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7107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69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docx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

苏拉密:

“制度性干旱”--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

文章发于:

乌有之乡

2008-8-31

苏拉密           

 全文目录清单

 正文:

内容提要

第一章 从黄河开始---“大水荒”的形成与定量描述

   一、黄河的恶性断流与枯竭

   二、水源与储量的大规模消失

 第二章 对“大水荒”以往成因的否定和“社会制度成因”的提出

   一、“气候因素”不是“大水荒”的成因

   二、工业和城市是增加水源的因素

   三、“大水荒”和森林植被无关

   四、“社会制度成因”的提出

 第三章 毛泽东时代:

“灌溉革命”与“保水农业”

    一、“中耕保墒”---中国古典农业的核心和特征 

   二、毛泽东时代伟大的中国农业灌溉革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

   三、精耕细作、八字宪法、大寨道路

      ---灌溉条件下对“保水”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发明成语“精耕细作”---对古典农业“保水耕作”的继承

              

(二)农业八字宪法---对古典农业“保水”传统的发展

             袁隆平“时令”问题

       (三)大寨道路---治山、改土、保水的光辉典范

 第四章 大逆转:

“保水农业”的终结和“大水荒”的降临

   一、建国以来田亩制度回顾

   二、“包产到户”---保水农业的终结

   三、大“水荒”的降临

   四、“保水农业”瓦解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

        

(一)“包产到户”后,农业转变为“经营”

        

(二)“包产到户”破坏了“保水农业”的生产组织结构

        (三)农田“细碎化”加大地表面积,促使“保水耕作”终结

        (四)“保水农业”的全方位终结

        (五)“免耕法”---中国农业的耻辱!

 第五章 无解---市场环境中的水源危机

   一、“南水北调”杯水车薪、成本昂贵

   二、“节水灌溉”节“水”不节“源”

   三、“虚拟水源”---河流也进口?

    四、路在何方?

---放弃“灌溉农业”和“粮食自给”...

 第六章 生存还是死亡?

---崩溃的海河

   一、喝断了黄河、喝干了海河、喝尽了地下水

   二、超级漏斗、地沉降、地裂缝、海水入侵、咸水下移...

    三、“疏干”,2014---空前的灾难!

   四、“抢”与“包”---水源争夺战已打响!

 正文注释[01]-[70]

 附文:

附文一黄河流域水源亏损分项计算

附文二工业耗水率分析和市区耗水量计算

附文三森林“减水效应”监测资料选

附文四“松土保墒”实验成果

“制度性干旱” ---论中国北方恶性水源危机的社会成因

              孟凡贵(苏拉密)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北方陷入了持续的、规模空前的恶性水源危机。

十河九干、大河断流、地下水位大尺度下降;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长时间以来,主流认为,“气候变暖变干、工业用水增多、森林植被减少”等因素是“大水荒”的主要成因。

通过深入的量化研究,本文否定了这些成因。

   本文认为:

“包产到户”终结了中国古典农业“中耕保墒”体制,逆转了毛泽东时代建立的“灌溉保水农业”方向,从而加大了农田蒸发。

根据实验成果,仅黄淮海流域,因放弃“保水耕作”而加大的农田蒸发高达890亿m3;接近于1条黄河再加2条海河,相当于10条“南水北调”中线!

这才是“大水荒”最根本的成因。

   在市场环境内,尚找不到克服水源危机的途径,除非放弃“灌溉农业”和“粮食自给”。

 第一章从黄河开始---“大水荒”的形成与定量描述

   在中国北方,正发生着持续的、规模空前的恶性水源危机。

危机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1987年[01]),并以愈演愈烈的势头向未来蔓延。

“大水荒”席卷了西北、华北的全部和其它部分地区;涉及国土面积、人口、经济的1/3。

按流域计,囊括了全国6大流域中的3大流域---黄河、海河的全部和淮河的大部。

 一、黄河的恶性断流与枯竭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诗人曾用“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的壮丽诗句来描绘黄河的雄浑激越。

但当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黄河却年年断流,入海水量急剧减少。

国人早已用“黄河成了季节河!

”的惊呼来表达黄河的现状。

   根据1919年以来的水文观测资料,60年代以前黄河也偶发过断流:

一次是1938年蒋介石扒开花园口造成的主河道连续多年断流,一次是1960年三门峡大坝落成在枯水期试闸断流。

   20世纪70年代,中国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农业灌溉革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灌溉农业体系(后文详述)。

就黄河来说,是在流域内和下游黄淮海平原兴建了规模巨大的引黄灌溉工程。

因抗旱用水集中,而水库蓄水能力相对不足,出现了轻度的“季节性断流”。

年均断流时间仅为14天,断流时间也只发生在春旱时节。

80年代后期,黄河断流发生“恶变”,断流时间由春旱季节向全年度弥漫,跨年度断流已屡见不鲜。

年均断流天数扩大为100天,断流河道从山东延伸至河南境内。

1997年,利津站断流226天,河口连续330天无滴水入海;开封以下800公里河道一马平川,断流直逼黄河中游的界碑-郑州花园口。

图表01-黄河断流情况统计表[02]

 

  伴随着断流性质的恶变,黄河在入海水量上呈现了急剧衰竭的过程。

图表02是1949-2005黄河利津站的“实测径流量”变化,大略反映了河口的实际入海水量。

 图表02[03]

  

   图表01、02客观反映了建国以来的黄河水情史:

   50-60年代,灌溉农业刚刚起步,黄河流域同时进行着以治理洪涝、积水、盐碱等恶劣环境为主的农业生态革命,水源利用十分有限,500亿m3黄河水白白流入大海。

请参阅《孟凡贵(苏拉密):

万流归海见桑田-从华夏5000年农耕文明的大视野仰望毛泽东》

-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报告》  

  70年代,因灌溉革命的发生,黄河入海水量出现了第一次大幅度衰减;但仍保持了310多亿m3的入海水量,除了满足输送泥沙所需200亿m3的“生态流量”外,尚有100多亿m3因水库储调能力不足而被迫“弃水”。

一方面是弃水,一方面却又因抗旱取水集中而发生了一些断流;-这是在小浪底水库建成前仅靠三门峡水库无法解决的矛盾。

这个时期发生的断流时间短,未引发明显的生态后果,更不存在水源危机问题;而是属于“工程调度性断流”。

若刻意限水,“断流”应可避免。

这个时期,黄河处于适中的良性开发阶段。

   不可否认,70年代的断流还包含了一定的“理念性”因素---对“断流”缺乏足够的重视。

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我们似无理由苛求前人。

   实际上,对于环境问题,新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乃至和发达国家相比都是积极而富有远见的。

   1962年,美国女学者蕾切尔·卡逊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标志着现代生态环境理念进入人类视野。

   1972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并发表《人类环境宣言》(即“世界环境日宣言”),标志着生态环境进入了人类管理程序。

  1971年,中国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标志着中国的环境保护先于世界被列入管理程序;

 1973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74年,国务院颁布第一部生态环境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

 1975年,“黄河水源保护办公室”成立。

[04]

80年代后期-90年代,黄河水量发生了第二次大幅度衰减,年均入海从70年代的310亿m3顿减为140亿m3,已大大低于200亿m3的生态流量。

1997年,实际入海13亿m3,仅为天然水量的2.2%;黄河已经没有了“汛期”和“洪峰”的概念,说黄河“干”了丝毫不为夸张,已经完全是贫水性质的“水源性断流”。

   进入21世纪,在小浪底和三门峡联合调控的基础上,1999年启动了“黄河不断流项目”:

以50m3/秒为“断流预警流量”-当黄河干流某断面逼近这个数字时,立即关闭其上游的一切引水设施。

在2005年元旦之际,《人民日报》宣称:

“2000年以来至今,黄河未发生过断流现象,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唯一解决断流问题的大河”[05]。

但是,黄河断流引发的生态后果,主要是下游河床泥沙沉积,其次是三角洲退化问题。

根据“大水冲刷,小水淤积”的原理[06],50m3/秒的流量对于黄河来说不过是涓涓细流,和2500m3/秒的冲、排沙流量相距甚远。

这种“小水不断”除了浪费“冲刷流量”的积累形成、徒增河床的泥沙外,尚可喜悦的就是听说“东平湖的刀鱼又游到郑州啦!

”。

   显然,这种“不断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充其量也就是个“刀鱼工程”。

即便如此,2000年以来的年均入海水量仍继续减少,由90年代的140亿m3再降到120亿m3,甚至经常达不到50m3/秒的“断流预警流量”。

2002年,实际入海水量仅为34.5亿m3;即使把汛期行洪流量平均进去,也仅能勉强维持“不断流”。

   稍往深处看,调控只能解决水源分配问题,并不能改变黄河径流枯竭的本质。

严格限制河道取水,倒是可以确保“不断流”了,但势必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的生态问题并不比“断流”轻松。

   过度开采地下水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水位下降。

从国家战略考虑,地下水位属于重要安全指标。

如有战争,水库被提前疏泄至安全水位、恰遇大旱又河道干涸,地下水就成了唯一的“保命水”。

现在地下水位已被透支过深,农业不得不采用“潜水泵”取水,“潜水泵”靠水下“扬程”工作,必须用电。

这样,原本因面积分散而缺乏打击目标的农业,届时将因被绑定在“高压塔”上而成为战略打击目标;2008年雪灾时“高压塔”带给城市的厄梦,将毫不留情地降临到农田,一发导弹就足以让百万亩庄稼绝收。

这对于中国以“灌溉农业”为主的粮食生产体系来说即危如累卵。

只有将地下水位恢复到7米内(大气压=10.30m,水泵连续工作时井内还将产生3.0米左右的“井壁水位降”),紧急时刻农民才可能用“柴油机-离心泵”、“人力压泵”等多种灵活手段取水“保命”;否则就只能“望水止渴”,不要说灌溉了,连吃水都是问题。

对于“高尚人士”,这或许还没有吃不到黄河刀鱼重要。

   用牺牲地下水和“冲刷流量”的方法刻意维持象征性的“不断流”是得不偿失的;和70年代的因忽视而断流相比,不见得就高明。

 二、水源储量的大规模消失

   在地表水源枯竭的同时,黄河流域的地下水及其它水源储量也同时大规模减少。

水源储量到底减少了多少?

多年来官方的口径是“收支基本平衡”,但这种说法无法面对20多年来地下水位大尺度下降的历史事实。

笔者根据官方文献披露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项计算,得出的结果十分令人吃惊。

为了不影响正文的可读性,这里只导出计算结果。

计算所依据的资料与方法,见《附文一:

黄河流域水源亏损分项计算》,供专家和工程类读者审证。

 1、地表径流损失

   根据图表02,以70、80年代平均水平计算,仅1990-2005的16年间,黄河入海总量减少2650亿m3;

 2.浅层地下水储量损失

80年代以来,黄河流域平原的浅层水位平均下降了14米,流域16.70万平方公里平原所含浅层优质淡水(含矿化度≤2克/公升)储量减少1470亿m3。

  同时,国家调查资料还显示:

1985-2004年20年间,黄河流域平原浅层淡水面积减少1.45万平方公里;究其原因往往是淡水区开采过度(滨州,广饶,莱州湾),周边咸水入侵的结果。

淡水区“盐化”后,则很难恢复,可视为对水源的一次性破坏。

见《附文一:

黄河流域水源亏损分项计算-浅层地下水》

 3、深层地下水储量损失

   根据资料计算,流域深层地下水储量减少930亿m3。

见《附文一:

黄河流域水源亏损分项计算-深层地下水》

  深层水源远流长,补给量很小。

“水质点运移大约需要1-3万年的时间,从地表至深层补给区的水循环需要数百年、以至千年时间”[07]。

一般将深层水视为“不可开采资源”[08]。

不到万不得已就轻易动用,实属对后辈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的掠取行为。

而且深层水的开采极易引发地层沉降等地质灾难。

   深、浅层水的巨额支出,使黄河流域形成了较大的地下水漏斗区65处,漏斗面积6000平方公里。

其中,最大的运城漏斗,面积达1800多平方公里,水位埋深110米。

 4、“土壤水库”储量损失

   除地表、浅层、深层水外,还有“隐性水源”-土壤水,也在巨量损失。

   土壤水指的是浅层水位以上的地层含水,由水位下降后土壤吸附的水分构成。

因这段地层含有空气,因此也叫“包气带”。

 图表03-包气带水分示意图

 

 

  

 

20多年来,黄河流域平原的浅层水位由平均3米下降到了17米(见《附文一:

黄河流域水源亏损分项计算-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相应,包气带加厚了14米。

这14米包气带在形成时都吸附有一定的水分,但包气带水分会因向上蒸发或被树木根系吸取而减少。

20多年来,黄河流域地表水源日趋枯竭,包气带损失的水分得不到足量的渗补,日积月累,造成“土壤水库”储量的严重亏损。

   据估算,20多年来黄河流域土壤水储量亏损1000亿m3。

见《附文一:

黄河流域水源亏损分项计算-土壤水》

   土壤水虽然不是能集中开采的水源,却是维系地表、地下水源的纽带和缓冲储量。

地层干燥会减少地表、地下水的产出。

近年来,在同等降雨条件下,形成的地表径流却比70年代小许多,说是下渗了吧,地下水位却无升反降。

这种奇特的水文现象,就是土壤水“空库”了,降水被强行“补库”的结果。

-欠帐”是迟早要还的。

   假如读者有兴趣用“树木枯死”XX一下,可找到相关网页28万篇,大部分是深层土壤干旱导致的树木死亡。

 图表04-20多年来黄河流域水源亏损累计

 

(注:

仅为1990-2005年16年合计)

   20多年来来黄河流域水源累计亏损为6000多亿m3。

   这些尚不包括一些因资料缺乏无法计入的项目。

如:

山丘地下水与平原地下水不重复部分的储量亏损、高原冰川积雪的储量亏损、流域内天然湖泊萎缩的储量亏损、矿化度≥2的微、轻咸水的储量亏损...等。

这些未计入部分的亏损总量也应在千亿立方米的量级。

   6000多亿m3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应一些非工程类读者要求类比如下:

10多条黄河的天然流量,3000条长城的体积、全国每人95万瓶矿泉水。

   如此庞大的水源为什么会在短短20年间忽然消失?

本文将给出可计算、可验证的回答。

   水源的巨量亏损是灾难性的。

   按1997-2002年均入海不足50亿m3,黄河何至还是“季节河”那么轻巧?

简直就成了十足的“内流河”!

若不是靠每年透支100多亿m3的地下水储量来补充地表,它哪里还有50亿m3入海?

恐怕一进入山东境内就湮干了。

   2002年,山东省500万人吃水困难,近5000万亩农田无水灌溉,760万亩绝收[09]。

胜利油田也因缺水而多年限产。

由于黄河入海水量过少,泥沙得不到有效冲刷,导致下游河床以每年抬升10厘米左右。

1998年,4700流量的洪峰水位竟相当于1958年的30000流量和1982年22000流量的高度[10]。

   然而,本文的重点还不在于追究水源危机的恶果。

 

 第二章对“大水荒”以往成因的否定

       和“社会制度成因”的提出

   为什么中国北方会在短短20年内水源全面枯竭?

各种学说虽莫衷一是,但主流的观点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降水减少,气温增高;

2、工业与城市用水增多;

3、森林植被减少。

   “雨下少了,水用多了,自然就缺水了”,答案多么“简明”啊!

但如果仅仅停留在表层,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就难免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

本文认为这些因素不仅不是导致“水荒”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甚至根本就是反面原因。

比如,城市与工业的扩张增加了用水,但“用水”并不等于“耗水”。

而城市与工业的扩张还必然伴随着农田的减少,同样面积的农田和城市哪个耗水更多?

这些问题若不经定量研究,结论就难免流于“想当然”。

再比如,按照一些人的“信仰”,森林是增加水源的;但所有的观察资料都表明,森林的腾发(土壤蒸发、植物蒸腾)强度大于荒坡裸地;在同等降水条件下,所“增”之水从何而来?

我们还知道,任何生命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消耗水分;森林作为庞大的生命群落难道就可以例外?

不耗水反而增水?

 一、“气候因素”不是“大水荒”的成因

   无庸质疑,近20年来中国北方确实存在着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的趋势。

就黄河流域而言,90年代年降水量较60年代减少了4.2%;气温平均升高了0.58℃[11]。

  但是,一个地区的水源盈亏并非仅仅取决于降水一个因素,而是取决于降水(收入)和蒸发(支出)的总体作用。

   降水减少了4.2%,“收入”是减少了;但水源是否应当减少,还要看“支出”的情况。

   根据多方面资料和研究成果,黄河流域的“天然气候蒸发能力”---水面蒸发量,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7.5%[12]。

   当然,“水面蒸发”还不等于“实际蒸发”;因为实际蒸发还要受土壤供水情况、色泽、质地、植被、粗糙度、等多种地表因素的影响。

但是,在地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蒸发量和水面蒸发量成正比关系[13]。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发生重大地表变化,实际蒸发也当同时减少7.5%。

   降水减少了4.2%,蒸发却同时减少了7.5%;“收入”少了,“支出”更少,“库存”就没有减少的理由。

也就是说,包括气温、日照...降水、天然气候蒸发在内的总体气候因素并不是水源减少的原因。

   若按“干燥度=年水面蒸发量/年降水量”的气候学公式,分子(水面蒸发量)减少了7.5%,分母(降水量)只减少了4.2%,干燥度数值是缩小的。

也就是说,黄河流域的气候不仅没变干燥,反而稍微湿润了。

 

  在气候趋于湿润的情况下,流域水源却大规模减少,那就不应该简单地“归罪”于气候因素,而应当到影响蒸发的其它因素---地表条件变化中去寻找原因。

 二、工业和城市是增加水源的因素

   在中国北方的水危机中,往往首先引起人们关注的是水质的严重污染。

但如果仅仅只是污染,我们就应该能看到满河污水流入大海的景象;而中国北方的现实情况却是大河断流、十河九干、连污水也没有那么多。

这就说明,中国北方的水问题已经不止是停留在污染层次上,而是演进为更为深刻的水源危机了。

   以水源作为研究对象,本文着重于“水‘没’了,到哪里去了”?

而忽略“水‘脏’了,怎么弄脏了的”?

---本文定义的“水源”是不区别“水质”的。

 图表05-中国用水情况变化表[14]

  

   图表05表明:

1980年以来,农业用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工业与城市用水快速增加。

但是,“用水”并不等于“耗水”。

   按照流域水资源研究采取的一般性定义:

“耗水”是指在输、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牧畜饮用等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

   严格地讲,只有蒸发才是真正的耗水。

“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牧畜饮用”不见得就是耗水。

土壤吸收可能有一部分渗入地下,作为地下水、土壤水储量;居民和牧畜饮用将有一大部分通过排便回到污水系统,只有呼吸、皮肤分泌才造成蒸发;矿泉水、西瓜等产品携水也只是水量转移。

其他生活用水比如洗衣服,用水“哗啦啦”看着不少,可真正能被称为“耗水”的是经甩干后、晾晒过程蒸发掉的水分,其它的也进入了排水系统。

   直觉告诉我们,工业和生活只能把水弄“脏”,而不能把水弄“没”;计算证实了直觉。

水的“比热”和“汽化热”都非常大,蒸发水需要很大的能量。

经简单计算,在热效50%的情况下,一吨标煤可蒸发初始温度为摄氏15℃的水5.6m3。

而2005年中国能源总消费为折合标煤22.2亿吨[15];即使把这些能源全部用来蒸发水分,也只可蒸发124亿m3;仅占当年工业、生活用水的6.3%。

    《附文二:

工业耗水率分析和市区耗水量计算》通过对占工业用水量50.0%的“火电业”和另一用水大户---“造纸业”的耗水环节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

工业用水的“蒸发耗水率”不超过10%。

这个结论和“海河水利委员会”李彦东的论断不谋而合。

工业与生活用水可以是水质污染的祸首,却不能够是水源枯竭的罪魁。

   进一步研究认为,工业与城市的扩张必然伴随着同样面积的农田减少。

同样面积的市区耗水量只相当于农田人工灌溉用水部分的1/3。

在天然降水方面,农田和市区降水虽然是同量的,但农田降水将被耕作层土壤吸收后用于田间腾发;而农田转化为市区后,地表将被水泥屋顶、水泥路面覆盖,天然降水非常容易在这些不透水面上形成地表径流,通过城市排水系统进入江河湖泊或在其它地方下渗形成水源总量。

而且,水泥覆盖下的土壤含水也不容被蒸发。

降水的去向只有三种途径:

蒸发、下渗、径流;只要不被蒸发就形成水源。

其实,这个道理很容易通过生活验证:

在电视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强降水发生时“农田未涝城先涝”的画面。

   《附文二:

工业耗水率分析和市区耗水量计算》以北京市为模型,通过对市区与农田用、耗水现状的比较,计算出结果:

每平方公里农田转化为市区、工业区后,若能完全“水泥化”,则每年每平方公里可减少蒸发耗水32万m3,同时增加54万m3的地表径流;综合水源效益为86万m3/平方公里/年。

若新建一座与北京同规模、同工业程度的大都市,每年可增加水源11.6亿m3(10亿立方米库容为大Ⅰ型水库,即特大型水库)。

   深入的量化分析说明:

工业与城市不仅不是水源枯竭的原因,反而是水源形成的重要因素。

以往认为工业与城市扩张、用水增加造成水源枯竭的结论是不经推敲的。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既然城市单位面积水耗远比农田小,对水源的贡献远比农田大,为什么往往城市的地下水位要比周边的深?

   这是因为,城市取水比农业密集,但取水不等于耗水;城市取水使用后,对外转移了水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使用城市排出水灌溉农田的情景。

也就是说,城市的水量输出造成了水位的下降。

   据不完全调查,目前中国农田污染约1.5亿亩;其中,污水灌溉已形成污染的就有3250万亩[16]。

这就是城市对外输水量的结果。

 三、水源危机和森林植被无关

   一些人坚持要从“信仰”出发,认定“森林可以增水”。

似乎只要有了森林,就要水有水要云有云。

说这种“信仰”渊源于“五行相生”吧,可连业余的术士也知道是“水生木”而不是“木生水”。

   毕竟,水文、环境科学是实证科学,不是“术士哲学”和迷信。

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农林业的生产实践都一致告诉我们:

任何生命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消耗水分,森林作为庞大的生命群落,也不可能例外。

就因果而论,森林是水源丰富的结果,而不是水源丰富的起因。

   从统计数据看,自建国以来,除1980年左右因过度宣传“森林保持水土、梯田流失水土”造成森林面积一度下降外,其余都是增长的。

说20多年来的水荒是“森林减少”造成的,不具有统计学依据。

图表06反映了1949年以来中国森林覆盖率变化。

 图表06[17]

  

   就森林的作用而言,森林土壤的丰厚腐植质和腐死根系所遗留的孔道可以比荒坡更快、更多地入渗降水,使得森林具有蓄水减洪作用;林地入渗的水分还有望在旱季缓慢释放为枯水期径流,使得森林具有调水作用;森林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以免冲蚀,使得森林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