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786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 鲁教版必修3doc.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鲁教版必修3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检测鲁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答案 1.C 2.A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理解气候生产潜力的概念,并且能够把影响气候生产潜力的因素与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结合起来。

第1题,从材料中可知,气候生产潜力的大小取决于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而图中显示甲处大于同一纬度的两侧,结合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知,甲处位于东北平原,两侧分别是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显然平原地区的光热资源优于山地。

第2题,由图可知,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是由南向北逐渐递减,这与东北地区≥10℃积温的空间变化规律一致。

日照时数、太阳辐射量主要受纬度位置、白昼的长短、天气状况的影响。

东北地区受地形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下图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简图”,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三大自然区的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内部从西向东的差异主要是由热量引起的

B.丙区内部从南向北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引起的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4.下列有关丙自然区的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2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答案 3.D 4.A

解析 我国按照地形、气候的差异分为三大自然区,由图知,甲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乙为青藏高寒区,丙为东部季风区,甲与丙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线,丙与乙大致以横断山脉为界,因此丙包括地势第二阶梯的一部分和第三阶梯,海拔并不都低于200米。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5~6题。

5.两图所示地区的特征,正确的是(  )

①灌溉水源是影响两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两地多为粉砂性土壤 ③两地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④两地皆全年少雨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6.两地生产、生活方面的正确叙述为(  )

①甲图所示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小米 ②两地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③乙图所示地区是精耕细作的水稻产区 ④出现乙图居住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土质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答案 5.A 6.B

解析 本题组通过区域比较的方法考查两区域的部分特征。

甲图为新疆的坎儿井景观,乙图为黄土高原的窑洞景观。

两区域农业发展多取决于灌溉水源,多为粉砂性土壤。

黄土高原不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窑洞景观的最主要原因是黄土垂直节理发育。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

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据此回答7~8题。

7.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

A.广东B.江苏C.江西D.云南

8.与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相比,甲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生长期光照时间短

B.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春播期间旱情严重

答案 7.A 8.C

解析 第7题,南部地区农业生产潜力达到1750以上,因此选项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广东。

第8题,甲地位于东北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纬度高,太阳高度较小,热量相对不足,农业生产潜力较小。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9~11题。

9.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引黄河水灌溉方便

D.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10.乙地的建筑物(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大

11.丙地与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答案 9.C 10.C 11.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的判断及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9题,甲为宁夏平原,因为引黄河水灌溉而与河套平原一起获得“塞上江南”的美称。

第10题,乙地为河西走廊,该地的降水较少,河流补给多来源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因此本区多平顶房,聚落与人口密度都较小。

第11题,丙地为青藏高原,它的突出气候特点是高、寒,只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形成了典型的河谷农业。

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将全国划分为216个生态功能区。

据此回答12~13题。

12.划分生态功能区的主要目的是(  )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13.关于生态功能区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功能区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B.生态功能区是独立的空间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C.生态功能区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界线

D.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答案 12.A 13.B

解析 第12题,划分生态功能区的出发点是区域差异,落脚点是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

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在于因地制宜地推动区域发展。

人类活动应尊重区域差异的存在,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发展方式。

生态区域的界限往往具有过渡性,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第13题,区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开放性的特点。

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完成14~15题。

14.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

A.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 黄淮海平原 西北地区

B.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青藏高原

C.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D.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15.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③B.④⑤

C.①③④D.②⑤

答案 14.C 15.D

解析 第14题,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始得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秦岭山脉。

第15题,秦岭以南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众多,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肥力较低,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16~17题。

16.关于图示四个国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中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乙国东南部有闻名世界的大堡礁

C.丙国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缺水

D.丁国一城市获得2016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17.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A.资金来源充足B.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运输便利D.科学技术先进

答案 16.D 17.C

解析 第16题,读图可知,甲国为美国,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图示四个国家中较低;乙国为澳大利亚,东北部有闻名世界的大堡礁;丙国为孟加拉国,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旱涝灾害频繁;丁国是巴西,该国的里约热内卢获得2016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第17题,图中a、b、c、d四地共同特点是位于沿海地区,为著名的港口,因此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海洋运输便利。

  读图,完成18~19题。

18.玉米深加工后直接销往市场的产品有(  )

A.畜产品、谷氨酸、饲料

B.谷氨酸、味精、多糖

C.淀粉、复合肥、多糖

D.味精、畜产品、复合肥

19.该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了(  )

A.防洪、抗旱能力的提高

B.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C.新能源的合理开发

D.物质的综合循环利用

答案 18.B 19.D

解析 第18题,该农业生产模式中,复合肥来源于玉米的深加工,最终并没有销往市场,而是重新投入到玉米生产过程中,故C、D项均不正确;饲料是玉米加工后的产物,但也没有直接销售,而是将其投入畜牧业的发展中,最终进入市场的是畜产品,因而正确答案为B。

第19题,兖州农业产业化模式通过对农产品及其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做到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是循环经济很好的表现。

  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占全国比重示意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反映出制约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

①人才缺乏 ②交通落后 ③资源短缺 ④外商投资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1.下列措施中,对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

A.加大铁路建设力度B.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C.加大资源开发力度D.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答案 20.C 21.B

解析 第2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科技人员占全国的比重较低,说明人才缺乏;运输线路占全国的比重较低,说明西部地区交通落后;外资占全国比重较低,说明外商在此投资较少;但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排除③。

第21题,四个选项中,铁路建设、资源开发、人才培养等措施都需要较长时间,不能在短时间内见效,排除A、C、D选项。

  读下图,完成22~23题。

22.下列问题中,图示区域表现比较突出的是(  )

A.劳动力资源短缺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D.地质灾害日益频繁

23.有利于该地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22.B 23.D

解析 图示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区内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开采,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为解决资源枯竭的问题,需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增强创新能力。

  下图表示2001年我国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

读图回答24~25题。

24.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比较一致的地区是(  )

A.①B.②C.③D.④

25.下列与①②③④情况相符的地区依次是(  )

A.北京、黑龙江、海南、西藏

B.北京、西藏、黑龙江、海南

C.黑龙江、海南、北京、西藏

D.海南、西藏、黑龙江、北京

答案 24.A 25.A

解析 第24题,通过两幅图的比较就可直接得出答案。

第25题,北京市的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最大,①为北京;黑龙江省工矿业发达,工业产值比重最大,②为黑龙江;海南省产业发展较为均衡,旅游业较发达,农业从业人口比重大,③为海南;西藏自治区生产力水平较低,虽然农业从业人口比重大,但农业产值比重并不大,④为西藏。

二、综合题(共50分)

26.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7分)

材料一 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

材料二 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项目/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    

矿产资源

丰富,以④   为主

较少

(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对新疆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江苏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答案 

(1)①以盆地、山地为主 ②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河网密集,水量大 ④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

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对新疆的影响:

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江苏的影响:

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 

(1)结合图1和图2,可以清楚地比较两省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矿产资源的不同特征。

(2)由材料一中的“有效风能密度”信息,分析两省区的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3)由材料二,分析两省区的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4)江苏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技术力量强,但矿产资源缺乏;而新疆位于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

新疆、江苏的相互协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5)霍尔果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加上国家的特殊政策,都是有利的发展条件。

27.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率东部”的新跨越。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我国三大经济圈略图。

材料二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山东省经济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

省委书记姜异康强调,明年全省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着力打造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推进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

(1)我国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什么?

(2)山东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3)珠三角经济圈中的东莞市被称为“中国制造业之都”。

该市聚集了大量的出口加工企业。

对该市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你有何观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答案 

(1)地处沿海,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产业基础好;市场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教育和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的扶持;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基础设施较完善。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3)观点一:

人口会继续快速增长。

理由:

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工业的集聚效应与惯性;产业升级换代创造的新就业机会等。

观点二:

人口可能会逐渐减少。

理由: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受国际环境影响出口减少,开工不足;加工业受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冲击、订单减少等。

解析 

(1)三大经济圈都位于东部沿海,具有位置和海运交通优势;同时各区域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教育水平较高,又有国家政策的扶持。

(2)可从生态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环境)、经济持续(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等角度具体分析。

(3)从产业升级和工业集聚角度看,人口还会增长;从产业转移、竞争力减弱角度看可能人口减少。

28.读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主导因素的共同点是                   。

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东北工业区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答案 

(1)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利:

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弊:

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2)气候温凉,土壤贫瘠,不利于谷物生长;城市集中,人口稠密,市场消费量大

(3)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4)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

③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

解析 

(1)两工业区发展的共同主导因素是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区域发展中出现高度集聚现象,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获得经济利益,但是也产生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现象,加剧环境污染。

(2)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从自然条件利于谷物生长和乳畜产品市场需要量大两个方面回答。

(3)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4)从调整产业结构和治理环境污染两个方面答题。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甲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乙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图甲

图乙

(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    。

(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    ,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

(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    。

(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答案 

(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 新兴的市场需求 丰富的原材料(任答两点)

(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任答三点)

(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解析 

(1)由图甲可看出,五大湖区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丰富的煤铁资源;廉价便利的水运;众多的城市,工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2)结合材料与图乙知,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汽车工业,其发展依赖于市场需求、钢铁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等。

(3)由题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很易分析出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

(4)该题开放性较强,主要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