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718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

《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1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

病例对照研究,5,第五章,Chapter5Case-ControlStudy,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第五章,5,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的比较,主要内容,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第一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定义:

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未患有该病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过去是否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因素的情况及其程度,从而研究暴露与疾病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大小的方法。

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即当前研究中打算研究的疾病,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留意区分第4章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暴露:

接触过某些物质、具备某特征、处于某状态暴露:

有害的、有益的,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留意队列研究暴露与非暴露组的疾病比例,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最常用的就是2检验,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留意区分第4章队列研究直接因果关联,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偏倚会影响结果真实性,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参考第8章研究的真实性与因果推断,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暴露因素:

危险因素保护因素,留意区分流行病学各类研究的目的,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

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1843年Guy伦敦统计学会报告职业暴露与肺结核1844年Louis提出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1926年LaneClaypon生殖因素与乳腺癌1947年Sckreck和Lennowitz阴茎癌与包皮环切和性卫生的关系1947Sartwell输血与肝炎Doll与Hill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孕妇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短肢畸形母亲吸烟与出生先天畸形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与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经期使用月经棉与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小剂量电离辐射与白血病母亲早期服用雌激素与少女阴道腺癌疗效评价研究方法的发展,发展史,近年来流行病学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设计类型,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study)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study)随访患病率研究(follow-upprevalencestudy)病例-病例研究(case-onlystudy)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study)等等,这些研究设计或是将两种经典流行病学方法相互交叉渗透,或是在一种经典流行病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再或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

这些设计的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

年轻女性,?

母亲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阴道腺癌,研究步骤,Herbst对阴道腺癌患者的特征进行描述:

罕见发病率极低时间相对集中年龄分布异常7例病人加上另一个医院的例阴道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32个对照调查员用标准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们的母亲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学处理后的主要结果见表,阴道腺癌病例与对照的母亲主要暴露因素的比较,研究结果,在比较的因素中,只有三个因素有显著差别母亲怀孕期间使用过己烯雌酚激素治疗(P0.00001)母亲以前流产史(P0.01)此次怀孕阴道出血史(P0.05)因有后两个因素存在才使用己烯雌酚治疗做出结论:

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总结,目标人群,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组由“果”及“因”:

疾病暴露探索、检验病因假说,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频数匹配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队列研究病例交叉研究,单纯病例研究病例-时间-对照设计,病例组,对照组,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

频数匹配,某些特征,病例与对照匹配:

1:

1匹配,某些特征,配对(pairmatching),病例与对照匹配:

1:

R匹配,1:

2,1:

31:

R,定性指标,病例与对照匹配,定量指标

(1),53岁(5059岁组),5059岁,病例与对照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定量指标

(2),混杂因素(已知、可疑)复合因素:

年龄+性别,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只与可疑暴露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因素,病例与对照匹配的因素,不能匹配的因素,提高研究(统计)效率研究效率R/(R+1)控制混杂因素的混杂作用,病例与对照匹配的目的,R,效率,增加工作难度(费用、时间)限制样本量匹配因素将无法再进行分析匹配过头overmatching损害统计效率损害真实性损害费用效益,匹配带来的问题,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case-controlstudy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study病例交叉研究case-crossoverdesign单纯病例研究case-onlystudy病例-时间-对照设计case-time-controldesign,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源人群,危险集抽样,病例-队列研究,队列研究开始时,在队列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样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束时,队列中出现的所研究疾病的全部病例作为病例组,与上述随机对照组进行比较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区别对照是随机抽取对照如发生疾病,则既做对照、又做病例可同时研究几种疾病,移动电话使用与车祸发生的关系,(RedelmeierDA,etal.NEJM1993;329:

1677-83),9pmMay28,10min,10min,9pmMay27,Cellphonecalls?

Hazardperiod,ControlPeriod,病例交叉研究,单纯病例研究,病例交叉研究传统的对照常针对慢性暴露的疾病,消除疾病严重程度造成的混杂病例:

先以自身为对照,消除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时间:

漫长的时间会带来药物使用的自然变化趋势的混杂对照:

与病例一样测两次,目的是消除药物使用的自然变化趋势的混杂,病例-时间-对照设计,第三节病例对照研究实例,年轻女性阴道腺癌与母亲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的关系,ArthurL.Herbstetal.,AdenocarcinomaoftheVagina:

AssociationofMaternalStilbestrolTherapywithTumorAppearance,284NewEng.J.Med.878(1971).25.,1966-1969年Vincent纪念医院收治了7例阴道腺癌患者,均为1522岁女青年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阴道腺癌仅占阴道癌的5-10%,非常罕见,多见于50岁以上妇女19301965年Massachusetts总医院和一个州立医院仅2例患者,年龄均大于25岁提示:

可能该地区有某种(些)因素与阴道腺癌的异常发病有关!

研究背景,病例:

Boston两家医院8名阴道癌患者对照:

按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