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615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docx

土壤肥料习题汇总

一、概念题

1.土壤水吸力2.土水势的概念

3.风化作用4.土壤热容量

5.土壤的供肥性6.土壤热扩散率

7.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8.土壤容重

9.可塑性10.土壤质地

11.最大分子持水量12.可变电荷

13.矿物14.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

15.土壤导热率16.钙化过程

17.土壤结构18.机械组成

19.潜育化过程20.永久电荷

21.养分归还学说22.复混肥料

23.枸溶性磷肥24.热性肥料

25.混成肥料26.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27.冷性肥料28.离子拮抗作用

29.异成分溶解30.有机肥料

31.氮肥利用率32.矿质营养学说

33.厩肥34.作物营养临界期

35.生理酸性肥料36.生理中性肥料

37.生理碱性肥料38.硝化作用

39.反硝化作用40.根外营养

41.闭蓄态磷42.不可替代率

43.水溶性养分44.交换性钾

45.质流46.截获

47.扩散48.灰分元素

49.基肥50.种肥

51.追肥52.堆肥

53.堆肥54.必需营养元素

55.离子拮抗作用56.同等重要率

57.同等重要率58.铵态氮

59.潴育化过程60.白浆化过程

61.灰化过程62.盐化过程

63.碱化过程64.土壤水平分布规律

65.土壤垂直分布规律66.土壤肥力

67.土壤保肥性68.土壤粘结性

69.土壤粘着性70.土壤下塑限

71.土壤上塑限72.土壤塑性值

73.土壤吸湿水74.土壤膜状水

75.土壤毛管水76.萎蔫系数

77.自然肥力78.人工肥力

79.潜在肥力80.经济肥力

81.物理风化作用82.化学风化作用

83.生物风化作用84.原生矿物

85.次生矿物86.高岭石

87.蒙脱石88.水云母

89.同晶替代90.硅氧四面体

91.硅氧片92.铝氧八面体

93.铝氧片94.酸胶基

95.碱胶基96.岩浆岩

97.沉积岩98.变质岩

99.离子交换作用100.基质势

101.压力势102.渗透势

103.重力势104.原始成土过程

 

二、填空题

1.土壤、、和是土壤的物理机械状。

2.毛管上升水达最大量时的土壤含水量为是土壤有效水储量的。

3.阳离子交换量为时,表明土壤保肥能力差。

4.砂质土矿质养分少,土壤保肥力、肥效、不持久。

5.按土壤肥力的发生作用上看,土壤肥力可分为和。

6.土壤水总是从水势处向水势处运动。

7.土壤水总是从吸力处向吸力处流动。

8.一般来说,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空气中CO2质量分数,O2质量分数。

9.土壤通气性的主要机制包括:

和。

10.土壤耕性的好坏包括、以及三项标准。

11.土壤干燥以后,土壤的Eh的变化方向是:

12.过磷酸钙的溶解过程为,即溶解后的成分与原来成分的不同。

13.土壤固相部分质量多的部分是。

14.确定施肥量的方法有、和

三种。

15.磷肥按其磷酸盐的溶解度不同,可以分为、

和。

16.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四种作用,它们是:

、、

、。

17.植物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和。

18.植物需肥的关键时期有和。

19.草木灰是植物熏烧后的残灰。

熏烧时“见烟不见火”,草木灰中的钾为,若高温燃烧(>700℃),钾则以为主。

20.复混肥料的有效养分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其中,是用N:

P2O5:

K2O及总浓度的百分数表示,如:

“3:

1:

1,45%”,将其转换为分析式为:

21.在饱和土壤水运动是指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的运动。

22.氯化钾和硫酸钾均是生理  肥料。

23.物理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和。

24.土壤热容量越大,土壤增温越。

25.根据有机肥的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一般把有机肥分为:

  、

 、和。

26.根据氮肥中氮素的形态,常将氮肥分为三种类型,尿素属态氮肥,施入土壤后,大部分在作用下为铵态氮和二氧化碳,而铵态氮又会进一步氧化为,从而影响尿素的肥效。

27.土壤容重数值于土壤比重。

28.某复合肥料有效成分为10-20-15,表示该复合肥料含10%,20%,

15%。

29.配制16-6-6的混合肥料1000kg,需用尿素(含N46%)千克、过磷酸钙(含P2O512%)千克、氯化钾(含K2O60%)千克及填料千克。

30.植物吸收的磷主要以为主,是逆浓度梯度的主动吸收。

31.水汽从气压处移向气压处,从温度处移向温度处。

32.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为、、、。

33.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因素包括、

、、和

等。

34.土水势包括、、重力势、压力势等分势。

35.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主要的氮肥品种是。

36.一般根据磷肥中所含磷酸盐的溶解性,可将磷肥分为三类,即,和。

37.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两个主要方向是:

和。

38.从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吸收状况来看,有两个极重要的时期,一个是,另一个是。

如能满足这两个重要时期作物对养分的要求,可以显著地提高产量。

39.是影响土壤发生发展的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

40.土壤热量的来源主要有、、。

41.盐基饱和度是指土壤胶体上各种交换性盐基离子的总量占的百分数。

42.依照电荷受pH的影响程度,土壤胶体的电荷可以分:

、。

43.、和都是土壤重要的化学性状。

44.草木灰是植物熏烧后的残灰。

熏烧时“见烟不见火”,草木灰中的钾为;若高温燃烧(>700℃),钾则以为主。

45.两种主要的致酸离子是、。

46.土壤中的养分一般通过 、和 三种途径迁移至植物根系表面。

47.阳离子交换量为时,表明土壤保肥能力强。

48.旱作土壤耕层总孔度以适宜于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49.土壤孔隙可以分为三大类,它们是:

、、。

50.根据氮肥中氮素的形态,常用的氮肥一般可分为、和

三类。

51.复混肥料的有效养分可以用两种方法表示,其中,  是用N:

P2O5:

K2O及总浓度的百分数表示,如:

“3:

1:

1,45%”,将其转换为分析式为:

 。

52.确定施肥量的方法有、和

三种。

53.草木灰是植物熏烧后的残灰。

熏烧时“见烟不见火”,草木灰中的钾为;若高温燃烧(>700℃),钾则以为主。

三、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选出的正确答案字母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下列土壤水分类型完全属于无效水的是()。

A.毛管水B.膜状水

C.吸湿水D.重力水

2.粘质土特征为()。

A.热容量大,昼夜温差大B.宜耕期短

C.保肥性强D.通透性差

3.植物之所以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是由于()。

A.根水势大于土水势B.根水吸力大于土壤水吸力

C.土水势等于根水势D.根水吸力低于土壤水吸力

4.许多试验证明,进行根外喷施肥料效果最好在()。

A.早晨有露水时B.中午烈日下

C.傍晚无风时D.雨后晴天

5.土壤pH的宏观分布格局是()。

A.南酸北酸B.南碱北酸

C.南碱北碱D.南酸北碱

6.作物缺锌时,首先从()开始表现出缺乏症状。

A.上部叶片B.中部叶片

C.下部叶片D.茎上叶片

7.物理风化作用风化产物特征为()。

A.化学组成发生改变B.化学组成保持不变

C.产生了次生粘土矿物D.具有胶体性质

8.某定量土壤风干状态重90g,干状态重80g,则其土壤含水率为()。

A.10.5%B.9.5%

C.11.5%D.12.5%

9.土壤中最有利作物生长的结构是()。

A.团粒结构B.块状结构

C.片状结构D.核状结构

10.缺少微量元素Mo时,某些植物的典型症状为()。

A.豆科“杯状叶”B.十字花科“鞭尾状叶”

C.油菜“花而不实”D.苹果“簇叶病”

11.草木灰中钾的主要形态存在是()。

A.硫酸钾B.氯化钾

C.硝酸钾D.碳酸钾

12.果树缺少某种微量元素时,幼叶变小直立,由于节间缩短而呈簇状和丛生,称“小叶病”,这种微量元素是()。

A.锌B.铁C.硼D.钼

13.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

A.起主导作用B.针叶林形成碱性土壤

C.草本植物易形成酸性土壤D.木本植物形成土壤多呈碱性

14.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

A.有益元素B.品质元素

C.营养元素D.生命元素

15.影响土壤粘结性的因素中()。

A.土壤质地越粘重,粘结性越强。

B.2:

1型粘土矿物粘结性小于1:

1型粘土矿物

C.腐殖质含量越高,粘结性一直增强

D.土壤团聚化程度越高,粘结性越强

16.在下述化肥中,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

A.碳铵B.硝铵

C.液氨D.硫酸铵

17.配制16-6-6的混合肥料1000kg,需用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2O512%)、氯化钾(含K2O60%)及填料各()千克?

A.350、50、100、500B.50、100、500、50

C.350、500、100、50D.500、350、50、100

18.与其它微量元素不同,在酸性条件下容易产生沉淀,降低有效性的元素是()。

A.锌B.铁

C.钼D.锰

19.石英、黑云母和白云母的风化难易程度不同,它们从难到易的风化顺序是()。

A.石英,黑云母,白云母B.石英,白云母,黑云母

C.黑云母,石英,白云母D.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20.在水稻与旱作物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应掌握的原则是()。

A.旱重水轻B.旱轻水重

C.水旱并重D.水旱均轻

21.一般把田间持水量视为土壤有效水的()。

A.上限B.下限

C.最低含量D.中间含量

22.许多试验证明,进行根外喷施肥料效果最好为()。

A.早晨有露水时   B.中午烈日下

C.傍晚无风时D.雨后晴天

23.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盐基饱和度的大小是()。

A.酸性土壤高B.酸、碱性土壤一样

C.碱性土壤高D.无法判定

24.钾素通常被称为作物的()。

A.有益元素B.品质元素

C.营养元素D.生命元素

25.粘质土特征为()。

A.热容量大,昼夜温差大B.宜耕期短

C.保肥性强D.通透性差

26.土水势的主要分势与溶质有关的分势是()。

A.基质势B.压力势

C.溶质势D.重力势

27.与Cu、Fe等微量元素不同,在植物体内不参与化合价的变化,也不是酶的成分或活化剂的微量元素是()。

A.钼B.锰C.硼D.锌

28.土壤空气与近地表大气的组成差别,主要有()。

A.土壤空气中CO2的含量高于大气

B.土壤空气中O2的含量高于大气

C.土壤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氧化性气体

D.土壤空气中水汽含量高于大气

29.土壤的物理机械性主要包括()。

A.土壤粘结性B.土壤粘着性

C.土壤保肥性D.土壤可塑性

30.缺少微量元素Mo时,典型症状包括()。

A.豆科“杯状叶”B.十字花科“鞭尾状叶”

C.油菜“花而不实”D.苹果“簇叶病”

31.胡敏酸具有以下性质()。

A.溶于稀碱B.不溶于稀酸

C.不是腐殖酸的主要成分D.是黑腐素的同素异构体

32.钾素的生理功能包括()。

A.增强作物的抗逆性B.增强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输

C.促进酶的活化D.促进脂肪代谢

33.化学性质不稳定,常温下也易分解挥发,有强烈的氨臭味的铵态氮肥是()。

A.碳酸氢铵B.硫酸铵

C.氯化铵D.硝酸铵

34.在下述化肥中,属于生理酸性肥料的是()。

A.碳铵B.硝铵

C.液氨D.硫酸铵

35.()与Cu、Fe等元素不同,在植物体内不参与化合价的变化,也不是酶的成分或活化剂。

A.MoB.Mn

C.BD.Zn

36.下列有机肥料中,属于热性肥料的是()。

A.牛粪、猪粪B.猪粪、马粪

C.牛粪、羊粪D.马粪、羊粪

37.土壤胶体的基本构造有()。

A.胶核B.决定电位离子层C.非活性补偿离子层D.扩散层

38.适合于一般旱田作物生长的土壤容重范围是()。

A.1.1~1.3g/cm3B.1.3~1.8g/cm3

C.0.5~1.0g/cm3D.1.8~2.3g/cm3

39.介质pH升高时,土壤可变负电荷增多,土壤永久电荷()。

A.不变B.增多

C.减少D.无法判断

40.介质pH升高时,土壤可变负电荷增多,土壤永久电荷()。

A.不变B.增多

C.减少D.无法判断

41.下列土壤孔隙所吸附的土壤水,有效性最高的是()。

A.非活性孔隙B.通气孔隙

C.毛管孔隙D.无效孔隙

42.果树缺()时,幼叶变小直立,由于节间缩短而呈簇状和丛生,称“小叶病”。

A.锌B.铁

C.硼D.钼

43.下列属于水力运积的母质是()。

A.冲积母质B.残积母质C.黄土母质D.塌积母质

44.尿素含有少量(),因而不适合作种肥。

A.游离酸B.游离碱

C.缩二脲D.尿素甲醛

45.能够产生红色绣斑的成土过程是()。

A.碱化过程B.盐化过程

C.潴育化过程D.潜育化过程

46.作物缺钾时,首先从()开始表现出缺乏症状。

A.上部叶片B.中部叶片

C.下部叶片D.茎上叶片

四、判断题

在题后的括号内对的画“√”,错的画“×”。

1.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合,会引起氨的挥发损失。

()

2.缺钾的典型症状是老叶的叶尖和叶缘发黄,进而变褐,焦枯呈灼烧状。

()

3.碱性土不一定是碱化土,而碱化土肯定是碱性土。

()

4.土壤当量孔径是土壤孔隙的真实孔径。

()

5.植物体内所含的元素全部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

()

6.作物缺磷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上,有的作物茎叶呈紫红色。

()

7.土壤盐基饱和度越大,土壤pH值越高。

()

8.土壤热容量随土壤水分增加而增大。

()

9.植物缺Mn后叶片失绿并出现黄褐色或赤褐色斑点,而叶脉保持绿色。

豆类作物出现“褐斑病”。

()

10.氮肥深施比表面撒施的利用率高,肥效稳定,后劲足。

()

11.对于粘质土而言,松散状态比分散状态好。

()

12.土壤热容量随土壤含水量和容重的增加而增大。

()

13.根外喷肥是一种经济、有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方法,常用的浓度是0.1%~0.2%。

()

14.土壤通气强度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指标之一。

()

15.冻后聚墒利于早春作物生长。

()

16.通气不好的土壤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

17.草木灰除不含氮外,含有作物体内各种灰分元素,其中含钾、钙较多,磷次之。

因此,草木灰的作用不仅是钾的作用,而且还有磷、钙、镁微量元素等营养的作用。

                    ()

18.土壤容重越大,土壤越紧实。

()

19.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壤发生发展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

()

20.决定植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绝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

()

21.在华北的褐土及栗钙土中2:

1型胀缩性层状铝硅酸盐蒙脱石的含量较多。

()

22.钼酸铵是二元复合肥料。

()

23.土壤通气良好,Eh值上升,土壤通气不良,Eh值下降。

()

24.土壤中NH4+易被土壤胶体吸附,所以,易施于水田。

()

25.溶解作用属于化学风化的一种方式。

()

26.硫酸铵施于水田效果比氯化铵好。

()

27.所有方法测出土壤有效态氮含量都相等。

()

28.土壤生产力等同于土壤肥力。

()

29.硫酸铵施于水田效果比氯化铵好。

()

五、简答题

1.土壤水分的调节措施有哪些?

2.简述创造土壤良好结构的措施。

3.简述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

4.土壤液态水具有哪些形态,其有效性如何?

5.试分析产生土壤缓冲性能的机理。

6.简述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及类型?

7.为什么说粘质土“发老苗不发小苗”,而砂质土“发小苗不发老苗”?

8.为什么说砂土保水抗旱能力弱,而粘土保水抗旱能力强?

9.简述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

10.简述创造土壤良好结构的措施。

11.简述土壤空气组成特点。

12.自然土壤与农业土壤的土体构型有何不同?

13.简述土壤酸碱性调节。

14.简述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影响因素。

15.简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6.试述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的调节措施。

17.土水势包括那些分势。

18.土壤腐殖质的组分有哪些?

19.土壤热量的主要来源?

20.化学风化的四种作用?

21.土壤胶体的种类是哪三种?

22.毛管水可分为哪两种?

23.土壤孔隙三大类型?

24.土壤通气性的主要机制包括包括哪两种?

25.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26.见的成土矿物类型有那两种?

27.物理风化作用包括哪四种作用。

28.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两个主要方向是什么?

29.说出三种常见的粘粒矿物。

30.母质因素会影响土壤的哪些性质?

31.为什么说没有生物的发展,就没有土壤的形成。

32.温度因素影响土壤形成过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3.潴育化过程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

34.白浆化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35.什么叫土壤有机质?

包括哪些形态?

其中哪种最重要?

36.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哪些?

你认为最有效是哪种?

37.什么是土壤胶体?

土壤胶体有哪些特性?

38.阳离子交换作用有哪些特点?

39.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40.土壤胶体表面分哪几类?

41.某土壤,已测得物理性粘粒(<0.01mm)含量为42%,(﹥1mm)的石砾含量为4%,用苏联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查出其质地名称。

42.土壤结构有哪些类型?

团粒结构的肥力意义是什么?

43.培育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44.耕性包括哪些内容?

45.说说土壤酸碱缓冲液作用的重要性。

46.土壤盐基饱和度与酸碱性有何关系?

47.土壤缓冲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48.什么是土水势?

它由哪几个分势组成?

49.容重有什么重要性?

50.“冻后聚墒”和土壤的“夜潮”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51.何为土壤呼吸?

52.简述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53.如何提高过磷酸钙的肥效?

54.为什么在农业生产中要提倡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

55.简述有机肥料的种类

56.简述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

57.人粪尿贮存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8.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59.合理施用过磷酸钙的措施有哪些?

60.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有哪些?

61.为什么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

62.人粪尿贮存过程中需要采取哪些保肥措施?

63.怎样合理施用钾肥?

64.简述复混肥料的发展趋势。

65.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有哪些?

66.简述如何合理施用钾肥。

67.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有那些?

并做简单介绍。

68.怎样合理施用钾肥?

69.如何提高过磷酸钙的肥效?

70.主动吸收与被动吸收的区别。

71.进行根外营养应注意那几个主要环节?

72.根外追肥时配置营养液的浓度范围值。

73.土壤pH值与土壤养分之间有何关系。

74.土壤Eh值对哪些土壤养分影响最大?

75.水、旱田土壤的Eh值大致是多少?

76.对“发小苗,无后劲”土壤的科学解释。

77.提出土壤养分供应强度和供应容量问题的依据。

78.为什么不把有机氮肥例入有机氮肥?

79.常用的化学氮肥有那几类?

80.请写出常用氮肥的化学式及有效成分含量。

81.施用硝态氮致酸氨态氮致碱的原因?

82.尿素中缩二脲有何毒害作用?

83.追肥尿素为什么要比其他氮肥早?

84.为什么尿素不宜作种肥宜作追肥?

85.作物供磷过多的症状试解释之。

86.为什么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低于氮肥?

87.写出各种磷肥的化学式并指出他们的有效成分。

88.过磷酸钙质量的国家标准。

89.写出各种磷肥的化学式并指出他们的有效成分。

90.过磷酸钙质量的国家标准。

91.过磷酸钙在石灰性土壤和酸性土壤的转化途径。

92.作物缺钾与缺氮缺磷的区别。

93.写出常用钾肥的化学式及含钾量。

94.草木灰中钾的形态及含钾范围。

95.pH值与土壤有效硼的关系。

96.一般根外追锌(ZnSO4.7H2O)矫正缺锌的浓度是多少?

97.铁肥的用法与用量。

六、论述题

1.试述腐殖质的基本性质。

2.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试述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4.试分析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要因素。

5.试述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的调节措施。

6.试述我国现行的土壤分类系统。

7.试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有那些?

8.栽培植物前应考虑哪些土壤性质?

9.谈谈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0.试述如何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11.论述如何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

12.论述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及其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优越性?

13.什么叫做矿物?

分析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4.以事例解释氧气分压、气温、光照等对养分吸收的影响。

15.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应期再作物合理施肥中的意义和作用。

16.试述土壤全量养分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为什么作物产量与全量养分无显著正相关?

17.用不同(提取)方法测定的同一养分测定值判定出的分级值能否通用?

举例说明。

18.看土壤养份化验単时注意那些问题?

结合化验单内容谈谈如何能配好肥。

七、计算题

1.现有500平方米的地块,耕层深度为20厘米,若土壤密度(土壤容重)为1.25g/cm3,土粒密度(土壤比重)为2.50g/cm3,土壤含水量的重量百分数为20%.

请计算:

(1)耕层土壤的总孔隙度;

(2)耕层土壤的干土重;(3)土壤含水量的体积百分数;(4)土壤的固相、液相和气相的比例。

2.某土壤每公顷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g/kg,该土壤有机质的矿化率为2%,假定所施有机物质为紫云英,其腐殖化系数为0.20,含水率为80%,问每年每公顷至少施入多少紫云英才能维持该土壤有机质的平衡?

(该土壤容重为1.2g/cm3,耕层厚度为30cm)

3.某一公顷的麦田耕层深30cm,其容重为1.2g/cm3,田间持水量为30%,灌水前测得含水量为20%,测后灌水600m3/hm2,10天后测得同一根层含水量19%,期间降水5mm,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