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744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docx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大家期末加油哦~!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

1、为什么古希腊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摇篮?

-11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政治权力的形成与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出现了政治实体,形成了国家,也就出现了政治思想。

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它形成于公元前8-6世纪的古代希腊,与原始的氏族组织不同,城邦是政治社会,其内部关系是政治关系,其政府和法律是政治性的公共权威。

政治秩序和政治关系是人为的,这使人们对政治权力产生自己的期望和需求,由此,伴随着以城邦为核心的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了政治学,它是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而绝非盲目的。

政治思想是伴随着城邦的形成而出现的,并伴随着城邦民主制度达到鼎盛而繁荣起来。

因此说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摇篮。

2、试分析伯里克利民主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20

特点:

1、仅限于公民范围内,是非常狭隘的民主

2、实行公职津贴制度,使公民实现了极高的政治参与

3、血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萎缩了,政治法律制度具有“契约”的性质

4、法律不仅约束公民,对统治者也同样进行抑制和监督,使其不能为所欲为

总之,城邦的命运掌握在公民手中

作用:

1、所有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2、使雅典人都有机会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

3、使公民们将个人自由与服从法律结合起来

局限性:

把雅典民主理想化了

1、雅典的民主是非常狭隘的民主,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外邦人和妇女都被排除在外

2、民主权利只是公民集团的特权

3、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其他贵族政体的区别何在?

-34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他所设计的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称为“贤人政治”,即通常所说的“贵族政治”。

不过柏拉图在这里显然不是指一般的贵族政治,因为哲学家既不以高贵门第为条件,也不是世袭的。

贤人政治只是一种理想,柏拉图并没有说现实中的任何一个城邦是贤人政体。

从理论上说,贤人政体的蜕变是由于血统的混杂和统治者在生育子女上的失误。

贤人政治的内在原则或标准是智慧。

所谓哲学家执政,就是被柏拉图理解为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哲学家要对个人和城邦进行彻底的改变。

首先:

建立和维护社会分工制度。

其次:

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

最后:

对公民(即哲学家和军人)的教育。

法律被置于次要地位。

理想国教育体现了文化专制主义精神。

4、柏拉图为什么要哲学王治理国家?

-32

由哲学家治国,是柏拉图提出的挽救城邦危机的根本措施。

他之所以给哲学家以如此特殊的地位,是由他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决心的。

他指出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人的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要改造现实的不良政治,必须从改造人的品性入手,柏拉图相信只有哲学家才能承担这个使命。

柏拉图赋予“哲学家”特殊的内涵。

⑴只有哲学家才具有“知识”,它是对“理念”的把握,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⑵只有哲学家才达到了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家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

⑶哲学家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是唯一掌握了真知识的人,然而必然是德行最完美的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矫正国人恶劣的品性。

所谓哲学家执政,是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

他将哲学家视为城邦的“拯救者”和“改造者”。

他相信。

若无哲学家治理,城邦与个人绝无希望而言。

5、怎样理解“人是政治的动物”?

-40

⑴.亚里士多德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

“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意思是,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的生活,只有通过城邦生活,人的本性才能够实现。

根据他的观点,自然所造的每种事物都有一个目的。

⑵.人类的目的是实现所谓三种“善业”,即物质的富足,身体的健康和良好的道德,其中,良好的道德,即灵魂的善是最本质的。

人只有实现了灵魂的善,才真正有别于动物,才实现了人的本性。

⑶.而任何孤立的个人和小规模的社会团体都不能使人实现这三种“善业”,只有城邦才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人要实现自己的本性,就必须成为城邦的成员,过城邦生活。

6、试分析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思想。

-43

⑴.在个人与城邦的关系上,亚与柏一样持温和的整体主义立场。

这是他与柏分歧的主要之点。

他批评柏拉图过分追求城邦统一的努力。

因为这种过分统一不符合人的本性,他提倡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即承认财产私有,但要保障它用于公共目的,他提倡的基本原则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城邦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

⑵.奴隶制度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在自然界,总有支配与服从、主导与从属的关系。

奴隶制既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也是维护城邦生活所必须的。

⑶.为民主的价值观辩护。

城邦是平等的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它在本性上就是民主的。

只有公民权利平等,“轮番为治”的制度才是正义的,也是“合乎自然”的。

多数人的集体智慧也优于个别或少数贤良和专家。

⑷.理想的政体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

⑸.在政治权力结构方面,他主张混合政体。

具体做法是,将寡头制与平民政体混合起来,集中两者的优点而避免其弊端。

它是平民派和寡头派两种偏颇的正义观的中和。

既考虑到平民的自由身份,又照顾到财富、能力、品德等因素。

公民内部平等,实行“轮番为治”,既是统治者,又是被统治者,但每个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则以其才德为依据。

⑹强调法律治理城邦。

法治的两重含义:

第一,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第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也就是说良好的法律是前提,服从恶法不是法治。

法治有其优越性。

法律是多数人制定的,体现多数人的智慧。

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是合乎正义而毫无偏私的“中道的权衡”。

⑺.没有区分国家和社会。

7、古希腊政体学说是怎样演变的?

-15、

1 来库古在斯巴达人内部创建了“平等者公社”。

其特征一是平等,二是集体主义。

2 雅典社会发生严阶级重冲突和党派斗争时期。

土地贵族主张寡头政体;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平民建立民主政体;工商业者主张有限的温和改革。

梭伦在雅典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3 希波战争后,平民地位迅速上升。

在雅典等城邦中,民主制迅速繁荣起来,通过公职津贴和抽签选举等方式,雅典实现了公民“轮番为治”的政治思想。

4 苏格拉底主张贤人政治或专家政治。

他尖锐地抨击雅典的抽签选举,认为政治家应该是具有相应知识的人,这些思想被柏拉图继承。

5 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

他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权力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是对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否定。

在“第二等好的国家里”,他又引入了混合政体,即寡头政治和平民政体的混合,并以此作为最健全的政体。

6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制度千差万别,有各种不同的政体,他提出了划分政体的标准,划分了六种政体。

而一个城邦采取何种政体由多种因素决定。

其中,他较重视经济结构和党派力量的对比,并认为寡头派和平民派的冲突是引起政体变化的根本原因。

8、古希腊正义观是怎样演变的?

⑴.荷马时代的希腊人关于“正义”观念蕴含着政治观念的萌芽。

把正义被理解为习惯法的绝对基础和准则,而习惯法是正义的具体体现。

⑵.公元前6-5世纪中叶,自然哲学家将正义看作均衡和谐的尺度。

⑶.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就是实现和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正义的城邦即理想国,贯穿着集体主义的精神,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⑷.亚里士多德将城邦中公民权利平等,“轮番为治”,主张混合政体以及法律治理国家视为正义。

9、古希腊国家学说是怎样演变的?

⑴.古希腊世界出现的第一批国家是城邦,它的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本质特征在于它们是公民的自治团体。

城邦政治是多元化的。

它是一系列政治改革的产物,在这里,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民主权利只是公民集团的特权。

⑵.苏格拉底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知识和教育是城邦政治的根本,因此他主张贤人政治,批判雅典的抽签选举。

⑶.理念化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他对个人正义和城邦正义的探讨提出了理想城邦理论,认为这一理想国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⑷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

城邦政治家的权威是对自由人的治理。

他的城邦概念包含着很深的公民偏见,他完全否认了奴隶、外邦人和妇女的权利,这决定了他民主制的狭隘性。

10、古希腊民主思想是怎样演变的?

1 来库古在斯巴达人内部创建“平等者公社”。

2 梭伦以“中庸”为指导思想。

3 伯里克利在雅典执政时期,实行民主制度。

4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接受了有限的君主原则,主张一种在现实中实行的混合政体。

5 亚里士多德主张公民权利“轮番而治”,认为多数人集体智慧优于个别或少数贤良和专家。

第二章 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

1、试比较西塞罗与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

-40-57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观仅限于狭隘的城邦制度,从城邦的起源来看,它是由低级向高级自然进化的产物,城邦的本质是“至高而广涵的社会团体”。

它的目的是“至善”,即公民的“优良的生活”,由于城邦的基本要素是公民,所以公民的本质就决定了城邦的本质。

由此得出,“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一个公民集团”,是“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同职能参加而合成的一个有机的独立体系。

”他认为只有享有平等政治权利的人才是公民,只有由这样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才是城邦。

城邦是自由人的自治团体,城邦政治家的权威是对自由人的治理,城邦概念包含着很深的公民偏见。

在个人与城邦的关系上持温和的整体主义立场,基本原则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城邦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的统一。

认为奴隶制度是城邦制度的基础,同时还为民主的价值观辩护。

理想的政体是以“中庸”为原则,以中产阶级为基础。

在政治权力结构方面,主张混合政体,还强调了法律对城邦治理的作用,但却没有区分国家和社会。

西塞罗完全突破了狭隘的城邦界限,他认为国家属于人民归人民所有,不再把国家理解为狭小的公民自治团体,而是“人民的联合体”。

在政体形式上,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结合而成的适中“平衡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同时他同亚里士多德一样强调了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的纽带是国家的实质,没有共同遵循的法律便没有国家。

2、试分析比较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混合政体思想。

-36-44-55-57

⑴.柏拉图在“第二等好的国家”里引进了混合政体,他认为健全的政体应是将平民成分与某种个人权威相结合,不过,他在《法律篇》中设计的政府体制更接近于寡头政体与平民政体的结合。

⑵.亚里士多德在政治权力结构上主张混合政体,具体的做法是,将寡头政体与平民政体混合起来,集中两者的优点而避免其弊端。

⑶.波利比阿认为罗马的政体是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相混合,执政官、元老院、民众三种权力既相互箝制,又互相支持与合作,从而实现了相互间的制约与均衡,不使任何力量过于强大。

⑷.西塞罗主张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三种政体结合而形成的适中的“平衡政体”才是最好的政体。

这种政体的优点在于:

第一,它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如果缺少它,自由的人民是难以长时间接受的;第二,它具有稳定性。

3、古罗马分权思想述评。

-55

波利比阿使用混合政体概念不仅包括希腊人常说的各种社会集团和力量之间的混合与平衡,还包括各种不同性质的政治权力的混合与平衡,即国家权力体系构成部分和机构之间的制约与平衡,是波利比阿的独特发现。

所以它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政体,而是一种分权学说。

但它还不是三权分立学说,波利比阿没有近代那种立法、行政和司法权的概念,他所讲述的分权也不是这三权间的划分。

波利比阿从罗马共和制度中提炼和总结的分权和制约平衡原则,后来又经过经西塞罗的有力阐发,成为西方政治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7世纪的英国革命受到了分权学说理论遗产的鼓舞。

光荣革命后,洛克发展了波利比阿的思想,阐述了一套近代型的分权学说。

它在18世纪被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进一步发展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学说,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普遍采纳的宪法原则。

4、古希腊罗马自然法思想是如何演变的?

在比《荷马史诗》稍晚些的赫西俄德的长诗《工作与时日》中,赫以神话的形式表达了一种朦胧的思想,即自然的法与由人所制定的法之间的对立。

这里包含着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

提到,正义是人类的自然法。

在早期的自然哲学家的观念中,自然的秩序和法则也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和范本。

这种观点被赫拉克利特归为“逻各斯”这个概念。

1)“逻”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度。

2)它是最高的支配力量,是高于人间法律的更高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准绳。

3)可以说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自然法思想产生于古希腊城邦时代,智者对自然法思想做了最确切的表述。

他们集中对自然与约定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有的智者肯定习俗和法律的价值,也有的智者将自然与法律习俗对立起来,强调人的本性具有不可抗拒的作用,并力图建立符合自然(本性)的新的法律习俗,在这派思想中蕴含了自然法思想的萌芽,他们还从“自然”与“法律”的对立出发,引申出了十分激进的平等思想。

P26

使自然法思想真正成为完整理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斯多葛派。

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源于其自然哲学,认为支配宇宙和人的“理性”就是自然法,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并认为自然法与人的本性是一致的,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自己的本性。

西塞罗认为:

1 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或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是正义的根源,是人类法律的基础,是“正确的规则”或“最高的理性”。

2 自然法具有高于一切人类立法的权威,是判断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是衡量人类立法和人类行为的准绳,各国的法律只有服从自然法,才是“真正的法律”。

3 他关于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同自然法思想联系在一起的。

第三章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试比较奥古斯丁和阿奎那的神权政治论。

  奥写下《上帝之城》,该书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

他以《圣经》为最高权威,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

在《上帝之城》中,他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人与上帝的关系中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

阿奎那引进理性和经验的因素证明神权理论,这是他比以往神学家进步的地方。

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理性和信仰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权思想的基本特点。

阿奎那和奥古斯丁等人不同,他并不是一概地反对、排斥人的理性作用,而是将人看作理性的动物。

人的道德活动的自然律是趋善避恶,而理性所欲求的最高目的是达到普遍的、最高的善。

他把人的理性看成人的道德活动的源泉,而道德的基础存在于人性之中。

然而阿奎那又将人和人的理性看作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的真正幸福是在道德上达到最高的善,这个目的理性是不能达到的,只能靠对上帝的信仰和爱。

由此可见,理性服从信仰,为信仰服务。

信仰的真理是上帝创造一切,高于一切的信条和人民对统治者的服从。

阿奎那和奥古斯丁一样用“原罪说”为奴役制度辩护,认为它是合理的。

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其基本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关于教会和国家关系问题,从根本上说,阿奎那也是继承了奥古斯丁的衣钵,但他和奥古斯丁所处时代的不同决定了他并不像奥那样将世俗国家看作是罪的产物,予以贬低;而是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

阿奎那进一步指出凡不服从教会和罗马教皇的君主就是“暴君”,限制和废黜“暴君”的权力属于教会,而不是属于人民。

2、阿奎那怎样继承和发扬了西塞罗的自然法学说?

-78

阿奎那承认自然法是人类的普遍理性。

他认为自然法是管理人类的法,是上帝理性在人类理性中的体现,适用于全人类,它的箴规指示人们去做一切有利于保全人类的事情,禁止人们去做毁灭自身的事情,并指引人们了解上帝和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一理论继承了西塞罗自然法是“最高的理性”和“正确的规则”的思想,但他用上帝的理性为自然法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

西塞罗认为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而阿奎那认为永恒法是最高的法,是一切法的来源,自然法和人法都要服从永恒法,同时人法要服从自然法。

阿认为,人法必须接受神法的指导。

阿将一切法律置于上帝的永恒法之下,而且论证了教会法应高于国家法律的主张。

3、罗马政治学向神权政治论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68

中世纪时期,高度发达的古典文明遭到破坏,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水平的日尔曼人统治了西欧,在原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日尔曼人的蛮族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倒退到原始的状态。

日尔曼人在部分地继承了古典文明的基础上,将自己固有的民族传统与罗马基督教相结合,创造了继古典时代自然政治观之后的神学政治观时期。

1 日尔曼人的到来,为基督教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 基督教与日尔曼政权的结合,促进了基督教会的发展。

但同时又摧毁了古典文明,使其倒退了一千多年。

3 在经济上,商品经济退化为自然经济。

4 在政治上,高度组织化的罗马帝国行政体系陷入了瘫痪。

5 在文化上,基督教垄断了文化教育的各个部门,神学政治观时期便开始了。

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1、文艺复兴及其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影响。

-92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其发祥地集中在意大利北部城市。

1 以14世纪彼脱拉克开创的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的发轫,15世纪运动开始波及欧洲各国,16世纪达到鼎盛阶段。

2 提倡理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等级桎梏;提倡个人现世的幸福,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

把理性、个人自由和追求个人幸福看作是人类普遍的、永恒的本性。

3 以前的学者愿意将政治的目的看作自由和正义,现在则更强调政府的职能是保证国家的安全与和平。

4 政治观念开始摆脱神学的影响,具有世俗的特性。

国家就被解释为人的需要的产物,政权的得失成了人的实力相互较量的结果,法律也成为理性与权利的表现。

权力代替神意和道德成为国家与法律的基础。

影响:

资产阶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借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以此猛烈抨击天主教的神学教义,攻击教会的统治地位、特权和等级制度。

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神权的旗帜下开展的这场斗争,造成了欧洲古典文化的再次被发现与重新阐释。

这场斗争不仅封建教会披在国家身上的神圣外衣被剥掉了,而且古代人将国家看作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道德目标而组成的共同体的观点,也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权力代替神意和道德,成为国家与法律的基础。

近代新型的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就在这一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

2、试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无道德”思想。

-97

1 马政治思想的出发点是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经验出发研究政治问题。

2 认为历史事件先后相似的原因,在于人的天性。

只赞扬古代罗马和同时代瑞士的公民道德。

至于现实中的人性,他总体上侧重于性恶论。

因为一旦有了适宜的机会,人心就会自然堕落。

3 性恶论的人性观贯穿他的国家学说。

认为追求权力和财富是最基本的欲望。

人们为了更好的保卫自己而选举领袖,颁布法律,确定刑罚,产生了国家。

认为国家应保障每个人自由地使用财产,保障每个人的安全。

他所关心的,只是国家兴衰的原因与统治者运用权力的手段。

4 主张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统治者应以夺取和保持权力为目的。

5 维护国家统治的基础一是法律,一是军队。

君主应该用法律来治理。

然而法律离开权力则一无所用。

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

只有掌握优良的军队,国家才会有良好的法律。

战争成败将决定君主全部基业的成败。

6 在君主的统治方法上,注重统治术。

并为以后的统治者提供策略。

7 以“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政治无道德论,便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并作为统治者粉饰自身政治行为的一种理论流传开来。

3、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思想述评。

-101

在君主如何取得并维持国家权力并巩固其统治的问题上,马:

1 主张不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2 君主必须表面上装成具备这些美德——仁慈的、忠实的、合乎人情的、虔诚的和正直的。

3 施暴行为与给恩惠:

采取暴力和欺骗相结合的方法

4 背信弃义。

5 保护弱小邻邦,抑制大的邻国。

6 英勇果断

7 以“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政治无道德论,便被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并作为统治者粉饰自身政治行为的一种理论流传开。

背信弃义、崇拜武力、虚假伪善、不择手段等等,成了一些政客玩弄政治的典型手法。

4、布丹主权学说述评。

-111

1 布丹的主权学说和他的国家理论是直接沟通的。

1用家长权力比喻国家主权,一个国家必须具有至高无上的主权。

布丹把主权定义为“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人叫主权者。

国家就是由“许多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

② 主权是把国家与其它社会团体区分开来的基本标志。

将主权看成是国家的本质特征。

2 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

① 绝对性:

指它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以及不可分割。

② 永久性:

指它不受时间、任期的限制;主权者的生命有限,主权的存在却是永恒的。

3 主权内容:

1立法权。

主权是一切法律的惟一渊源,主权者就是立法者。

2宣布战争、缔结合约的权力。

3任命官吏权。

4最高裁判权。

5赦免权

6有关忠节、服从的权力。

7铸币权。

8度量衡的选定权。

⑨ 课税权。

4 特别强调立法权的重要地位。

还讨论了主权者以下的从属机构,认为行政官员行使的权力是由主权者授予的,政府的基本目的是保护秩序,而不是自由。

5 绝对不受限制的主权不存在。

由于神法和自然法先于国家而存在,高于国家和国家主权,所以主权之上还有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

评价:

布丹坚持主权的绝对性,强调公民必须服从主权者的命令,表明他的国家学说核心内容是专制主义的。

但是公民在国家里享有财产自由,主权者要服从神法和自然法,不得侵犯家庭的财产权利,正是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以求保护其经济利益的要求。

第五章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

1、试论格老秀斯和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

―124―134

格老秀斯:

① 自然法的基础存在于人性之中。

“爱社交性”是人类共同的本性。

人的本性要求过一种和平而有组织的生活。

人们对有秩序的和平生活的要求是一切法律的根源,也是自然法存在的依据。

② 以人的理性为基础。

反对将自然法解释为有益的社会习俗的观点。

人类可以自己找出道德上的行为规范,即使没有上帝,人类也能够依据自己的理性行事。

明确地使自然法高于神法。

③ 抬高自然法而贬低神法的地位。

主张一切意志法应该符合理性的要求,体现理性的要求。

自然法比神法更具有合理性、永恒性和普遍性。

④ 维护私有财产,初步提出了自然权利观念。

认为“每一个人自己的所有权”包括自由、财产和要求偿还所欠债务的权利。

把生命、躯体、自由看成不可侵犯的自然权利。

财产权是由人类意志的运用必然跟随而来的事物,也和自然权利有关。

把恢复自己的财产、自卫和惩罚一起列为正当的战争理由。

⑤ 把是非善恶的共同道德标准作为人类社会的结合力。

提出人类社会应该共同遵守的规则,包括信守诺言,承认人的平等,正义原则,父母责任,婚姻忠贞等等。

更多的是讲个人的道德义务而不是个人的天赋权利。

主张和共同利益相关时,君主对臣民的财产比财产主人还有更大的权利。

⑥ 方法论上的贡献。

证明自然法的两种方法——先天的论证方法和后天的论证方法。

前者参照人类的本性,后者参照普遍的事实,依靠理性的推论。

借助数学和几何学的方法,通过系统的推论,得出符合理性的结论。

斯宾诺莎:

着重申述了思想自由权。

个人放弃自由行动之权,而保留自由思考之权。

“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

每个人“是他自己的思想的主人”。

没有人愿意或被迫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