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掌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897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丰掌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丰掌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丰掌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丰掌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丰掌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丰掌故.docx

《大丰掌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丰掌故.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丰掌故.docx

大丰掌故

《大丰掌故》校本教材

纪念大丰小学诞辰100周年  

   第一章   大丰概况

    学习提示:

第一章让你了解大丰的概况,由《区域位置》、《自然地理》、《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和《规划前景》等五篇课文组成。

如果一个人连他生活、生长的地方都不了解,起码他缺少一种关爱和关心的情怀。

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就从你身边开始。

课外拓展阅读编写了《浅说华夏》、《天府之国》、《成都纪事》、《香城新都》和《北部新城 》等五篇文章,目的是希望你开阔眼界,拓展家乡范畴,启迪家乡意识。

 

思考题:

目前,你对大丰印象最深的事情有什么?

大丰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印象?

请写出具体的事情、具体的地方,并把留下印象的原因写出来。

实践题:

考察一下大丰目前的水资源情况,重点考察自然河流的源头以及流经大丰的状况(流量、水质、利用等),也可以考察居民用水的来源,写出一份调查报告。

把你想说的其它话记在这里:

第一课   区域位置

大丰街道办事处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历史上誉为“天府膏腴”、“川西碧玉”即如大丰。

大丰街办位于成都以北,新都以西,距成都火车站4公里,距新都城区15公里。

大丰街办南与金牛区沙河源街道连界,北与本区龙桥、斑竹园街道接壤,西与郫县安靖、团结毗连,东与金牛区天回街道相邻。

大丰街办紧邻北三环路,在成都绕城高速路以内。

成彭高速、蓉北商贸大道、北新干线贯穿全境,地铁1号起点站也将落户大丰。

大丰一直是成都北门门户,是成都北部新城开发的桥头堡,未来大丰将迎来区域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课外拓展阅读(第1课)

                              

                                                          浅说华夏 

华夏是中国和汉民族的古称,远古时期,中国境内分布许多氏族部落。

公元前5000年,黄河发了一场大洪水,华北平原的人口几乎绝迹,一部分幸存者逃亡到关中(即后来的华族),另一部分幸存者则逃亡到陕北(即后来的夏族)。

公元前2700年, 夏族首领黄帝和华族首领炎帝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中原的华夏二族逐渐融合成华夏族,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黄帝炎帝联合打败蚩尤后进入中原,黄帝及其后代尧、舜、禹统一融合了苗、黎、夷、蛮等许多氏族部落,在黄河中游两岸繁衍。

公元前2100?

前770年黄河中下游黄帝的后裔夏族、商族、周族和其它部落长期相处,相互融合。

西周时,已出现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名,以与蛮、夷、戎、 狄相区别。

这时华夷之辨尚不严格,但是,华夏族已经逐渐形成。

 

春秋时期,秦、楚与齐、燕、韩、赵、魏同称诸夏,战国时期,七雄合纵、连横、兼并、争战,但族体相同,形成诸夏统一趋势。

各个诸侯国之间不断兼并,也使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加强了华夏族与其它各族的联系,氐、羌、巴、蜀、滇、濮、苗、越有的与华夏融合,有的发展成新的族体。

战国时期华夏已经成为稳定的族体,分布区域已达东北辽河中下游,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东南湖湘吴越等广大地区。

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终于使得华夏族这一庞大族群第一次完全得以统一。

经过强大的汉朝,族名华夏转变为汉,华夏人就成为了汉人。

但是中国人还是愿意把自己称为华夏子孙。

 

                                                 第二课   自然地理

大丰街道办事处全境为平原地貌,地形西北偏高,东南偏低,平均海拔507、3米;大丰地质构造简单,地层稳定,农业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都好;大丰原来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很丰富,由于过度开发,目前也处在缺水状态。

大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绝对最高气温36℃,绝对最低气温-5.3℃。

多年平均降水量838、5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5%,无霜期270天以上,日照100天。

大丰原为农业乡镇,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现在已经规划为成都市中心城区,将成为集商贸、行政办公、人居休闲一体的城市化大丰。

 

 

课外拓展阅读(第2课)

                                                                    天府之国

“天府”本是一种官名,其职责是保管国家珍宝、库藏,后人用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物产富饶的地方。

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

后来“天府之国”主要指成都平原。

秦太守李冰修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土”,成为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

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

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更有利于它社会经济的发展。

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

汉代,成都经济繁荣、织锦业尤为发达,是西汉时期的著名五都会之一,朝廷专门在此设置锦官管理织锦业。

唐代,成都的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与长安、扬州、敦煌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郡。

两宋时期,成都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繁华都市,其中成都的集市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成都古今记》云:

“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这些热闹拥挤的集市把宋代成都的每一天都烘托得十分鲜亮。

元末至清处,为了改善战乱造成的四川地广人稀的状况,政府从湖广以及其它省份移民到百姓成都平原,对恢复和发展成都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成都平原保持了富庶。

 

                                                         第三课   人居环境

大丰街道地处城北,拥有十分优越的原生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大丰南边数步之地,将以山体生态保护为特色,规划占地3000余亩的凤凰山公园和休闲体育公园;大丰北面举目可望,有绕城高速数十米宽绿化景观长廊;大丰西隅投足即达万亩观光农业园区;大丰偏东的北新干线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从大丰上成彭高速直抵龙门山风景区,沿北新干线可达三星堆古蜀遗址,走川陕公路能到西蜀胜迹升庵桂湖和宝光古刹。

北湖公园风景区、大熊猫基地、毗河生态园、成都欢乐谷、青白江湿地公园也在城北与大丰紧邻。

随着人居环境的提升,大丰已成为都市安居乐业之地。

 

课外拓展阅读(第3课)

                                                                成都纪事 

成都得名 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之意,因名成都,相沿至今。

最早的学堂 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地方官办学堂“文翁石室”,是成都石室中学的前身。

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成为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别名“锦城” 蜀锦是成都的一大特产,历史悠久。

东汉时期,朝廷就在成都设置了专门管理织锦的“锦官”,其官署所在地叫“锦官城”,后来人们也把成都称为“锦官城”,简称“锦城” 。

雅号“蓉城” 五代十国时,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花,命百姓在城墙上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绣”,故成都又被称为芙蓉城,简称“蓉城”。

第一张纸币 北宋年间,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政府正式发行纸币—“官交子”,交子比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川军抗日 八年抗战,先后有百万川军出川抗日,牺牲30余万,负伤35万余。

川军最高长官,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湘病死在武汉前线,四十六军代军长王铭章在台儿庄战役中殉国;川籍将领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是抗战中牺牲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官。

 5.12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成都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地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

  

                                                 第四课   经济社会

大丰街道辖区幅员面积17.5平方公里,下辖2个城镇社区、13个涉农社区,共97个村民小组,人口约3、2万,流动人口达10余万人。

2007年完成入库税收1.5亿元,企业总产值33.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4.4亿元),固定资产投入(不含跨区)5.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0万美元,外贸出口220万美元。

大丰交通便利,城市服务功能齐备:

一是子女就读方便,大丰境内有大丰小学、大丰小学三元校区、崇义小学等3所小学,有大丰中学和金贝学校2所中学,有10个幼儿园;二是市民就医方便,建立了大丰公立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个体诊所3所、单位医务室2个;三是市民购物方便,有皇花、铁路、甫家、三元4个大型综合市场和15个大小超市;四是出行方便,大丰汽车站有发往各地的十余条线路的班车。

 

 

课外拓展阅读(第4课)

                                                                香城新都 

大约在春秋末期,开明氏政权在新都军屯营建都邑,为区别于杜宇氏在郫县的旧都,遂名“新都”,为古蜀国三都之一,距今约2800年历史。

汉高祖6 年(公元前201年)正式设县。

2002年1月1日,新都县撤县设区,属成都市管辖。

   

新都区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区域北连德阳市广汉和成都市青白江区,西临成都市彭州和郫县,东、南靠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和龙泉区 。

新都区六分之五为平原,六分之一为浅丘,全区46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63万人。

新都区属都江堰水系自流灌溉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自古农副业就很发达。

新都区在成都市总体规划中被确定为中心城区,新都区同时被定位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游发展重地,承担成都市机械、电子、食品、生物制药、旅游和物流基地的功能。

全区466平方公里,常驻人口63万人,   

新都区自1994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四川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之一。

新都区具有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家具等五大工业经济支柱产业。

新都区也是四川省重要的商品粮、油、猪生产基地,拥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155家,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面达到60%以上。

新都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区内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光寺,位列“长江流域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升庵桂湖,被誉为“西蜀第一湖”;“古蜀名园”东湖公园,是全国仅有的两处保存完好的唐代古典人文园林之一。

  

                                                   第五课   规划前景

 2005年4月,大丰街道办事处被正式纳入成都市中心城区规划。

新规划强调了商贸、物流和人居三大优势。

新规划将大丰所在的城市分区定位为人民北路北延线两侧的城市公建带,其功能是引导城市发展。

围绕这个定位将设置大型综合性商业服务中心、大型金融设施、综合性体育中心,以及市或市级以上的文化和博览设施、大型综合医院等。

居民生活方面,水、电、气、油等城市配套设施也在规划中全面完善。

按环保模范城市需要规划绿地建设,兴建凤凰山森林公园、大丰绿化景观带和城市花园。

按照规划,2020年大丰所在的城市分区将达到总人口34万人、用地规模27.66平方公里。

 

课外拓展阅读(第5课)

                                                             北部新城 

按照成都市新一轮城市规划,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三环路以外区域全部纳入中心城区建设。

随着北新干线的通车和成彭路入城段的建设,加之“北部商城、中心城区”的规划和国家城乡统筹发展试验区等的三重辐射,大丰正在实现经济平稳转型,定位房地产、商贸和物流三大产业支撑,使大丰正式步入了城市发展的快车道。

一是利用成彭高速入城段改(扩)建的机遇,在东风渠以北、南丰大道以西,沿成彭路区域内,规划建设1000亩的大丰新型医贸物流区,充分利用已有的医贸技术、人才、市场、资源优势,实现物流区产值过100亿元和税收过1000万元目标。

二是充分利用人民北路北延线建成通车和大天路改(扩)建的时机,在北延线两侧发展以大型超市、酒店、写字楼、会所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形成大丰的北新商务区。

三是紧紧抓住国家城乡统筹试验区建设发展的机遇,以互惠物流为中心,规划建设1200亩,主要发展以百货、纺织等贸易的大丰现代商贸物流区。

四是利用北延线和北部商城的辐射效果,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一步搞好辖区的新城市建设,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美食娱乐区,积极培育特色餐饮企业,发展高档餐饮和娱乐业,形成美食娱乐街。

五是充分利用北部商城、大天路和成彭路的改(扩)建的机会,积极争取市级和区级部门的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新城市中非建设用地区域内的绿地景观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生态观光旅游区的要求搞好建设,全力打造成生态休闲区,给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六是抓住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机遇,把整个大丰打造成工商并举、经济发达、社会繁荣、市民安居乐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

大丰掌故》-我编写的校本教材(续一)  

 第二章   历史溯源

学习提示:

第二章帮助你简单的了解大丰的由来和变迁,有《 建置沿革》、《行政变迁》、《地名衍化》、《移民兴镇》、《蚕市沧桑》等五篇课文,让你知道地名符号为什么在变,你和他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来的;你还想知道什么,自己去探求吧。

课外拓展阅读包括《五丁开山的传说》、《蜀中帝王》、《田家英在大丰》、《 “湖广填四川”》、《成都的古集市》等五篇,有传说,讲事实,而道理该由你去发现。

 思考题:

现在大丰居住有十倍于本地居民的移民,调查一下现代移民和古代移民有那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的区别很大,把你调查到的写出来。

实践题:

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民谣、谚语,整理成册;收集二十四节气歌,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你可以试一试按现在的生活实际改一改。

把你想说的其它话记在这里:

                                    

                                                             第六课   建置沿革

公元前316年,秦国灭蜀,在成都置成都县。

从秦朝至唐代,大丰区域都是成都县附郭。

宋元时期,大丰境内有蚕丛镇,另有石犀乡,明代有王家乡、沙桥乡、玉溪乡,诸乡均以蚕丛镇为集,蚕丛镇及诸乡受成都县辖治。

明末清初战乱后,蚕丛镇开始萧条,之后崛起的崇义桥取代了蚕丛镇。

崇义桥起于元末明初的第一次移民潮,兴于明抹清初的第二次移民潮。

崇义桥成为建制后仍属成都县辖领。

1952年成都县撤消,大丰(原崇义乡)划归新繁县,属温江地区管辖。

1965年大丰(原崇义乡)随新繁县划归新都县。

1986年大丰随新都县划归成都市。

 

课外拓展阅读(第6课)

                                                            五丁开山的传说

周显王三十二年,当时强大的秦国常想吞灭蜀国。

但是蜀国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军队不容易通行,硬攻显然不是办法。

狡猾的秦惠王便想出一条妙计:

叫人做了五头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摆上一堆金子,谎称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

贪婪的蜀王听到这个消息,想要得到这些所谓的金牛,便托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马上答应了。

但是石牛很重,蜀道难行,怎么搬取?

当时蜀国有五个力大无比的大力士,叫五丁力士,蜀王就叫他们去凿山开路,把金牛拉回来。

五丁力士好不容易开出一条金牛路,拉回这些所谓的金牛,回到成都,才发现他们不过是石牛。

秦王说听讲金牛道已打通,十分高兴,但十分害怕其力无穷的五丁力士,不敢马上进攻。

秦王于是又生出一计,托人向蜀王讲:

金牛是没有,但是我们有五个天仙似的小姑娘,比金子还珍贵。

蜀王本是好色之徒,听了以后欣喜若狂,再次叫五大力士到秦国去把五位美女及早接回来。

五丁力士带着五位美女回蜀, 经过梓潼的时候,忽然看到一条大蛇正向一座山洞钻去。

五丁力士力图把蛇杀死,为民除害,他们五人联合用手去拖蛇的尾巴,刚把蛇拖出洞,忽然妖风作怪,只听到一声巨响,地动山摇,大山崩塌下来,霎那间五个壮士和五个美女都被压死了。

一座大山化为五座峰岭!

这就是后来的五丁山。

秦王听说五丁壮士已死,蜀道已通,就派大军从金牛道进攻蜀国,很快便消灭了蜀国,并把蜀王杀死了。

                   

                                                       第七课   行政变迁

清代:

咸丰、同治年间,成都县分为六甲,大丰属第三甲,下领崇义团和崇应团;光绪年间,将崇义团和崇应团分为十个团,设团总总管十个团。

民国:

民国三年(1914年)实行地方自治,设崇义自治局,继而改为团务办事处;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联保制,崇义为成都县第九联保,设联保办事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实行新县制,第九联保改为崇义乡。

建国后:

1950年建崇义乡农民协会,1951年建立崇义乡人民政府,1959年成立崇义人民公社,后经田家英提议改“崇义”人民公社为“大丰”人民公社;1982年1月撤消大丰人民公社,建大丰乡;1994年撤乡建镇;2004年10月建立大丰街道办事处。

 

课外拓展阅读(第7课)                  

                                                           蜀中帝王

在秦灭蜀之前,蜀分别由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诸族统领。

开明五世之前,蜀国的都城建于广都樊乡(即今天的双流县)。

到了开明九世建都于成都。

开明十二世时“五丁力士”开辟了石牛道,打通了从蜀至秦的信道。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在位时秦国沿石牛道南下,灭掉了蜀国。

  

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东汉朝廷已经崩溃。

208年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雏型。

220年曹丕逼东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迁都建业。

蜀汉历刘备、刘禅二帝,共四十三年(221--263年)。

 

 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盛时疆域约为今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贵州全部以及云南部分地区。

王建死后,继承人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公元925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发兵灭蜀,前蜀历王建、王衍二主,共三十五年。

后蜀,孟知祥于公元934年正月在成都所建。

孟知祥仅称帝半年就病故了,由其第三子孟昶继位。

孟昶即位初年,励精图治,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后蜀国势强盛。

但是他在位后期贪图逸乐、沉湎酒色、不思国政。

公元965年,宋师伐后蜀,孟昶投降,后蜀灭亡。

后蜀历孟知祥、孟昶二主,共四十年。

注①:

早在891年,王建就开始统辖全川。

               

                                                       第八课  地名衍化

清代,移民在芙蓉渚畔建起了大街小巷,当年有十余条沟渠从街上穿过,于是乡人或捐资,或出力,修建了座座木桥、石桥。

街中有崇义桥一座,人们就以桥名为地名,后来崇义桥的地名就闻名遐迩了。

1959年,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田家英在崇义桥做调研,看到当地百姓在自然灾害和浮夸风影响下生活相当困难,为了鼓励大家战胜困难,夺取粮食丰收,田家英提议把“崇义”改为“大丰”,寓意夺取大丰收。

经社员(当时建制为人民公社,所以称群众为社员)代表大会通过,县政府批准,“崇义”更名“大丰”。

从大丰人民公社、大丰乡、大丰镇到大丰街道办事处,“大丰”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课外拓展阅读(第8课)                 

                                                              田家英在大丰

1958年底,在“浮夸风”的影响下,“大跃进”的弊端开始显露。

1959年田家英受毛主席之托,到崇义公社(现大丰)了解农村情况。

到崇义公社后,田家英很快就和社员打成一片,他和社员同吃住、同劳动,薅秧子、割麦子样样都干,还拉起大车到城里拉大粪做肥料。

田家英整天都是笑嘻嘻的,喜欢抱抱小孩子,喜欢和群众摆龙门阵。

公社号称粮食亩产1000斤,高的达到2400斤,可是他到食堂一看,每天锅里只有青菜熬稀饭,根本见不到油荤。

因挨饿生病的社员挤满了医院。

为什么产量那么高,群众反而吃不饱,他决心弄个水落石出。

田家英到了一个生产队,问队长仓库里有多少粮食,队长说还有3万多斤。

田家英叫队长打开仓库,仓库里确实有3万斤的堆头,可是用棍子一桶,谷子就往下漏。

原来,除了面上铺了一层谷子做面子外,下面全是谷草。

生产队长的脸都吓白了,田家英还是只笑笑,拍拍手跳下来说:

“嘿嘿,这谷子秕壳真多啊!

”看来早晚瞒也瞒不过,一个大队长终于向他说了实话:

粮食亩产最多每亩600斤。

粮食产量报高了,国家征购任务就重,公社留下的粮食就少,每天给社员的口粮也少得可怜,群众根本吃不饱。

田家英在离开大丰之前,建议把这个小镇的名字改成了现在的“大丰”。

他希望这里年年都有大丰收,他说,如果连饭都没得吃,崇尚义气又有什么用。

田家英在大丰的时候,写下了一首诗,表露了他对百姓的关心:

“十年京兆一书生,爱书爱字不爱名。

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

后来毛泽东根据田家英在大丰调研反映的情况下发了《党内通讯》,提倡“包产落实、合理密植、节约粮食、要讲真话”等六条精神。

                       

 

                                                         第九课    移民兴镇

明末清初的数十年间,四川的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接踵而至,境内人口锐减,耕地荒芜。

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清王朝为了解决四川劳动力和粮食生产的问题,采取“移民垦荒”的举措,全国包括湖北、湖南在内的湖广省等十余个省的移民相继到四川定居。

在这一轮移民运动中,各地移民在蚕丛镇南数里的芙蓉渚畔修房造屋,建起了街巷,继而形成了场镇。

当时,在场镇上建的会馆就有广东会馆、江西会馆、江南会馆、黄州会馆、陕西会馆、湖广会馆和省会馆。

后来这个场镇取名崇义桥。

 

课外拓展阅读(第9课)

                                                        “湖广填四川”

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一次是元末明初,一次是明末清初。

当然,对后来四川文化影响最大的还是明末清初的那次大移民。

 明末农民起义战争和清军入关,连年战乱,使四川人民遭到前所未有的浩劫,经现代人口史学家考证,四川在清初仅剩下62万人,相当于原来人口的十分之二。

明末清初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

1644年,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等入川,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