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铁杖公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7155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铁杖公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麦铁杖公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麦铁杖公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麦铁杖公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麦铁杖公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麦铁杖公传.docx

《麦铁杖公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铁杖公传.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麦铁杖公传.docx

麦铁杖公传

麦铁杖公传

中华麦氏网2008年11月1日永弘收集

麥铁杖公传(简介)麥铁杖公(538-612年),名饶丰,字良韬,号铁杖,乳名寿生,系南雄市(隋属始兴郡)百顺麥屋村人。

公少时好交友,重信义,臂力过人,奔走如飞。

陈太建中,鲁为广州刺史欧阳顾所识拨,陈亡,徙居清流县。

值江东反,杨素遣公浮江觇贼。

再往,为贼所擒。

贼遣兵仗三十人传公致高知慧所。

至陵亭,卫者哀其馁,解缚食之。

公夺剑杀卫者殆尽,割其鼻以归。

素大奇之。

比还奏其功,授仪同三司。

寻罢去。

开皇十六年,廷臣称其功饶武,徵至京师,除车骑将军,从素北征突厥,进上开府。

炀帝即位汉王谅起兵并州。

复从一素击之。

每战先登柱国,出为莱州刺史。

寻转汝南太守,迁右屯卫大将军。

帝待之愈密。

公自以荷恩深重,常思谒命。

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顾谓医吴景贤曰大丈夫。

登于《珠玑巷麦氏宗祠》详细说明:

隋唐十三位猛将之一麦铁杖

(首先澄清一件一直有争议的问题:

麦铁杖的主籍是始兴还是南雄?

做为这个争议我只能说明一件事,麦铁杖是百顺人,隋唐的时候南雄地属始兴县。

至唐光宅元年(684年),划始兴之化南、横山置浈昌县(即今南雄县)。

因此,《隋书》记麦铁杖为始兴人。

如今百顺已是属于南雄政府管辖范围。

这些争议都已不重要了。

今百顺209有其庙宇。

门前山清水秀,香火旺盛!

其后裔遍布海内外,南雄珠玑设“麦氏宗祠”。

这为历史一代风流人物应该永远记在我们心中,激励后人奋发图强。

麦铁杖,韶州翁源人也。

有勇力,日行五百里。

初仕陈朝,常执繖随驾。

夜后,多潜往丹阳郡行盗。

及明,却趁仗下执役,往回三百余里,人无觉者。

后丹阳频奏盗贼踪由。

后主疑之,而惜其材力,舍而不问。

陈亡入隋,委质于杨素。

素将平江南诸郡,使铁杖夜泅水过扬子江,为巡逻者所捕,差人防守,送于姑苏。

到陵亭,遇夜,伺守者寐熟,窃其兵刃,尽杀守者走回。

乃口衔二首级,携剑复浮渡大江,深为杨素奖用。

后官至本郡太守。

今南海多麦氏,皆其后也。

———唐---刘恂《岭表录异》

隋唐十三位猛将:

麦铁杖、张须陀、杜伏威、秦琼、尉迟恭、程知节、罗士信、单雄信、薛万均、薛万彻、哥舒翰、南霁云、白孝德。

麦铁杖,始兴人也。

贫贱,少勇骁,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

性疏诞使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事,不修生业。

陈大建中,结聚为群盗,广州刺史欧阳頠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

每罢朝后,行百余里,夜至南徐州,窬城而入,行光火劫盗。

旦还,及牙时,仍又执伞。

如此者十余度,物主识之,州以状奏。

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弗之信。

后南徐州数告变,尚书蔡征曰:

「此可验矣。

」于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

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反奏事。

帝曰:

「信然,为盗明矣。

」惜其勇捷,诫而释之。

陈亡后,徙居清流县。

遇江东反,杨素遣铁杖头戴草束,夜浮度江,觇贼中消息,具知还报。

后复更往,为贼所禽,逆帅李稜缚送高智慧。

行至庱亭,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

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杀之皆尽,悉割其鼻,怀之以归。

素大奇之。

后叙战勋,不及铁杖,遇素驰驿归于京师,铁杖步追之,每夜则同宿。

素见而悟,特奏授仪同三司。

以不识书,放还乡里。

成阳公李彻称其骁武,开皇十六年,征至京师,除车骑将军。

仍从杨素北征突厥,加上开府。

  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从杨素击之,每战先登。

进位柱国。

除莱州刺史,无莅政名。

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

后因朝集,考功郎窦威嘲之曰:

「麦是何姓?

」铁杖应声曰:

「麦豆不殊,何忽相怪?

」威赧然无以应,时人以为敏捷。

寻除右屯卫大将军。

帝待之愈密。

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

及辽东之役,请为前锋,顾谓医者吴景贤曰:

「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灸頞,瓜釭袴鼻,疗黄不差,而卧死儿女手中乎!

」将度辽,呼其三子曰:

「阿奴!

当备浅色黄衫。

吾荷国恩,今是死日。

我得被杀,尔当富贵。

唯诚与孝,尔其勉之。

」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

杖跳上岸,与贼战,死。

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亦死之,左右更无及者。

帝为之流涕,购得其尸,赠光禄大夫、宿国公,谥曰武烈。

子孟才嗣,授光禄大夫。

孟才二弟仲才、季才,俱拜正议大夫。

赗赠钜万,赐辒辌车,给前后部羽葆鼓吹。

命平壤道败将宇文述等百余人皆为执绋,王公以下送至郊外。

士雄赠左光禄大夫、右屯卫将军、武强侯,谥曰刚。

子杰嗣。

金叉赠右光禄大夫,子善谊袭官。

以上内容参考自《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九

麦铁杖是隋朝光禄大夫、宿国公、右屯卫大将军。

始兴江口人,生活于陈朝和隋朝期间。

麦铁杖青年时勇敢膘悍、臂力过人,且行走如风,跑及奔马,能“日行五百里”。

性开朗,喜酒,好交游,重信义。

陈朝大建年间,因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铁杖曾占山为王,劫富济贫,被广州刺史捕获,皇帝欣赏其勇,让他执掌御伞。

但铁杖每当皇帝罢朝之后,仍步行百里到南徐州,趁夜越城入户抢夺富家钱财,劫富济贫。

第二天早晨上朝,又仍为皇帝执伞不误。

经十多次抢夺后,南徐州失主已认识麦铁杖,联名告到州里。

刺史查实确认,上告朝庭,要求惩处麦铁杖。

皇帝和众臣见铁杖每日不离左右,尚书察征便出了一个主意。

有一天罢朝时,忽然以一百两白银为报酬,募人到南徐州投递紧急公文,并规定第二日黎明须持回文上奏皇帝。

众人经过计算路程和时间,认为纵驰快马也难完成任务而无人应召。

铁杖不知是计,欣然前往。

且不用驿马按时送文返程。

此时,皇帝才相信抢劫南徐州者就是铁杖无疑。

但皇帝因爱惜铁杖的骁勇和特殊的本领,从轻发落,只对他充军了事。

陈朝灭亡后,麦铁杖转入隋朝大将军杨素军中,驻扎清流县,屡立战功。

当时江东一带有叛军谋反,杨素派麦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刺探军情。

铁杖负使命,弄清敌情胜利而归。

杨素再派他领兵作战,不幸被敌俘获。

敌帅李棱捆绑住他,派三十名军士将他解至高智发落。

行至半路,解押军士大吃大喝,见铁杖大叫饥饿,便松绑让他吃饭。

铁杖趁机夺取士兵大刀,杀死所有敌兵,并全部割了他们的鼻子装入袋中,逃回军营。

杨素大喜。

但在论功行赏时,却忘了铁杖,但铁杖既不争功,也无怨言,仍默默地鞍前马后跟随着杨素南征北战。

杨素见铁杖忠心耿耿,才想起铁杖的超人本领和赫赫战功。

班师回朝后,杨素特奏明皇上,为他请封加赏,授同三司职,但由于铁杖没有文化,不久就被遣返回乡。

开皇十六年,成阳公李徽爱铁杖骁勇,又召他回京任车骑将军,仍随杨素北征突厥。

炀帝嗣位后,发生并州汉王谅谋反,杨素领铁杖平叛,铁杖每战捷足先登,军功卓著,封柱国爵位,任命为来州刺史。

又因其文墨不通治理无方,转任汝南太守。

从此,铁杖接受教训,开始学习文化和治国安邦法令,境内安定繁荣,盗贼绝迹,被封为右屯大将军。

铁杖感激皇上知遇之恩,常怀尽力报效朝庭的决心,大业中,隋炀帝征辽,铁杖挺身而出,请求担任前锋。

出征时,他对相送他的朋友吴景贤说:

“大丈夫生死自有安排,我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家庭身边?

将到辽东,他又对儿女说:

“我若战死,你们对富贵、孝道不要看得太重。

只要有一片诚意就可以了。

到了济桥地方,敌兵大量涌来,铁杖身先士卒跳上岸与敌奋战,不幸阵亡。

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义也在战斗中阵亡,皇帝身边更没有赶得上铁杖的。

皇帝为他流下眼泪,从敌人那里花重金赎回他的尸体。

并下了一道诏书说:

“麦铁杖跟我东征西讨,骁勇善战,功勋卓著,理应彰以殊荣。

”遂追封他为光禄大夫、宿国公,谥号为武烈。

他的长子孟才为他的后嗣,不久授予光禄大夫。

并赐给辒辌车和用鸟羽装饰的车盖,送葬队伍前后都设置了吹鼓乐队;在平壤道战败的将军宇文述等一百多人都为他拉灵柩;王公以下的官员送到郊外。

《隋书.麦铁杖传》注释

麦铁杖,始兴人也,①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性疏诞,使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

陈太建中,结聚为盗②广州刺史欧阳頠③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④。

每罢朝后,行百余里,夜至南徐州⑤,逾城而入,行光火劫盗,旦还及时,仍又执伞。

如此者十余度。

物主识之,州以状奏。

朝士见铁杖每旦恒在,不之信也。

后数告变。

尚书蔡征⑥曰:

“此可验耳!

”于仗⑦下时,购⑧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

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

帝日:

“信然,为盗明矣!

”惜其勇捷,诫而释之。

陈亡后,徙居清流县⑨。

遇江东反,杨素⑩遣铁杖头戴草束,夜浮渡江,觇贼中消息,具知还报。

后复更往,为贼所擒。

逆帅李稜遣兵仗三十人卫之,缚送高智慧。

行至庱亭(11),卫者憩食,哀其馁,解手以给其餐。

铁杖取贼刀,乱斩卫者,杀之皆尽,悉割其鼻,怀之以归。

素大奇之。

后叙战勋,不及铁杖。

遇素驰驿归于京师,铁杖步追之,每夜则同宿。

素见而悟,特奏授仪同三司(12),以不识书,放还乡里。

成阳公李彻(13)称其骁武。

开皇十六年,征至京师,除车骑将军(14)。

仍从杨素北征突厥(15),加上开府(16)。

炀帝即位,汉王谅反于并州(17)。

又从杨素击之,每战先登,进位柱国(18)。

寻除莱州刺史,无治名。

后转汝南太守,稍习法令,群盗屏迹。

后因朝集,考功郎窦威嘲之日:

“麦见何姓?

”铁杖应口对曰:

“麦窦不殊,那忽相怪?

”威□(赤+及)然无以应之。

时人以应敏慧。

寻除右屯卫大将军(19),帝待之逾密。

铁杖自以荷恩深重,每怀竭命之志。

及辽东之役(20),请为前锋,顾谓医者吴景贤日:

“大丈夫性命自有所在,岂能艾炷炙额,瓜蒂喷鼻,治黄不差(21)而卧死儿女手中乎。

”将度辽,谓其三子日:

“阿奴(22)当备浅色黄衫。

吾荷国恩,今是死日。

我既被杀,尔当富贵。

唯诚与孝,尔其勉之。

”及济,桥未成,去东岸尚数丈,贼大至。

铁杖跳上岸,与贼战,死。

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义亦死之,左右更无及者。

帝为之流涕,购得其尸,下诏日:

“铁杖志气骁果,夙著勋庸,陪麾问罪,先登陷阵,节高义烈,身殒功存,兴言至诚,追怀伤悼,宜赉殊荣,用彰饰德,可赠光禄大夫、宿国公(23),谥曰武烈。

”子孟才嗣,寻授光禄大夫。

孟才有二弟:

仲才、季才,俱拜正议大夫,賵赠巨万。

赐辒輬车(24),给前后部羽葆鼓吹(25);平壤道败将宇文述等百余人皆为执绋;王公已下送至郊外。

士雄,赠左光禄大夫,右屯卫将军,武强侯,谥曰刚。

子杰嗣。

金义,赠右光禄大夫。

子善谊袭官。

孟才智棱果烈,有父风。

帝以孟才死节将子,恩赐殊厚,拜武贲郎将。

及江都之难(26),慨然有复仇之志,与武牙郎钱杰素交友,二人相谓曰:

“吾等世荷国恩,门著诚节,今贼臣弑逆,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何面目视息世间哉!

”于是流涕扼腕,遂相与谋,纠合恩旧,欲于显福宫邀击宇文化及。

事临发,陈藩之子谦知其谋而告之,与其党沈光(27)俱为化及所害。

忠义之士哀之。

注:

  ①始兴:

《隋书?

地理志》载:

南海郡统县十五,户三万七千四百八十二。

属县有南海、曲江、始兴、翁源、增城、宝安、乐昌、四会、化蒙、清远、含洭、政宾、怀集、新会、义宁。

南雄地属始兴县。

至唐光宅元年(684年),划始兴之化南、横山置浈昌县(即今南雄县)。

因此,《隋书》记麦铁杖为始兴人。

南雄百顺有麦铁杖墓,今存。

  ②陈太建中,结聚为盗。

《直隶南雄州志?

忠烈麦铁杖传》记为:

“岭表多事,结众横行。

  ⑧欧阳頠:

字靖世,长沙临湘人,为郡豪族。

少质直有思理,以言行笃信著闻于岭表。

梁武帝时,曾以超武将军征讨广衡二州山贼。

后从陈霸先迁始兴内史。

梁元帝时,以始兴郡为东衡州,以颇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东衡州诸军事、云麾将军、东衡州剌史、新丰伯,邑四百户。

寻进封始兴县侯。

后授都督广、交、越、成、定、明、新、高、合、罗、爱、建、德、宣、黄、利、安、石、双等十九州诸军事,镇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剌史。

陈世祖嗣位,进号征南将军,改封阳山郡公,邑一千五百户。

④没为官户,配执御伞:

充当官家奴仆,为陈宣帝仪仗执伞。

  ⑤南徐州:

今镇江,与陈都城建康(今南京)相距约60余公里。

  ⑥蔡征:

字希祥,幼聪敏,精识强记。

天嘉初,迁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历外兵参军,尚书主客郎,所居以干理称。

后迁吏部尚书,安右将军。

  ⑦仗:

朝廷之仪仗。

仗下,即会朝毕,仪仗下。

  ⑧购:

悬赏征求。

  ⑨清流县:

福建西部,九龙溪流域。

  ⑩杨素:

字处道,弘农华阴人,仕隋拜信州总管。

隋伐陈,以素为行军元帅。

陈亡,拜荆州总管,进爵上柱国,越国公,转为内史令。

俄而江南人李棱等聚众为乱,大者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杀害长吏。

隋主乃以素为行军总管,帅众讨之。

浙江贼帅高智慧,自号杨州刺史,船舰千艘,屯据要害,兵甚盛。

紊破之,百余战,斩高于泉州。

  (11)庱亭:

江苏丹阳县东、武进县西。

三国吴孙权曾射虎于此。

  (12)仪同三司:

官名,属二品。

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以与三公同等待遇,故曰仪同三司。

  (13)李彻:

字广达,朔方岩绿人。

性刚毅,有器干,伟容仪,多武艺,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位柱国,进爵齐安郡公,徙封城阳郡公、淮州刺史、云州剌史,左武卫将军。

  (14)车骑将军:

官名,二品,骠骑之下,位次上卿,掌京师兵卫。

(15)北征突厥: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突厥达头可汗犯塞,以杨素为灵州道行营总管,出塞讨之。

达头被重创而遁,杀伤不可胜计。

  (16)加上开府:

以仪同三司待遇开设府署。

(17)汉王谅:

杨谅,隋高祖之第五子,字德章,一名杰,开皇元年封汉王,十二年为雍州牧,加上柱国,左屯卫大将军;十七年出为并州总管。

谅自以所居天下精兵处,以太子谮,废居,常怏怏,阴有异图。

高祖崩,发兵反。

炀帝命杨素为并州行军总管、河北安抚大使,率步骑四万趣大原平叛。

谅退守清原,与素大战,死者万八千人。

退保并州,素围之。

谅降,废为庶民。

  (18)柱国:

官名,勋官称号,正二品。

  (19)右屯卫大将军:

勋官称号,位三公之上。

  (20)辽东之役:

隋大业八年(612年)正月,炀帝御驾亲征辽东,总六师,号称200万。

三月,临戎于辽水桥,麦铁杖拒战死。

四月围辽东,久攻不下。

七月,宇文述败绩于萨水,右屯卫大将军薛世雄死之,九军并陷,将帅奔还,亡者二千余骑。

  (21)艾炷炙额,瓜蒂喷鼻:

一种治病方法,即以艾绒制成的药物炙额,以瓜蒂粉末喷于鼻中。

治黄不差,黄,三岁以下幼儿。

治黄不差,是说如同医治幼儿一样。

  (22)阿奴:

麦铁杖自称。

  (23)光禄大夫、宿国公:

为加封及褒赠之官。

(24)辒辌车:

古代的一种卧车,闭之则温,开之则凉,故名辒辌。

后用为丧车。

  (25)羽葆鼓吹:

羽葆即羽盖,用鸟羽装饰的车盖。

鼓吹即乐队。

  (26)江都之难:

《隋书?

炀帝纪》:

“(义宁)二年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武贲郎将司马德戡……等以骁果作乱,入犯宫闱。

上(炀帝)崩于温室。

”江都即今之扬州。

  (27)沈光:

《隋书?

沈光传》:

“沈光,字总持,吴兴人,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

略综书记,微有词藻,慕立功名,不拘小节。

大业中,炀帝征天下骁勇之士以伐辽左,光预焉。

功拜朝请大夫,折冲郎将。

光自以荷恩深重,思怀竭节。

江都之难,潜构义勇,将为帝报仇。

与孟才谋杀化及,事发,遇害死,麾下数百人皆斗而死,无一降者,时年廿八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