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787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

《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docx

优质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

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高二语文(A)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在部分图书市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高定价低折扣”的伪劣图书。

这些图书往往粗制滥造,胡拼乱凑,使人不忍卒读。

②心理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我国战国时代《内径》一书中,就有了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系统总结。

③虽然欧盟峰会通过了加强财经纪律的“财政契约”,但“财政契约”并非灵丹妙药,不能一剂治愈欧债危机的顽疾。

④本次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治渣土车违法行为的攻坚战,目标任务明确,成绩可圈可点,群众满意度较高。

⑤老人都希望度过一个完美的桑榆晚景,但现阶段中国的许多老人的现实却并非如此,子女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老人,“空巢”现象较为普遍。

⑥刘金经过几年晨钟暮鼓地勤劳工作,行程近万里的走访,终于编写成了这本《运河兴衰路》,本书集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于一体,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A.①②    B.④⑥     C.②③    D.⑤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二战中,中国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不仅是反法西斯战争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而且也是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最早的国家。

B.如果在隧道中某个区段信号出现故障,列车行驶至该区段时,司机必须停车,向调度汇报,接到授权后,方可重启发车指令。

C.温瑞安身在海外,心怀神州,本着武侠的热爱和故国山河的痴情,以少年的激情,啸哥成诗,月下著文,终成一代武侠大家。

D.马云将参演电商创业轻喜剧《我在梦想大道东》,讲述了关于普通电商创业者的故事,同时“具备热血励志和浪漫爱情元素”。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从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把中央精神、中央部署贯彻全面,执行有力。

①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个“底线”,绝不能以为可以放松粮食生产了

②我们要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好耕地这个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③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才能准确理解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④关键是守住“红线”、保住“底线”

⑤严防死守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

⑥可以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绝不能误读为可以放松国内粮食生产

A.②⑥⑤④③①B.②③①④⑤⑥C.④⑤②①⑥③D.④⑥⑤①③②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没出事“你好我好大家好”, ① 出事便“相互推责”,已成多部门治理、多环节监管下的共同之处。

安全标准也好,技术标准也罢,从本质上讲,  ② 是监管的标准和态度的结果, ③ 坚持一切从严并力求做到“零风险”,④ 在标准上就必然会达到“史上最严”, ⑤ 就可能“标准围绕监管转”, ⑥  监管有多么松散则标准就有多低效。

 

A

如果

/

因而

所以

B

一旦

其实

如果

那么

否则

/

C

只要

/

只有

才能

不然

从而

D

假使

当然

既然

那么

/

因而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荀崧,字景猷,颍州临颍人,崧志操清纯,雅好文学。

龆龀时,族曾祖见而奇之,以为必兴家门。

弱冠,太原王济甚相器重,以方其外祖陈郡袁侃,谓侃弟奥曰:

“近见荀监子,清虚名理,当不及父,德性纯粹,是贤兄辈人也。

”其为名流所赏如此。

与王敦、顾荣、陆机等友善,赵王伦引为相国参军。

王弥入洛,崧与百官奔于密,未至而母亡。

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葬母于密山。

服阕,族父籓承制,以崧监江北军事。

元帝践阼,征拜尚书仆射,使崧与协共定中兴礼仪。

从弟馗早亡,二息序、廞,年各数岁,崧迎与共居,恩同其子。

太尉、临淮公荀顗国胤废绝,朝廷以崧属近,欲以崧子袭封。

崧哀序孤微,乃让封与序,论者称焉。

敦表以崧为尚书左仆射。

及帝崩,群臣议庙号,王敦遣使谓曰:

“豺狼当路,梓宫未反,祖宗之号,宜别思详。

”崧议以为:

“礼,祖有功,宗有德。

元皇帝天纵圣哲,光启中兴,德泽侔于太戊,功惠迈于汉宣,臣敢依前典,上号曰中宗。

”既而与敦书曰:

“承以长蛇未翦,别详祖宗。

先帝应天受命,以隆中兴;中兴之主,宁可随世数而迁毁!

敢率丹直。

询之朝野,上号中宗。

卜日有期,不及重请,专辄之愆,所不敢辞。

”初,敦待崧甚厚,欲以为司空,于此衔之而止。

苏峻之役,崧与王导、陆晔共登御床拥卫帝,及帝被逼幸石头,崧亦侍从不离帝侧。

贼平,帝幸温峤舟,崧时年老病笃,犹力步而从。

咸和三年薨,时年六十七。

赠侍中,谥曰敬。

升平四年,崧改葬,诏赐钱百万,布五千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B.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C.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D.贼追将及/同旅散走/崧被发/从车守丧号泣/贼至/弃其母尸于地/夺车而去/崧被四创/气绝/至夜方苏/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弱冠:

古代男子十八岁,体犹未壮,故曰“弱”,行加冠礼并取字以示成人,故曰“冠”。

B.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C.幸:

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

文中“幸”指皇帝被迫逃到某地。

D.谥:

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者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他们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荀崧深受名流的赏识。

太原王济把荀崧与他的外祖陈郡袁侃相比,认为他人品德行相可以与外祖袁侃相媲美。

B.荀崧为人厚道。

堂弟荀馗早死,荀崧把他的两个儿子接来一起居住,关爱有加。

C.荀崧贪图名利。

王敦曾上表任荀崧为尚书左仆射,当王敦希望荀崧在确定庙号一事上从长计议时,荀崧出于私利,极力赞同。

D.苏峻之战时,荀崧登上御床保卫皇帝,即使皇帝被逼前往石头,荀崧也侍从在皇帝身边,寸步不离,虽貌似忠心,其实都是为了名利。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龆龀时,族曾祖见而奇之,以为必兴家门。

(5分)

(2)初,敦待崧甚厚,欲以为司空,于此衔之而止。

(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下面对这首诗赏析,错误的两项是(5分)

A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表现出他对美好官场的热爱。

B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

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C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D颈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颔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E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

10.这首诗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10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控诉秦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语句是(),()?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3)韩愈《马说》中阐述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名句是:

(),()。

(4)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是:

(),()。

(5)王维《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5分)

铁厨子

徐国平

早先,老家办婚宴,大都请来三五乡厨,在自家搭棚筑灶,将桌椅当院摆开。

宾客围桌而坐,乡厨操锅挥勺,帮工穿梭上菜。

酒菜飘香四溢,满院人声鼎沸。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宾客们咂嘴剔牙,谈论最多的是乡厨的厨艺。

其中,对铁厨子的赞誉最多。

铁厨子不是本地人,左腿有残疾。

据说,两三岁时,患了幼儿瘫,遭家人遗弃。

幸好,被铁厨师发现,见其可怜抱回家中。

铁厨师是省城一家大酒店的大厨,镂月裁云,厨艺绝伦。

只是,夫人一直没有生育。

见铁厨子身有残疾,夫人嫌弃无比,铁厨师却视如己出,细心抚养。

后来,铁厨师告老返乡,在我们老家落户。

铁厨师是个热心肠,老家谁办喜宴,一请就到,毫无架子。

铁厨子年过十五,也没上学。

养母贪吃懒做,游手好闲。

铁厨子在家挑水劈柴,烧火做饭,稍有怠慢,便遭打骂。

铁厨子只有忍气吞声。

好在,铁厨师开始传授铁厨子手艺了。

铁厨师说,一个厨师首先离不开一手好刀法。

铁厨子自知身残,立志苦练,很快,操刀娴熟自如,萝卜或土豆切过后,均细如发丝,竟能穿针而过。

铁厨师言传身教,每道菜的炮制,作料,火候等工序,铁厨子都心领神会。

一次,铁厨师偶染风寒,卧床在家。

村前一户办婚宴,见铁厨师去不了,主家焦急万分。

铁厨子一旁,闷声说了句,爹,您若放心,俺去!

铁厨子到了主家,问清几桌宴席,备好菜和作料,然后,不慌不忙地吩咐几个帮厨,切剁蒸炸。

婚宴开席,菜肴一一上桌,宾客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铁厨子听后,方才坐下喝了一杯热茶。

铁厨子一宴成名。

铁厨师病逝后,养母赶铁厨子空身出门。

铁厨子四处漂荡做起乡厨。

其间,他推陈出新,精心搭配,那些平常不过的菜肴,一经他妙手偶得,花样奇出,余香满口。

后来,各色酒店大量涌现。

老家的婚宴开始到酒店举办了。

铁厨子的养母也开了一家铁家酒店。

并费尽周折找来铁厨子做主厨。

铁厨子很不情愿。

可养母说,我这把年纪,酒店干好了,将来还不是你的?

等攒下钱,为娘再给你挑个漂亮的服务员做媳妇。

铁厨子不再推辞,尽心帮养母经营酒店。

很快,生意火爆,吃客如云。

只是,养母为了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

铁厨子掌勺时,一瞟油的颜色,撩起一闻,把炒锅一扔,喊来养母,这油不地道!

养母却满不在乎,管它啥油,能做菜就中。

铁厨子一脸不悦,吼道,菜是俺做的,这样做会砸了俺的招牌,俺不干!

养母气急败坏,指着铁厨子骂道,你个白眼狼,要不是老娘当初养你,你早饿死街头了。

铁厨子没再言语,一摔围裙,离开酒店。

铁厨子去了一家小酒馆,虽薪水少些,可铁厨子有个条件,必须货真价实。

一次,有人在小酒馆设宴。

正巧,席间有一位省城大饭店的董事长,品味后,连声称赞,没想到这么小的酒馆,能吃到这么上乘的美味。

非让老板唤来铁厨子,说几日后是其母亲的寿辰,重金请他去做主厨。

铁厨子连声推辞,都是一些乡野粗菜,上不了大席。

董事长遂道出实情,说其家母胃口不好,佳肴吃遍无数,总提不起食欲。

铁厨子最终应允,说,冲您这份孝心,俺不妨一试。

寿宴那日,铁厨子精心烹制,菜肴油而不腻,清爽可口。

董事长的母亲果然食指大动。

特别是最后端上的寿桃,更是令她胃口大开,连声说这么些年,这是吃得最可口的一顿饭。

董事长问起寿桃的配料,铁厨子直言相告,无非一些杂面加豆腐渣,精心搭配蒸制而成。

你想想,再好的美味佳肴也有吃腻的时候。

董事长恍然大悟,出高薪欲聘铁厨子为私家厨师。

铁厨子婉言谢绝,说,你有老母孝敬,俺也有老娘需人伺候。

原来,铁厨子养母的酒店,终因偷用地沟油被查封。

养母惊恐之下,中风偏瘫。

铁厨子默默地来到养母身边,端屎端尿,昼夜伺候。

养母羞愧难当,呜呜落泪。

铁厨子一边擦泪,一边劝慰,生恩不如养恩重,俺就是你的亲儿子。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12.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讲究铺垫和伏笔,如“养母为降低成本,贪图小利,竟偷偷使用起地沟油”,为下文她中风偏瘫做铺垫。

B.小说第一段写老家办婚宴时,搭棚筑灶,大摆筵席的情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小说的主要人物。

C.小说结尾处,养母和铁厨子均落泪,令人心碎。

小说安排这样的结尾,能深深地感动读者,发人深省。

D.小说主要采用描述性语言,使文章欢快、活泼、华丽、自然、流畅,有些动词运用的生动形象,如“瞟”“撩”“扔”。

13.小说中“铁厨子”有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14.文中对养母进行了多次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六、作文(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0分)

有一则“番茄炒蛋”的广告这样呈现:

一个中国男生在去美国留学的第8天下午4点,打算做一盘番茄炒蛋,招待他的外国朋友。

然而,他既不会切番茄,也不会打蛋,更不知道到底该先放番茄,还是先放蛋。

最后,他选择发微信给大洋彼岸的妈妈,问番茄炒蛋怎么做。

妈妈发来指导语音,男生说听不清。

最后,妈妈居然发了完整的制作“番茄炒蛋”的视频。

广告的最后,一句“中国和美国时差是几个小时”让男主忽然惊醒。

原来,刚才妈妈是在凌晨4点起床给他示范了番茄炒蛋。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要求:

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二语文(A)参考答案

1.C2.B3.C4.B5.B6.A7.A

8.

(1)荀崧七八岁时,同族的曾祖看到他,认为他很奇特,必定是家门兴盛。

(2)当初,王敦对荀崧很器重,想任他为司空,这是因怀恨而中止。

文言文译文:

荀崧,字景猷,是颍州临颍人,荀崧志向操行清纯,一向爱好文学。

七八岁时,同族的曾祖看到他,认为他很奇特,必定使家门兴盛。

刚成年时,太原王济对他很器重。

把他与他的外祖陈郡袁侃相比,对袁侃的弟弟袁奥说:

“近日看见荀监的儿子,若论清净无为辨析名理,应当不如他的父亲,若论人品德行的纯粹,则与贤兄相当。

”他就是这样的受到名流的赏识。

与王敦、顾荣、陆机等友善,赵王司马伦引荐任相国参军。

王弥进入洛阳,荀崧与百官逃奔到密,途中母亲去世。

贼人追赶将到,同行的人都四散逃走,荀崧披发跟在车后,守在母亲遗体旁号哭。

贼人来了后,把他母亲的尸体扔在地上,抢走了车子。

荀崧受了四处伤,昏了过去,到晚上才苏醒。

把母亲葬在密山。

服丧完毕,族父荀籓承帝旨,任命荀崧为监江北军事。

元帝登基,任命荀崧为尚书仆射,让荀崧与刁协一起拟定中兴礼仪。

堂弟荀馗早死,两个儿子荀序、荀廞,年纪都只有几岁,荀崧把他们接来,一起居住,关爱如同自己的儿子。

太尉、临淮公荀顗没有后人,朝廷认为荀崧在亲属中最近,想让荀崧之子继承封爵。

荀崧哀怜荀序孤苦贫贱,就让封号给荀序,人们都称赞他。

王敦上表入荀崧为尚书左仆射。

皇帝去世后,群臣商议确定庙号,王敦派信使说:

“现在豺狼当道,皇帝的棺木还没有迎回,祖宗之庙号,宜另外从长计议。

”荀崧认为:

“依礼,祖先有功,同宗之人都有恩惠。

元皇帝是上天赋予的圣哲,开创中兴国运,恩泽与太戊相等,功德超过汉宣,臣大胆依照前典,上庙号叫中宗。

”不久又写信给王敦说:

“正当天下顽凶之人还未消灭,另外再商定祖宗庙号。

先帝应天受命,以兴盛中兴之业;中兴之主,能因世系辈数而改毁呢!

我出于忠诚赤城之心。

询问朝野之人,上庙号中宗。

选择吉日有一定的期限,来不及重新请示,专擅之罪,不敢推辞。

”当初,王敦对荀崧很器重,想任他为司空,这时因怀恨而中止。

苏峻之战时,荀崧与王导、陆晔一起登上御床保卫皇帝,及帝被逼前往石头,荀崧也侍从不离开皇帝身边。

贼党被平定后,皇帝登温峤的船,这时荀崧年老病重,还是努力步行跟从。

咸和三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

追赠侍中,谥号敬。

升平四年,荀崧改葬,诏令赐钱百万,布匹五千匹。

9.AD

10.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四句写秋山晚景之幽静,五六句写浣女渔舟之喧哗。

诗之四联分别写感觉、视觉、听觉、感受,因象得趣,因景生情。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2.D

13.①聪慧善学。

操刀娴熟自如,将萝卜、土豆切得细如发丝。

②刚毅正直拒绝使用地沟油,愤然离开酒店;要求酒店必须货真价实。

③知恩图报。

到养母的酒店当大厨;侍奉中风的养母。

14.①衬托主要人物。

如,养母贪图小利,竟然使用地沟油,被铁厨子言辞拒绝,衬托了铁厨子的性格。

②推动情节发展。

铁厨子在铁家酒店做主厨,去一家小酒馆,拒绝董事长的邀请等情节发展都跟养母有关。

③升华小说主题。

养母终因偷用地沟油导致酒店被查封,中风偏瘫。

铁厨子不计前嫌,侍奉左右。

文章的主题升华到了养育之恩不可忘上。

1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