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11 ,大小:2.63MB ,
资源ID:717180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7171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5章-病例对照研究.ppt

1、病例对照研究,5,第五章,Chapter 5 Case-Control Study,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第五章,5,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例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资料整理与分析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点与局限性的比较,主要内容,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

2、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定义:选定患有某种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组,未患有该病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过去是否暴露于某种或某些因素的情况及其程度,从而研究暴露与疾病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大小的方法。,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

3、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即当前研究中打算研究的疾病,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留意区分 第4章 队

4、列研究 研究对象,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暴露:接触过某些物质、具备某特征、处于某状态暴露:有害的、有益的,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

5、,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留意 队列研究 暴露与非暴露组的疾病比例,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

6、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最常用的就是2检验,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留意区分 第4章 队列研究 直接因果关

7、联,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偏倚会影响结果真实性,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

8、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参考 第8章 研究的真实性与因果推断,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

9、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暴露因素: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留意区分 流行病学各类研究的目的,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1843年Guy伦敦统计学会报告职业暴露与肺结核1844

10、年Louis提出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1926年Lane Claypon 生殖因素与乳腺癌1947年Sckreck和Lennowitz 阴茎癌与包皮环切和性卫生的关系1947Sartwell 输血与肝炎Doll与Hill 吸烟与肺癌的关系孕妇服用反应停与婴儿短肢畸形母亲吸烟与出生先天畸形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与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经期使用月经棉与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小剂量电离辐射与白血病母亲早期服用雌激素与少女阴道腺癌疗效评价研究方法的发展,发展史,近年来流行病学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设计类型,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

11、udy)随访患病率研究(follow-up prevalence study)病例-病例研究(case-only study)病例交叉研究(case crossover study)等等,这些研究设计或是将两种经典流行病学方法相互交叉渗透,或是在一种经典流行病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再或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这些设计的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年轻女性,?,母亲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阴道腺癌,研究步骤,Herbst对阴道腺癌患者的特征进行描述:罕见发病率极低时间相对集中年龄分布异常7例病人加上另一个医院的例阴道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 每个病人配4个对照,共32个对照调查

12、员用标准调查表对病例、对照与她们的母亲进行了调查,经统计学处理后的主要结果见表,阴道腺癌病例与对照的母亲主要暴露因素的比较,研究结果,在比较的因素中,只有三个因素有显著差别母亲怀孕期间使用过己烯雌酚激素治疗(P0.00001)母亲以前流产史(P0.01)此次怀孕阴道出血史(P0.05)因有后两个因素存在才使用己烯雌酚治疗做出结论: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总结,目标人群,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属于观察法设立对照组由“果”及“因”:疾病暴露探索、检验病因假说,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频数匹配

13、个体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队列研究病例交叉研究,单纯病例研究病例-时间-对照设计,病例组,对照组,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频数匹配,某些特征,病例与对照匹配:1:1匹配,某些特征,配对(pair matching),病例与对照匹配:1:R匹配,1:2,1:3 1:R,定性指标,病例与对照匹配,定量指标(1),53岁(5059岁组),5059岁,病例与对照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定量指标(2),混杂因素(已知、可疑)复合因素:年龄+性别,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只与可疑暴露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因素,病例与对照匹配的因素,不能匹配的因素,提高研究(统计)效率

14、 研究效率R/(R+1)控制混杂因素的混杂作用,病例与对照匹配的目的,R,效率,增加工作难度(费用、时间)限制样本量匹配因素将无法再进行分析匹配过头 over matching损害统计效率损害真实性损害费用效益,匹配带来的问题,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病例-队列研究 case-cohort study病例交叉研究 case-crossover design单纯病例研究 case-only study病例-时间-对照设计 case-time-control design,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源人群,危

15、险集抽样,病例-队列研究,队列研究开始时,在队列中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样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束时,队列中出现的所研究疾病的全部病例作为病例组,与上述随机对照组进行比较与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区别对照是随机抽取对照如发生疾病,则既做对照、又做病例可同时研究几种疾病,移动电话使用与车祸发生的关系,(Redelmeier DA,et al.NEJM 1993;329:1677-83),9 pmMay 28,10 min,10 min,9 pmMay 27,Cell phone calls?,Hazardperiod,ControlPeriod,病例交叉研究,单纯病例研究,病例交叉研究传统的

16、对照常针对慢性暴露的疾病,消除疾病严重程度造成的混杂病例:先以自身为对照,消除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时间:漫长的时间会带来药物使用的自然变化趋势的混杂对照:与病例一样测两次,目的是消除药物使用的自然变化趋势的混杂,病例-时间-对照设计,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实例,年轻女性阴道腺癌与母亲妊娠期服用己烯雌酚的关系,Arthur L.Herbst et al.,Adenocarcinoma of the Vagina:Association of Maternal Stilbestrol Therapy with Tumor Appearance,284 New Eng.J.Med.878(1971).25.,1966-1969年Vincent纪念医院收治了7例阴道腺癌患者,均为1522岁女青年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阴道腺癌仅占阴道癌的5-10%,非常罕见,多见于50岁以上妇女19301965年Massachusetts总医院和一个州立医院仅2例患者,年龄均大于25岁提示:可能该地区有某种(些)因素与阴道腺癌的异常发病有关!,研究背景,病例:Boston两家医院8名阴道癌患者对照:按照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