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645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

《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docx

西南大学1120《作物育种学》在线作业

[1120]《作物育种学》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作物育种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作物品种学是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

B.作物品种学是以进化论、遗传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C.作物品种学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没有任何一点艺术的成分

D.作物品种学是一门关于作物遗传改良的科学

2、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是

A.染色体畸变

B.染色体数量变异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互补)和基因的累加、互作

3、下列作物中哪种起源于中国?

A.小麦

B.大麦

C.玉米

D.大豆

4、杂交制种所用的自交系一般是指

A.自花授粉作物的单株后代

B.无性繁殖作物的单株后代

C.异花授粉作物经过连续人工自交的单株后代

D.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单株后代

5、小麦品种由北向南引种,生育期表现为

A.延长

B.缩短

C.保持不变

D.不可预测

6、选择育种是在什么变异群体中进行选择?

A.杂交合成群体

B.自然变异群体

C.人工创造的变异群体

D.诱变群体

7、引进品种性状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D.基因互作

8、下列有关诱变育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诱变的突变率高

B.诱发变异易稳定

C.诱变的性质和方向难控制

D.诱变育种对于多基因支配的性状效果好

9、下列作物中,全部是自花授粉的一组作物是

A.棉花,水稻,油菜

B.甘薯,棉花,油菜

C.水稻,小麦,大麦

D.小麦,玉米,蚕豆

10、选育自交系一般所用的选择方法是

A.一次单株选择法

B.多次单株选择法

C.多次混合选择法

D.一次混合选择法

11、一个纯系亲本在一系列杂交组合种的平均产量或其它性状的平均表现称为

A.遗传力

B.遗传距离

C.一般配合力

D.特殊配合力

12、诱变育种中常用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需要的剂量大小来衡量,诱变后生物体存活40%的剂量称为

A.致死剂量

B.半致死剂量

C.临界剂量

D.激活剂量

13、杂交育种对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进行选择时,可靠性最大的是根据

A.单株表现

B.株系表现

C.株系群表现

D.组合表现

14、花粉培养植体的染色体倍数一般是

A.单倍体

B.二倍体

C.三倍体

D.四倍体

15、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是

A.染色体畸变

B.染色体数量变异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互补)和基因的累加、互作

16、一般情况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是靠

A.自交繁殖

B.异交繁殖

C.常异交繁殖

D.无性繁殖

17、回交育种的特点是

A.可对个别性状进行有效改良

B.有利于打破不良连锁

C.改良性状的预见性差

D.只对遗传力高的性状改良有效

E.只对遗传力高的性状改良有效

18、选择的基本方法是

A.单株选择法

B.轮回选择法

C.一籽传选择法

D.配子选择法

E.混合选择法

19、双低油菜品种的“双低”是指

A.低亚油酸

B.低油酸

C.低芥酸

D.低蛋白

E.低硫苷葡萄糖甙

20、作物品种的主要特性有

A.遗传相对稳定性

B.群体一致性

C.性状的特异性

D.时间性

E.地区性

21、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主要方法是

A.改进育种流程

B.加快种子繁殖

C.降低选择标准

D.扩大分离群体

E.加速世代进程

22、双低油菜品种的“双低”是指

A.低亚油酸

B.低油酸

C.低芥酸

D.低蛋白

E.低硫苷葡萄糖甙

23、在生产上可以用人工去雄方法生产杂交种的作物有

A.水稻

B.高粱

C.烟草

D.玉米

E.棉花

24、选择育种的变异来源有

A.天然杂交

B.自然突变

C.人工诱变

D.人工有性杂交

E.剩余变异

二、解释题

25、超标优势:

杂种一代(F1)超过当地推广品种(CK)的百分率称为超标优势,又称为对照优势。

26、体细胞杂交:

或称原生质体融合,指遗传背景不同的原生质体之间经融合而产生杂种细胞的细胞工程技术。

27、同源多倍体:

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相同的多倍体。

28、常异花授粉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是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植物的中间类型,其天然异交率4%-50%,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有性繁殖作物。

29、选择育种:

是指根据育种目标,从现有品种群体内出现的自然变异类型中,通过单株选择或混合选择等方法,选出优良变异个体,然后经后裔鉴定淘劣留优,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三、问答题

30、作物育种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

(1)优良品种的选育。

要研究和掌握作物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发掘、研究和利用各种作物遗传资源;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改良作物品种的遗传素质及群体的遗传构成,以创造高产、稳产、优质、抗逆、熟期适当和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甚至新的作物。

(2)优良品种的种子生产及推广应用。

繁殖生产出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提供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生产用种;把优良品种在生产生产上推广应用。

31、回交育种

答:

两亲本杂交的子一代,多次与亲本之一继续杂交(即回交),从而育成新品种的方法。

32、阐述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

答:

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是:

通过不同亲本间杂交,使杂种的基因型处于异质结合状态,然后通过自交,使基因重组,逐渐趋于纯合,形成若干新的纯合基因型,育种家则从中选出最佳纯合基因型,成为品种)。

基因重组有三种表现可以利用:

(1)性状重组,综合双亲性状。

(2)基因互作,产生新性状。

(3)基因累积,使性状超亲。

33、转基因作物的食品安全性有哪些方面?

答:

①标记基因的水平转移。

即不同物种或细胞器之间进行的遗传物质交流。

有人担心转基因作物中的抗生素标记基因是否会水平转移到肠道微生物,致使某些致病菌产生较强的抗药性,进而影响到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

转基因作物中的标记基因发生水平转移并表达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对于经食品加工后的植物材料则更是不可能。

②转基因本身的安全性。

就转基因本身的化学成分而言,与其他非转基因一样,都是由4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

理论上转基因本身不会对食用者产生不利影响。

③转基因表达产物的安全性。

关于外源基因编码蛋白的安全性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高度关注和谨慎对待的问题。

比如是否存在有毒物质;是否存在过敏源等。

34、按育种实用价值分类,作物种质资源有哪些类别?

答:

(1)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一般指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多未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遗传修饰,所以又称农家品种。

其中有些材料虽有明显的缺点但具有稀有可利用特性,如特别抗某种病虫害,特别的生态环境适应性,特别的品质性状以及一些目前看来尚不重要但以后可能特别有价值的特殊性状。

(2)主栽品种。

主栽品种指那些经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包括自育或引进的品种。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丰产性与较广的适应性,一般被用作育种的基本材料。

(3)原始栽培类型。

原始栽培类型指具有原始农业性状的类型,大多为现代栽培作物的原始种或参与种。

多有一技之长,但不良性状遗传率高。

现在存在的已很少,多与杂草共生,如小麦的二粒系原始栽培种,一年生野生大麦等。

(4)野生近缘种。

野生近缘种指现代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及与作物近缘的杂草,包括介于栽培类型和野生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

这类种质资源常具有作物所缺少的某些抗逆性,可通过远缘杂交及现代生物技术转移入作物。

(5)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指杂交后代、突变体、远缘杂种及其后代、合成种等。

这些材料多具有某些缺点而不能成为新品种,但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

35、种质资源

答:

可用于育种、栽培或其它生物学研究的各种植物类型及品种的总称。

36、雄性不育性

答:

雄性不育性是指雄性器官发育不良,失去生殖功能,导致不育的特性。

37、简述杂交育种的程序。

答:

①选配亲本进行杂交(原始材料圃及亲本圃);②分离世代的选育(选种圃);③鉴定圃;④品系比较试验;⑤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⑥品种审定,繁殖推广。

38、种质资源的保存方式有哪些?

答:

(1)种植保存。

种质资源材料每隔一定时间(如1~5年)播种一次,即称种植保存。

种植保存一般可分为就地种植保存和迁地种植保存。

(2)贮藏保存。

贮藏保存主要是用控制贮藏时的温、湿条件的方法,来保持种质资源种子的生活力。

(3)离体保存。

用试管保存组织或细胞培养物的方法来有效地保存种质资源材料,如保存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幼芽生长点、花粉、花药、体细胞、原生质体、幼胚、组织块等。

(4)基因文库技术。

建立某一物种的基因文库,不仅可以长期保存该物种遗传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反复的培养繁殖筛选,获得各种目的基因。

39、什么是育种目标?

制订育种目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育种目标是选育新品种的设计蓝图,是对所选育的新品种的要求,即明确应选育具有哪些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制订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是:

(1)善于抓住当地生产中的主要问题;

(2)着眼当前,顾及发展;(3)育种目标要落实到具体性状上(4)考虑品种的合理搭配。

40、简述杂交育种的程序。

答:

①选配亲本进行杂交(原始材料圃及亲本圃);②分离世代的选育(选种圃);③鉴定圃;④品系比较试验;⑤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多点试验;⑥品种审定,繁殖推广。

41、简述影响选择效果的主要因子。

答:

(1)群体的遗传组成;

(2)群体的大小;(3)性状的遗传特点;(4)选择的标准与鉴定的准确性

42、系谱法

答:

自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和复交F1)开始选株,分别种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直至选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升级进行产量试验。

43、纯系育种

答:

对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单株选择和后代鉴定试验而选育新品种的,称为纯系育种。

44、单倍体

答:

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组的个体。

45、平均优势

答:

杂种一代(F1)超过双亲平均值(MP)的百分率。

46、单交种

答:

两个自交系杂交组配而成的F1代杂交种称为单交种。

47、系谱法

答:

自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和复交F1)开始选株,分别种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直至选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升级进行产量试验。

48、纯系育种

答:

对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单株选择和后代鉴定试验而选育新品种的,称为纯系育种。

49、简述纯系育种的程序。

答:

纯系育种是对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变异群体,通过单株选择和后代鉴定试验而选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主要环节如下:

(1)优良变异个体的选择;

(2)株行比较试验;(3)品系比较试验;(4)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5)品种审定与推广。

50、简述作物转基因育种的程序。

答:

①从某种特定的生物中获得外源DNA或目的基因;②从原核生物中获取目的基因的载体进行改造;③用限制性内切酶将载体切开,用连接酶把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上,获得DNA重组体;④将要改造的植物作受体,使重组DNA进入受体细胞,即实现外源DNA的转化,也可用基因枪等非载体技术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⑤被转化的受体细胞再生成植株,外源DNA在受体内表达。

51、简述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答: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1)广泛测交,并注意正反交的差异;

(2)媒介法(桥梁法)和预先无性接近法;(3)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如用混合花粉授粉、重复授粉、提前或延迟授粉等;(4)理化因素处理;(5)柱头手术、离体授粉与试管授精;(6)体细胞融合。

52、简述化学诱变剂的种类。

答:

(1)烷化剂。

烷化剂是指具有烷化功能的化合物。

它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性烷基,如CH1、C2H5,该烷基转移到一个电子密度较高的分子上,可置换碱基中的氧原子,这种作用称为烷化作用。

烷化剂可以将DNA的磷酸烷化。

常用的烷化剂为甲基磺酸乙酯、硫酸二乙酯、乙烯亚铵、亚硝基乙基尿烷和亚硝基乙基脲等。

(2)叠氮化钠。

是一种动植物的呼吸抑制剂,它可使复制中的DNA碱基替换发生。

(3)碱基类似物。

与DNA中碱基的化学结构相类似的一些物质。

它们能与DNA结合,又不妨碍DNA复制。

但与正常的碱基是不同的,当与DNA结合时或结合后,DNA再进行复制时它们的电子结构有了改变,而导致配对错误,碱基置换,产生突变。

最常用的类似物有类似胸腺嘧啶的5溴尿嘧啶(5BU)和5溴脱氧核苷(BUdR),以及类似腺嘌呤的5-嘌呤(5-AP)。

(4)他化学诱变剂。

如抗菌素、亚硝酸、羟胺、吖啶类物质等虽也能引起一定的基因突变,但在诱变育种中的实用价值较低。

53、按育种实用价值分类,作物种质资源有哪些类别?

答:

(1)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一般指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多未经过现代育种技术的遗传修饰,所以又称农家品种。

其中有些材料虽有明显的缺点但具有稀有可利用特性,如特别抗某种病虫害,特别的生态环境适应性,特别的品质性状以及一些目前看来尚不重要但以后可能特别有价值的特殊性状。

(2)主栽品种。

主栽品种指那些经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包括自育或引进的品种。

由于其具有较好的丰产性与较广的适应性,一般被用作育种的基本材料。

(3)原始栽培类型。

原始栽培类型指具有原始农业性状的类型,大多为现代栽培作物的原始种或参与种。

多有一技之长,但不良性状遗传率高。

现在存在的已很少,多与杂草共生,如小麦的二粒系原始栽培种,一年生野生大麦等。

(4)野生近缘种。

野生近缘种指现代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及与作物近缘的杂草,包括介于栽培类型和野生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

这类种质资源常具有作物所缺少的某些抗逆性,可通过远缘杂交及现代生物技术转移入作物。

(5)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指杂交后代、突变体、远缘杂种及其后代、合成种等。

这些材料多具有某些缺点而不能成为新品种,但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

54、论述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必需的基本条件。

答:

(1)选配强优势的杂交组合,具有强的产量优势、抗性优势、品质优势、适应性优势、生育期优势、株型优势等。

(2)提高两亲的纯合性。

亲本的农艺性状必须良好且整齐一致的,配合力高,基因型的纯合程度要高。

(3)采用简易的制种技术,降低种子生产成本。

(4)种子繁殖系数要高。

55、论述转基因育种的应用价值。

答:

(1)转基因技术使作物育种的基因资源范围极大拓宽,不仅超过了种、属界限,更扩大到了细菌、真菌、动物乃至人类,甚至还可以人工合成基因;同时,极大地提高育种效率。

(2)基因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①抗除草剂基因工程。

把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植物获得抗除草剂品种,如抗除草剂大豆、油菜、玉米等。

②抗虫性基因工程。

把抗虫基因如Bt基因等转入植物获得抗虫品种,如转Bt基因的棉花、玉米和马铃薯等。

③抗病毒基因工程。

把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病毒RNA等转入植物,获得抗病毒植物品种,如抗病毒的烟草、小麦、番茄、甜椒、西葫芦等。

④抗真菌、细菌病害基因工程。

把抗菌肽基因、几丁质酶基因等转入植物获得抗病品种,如抗病烟草、马铃薯等。

⑤提高作物产量基因工程。

向C3植物导入C4型PEPCase基因等。

⑥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基因工程。

向植物导入控制果实成熟期的基因等。

56、论述作物生产上为什么一般不利用F2代种子?

答:

杂交种F1群体基因型的高度杂合性和表现型的整齐一致性是构成强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

F2由于基因分离,会产生多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既有杂合基因型个体,也有纯合基因型个体,个体间性状发生分离,有的个体具有优势,有的个体没有优势,因此,F2群体的平均杂种优势和整齐度比F1<\/sub>明显下降,因而,生产上一般只利用F1F2不宜继续利用。

57、论述杂交种选育中亲本选配的原则。

答:

(1)亲缘关系较远。

两个亲缘关系较远、性状差异较大的亲本进行杂交,常能提高杂种异质结合程度和丰富遗传基础,表现出强大优势。

包括:

地理和起源较远;亲缘较远;类型和性状差异大;遗传距离较大。

(2)配合力高。

根据配合力测定结果,选择高配合力,尤其是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作亲本杂交,容易得到强优势的杂交种。

(3)性状优良并互补。

两亲应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状和较广的适应性,通过杂交使优良性状在杂种中得到累加和加强。

应尽量选配优点多、主要性状突出、遗传力高、缺点少且易克服,而且双亲优缺点可以互补的作亲本。

(4)亲本自身产量高,两亲花期相近。

亲本自身产量高可以繁殖亲本和杂交制种的产量,并有利于增强杂种优势。

58、作物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一般是杂交第几代?

为什么?

答:

(1)作物生产上使用的杂交种一般是杂交F1代。

在生产上一般不利用F2及以上世代。

(2)因为:

①F1代杂交种群体基因型的高度杂合性和表现型的整齐一致性是构成强杂种优势的基本条件。

②F2代由于基因分离,会产生多种基因型的个体,其中,既有杂合基因型个体,也有纯合基因型个体,个体间性状发生分离,有的个体具有优势,有的个体没有优势。

③F2群体的平均杂种优势和整齐度比F1明显下降,因此,生产上一般只利用F1,而F2及以上世代不宜继续利用。

59、什么是杂交育种的混合法?

有何优缺点?

答:

(1)混合法是在自花授粉作物的杂种分离世代,按组合混合种植,不加选择,直到估计杂种后代纯合百分率达到80%以上时(约在F5~F8),才开始选择一次单株,下一代成为系统(株系),然后选拔优良系统进行升级试验。

(2)混合法的优点是可以保留更多的多样化类型,对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选择效果较好。

(3)混合法的缺点是混合法在混合种植若干年才进行个体选择,选择要困难得多,花费的年限较长。

60、什么是杂交育种的系谱法?

有何优缺点?

答:

(1)系谱法是国内外在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杂交育种中最常用的方法。

自杂种第一次分离世代(单交F2、复交F1)开始选株,分别种植成株行,即系统,以后各世代均在优良系统中继续进行单株选择,直至选出性状优良一致的系统升级进行产量试验。

在选择过程中,各世代予以系统编号,以便考察株系历史和亲缘关系,故称系谱法。

(2)系谱法的优点:

系谱法在世界各国应用最广,历史较久。

一般认为,应用这种方法在杂种早期世代,针对一些遗传力高的性状连续几代选择,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同时每一系统的历年表现都有案可查,比较容易全面地掌握它的优、缺点,而且系统问的亲缘关系十分清楚,有助于互相参证,育种工作者可以及早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突出的优良系统上,有计划地加速繁殖和多点试验。

(3)系谱法的缺点:

系谱法从F2起进行严格选择,中选率低,特别对多基因控制的性状,效果更差,因而使不少优良类型被淘汰。

这个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工作量大,占地多,往往受人力、土地条件的限制,不能种植足够大的杂种群体.使优异类型丧失了出现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