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680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docx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

一节英语教学设计的构想

厦门三中林雪玲

摘要:

本文以一节英语教学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对《英语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及对“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orESP)和建构主义有关教学理论的研究,在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法的基础上,阐述了本课教学设计的理念、意图以及对于本教学设计的反思和评价,旨在为推动中学英语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现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共识,许许多多的教师从实践出发在不断地尝试和积极地探索,笔者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以创为主标、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为指导思想,无论是课前教学活动设计、教法的选择、学法的指导、问题的设置,还是课堂具体的实践活动中都力图做到善于激趣引疑、启迪创新思维。

每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最令人惬意之事。

去年,笔者参加了厦门市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在整个参赛过程中感受颇多,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施教两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导学作用和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

现以参赛的教学设计Unit24Lesson93,FINDINGAJOB(SBIII)为例,谈谈这节课的教学构想。

一、立足新理念,活用旧教材

不管是旧教材还是新教材,关键在于教师必须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只有突破教材的束缚,突破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开发个体创造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用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才能体现创新。

因此,如何立足新理念,对新旧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对教师本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将有助于我们为中学英语教学设计找到突破口。

1、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标准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以往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倾向,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使获得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它视学生的发展为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

既注重学生的智力开发,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科学地体现了我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

2、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学生英语的交际能力。

学生的学习应该为人生的下一步做好准备,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学习深造,英语是一种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

这就表明,过去的按原《大纲》组织的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的需求,我们必须在新的形式下,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Hutchinson(1988)提出的有关学习的基本原则,为创新大赛Lesson93,FINDINGAJOB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习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学生用他们已知的知识去理解新的信息。

因此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学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学习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学生仅靠必需的知识去理解事物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懂得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

这就意味着课堂任务和教学活动应该迫使学生去思考。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学生不应该被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因此,衡量教学活动的好坏,不能只看学生说了多少或写了多少,而是要看他动脑筋思考了多少,自己解决了多少问题。

●学习是一个决策的过程。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有赖于学生的决策。

决策对交际与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学生被看成一个思考者,那么决策者就应该是学生本人,而不是老师。

因此,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都应该给学生提供决策的机会。

●学习是一种情感经历。

教师应该尽力减少学生情感因素中的负面影响,尽量使教学活动丰富多样,生动有趣。

Dudley-Evans在TheDevelopmentinESP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以任务为主。

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approach)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中用。

”任务型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实践空间,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适合多种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不但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也有利于合作学习。

Jordan指出,学习就是亲自去做。

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建议和指导,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必须参与课堂活动并通过做这些活动来学习。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的重要性而善于调动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Wright(1988)认为,扮演这种角色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有意义的、有趣的任务去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鼓励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合作。

Jordan还进一步指出教学还应是传播地道语言的场地,通过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和模仿等活动来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有趣。

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全新的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

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充分的自我监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有意识地为自己更好的学习寻找各种策略。

三、教学设计的框架

上述理论强调了在语言教学中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这与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致力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创造性地学习是不谋而合的。

基于Kolb(1984)所提出的思考圈模式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Lesson93FINDINGAJOB教学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经验

准备认知AModifiedReflectiveCycle

反思思考(AfterKolb:

1984)

实践理论

学习

设计环节

教学活动构想

教学活动

设计

设计意图

教法和学法

教师

角色

评价

方式

 

一、

 

教师根据需要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个人或者小组活动,可设置访谈、调查、观察记录、亲身实践体验等活动。

★问卷调查

表(练习册的练习)

★实情调查

表(调查你所熟悉的人求职的渠道,他们的忠告、建议等)

★课文第三

段的六个问题

★自我评估

表(有关:

我的特长/个性/挑战/价值/专长/价值观/令我舒适的工作环境/我信任并支持的事业)

★分小组

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是教学与实践的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搜集处理信息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为语篇教学打埋伏。

同时根据教学需要调整了教学内容。

分组以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竞争的意识。

 

★任务

型教学

★体验

参与合作与交流学习

 

◆指

导者

◆顾

 

◆自评

◆家长评

◆师评

 

二、

据材料

内容选

择适当

的语言

输入的

方式和

途径,

如:

录像、

分组讨

论、问

答等。

★看(求职)

录像等以激趣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自由会话

导入,引出课题(结合课前布置的调查表)

积极利用丰富适当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的学习内容,使现有知识和所学知识有机相联,以启动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以此建立“语言—思维”模型。

 

★启发

式教学

★CAI

辅助法

★以学

生为主

体的教

 

◆激

励者

◆指

导者

◆参

与者

◆评估者

 

◆自评

◆师评

 

三、

小组活动;双人讨论;个人学习思考等。

 

 

★生带着

问题对课文进行限时快速阅读后回答问题

★师提出

课文理解性问题生限时精读课文

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速读和猜词的能力(本课的生词为7个,课文共488个词,根据大纲要求,可将生词处理放在课文教学中进行)。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适时点拨归纳。

 

 

★课文整体教学法

★启发

式教学

★任务

型教学

★以学

生为主

体的教

 

★CAI

辅助教

★合作

探讨学

习法

◆组织者

◆指导者

◆顾问

◆评估者

◆自评

◆他评

◆师评

 

★生讨论,

解答

★生释疑

重难点,

师生讨论

解疑

★师生归

纳课文(图表)

巩固

★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快速跟读

学生模仿语音和语调,注意长句意群的划分,为后面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

 

四、

小组活动;双人讨论;游戏、模仿;角色扮演;开展调查、信息交流、辩论等。

★生独立完

成就业申请表后互问互答

★生一分钟

自我广告

★生分组排

演面试活动

通过模拟语言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表现和合作交流中将知识扩展延伸,融会贯通,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任务的完成为学生提供了衡量的尺度,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满足感。

 

★以学

生为主

体的教

★任务

型教学

★体验

参与合作与交流学习法

 

◆指

导者

◆参

与者

◆评估者

◆顾问

 

 

◆自评

◆组评

◆师评

 

五、

回答深层问题、课文复述、写作、口头报告等。

评价表格、学后反思。

★师提出深

层理解问题

★生讨论发

表见解

★生自我评

价、互相评

价,师点评

检查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归纳小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思考中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将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相结合。

师生从评价中得到反馈,及时得到改善提高。

 

★任务

型教学

★以学

生为主

体的教

★启发

式教学

★合作

讨论学

习法

 

◆评估者

◆组织者

 

 

◆自评

◆组评

◆师评

 

 

六、

 

分层次布置作业,课内知识巩固,课外知识提高

 

★生改写课

★生利用师

所提供的网络资料和书籍搜索和积累有关求职的材料,自我设计个人简历,同时思考如何写应聘信。

进一步巩固课文知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上网查询,阅读并收集整理和内化所获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想象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任务

型教学

★以学

生为主

体的教

 

◆评估者

◆指导者

 

 

◆自评

◆组评

◆师评

四、评价与反思

1、在这节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原则。

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改变为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兴趣、心理需求和个人经验去体验和合作学习,把权利赋予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使课堂真正成为以教师指导、学生主动探求钻研所需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语言实践的场所。

然而,再有创新的教学设计,如果脱离了双基的落实、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就算不上是好的设计。

因此,不能被新的想法冲昏了头,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学习过程中学法的指导,并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完善。

2、课堂是学生英语学习的核心部分,怎样调控好一堂英语课,是这堂课成败的关键,而怎样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则是调控课堂的最有效的手段,会更直接地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将评价当作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学习和课堂形成性评价联系起来,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3、成功的教学是一种创造。

我深感英语课堂教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是无止境的。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肩负着培养21世纪复合型的高素质的人才,应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创造性地构建新颖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设计,始终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对于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如何尽快使自己适应并赶上甚至超越教改的步伐是面临我们的刻不容缓的问题。

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同行和专家所关注。

本文这节创新课的教学设计旨在探索一条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子,愿能为同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书目

[1]KolbDA.ExperientialLearning.HemelHempstead:

Prentice-Hall,1984

[2]WrightT.RolesofTeachersandLearners.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

[3]HutchinsonT.MakingmaterialsworkingintheESPclassroom.ELTDocuments128:

ESPintheclassroom:

PracticeandEducation.BritishCouncil,198871-75

[4]HutchinsonTandWatersA.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7]韩萍等.《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新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外语界,2003

(2):

24-27

[8]AlanMaley主编.LEARBIBG-BASEDTEACHING《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ISBN7-5617-1977-9/H.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