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262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

《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docx

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

2019年高考压轴卷(北京卷)文科历史(附解析)

第I卷(选择题,44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地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许多经济现象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下列经济现象出现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  )

A.铁犁牛耕在农业领域中逐步推广B.“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贸易

C.已经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区域间的长途贩运成为经济特点

13.《洛阳伽蓝记》成书于6世纪初,书中对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有详细记载。

其中说道:

“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

”这主要反映了(  )

A.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B.北朝经济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繁荣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14.故宫博物院钟表馆收藏了十八世纪200多件中外各式钟表,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铜镀金写字人钟”(见图9)当启动开关时,一个欧洲绅士模样的机械人就会在面前的纸上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8个汉字。

这件藏品能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

图9

1学东渐进程开始②“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③西方完成工业革命

④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15.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出现大危机,受王安石变法启发,时任美国农业部长的华莱士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

以下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措施为其提供了借鉴(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市易法④均输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6.鸦片战争爆发后,徐继畬提出“变局论”并首倡备战和戎、平等外交的主张。

19世纪60年代,“变局论”被广泛认同。

为应对变局,当时采取的措施是(  )

①设立总理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③设立同文馆,培养外语、科学技术人才④设农工商总部、巡警部、学部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1890年,马建忠提出“富民说”,强调“精求中国固有之货,令其畅销”“仿造外洋之货,敌其销路”,开采矿山,以保证财富常聚而不散。

作者意在(  )

A.唤醒中国人的民族意识B.呼吁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支持民众反帝爱国运动D.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亡

18.

第十三章

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四、……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五、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三、党在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策略的转变

六、党为早日实现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依据《中国共产党史》第十三章的目录,“四”的标题应该是()

A.南京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B.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D.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

19.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

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

这场“谈话”

A.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C.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D.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

20.法律为古代罗马人最杰出的创造物。

下列有关罗马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万民法维护帝国境内所有人权益②适应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变化③随着罗马政体的变化而不断发展④奠定了近代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1.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新旧事物的关系,社会主义只是否定资本主义失去生命力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一切仍有生命力的东西,则加以改造和吸收,使其变成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发展的基础。

从苏俄(联)的发展历程看,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辩证关系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经济互助委员会D.斯大林模式

22.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苏联和美国实际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对比图。

该图能够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

①美苏两国的力量消长影响着国际关系②朝鲜战争导致美国七十年代经济下滑

③苏联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④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超过美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3.席勒曾这样评论一种艺术流派:

“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下列文学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

A.《巴黎圣母院》B.《百年孤独》

C.《大卫·科普菲尔》D.《等待戈多》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行会约始于唐,当时在市中按行业组织成行,有行头管理,负责向政府纳税……行户之间相互帮助,行头代表本行利益,有事与官府交涉。

工商业者要按行向官府供应百货,官府上下勒索,各行苦不堪言。

宋代的行会也是一种垄断性的组织,如不是本行中人,即不得在当地营业。

为了防止本行内部的竞争,行会评定物价,规定了行户不得离开这一规定而“违众独减”。

唐宋时期的行会大体上已是工商业者的独立组织,其组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护本行业的利益,同时也在于使行业内部保持平等,防止因为激烈竞争而分化。

西欧城市的状况取决于当时的生产水平。

城市里有各种市政组织和行会组织,这些组织基本上是封建性的。

行会是一种手工业同行组织,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会。

它的产生,首先是为了抵制封建主的剥削,其次是为了防止同行竞争。

行会规定物品的价格、质量,这对保证质量,防止竞争,发展生产是有利的。

城市中行会的首领,加上一些市民代表、医生、教师等,共同组成城市政府。

城市政府大多实行民主政治,遇到事情协商解决。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比较中国古代行会和西欧行会异同点(8分)

材料二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鼓舞着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

从现代民主政治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是直接促发和指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事件——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

正是这两次革命把由英国革命正式开始的现代民主政治创制实验大幅度地推向了深广,并最终完成了现代民主政治基本形态的构筑。

——引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启蒙运动的背景,说明启蒙运动对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影响。

(12分)

材料三清末“新政”从1901年开始到1911年止,历时11年,是晚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社会变革。

工业化继续发展,民主化继续深化,两者都出现高潮并取得了新的成果。

清末“新政”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的高潮。

从1903年起,清廷成立商部(后改组成农工商部),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承认民间商人自由经营现代工商、铁路和金融业的权利,确立了现代企业的合法地位。

从1904年起,民办企业数明显增加,出现了私人集资办企业以取代官办企业的明显转变。

到1911年,各地出现了民办工厂347家。

中国从沿海口岸到内地农村,都更强烈地受到现代化经济成分的影响。

与此同时,民主运动重新焕发生机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就运动方式而言,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形成了民主运动的两大阵营。

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都对早期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革命派的存在及其影响力和力量的不断扩大,对清廷构成直接威胁和巨大压力,迫使清政府加快变革的步伐。

立宪派则积极参与推动了宪政改革。

工业化和民主化运动推动了清末经济、教育、军事和政治等领域的变革,使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解体,现代社会渐露头角。

——摘自谭来兴《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解读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影响。

(14分)

42.材料16世纪中期,葡萄牙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再转运到欧洲,获取了大量白银。

另一方面,葡萄牙人参与中、日丝银贸易。

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

这些白银大部分流入中国。

同时,西班牙以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运载大量中国茶叶、丝绸、棉布和瓷器等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

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20年间共运输白银3000吨,这些白银也基本流入了中国。

(1)简述16世纪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和影响。

(8分)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12.【答案】A【解析】从图中的秦、韩、赵、魏、楚、燕、齐分布地图,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推广的,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武帝时期开通的,排除B项;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排除C项;区域间长途贩运是在明清时期成为经济特点,排除D项。

13.【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对北魏时期洛阳城的记载,可知洛阳由晋宋的荒凉发展到北魏时期的“礼义富盛,人物殷阜”,体现出北魏进行汉化改革,推动了洛阳文明恢复和提升,故选C项;魏晋时期战乱没有波及到洛阳城,与材料中“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不符,排除A项;北魏时统治者进行汉化改革,带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但材料不能体现吸引南方士族北迁,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洛阳经济文化的繁荣,国家统一有利于北魏经济发展,但不是洛阳文明繁荣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14.【答案】B【解析】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后期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故①错误;材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体现的是“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故②正确;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故③错误;材料“其中最特别的是一件进贡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铜镀金写字人钟’”体现的是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5.【答案】D【解析】据材料“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稳定物价,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为农民提供农业贷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指的是每当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给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贷款,收取一定的利息,故①正确;募役法规定原本百姓按户等轮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与材料无关,故②错误;市易法指的是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故③正确;均输法指的是设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统一收购和运输,与材料无关,故④错误,选择D项符合题意。

1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由材料并结合史实可知徐继畬的“变局论”在洋务运动时期得以实现,洋务运动时期设总理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故①正确;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也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故②正确;设立同文馆,培养外语、科学技术人才也是洋务运动的内容,故③正确;设农工商总部、巡警部、学部等是清末新政的内容,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7.【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末实业救国思潮。

由材料中畅销中国之货,仿造外洋之化,开采矿山均属于兴办实业,联系史实可知马建忠在1890年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提出兴办实业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故选D项;材料中马建忠富民意在提倡兴办实业,而不是在精神层面唤醒国人,排除A项;材料中马建忠的富民说意在提倡兴办实业,但没有涉及是否放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中马建忠富民意在提倡兴办实业,而不在于从政治层面支持民众的反帝爱国运动,排除C项。

18.【答案】C【解析】由表格内容可知该章节主要讲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做出的斗争,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是中共坚持抗日及推动全民族抗日的重要表现,符合章节主题与目录设置特点,故选C项;南京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不属于中共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做出的斗争,不符合章节主题,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建立的,不符合材料中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于1937年9月正式形成,发生于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这不符合目录按时间先后顺序设置的编排特点,排除D项。

19.【答案】B【解析】材料中邓小平认为要“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关起门来不行”,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主张,故选B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意在解放思想,与材料中“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关起门来不行”无关,排除A项;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这与材料中“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关起门来不行”无关,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78年还未认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排除D项。

20.【答案】B【解析】万民法维护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利益,故①错误;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使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故②正确;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出现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帝国时期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所以罗马法随着罗马政体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故③正确;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来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21.【答案】B【解析】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很明显新经济政策吸收借鉴了资本主义有生命力的东西,故选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排除A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的最典型特征是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排除D项。

22.【答案】C【解析】美苏之间的力量消长影响着国际关系,如古巴导弹危机、星球大战计划等,故①正确;朝鲜战争1950年爆发至1953年结束,不可能导致美国七十年代经济下滑,故②错误;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苏联的GDP年均增长率总体上处于下滑状态,说明其发展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故③正确;苏联GDP年均增长率超过美国并不代表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超过美国,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23.【答案】A【解析】浪漫主义文学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由材料“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可知这一艺术流派属于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符合题意,故选A项;《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排除B项;《大卫·科普菲尔》是现实主义文学,排除C项;《等待戈多》是现代荒诞派戏剧,排除D项。

37.【答案】

(1)(8分)特点:

行会是工商业独立组织,保护本行业的利益,并使行业内部保持平等,通过定价等方式防止本行业由于剧烈竞争而分化。

(4分)中国的行会有时是官府的工具,对工商业进行管制和压榨;西欧行会的独立性更强,参与城市政府管理,对城市的发展和西欧政治的影响更大。

(4分)

(2)(12分)背景:

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初步解放人的思想;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6分)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787年宪法根据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学说,规定了美国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的职责与权利;法国的《人权宣言》阐述了天赋人权学说,体现了要求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思想。

(6分)

(3)(14分)解读:

戊戌变法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孙中山反清民主革命愈演愈烈,国内外及朝廷上下要求改革,清朝统治集团认识到不改革旧的社会体制也就无法继续维持统治。

清末“新政”开始的社会变革,使社会工业化继续发展,民主化继续深化。

迫于新兴资产阶级强大压力,适应工业化发展客观要求,清政府调整工业化政策,通过扶持民间工业的发展,并赋予法律制度的保障。

使工业化纳入了法治的轨道,民办企业的增加,使得中国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实力大增。

20世纪初,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请完成的封建统治,建立一个现代资产阶级共和国;立宪派主张在不废除君主的前提下,通过和平、合法合渐进的方式改革传统的政治体制,制定宪法,召开国会,以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他们都对早期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革命派以中国同盟会为领导核心,利用报刊宣传民主思想,发动多次武装起义,组织民众投身到民主运动中去。

立宪派参与宪政变革,从五大臣出洋考察各国政治,到仿行宪政的实施,再到宣布提前召开国会。

他们利用资政院、谘议局等合法场所,抨击专制政治,推动宪政改革。

清末民主运动取得了不少实质性的成果,尤其是导致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使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解体,为辛亥革命革命后的早期现代化作了充分的准备。

但这时中国社会封建专制统治依然如故,传统的社会结构改变也不大,获得一定发展的资产阶级还处于无权的地位。

“清末新政”时期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迈进近代社会的典型期。

改革和革命共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归纳准确完整,本题采意给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相同点,从材料一“唐宋时期的行会大体上已是工商业者的独立组织,其组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护本行业的利益,同时也在于使行业内部保持平等,防止因为激烈竞争而分化”、“行会是一种手工业同行组织,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会”,“其次是为了防止同行竞争。

行会规定物品的价格、质量,这对保证质量,防止竞争,发展生产是有利的”,可总结中国古代行会和西欧行会相同点。

第二小问不同点,从材料一“有行头管理,负责向政府纳税……工商业者要按行向官府供应百货,官府上下勒索,各行苦不堪言”、“它的产生,首先是为了抵制封建主的剥削”、“城市中行会的首领,加上一些市民代表、医生、教师等,共同组成城市政府。

城市政府大多实行民主政治,遇到事情协商解决”,可总结中国古代行会和西欧行会不同点。

(2)第一小问背景,结合18世纪欧洲的时代特征,运用法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史实,概括启蒙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二小问影响,结合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法国大革命与启蒙思想家主张相似的有关史实,说明启蒙运动对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影响。

(3)解读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影响,先要从清末“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方面说明清末“新政”对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的作用,然后结合清末“新政”被迫实行预备立宪的史实,以及材料三中涉及的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民主要求的异同、二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清末“新政”对民主化的影响。

42.【答案】

(1)背景:

明朝中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发达,茶叶、丝绸、瓷器等大量出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市镇商业繁荣,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葡萄牙、西班牙开辟了美洲对中国、印度、日本等地的跨太平洋贸易航线。

(6分,如答出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可同等给分)影响:

形成了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一小问背景,由材料“西班牙以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运载大量中国茶叶、丝绸、棉布和瓷器等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可知中国茶叶、丝绸、棉布和瓷器大量外销,说明明朝中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发达,茶叶、丝绸、瓷器等大量出口;联系明朝史实可知明朝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商业繁荣,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联系16世纪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可知葡萄牙、西班牙开辟了美洲对中国、印度、日本等地的跨太平洋贸易航线。

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可知形成了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43.【答案】原因:

①相似的文化传统;②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饱受冲突和战争之苦的欧洲人激起了对统一的强烈愿望;③法德的和解;④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和摆脱苏联威胁与美国控制的需要。

(6分。

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得满分)进展: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形成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任举其中两个正确事例即可得4分。

【解析】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合背景需要从相似的文化传统、欧洲人对统一的强烈愿望、法德的和解、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和摆脱苏联威胁与美国控制的需要等角度入手。

据材料“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有: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形成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