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211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8 大小:9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

《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docx

上海高中文言实词300

高中文言300实词

1.哀

①悲哀,哀悼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晋崤之战》)

②慨叹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

③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④悲伤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声音)凄清尖利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爱

①爱护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过秦论》)

③爱惜,顾惜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④舍不得,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⑤通“薆”,隐蔽,隐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3.安

①安稳,安全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②安逸,安适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六国论》)

③哪里,怎么

沛公安在(《鸿门宴》)

④抚慰,安抚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按

①用手下压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活版》)

②抚,握

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③控制、抑制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吕氏春秋·召类》

④查看,考察

按之当今事务,日夜念此至孰也

⑤巡视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5.案

①文书,案卷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②通“按”,考察,查办,查看

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几案,长方形矮桌,可用来学习或办公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6.拔

①提升,提拔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

②越出,突出,高出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攻克,攻取,占领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拔出,抽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

7.白

①表明,陈述,禀报,告诉

阿母白媒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白色

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纯洁、清楚

世以清白相承(《训俭示康》)

8.败

①毁坏,背弃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②打败仗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③失败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④打败,战胜

败秦师于殽(《秦晋崤之战》)

⑤断,破烂的,破旧的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促织》)

⑥凋谢

残花败柳

9.拜

①授给官职

拜臣郎中(《陈情表》)

②呈上,奉上

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③就任

于是辞相印不拜(《〈指南录〉后序》)

④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

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拜谢,拜领

三年将拜君赐(《秦晋崤之战》)

⑥拜访,拜见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0.报

①回复,告知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报复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③通“赴”,到,往

吾今且报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报答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11.暴

①暴躁,急躁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猛然,突然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聊斋志异·狼》)

③通“曝”,晒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④凶恶,残暴

伐无道,诛暴秦。

(《史记·陈涉世家》)

12.备

①防备,戒备

挟匕首以备不测(《〈指南录〉后序》)

②极其

备极护爱(《促织》)

③具备,完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④准备,预备

郑有备矣,不可冀也(《秦晋崤之战》)

⑤周到,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

⑥凑数;充数(自谦用词)

吾尝备位将相。

——《汉书·萧望之传》

13.被

①遭受,蒙受

闻左公被炮烙(《左忠毅公逸事》)

②被子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③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④通“披”,披着,穿着

将军身被坚执锐(《史记·陈涉世家》)

⑤通“披”,散开

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⑥覆盖

如被冰雪。

――《聊斋志异·促织》

⑦延及

泽被天下

14.倍

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②一倍,加倍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过秦论》)

③更,更加,越发

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悲

1悲哀,伤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同情,哀怜

使来者读之,悲余志焉(《〈指南录〉后序》)

③感叹,叹惜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16.北

①指元兵

时北兵已追修门外(《〈指南录〉后序》)

②战败而逃跑的军队

追亡逐北(《过秦论》)

③逃,败北,溃败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

——《韩非子·五蠹》

17.背

①脊背

左手扶鲁直背(《核舟记》)

②事物的反面、后面

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③背离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④离开

背井离乡,卧雪眠霜(《汉宫秋》)

⑤(bēi)背负,用脊背驮

草履,背筐(《左中毅公逸事》)

 

18.奔

①跑

永之人争奔走焉(《捕蛇者说》)

②快跑的马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③私奔

文君夜亡奔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④败逃跑,逃亡

杞子奔齐(《秦晋殽之战》)

⑤(bèn)直往,投向

得间奔真州(《<指南录>后序》)

19.本

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书》)

②根源,来源

有本者如是(《诸子喻山水》)

③根据;推究,推原

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④本来,原来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病梅馆记》)

⑤版本,书册,稿本

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⑥基础,根本

舍其本而趋末(《论积贮疏》)

⑦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活板》)

⑧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是无难,别具本章(《狱中杂记》)

本末:

树木的根和梢,喻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原委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报任安书》)

20.逼

①接近,迫近

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促织》)

②催逼

必虑人逼取(《黄生借书说》)

③强迫,逼迫

逼迫有阿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④非常

与村东大佛阁逼似(《促织》)

21.彼

①他,他们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②人称代词,对方,别人,与“我”相对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指示代词,那,那个,那里,那样,与“此”相对

彼童子之师(《师说》)

22.辟

①开启,开辟

前辟四窗(《项脊轩志》)

②同“僻”,偏僻

辟不当道者,皆不及往(《登泰山记》)

③征召(bì)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④(bì)同“避”,躲避,避免

文王所辟风雨也(《秦晋崤之战》)

23.蔽

①蔽塞,蒙蔽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

②概括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第二》)

③遮蔽

项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训俭示康》)

24.毕

①完毕,结束

六王毕,四海一(《阿旁宫赋》)

②尽,都,全部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25.便

①就,即

便可作婚姻(《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便利条件,有利的机会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

③(pián)能说会道

便言多令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6.遍

①全

一切异状遍试之(《促织》)

②广泛地

因得遍观全书(《送东阳马生序》)

③量词,次,回

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张中丞传后叙》)

27.表

①外,与“里”相对

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②文章的一种,臣下给皇帝的奏章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陈情表》)

③表明,显露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报任安书》)

④表彰

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石鼓歌》)

28.并

①连词,连,连同

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促织》)

②合并,吞并

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③副词,一并,一起,一齐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④相挨,并列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29.伯

①古代管领一方的长官

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陈情表》)

②长兄,哥哥。

“伯仲”连用,常表示不相上下之意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③父亲的哥哥,伯父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陈情表》)

④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代

秦伯素服郊次(《殽之战》)

⑤同“霸”,霸王。

春秋五伯

30.薄

①薄,与“厚”相对;少

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

②淡薄

贵贱情何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轻视,看不起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④迫近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

⑤草木丛生的地方

死林薄兮(屈原《涉江》)

31.泊

①停船

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

②淡泊,恬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32.博

①副词,广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形容词,宽广,广博

思九州之博大兮(《离骚》)

③换取,取得

不如拼搏一笑(《促织》)

33.步

①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名词,走路时迈两次脚的距离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行走

四人持剑盾步走(《鸿门宴》)

④步兵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赤壁之战》)

34.裁

①通“才”,刚刚

手裁举(《促织》)

②裁剪

十四学裁衣(《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③自裁:

自杀;

不能引决自裁(《报任安书》)

④裁决

唯大王裁其罪

35.苍

①灰白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

②深蓝色或深绿色

郁乎苍苍(《前赤壁赋》)

36.操

①握,拿着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从事……行业

操童子业(《促织》)

③掌握,控制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④品德,操守

穷不易操(《淮南子·主术》)

37.草

①初稿,底稿(动词:

写成初稿,比如“草拟”)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左忠毅公逸事》)

②草本植物的总称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③草间

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

④粗陋的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四》)

38.策

①竹制的鞭子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②计谋,计策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拄着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④鞭打,鞭策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9.曾

①曾经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②(zēng)用作加强与其,连……都……,竟,竟然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前赤壁赋》)

③通“层”,重叠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④(zēng)通“增”,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

⑤(zēng)还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⑥(zēng)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

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洪亮吉《治平篇》)

40.差

①差别

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荆轲刺秦王》)

②差错,错误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汉书东方朔传》)

③稍稍地,比较地

今山门有一楼,差可以存迹(《徐霞客游记》)

④(chāi)差使

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群英会蒋干中计》)

⑤(chài)同“瘥”,病愈

后虽小差(袁枚《祭妹文》)

⑥(cī)交错

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41.尝

①曾经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项脊轩志》)

②尝试

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苏洵《权书·心术》)

42.长

①长,与“短”相对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②长久,永远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③常常

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zhǎng)生长,增长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书》)

⑤(zhǎng)年纪大的,与“幼”相对

众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⑥(zhǎng)管理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种树郭橐驼传》)

⑦擅长

敢问夫子恶乎长(《孟子·公孙丑上》)

长者

①年纪大、辈分高的人

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训俭示康》)

②指有德行的人

故宋国之长者曰(《宋人有得玉者》)

43.超

①一跃而上,跳上、

超乘者三百乘(《秦晋崤之战》)

②遥远

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③超过,胜过

听言则远超于上圣(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④跳过

挟泰山以超北海(《齐桓晋文之事》)

44.朝

①日,天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咏史》)

②朝见,朝拜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

③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朝代

逮奉圣朝(《陈情表》)

⑤(zhāo)早晨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45.陈

①陈列,陈设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②述说

吾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孟子·公孙丑下》

③列阵

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

——《史记·吴太伯世家》

④同“阵”,战阵;行列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史记·李将军列传》。

46.称

①声称,声言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称颂,称赞

仲尼亟称于水(《诸子喻山水》)

③相称,符合,适合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

④称为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苏武传》)

47.诚

①真心实意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

②果真,如果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期也(《隆中对》)

③的确,实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8驰

①车马疾行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②追逐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左传·庄公十年》

③传播

名驰三江外,峻节贯云霄。

——李白《赠从孙义与宰铭》

④向往

神高驰之邈邈(《离骚》)

49.冲

①向上冲

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虚心,谦和淡泊

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疏》)

③道路交会之处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苏辙《六国论》)

④前冲闯

其原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雁荡山》)

50.出

①出,与“入”相对

已而相如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产生,发生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拿出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促织》)

④出产,产品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

⑤超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⑥出现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

⑦出征,出发,出使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苏武传》)

⑧经过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腾王阁序》)

51.除

①清楚,去掉;打扫

为除不洁者,引入(《左忠毅公逸事》)

②拜官;授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③台阶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④修治,修整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52.处

①相处

与贵酋处二十日(《<指南录>后序》)

②(chù)所,地方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过秦论》)

③(chù)时候,时刻

留恋处,兰舟催发(《雨霖铃》)

④处置

处分适兄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⑤占有,据有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秋水》)

⑥处在,停留

处众人之所恶(《诸子喻山水》)

⑦处罚,惩办

今日处决犯人(《窦娥冤》)

53.川

①平地,平原

敕勒川,阴山下(《刺勒歌》)

②河流,水道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阿房宫赋》)

54.垂

①吊,挂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促织》)

②流传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诸子喻山水》)

③同“陲”,边境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④将近

垂死挣扎——功败垂成

垂拱:

垂衣拱手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谏太宗十思疏》)

55.辞

①拒绝、致辞(表下逐客令)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诸子喻山水》)

使皇武子辞焉(《秦晋殽之战》)

②审讯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苏武传》)

③告别

臣等不肖,请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文辞、言辞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人间词话》)

⑤借口(动词:

找借口)

挟天子以令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赤壁之战》)

辞谢:

婉言道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辞令:

应酬的言辞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

辞色:

说话的神态

未尝稍降辞色(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6.次

①依次

山顶千门次第开(《过华清宫》)

②停留,临时驻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③旁边,引申为水边

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集序》)

④次一等(排行第二),差一点

其次

次比:

并列

而世又不能与死节者次比(《报任安书》)

57.刺

①扎,刺杀

荆轲刺秦王(《史记》)

②指责,讽刺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刺探,打探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祭妹文》)

④名帖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宗臣《报刘一丈书》

58.促

①催促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种树郭橐驼传》)

②靠近,靠拢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陶渊明《停云》)

拧紧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并序)》)

③短,短促

何命促而意长(陆机《吊魏武帝文》)

59.错

①错杂,交错

嘈嘈切切错杂弹(《琵琶行(并序)》)

车错兮短兵接(《国殇》)

②通“措”,放置,安放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论语·为政》)

③通“厝”,磨刀石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诗经·小雅·鹤鸣》)

60.达

①显贵,显达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②通晓

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③通,畅通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④到达,达到——引申义“传播”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水调歌头·序》)

61.殆

①危险

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秋水》)

②大概,恐怕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③近于,几乎,差不多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④疑惑不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62.怠

①松懈,懈怠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游褒禅山记》)

②怠慢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十思疏》)

③疲倦

及其怠而踬也(柳宗元《蝜蝂传》)

63.旦

①清晨,天亮的时候,与“暮”相对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种树郭橐驼传》)

②日,天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说》)

③旧戏中演女子的角色

刽手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窦娥冤》)

旦旦

①天天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捕蛇者说》)

②诚恳的样子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卫风·氓》)

旦暮

1从清晨到傍晚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

2清晨或傍晚,形容时间之短

吾攻赵,旦暮且下(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旦日

1第二天(明天)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2白天

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李商隐《李贺小传》)

旦夕:

形容时间短

1早晚

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指南录>后序》)

2形容时间短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64.独

①表示反问,岂,难道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仅仅,唯独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鱼我所欲也》)

③单独,独自

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④名词,特指老而无子

鳏、寡、孤、独、疾废者皆有所养(《大道之行也》)

⑤特地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独夫

①独身男子

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人也(《管子问篇》)

3因暴虐无道而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65.笃

①深厚,甚,又特指病重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陈情表》)

4限制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秋水》)

③坚定

笃志不移。

5忠实,不虚伪

朋友不笃,非孝也。

——《吕氏春秋·孝行》

66.度

①限度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②制度,法度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过秦论》)

③次

众里寻他千XX(《青玉案·元夕》)

④度过,越过

一夜飞度镜湖月(《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衡量、比较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

6duó)推测,估计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duó)考虑,衡量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胸襟,气度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⑨尺寸,尺码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郑人买履》)

⑩谱写,按歌谱唱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蒋夔《扬州慢》)

67.断

①判断,决断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

②截开,截断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③绝对,完全

断无消息石榴红(李商隐《无题》)

④断绝,中止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⑤回绝

自可断来信,徐徐可谓之(《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断送:

打发

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窦娥冤》)

68.夺

①夺取,强夺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强行改变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③耽误

不夺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孟子》)

69.发

①射箭,发射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②出,出发。

朝发枉诸。

——《楚辞·离骚·涉江》

③派出,派遣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苏武传》)

④发生,兴起,产生

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⑤打开,挖开,展开

探石发穴,靡计不施(《促织》)

指花开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⑥发布,宣告

遂发命,遽兴姜戎(《秦晋殽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