颇得襄阳法。

今海内能为襄阳书者绝少。

宋时有人以黄素织乌丝界道三丈成卷,诫子孙相传。

待书足名世者,方以请

书。

凡四传而遇元章。

元章自任,腕有羲之鬼,不复让也。

神宗皇帝,天藻飞翔,雅好书法。

每携献之鸭头丸帖、虞世南临《乐毅论》、

米芾文赋,以自随。

予闻之中书舍人赵士祯言如此。

因考右军,曾书文赋。

褚河

南亦有临右军文赋。

今可见者,赵荣禄书耳。

以平原争坐位帖求苏米,方知其变。

宋人无不写争坐位帖也。

晋宋人书,但以风流胜,不为无法,而妙处不在法。

至唐人,始专以法为蹊

径,而尽态极妍矣。

昔颜平原鹿脯帖,宋时在李观察士行家,今为辰玉所藏。

争坐位帖,在永兴

安师文家。

安氏析居,分而为二。

人多见其前段,师文后乃并得之,相继入内府。

今前段至行香菩萨寺止,为项德新所藏。

东坡作书,于卷后余数尺曰:

“以待五百年后人作跋。

”其高自标许如此。

书家以险绝为奇。

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能解也。

今人眼目,为

吴兴所遮障。

予得杨公游仙诗,日益习之。

唐林纬乾书学颜平原,萧散古淡,无虞褚辈妍媚之习。

五代时少师特近之。

临帖如骤遇异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

庄子所

谓“目击而道存者也。

大慧禅师论参禅云:

“譬如有人,具万万赀。

吾皆籍没尽,更与索债。

”此

语殊类书家关捩子。

米元章云:

如撑急水滩船,用尽气力,不离故处。

盖书家妙

在能合,神在能离。

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

所以难耳。

那叱析骨还父,析肉还母,若别无骨肉,说甚虚空粉碎,始露全身。

晋唐以后,惟杨凝式解此窍耳。

赵吴兴未梦见在。

□余此语,悟之。

楞严八选义,

明还日月,暗还虚空。

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然余解此意,笔不与意随也。

甲寅

二月。

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蒇截之意。

盖以劲

利取势,以虚和取韵。

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

细参玉润帖,思过

半矣。

宋高宗于书法最深。

观其以兰亭赐太子,令写五百本,更换一本,即功力可

知。

思陵运笔,全自玉润帖中来,学禊帖者参取。

柳诚悬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禊帖面目相似。

所谓神奇化为臭腐,故

离之耳。

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鲜能解此。

余于虞褚颜欧,皆曾仿佛十一。

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

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

吾松书,自陆机、陆云创于右军之前,以后遂不复继响。

二沈及张南安、陆

文裕、莫方伯稍振之,都不甚传世,为吴中文祝二家所掩耳。

文祝二家,一时之

标。

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

以空疏无实际,故余书则并去诸君子而自快,不欲

争也。

以待知书者品之。

(此则论云间书派)

余性好书,而懒矜庄,鲜写至成篇者,虽无日不执笔,皆纵横断续,无伦次

语耳。

偶以册置案头,遂时为作各体,且多录古人雅致语,觉向来肆意,殊非用

敬之道。

然余不好书名,故书中稍有淡意,此亦自知之。

若前人作书不苟且,亦

不免为名使耳。

吾书无所不临仿,最得意在小楷书,而懒于拈笔。

但以行草行世,亦都非作

意书,第率尔酬应耳。

若使当其合处,便不能追踪晋宋,断不在唐人后乘也。

◎跋自书

○临官奴帖后

右军官奴帖事五斗米,道上章语也。

已卯秋,余试留都,见真迹。

盖唐冷金

笺摹者,为阁笔,不书者三年。

此帖后归娄江王元美。

予于已丑询之王澹生,则

已赠新都许少保矣。

此帖类禊叙,因背临及之。

○临洛神赋后

大令洛神赋真迹,元时犹在赵子昂家。

今虽宋榻,不复见矣。

今日写此四行,

亦唐摹冷金旧迹。

余见之李项氏,遂师其意,试朝鲜鼠须笔。

○书罗语题尾

乐志论,与罗氏此篇,实山居之人所自宽语。

余数书之,亦如归去来词,以

志吾乐耳。

○书乐志论题尾

余在梁溪,见徐季海书《道德经》。

评者谓子瞻似之,非也。

子瞻多偃笔,

季海藏锋。

正书欲透纸背,安得同论。

此书颇似之。

○书酒德颂题尾

伯伦善闭关,虽沉湎,自有韬世之致。

故得与嵇阮辈并称。

余饮不能三酌,

而书此颂,又自笑也。

○临颜平原诰书后

唐世官诰,皆出善书名公之手。

鲁公为礼部尚书,犹耆朱巨川诰。

如近世之

埋志,非籍手宗匠,以为孝慈不足。

其重如此,国朝制诰,乃使中书舍人为之写

轴。

而书法一本沈度姜立纲,何能传后?

予两掌制词,及先太史诏。

欲自书之,

忽有非时之命,持节长沙封吉藩。

颁诰之时,王程于迈,不获从鲁公自书之例。

临颜帖,为之怃然。

○临颜书后

颜清臣书,深得蔡中郎石经遗意。

后之学颜者,以觚棱斩截为入门,所谓不

参活句者也。

余此书,窃附鲁男子学柳下惠之意。

○临天马赋书后

襄阳书天马赋,余所见已四本。

一为擘窠大字,后题云“为平海大师书”。

后园水丘公观,特为雄杰,在嘉禾黄履常参政家。

一为检讨王履泰藏,乃仿颜平

原争坐帖;一在吾乡宋参政家,一在新都吴氏。

后有黄子久诸元人跋,子久云:

“展视之时,有一大星贯斗而坠,其声如雷。

”宋本余已摹取刻石,吴本多枯笔,

别自一种米书,然皆真迹也。

米赋材,乃强弩之末。

而子瞻称其宝月赋。

以为知

元章不尽,乃曾无一本传世,何也?

因背临及之。

○临怀素帖书尾

怀素自叙帖真迹,嘉兴项氏以六百金购之朱锦衣家。

朱得之内府,盖严分宜

物,没入大内后,给侯伯为月俸。

朱太尉希孝,旋收之。

其初,吴郡陵完所藏也。

文待诏曾摹刻停云馆行于世。

余二十年前在李,获见真本。

年来亦屡得怀素它

草书。

鉴赏之,唯此为最。

本朝学素书者,鲜得宗趣。

徐武功、祝京兆、张南安、

莫方伯,各有所入。

丰考功亦得一斑。

然狂怪怒张,失其本矣。

余谓张旭之有怀

素,犹董源之有巨然。

衣钵相承,无复余恨,皆以平淡天真为旨。

人目之为狂,

乃不狂也。

久不作草,今日临文氏石本,因识之。

○自书卷后

此余壬辰北上时,在广陵舟中书也。

丙申除夕,清臣复持至斋中。

余重展之,

因念古人书与年俱老,今去壬辰又七年矣。

无能多胜于曩时,深以为愧。

○酣古斋帖跋

余见怀素一帖云“少室中,有神人藏书,蔡中郎得之。

古之成书者,欲后天

地而出。

”其持重如此。

今人朝学执笔,夕已勒石,余深鄙之。

清臣以所藏余书,

一一摹勒,具见结习苦心。

此犹率意笔,遂为行世,予甚惧也。

虽然,予学书三

十年,不敢谓入古三昧。

而书法至余,亦复一变。

世有明眼人,必能知其解者。

为书各种,以副清臣之请。

○书大江东词题尾

余以丙申秋,奉使长沙,浮江归,道出斋安。

时余门下徐阳华,为黄冈令,

请余大书东坡此辞,曰:

“且勒之赤壁。

”余乘利风解缆,后作小赤壁诗,为吾

松赤壁解嘲已。

余两被朝命,皆在黄武间。

览古怀贤,知当日坡公旧题诗处也。

因书此词识之。

○题卷后

醉后磨墨一斗,以三文头鸡毛笔,书此篇。

迅疾如追风逐电,略无凝滞,皆

是颜尚书、米漫士书法得来。

书家当有知者。

○临怀素真迹跋后

藏真书,余所见有枯笋帖、食鱼帖、天姥吟、冬热帖,皆真迹,以澹古为宗。

徒求之豪宕奇怪者,皆不具鲁男子见者也。

颜平原云:

张长史虽天姿超逸,妙绝

古今,而楷法精详,特为真正。

吁,此素师之衣钵。

学书者,请以一瓣香供养之。

○书荆公词题尾

王介甫金陵怀古词,东坡于壁上观之,叹曰:

“此老狐精也。

”其推服若此。

米元章又称荆公书,绝似五代杨少师。

苏之词,米之书,皆横绝于古,独不敢傲

介甫。

此公若不作宰相,岂至掩其长耶。

○临禊帖题后

兰亭序,最重行间章法。

余临书,乃与原本有异,知为聚讼家所诃。

然陶九

成载禊帖考,尚有以草体当之者,政不必规规相袭。

今人去古日远,岂在行段乎?

○又

赵文敏临禊帖,无虑数百本,即余所见,亦至夥矣。

余所临,生平不能终荐。

然使如文敏多书,或有入处。

盖文敏犹带本家笔法,学不纯师;余则欲绝肖,此

为异耳。

○书自叙帖题后

米元章书,多从褚登善悟入。

登善深于兰亭,为唐贤秀颖第一,此本盖其衣

钵也。

摹授清臣,清臣其宝之。

余素临怀素自叙帖,皆以大令笔意求之,时有似

者。

近来解大绅丰考功,狂怪怒张,绝去此血脉,遂累及素师。

所谓从旁门入者,

不是家珍,见过于师,方堪传授也。

○书后赤壁赋跋

余三见子瞻自书赤壁赋:

一在李黄承玄家,一在江西杨寅秋家,一在楚中

何宇度家,皆从都下借临。

黄卷有子瞻跋,尤胜,然皆前赋也。

后赤壁,则惟赵

子昂有石本。

又思陵尝书之,夏禹玉为补图,亦在杨寅秋家。

因书后赤壁赋,并

记于此。

○书陶诗跋后

陶靖节诗,储光羲之源委也。

韦司直亦其儿孙乎?

东坡和陶,虽极力摹拟,

然禅家所谓夹带有之矣。

东坡像,太白、渊明、皆相似。

○书小楷册题后

小楷书,乃致难。

自临帖者,只在形骸,去之益远。

当由未见古人真迹,自

隔神化耳。

宋时唯米芾有解。

至今如阿一见也。

○书雪赋题后

客有持赵文敏书雪赋见示者,余爱其笔法遒丽,有黄庭乐毅论风规。

未知后

人谁为竞赏,恐文徵仲瞠乎若后矣。

遂自书一篇,意欲与异趣,令人望而知为,

吾家书也。

昔人云:

“非惟恨吾不见古人,亦恨古人不见吾。

”又云:

“恨右军

无臣法。

”此则余何敢言?

然世必有解之者。

○书各体卷题后

此余在长安,呵冻手书。

及还山,舟中待放闸。

消遣永画者,清臣为沃而装

池,及自披之,颇似五技穷鼠耳。

若曰:

殉知之合,则吾岂敢?

○临四家尺牍跋尾

余尝临米襄阳书,于蔡忠惠、黄山谷、赵文敏非所好也。

今日展法帖各临尺

牍一篇,颇亦相似。

又及苏文忠,亦予所习也。

元人作书经,以苏文忠、赵文敏

为得二王法,不及米漫士。

其持论如此,未省所谓。

○临柳禊帖题

柳诚悬书兰亭,不落右军兰亭序笔墨蹊径。

古人有此眼目,故能名家。

○书雪浪霁铭题后

山谷论人家子弟,可百不能,唯俗便不可医。

子瞻自是千载人,观其与李伯

时、王定国诸公,会赏翰墨,自谓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

即雪浪以

百二十千购之,所至故无一缘也。

无龙百尺楼下物,正当愧死,何置喙哉。

○补龙井记书后

秦太虚撰龙井记,真称苏家胜友。

元章此碑,绝得李栝州三昧。

惜多残缺,

余为补之。

然闻赵吴兴曾欲补米书数行,一再易之,皆不相似,曰:

“今人去古

远矣。

”则余其有续貂之愧也夫。

○临颜帖跋

余近来临颜书,因悟所谓折钗股、屋漏痕者,惟二王有之。

鲁公直入山阴之

室,绝去欧褚轻媚习气。

东坡云:

“诗至于子美,书至于鲁公。

”非虚语也。

书惟蔡明远序,尤为沉古。

米海岳一生不能仿佛,盖亦为学唐初诸公书,稍乏骨

气耳。

灯下为此,都不对帖。

虽不至入俗第,神采璀璨,即是不及古人处。

渐老

渐熟,乃造平淡。

米老犹隔尘,敢自许逼真乎?

题以志吾愧。

○又

临颜太师明远帖五百本。

后方有少分相应,米元章、赵子昂,止撮其胜会。

遂在门外,如化城鹿车未了事耳。

○临十三行跋

此韩宗伯家藏子敬洛神十三行真迹。

予以闰三月十一日登舟,以初八日借临。

是日也,友人携酒过余旅舍者甚多。

余以琴棋诸品分曹款之,因得闲身仿此帖。

既成,具得其肉,所乏神采,亦不足异也。

○又

文氏二王帖,有洛神赋,称为子敬,非也。

此李龙眠书。

宣和谱所云:

“出

入魏晋,不虚耳。

”又龙眠摹古,则用绢素。

洛神卷是绢本,或唐人书,李临仿

之,乃尔遒隽耶。

要须以十三行帖称量之。

○书月赋后

小楷书,不易工。

米元章亦但有行押,尝被命仿黄庭,作千文一本以进。

观其迹,但以妍媚飞动取态耳。

邢子愿谓余曰:

右军以后,惟赵吴兴得正衣钵,

唐宋皆不如也,盖谓楷书,得黄庭乐毅论法,吴兴为多。

要亦有刻画处,余稍及

吴兴,而出入子敬。

同能不如独胜,余于吴兴是也。

○又

余少时为小楷,刻画世所传黄庭经、东方赞。

后见晋唐人真迹,乃知古人用

笔之妙,殊非石本所能传。

既折衷王子敬、顾恺之,自成一家。

因观昔年书月赋,

漫题。

○临杨少师帖跋后

杨少师步虚词帖,即米老家藏大仙帖也。

其书骞翥简澹,一洗唐朝姿媚之习。

宋四大家皆出于此。

余每临之,亦得一斑。

○题礼观音文

余书此文,意欲拟虞永兴、欧阳率更,自愧无出蓝之能耳。

赵吴兴云:

永兴

书,唯枕卧帖,清峭有晋人韵,使余得见之,书道必不止此。

○临颜书题后

颜平原争坐帖与祭季明文,唐时林藻师之。

杨景度、蔡端明,皆具有一体。

余此书颇似类颜,具眼者谓何。

○又

右颜平原书绛州帖,所刻盖师陶贞白瘗鹤铭。

小异平日学右军书者,黄鲁直

宗之。

○题自书古诗卷尾

今日临古诗数首,俱不入晋人室。

唯颜平原、虞永兴、杨少师三家,差不愧

耳。

时乙已正月十九日,为余悬弧辰也。

○题争坐位帖后

争坐位帖,宋苏、黄、米、蔡四家,书皆仿之。

唐时欧、虞、褚、薛诸家,

虽刻画二王,不无拘于法度。

惟鲁公天真烂漫,姿态横出,深得右军灵和之致,

故为宋一代书家渊源。

余以陕本漫漶,乃摹此宋拓精好者,刻之戏鸿堂中。

○临褚遂良西升经跋

褚遂良西升经与淳熙秘阁续帖所刻黄庭经,同一笔法。

真迹音藏新都殷尚书

家。

余在长安,曾于殷参军见之。

永嘉王中舍,为吴太学手摹一本,不差毫发。

后归武林洪黄门。

黄门以余写法华经,字形相等,遂以赠余,且曰:

“子临百本,

使马骨追风,画龙行雨,方以一本见酬。

”余茫然,未知何时得慰其意。

○临王右军曹娥碑跋

余为庶常时,馆师韩宗伯出所藏曹娥碑真迹绢本示余。

乃宋德寿殿题,元文

宗命柯九思鉴定书画,赐以此卷。

赵孟ぽ跋记其事甚详,且云:

“见此,如岳阳

楼亲听仙人吹笛,可以权衡天下之书矣。

”当时以馆师严重,不敢借摹。

亦渝敝

难摹,略可仿佛于非烟非雾间耳。

因书曹娥碑识之。

○临内景黄庭跋

内景经,全在笔墨畦迳之外。

其为六朝人得意书无疑。

今人作书,只信笔为

波画耳。

结构纵有古法,未尝真用笔也。

善用笔者清劲,不善用笔者浓浊,不独

连篇各体有分别。

一字中亦具此两种,不可不如也。

○临禊帖跋后

余书兰亭,皆以意背临,未尝对古刻。

一似抚无弦琴者,觉尤延之诸君子,

葛藤多事耳。

○临杨少师书后

余以意仿杨少师书。

山阳此论,虽不尽似,略得其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意。

盖与赵集贤书,如甘草甘遂之相反,亦教外别传也。

○书养生论跋后

东坡先生数书嵇叔夜养生论。

忧患之余,有意于道言如此。

它日又曰:

长生

未能学,且学长不死。

洪觉范,妙喜禅师,谓其多生般若种子深固。

又进于所谓

养生者,要以忠孝文章节义如公,升天成佛,俱是探囊取物。

其八识田中,自具

两家种子。

循业发现,不学而能也。

因书此论及之。

○临赵松雪书跋后

娄水王奉常,家藏赵吴兴诗帖致佳。

余从高仲举见之,把玩移日。

舟行闲适,

漫临一过。

余素不为吴兴书,略得形模耳。

闻吴兴临米元章壮怀赋数行,辄复自

废。

余以俟它人覆酱瓿也。

○书琵琶行题后

白香山深于禅理,以无心道人,作此有情痴语。

几所谓木人见花鸟者耶。

谷为小词,而秀铁诃之。

谓不止落驴胎马腹,则慧业绮语,犹当忏悔耳。

余书此

歌,用米襄阳楷法,兼拨镫,意欲与艳词相称,乃安得大珠小珠落研池也。

○书别赋题后

陆鲁望诗云: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仗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盖

反文通此赋,如子云反骚。

惜江令少此一转耳。

○书褚登善千文题后

义阳吴光禄丞彻如,寄褚登善千文示余。

披赏数日,风雨如晦,泓颖久废。

朝来始见霁色,偶然欲书。

为竟此卷,观者必讶为余本家笔安在也。

○书古尺牍题后

“行书十行,不敌楷书一行。

”米南宫语也。

时一为之,以敛浮气,竟此纸,

凡十起对客。

信乎孙虔礼所云,视怡务阙之难也。

○书图通偈后

以虞伯施庙堂碑法书此偈。

贞观时,楞严犹未经翻译。

永兴破邪论,亦世谛

流布耳。

颜鲁公颇事道言,李北海但作碑板。

怀素着袈裟,犯饮酒戒。

草书狂纵,

不足与写经手校量功德。

唐世书学甚盛,皆不为释典所用。

梁肃房融,其书不称。

惟裴休深于内典,兼临池之能,淳熙帖所刻是已。

至宋苏、黄两公,大以翰墨为

佛事。

宋人书不及唐,其深心般若,故当胜也。

余蚤岁习耳根圆通。

每书之,几

所谓一举一回新者。

○临争坐位帖题后

新都汪太学孺仲,以宋捐争坐位帖见示,神采奕奕,字形较陕刻差肥。

余临

写之次,时有讹字。

乃知是米海岳所临。

米尝自记,有临争坐帖在浙中。

此殆其

真迹入石者耶。

○题楷书雪赋后

楷书以智永千文为宗极。

虞永兴其一变耳。

文征仲学千文,得其姿媚。

予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