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522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docx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1-09-0616:

55:

00|  分类:

教师专业成长|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开展有效观课议课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河津市教研室    米文革

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十多年了,除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和“小组合作”形式的出现,课堂教学总体的变化仍不是很大。

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还没有形成,教师还是“以教定学”而不是“以学定教”,课堂还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这一切不仅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更需要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来实现,而日常的学校教研活动正是我们一项必做的功课。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研究和改进课堂教学。

但是我们传统的以听评课为主的研究方式并没有收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

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如何改进教研文化,使教研变得更有实效?

一、传统听、评课教研现状及反思

现在我们的学校几乎每周都有教研活动,其主要方式就是听课评课。

教研室或教务处周前公开讲课时间和教师,要求教师们到时去参加听课活动,有时候还要请教研员去参加。

讲课的教师往往会做精心的准备,听课的学生提前也做了安排,教室后面听课的老师一大片。

讲完课之后是评课,先由讲课老师简单说课,然后组织者再挑选几名骨干教师评课,大致是优点多多,建议几条,最后由教研员总结,一次教研活动就算结束了。

那么我们要问:

这样的听评课活动能否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明显效果?

老师们能得到哪些收获?

首先,组织者和参与者(授课教师和听课教师)对听评课活动的目的和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一节课, 这就造成了主题不集中,讨论不深入,对教师的帮助不是很大。

其次,听课老师的课堂观还没有变化,课堂上眼光依然死死盯住老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不能深入透视课堂,不能触动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学生也欣赏不了课堂中真正的精彩。

再次,评课老师和授课老师之间的关系还是进行评价的“评判者”和被动等待评判的“接受者”的关系,没有形成彼此平等,共同围绕课堂进行展开教学对话、商讨教学办法的伙伴关系。

一线中小学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教学实践,是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只有研究的成果实实在在地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才算有用。

因此,我们从“用”—“听”—“议”—“观”的思路,构建了提高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性的观念体系:

读懂课堂(观课)——有效交流和讨论(议课)——对未来行为思考(计划)——进行改进教育教学的实践(行动)。

二、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

1、从听课到观课

平常的“听课”只是听教师讲或者是师生问答,我们发现,“听”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上的主角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方式正从讲授为主向多种方式并存,而课堂上的声音也从一个人发声(教师或一个学生说话)向多个声音同时发出(生与生的同时多向声音)转变,有声的教学和无声的教学(思考、沉默)并存。

“观”是观察的简说,一方面是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以及必要的观察记录工具,有效的收集和整理课堂信息(“听”也是观摩的一种重要方式)——“观”;另一方面是运用心灵和理性的力量感悟,体验和分析,以获得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察”。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也就是说,要认识人和事物,既要看他的行为,了解他的思路,更要考察他的动机、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够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观察对象。

真正的“观”不只是用眼睛看、耳朵听、而且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的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复杂性。

”([曰]佐藤学)

2、从评课到议课

评课是评价和解决一节课的问题,适合用在需要对课堂教学作出评价,分出等第的时候,如“优质课”评选等。

议课主要利用案例研究为载体解决某柴教育教学问题,同时讨论和解决这节课的问题,适合用在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目的是改进教学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议”不是下结论,作判断,而是在“观”所得到的信息基础上,与参与者展开对话、讨论和反思的过程。

如果说“评”的过程是写句号的过程,“议”的过程则是更多的运用问号质疑、探询和发现的过程。

从“评”到“议”是从鉴定过去的批评性和封闭性转化为面向未来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三、观课观什么、怎样观

1、进行有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

缺乏课前沟通协商是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效益低下的原因之一。

由于缺乏课前沟通,听课目的不明确,评课重点不集中。

观课议课主张围绕主题的对话和交流,以获得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这是观课议课的“教研目的”。

A、从问题和困难中提出主题,培养问题意识;

B、从教学创造和超越中提出主题;

C、主题分解

为了使活动有更加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方向,可对主题进行方向分解:

①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研究;②对教法的观察和研究;③对学法和学习效果的观察和研究。

D、主题预设和生成并行不悖

议课时,可以先对预先确定的主题展开讨论,预定的主题结束后,再讨论课堂上生成的其他有讨论价值的议课主题。

2、如何作观课前的说明

让做课老师课前有机会对自己的教学作出说明, 并对观课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是尊重和理解做课教师的一种实践。

课前说明说什么:

观课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它又与平常意义的说课相区别,平常的说课不仅需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观课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从节约时间的角度也不需要论证。

一般来说,课前的观课说明可以侧重在以下三个方面:

A、说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可以包括先前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与分解等。

B、要介绍自己不同常规的教学创新。

C、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展开的主要的教学活动,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

观课说明应在讲课前进行,时间以几分钟为宜,应注意不要当着学生的面作课前说明。

3、观课观什么,怎样观

观课中如何收集和利用课堂教学信息呢?

首先,课堂上最重要的信息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信息。

教育的根本在于通过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学生的发展和变化。

关注和收集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效果是观课议课实施“以学论教”,致力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其次,观课中要围绕主题收集和整理课堂上观察到的教育事实和现象。

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和方法,好的教学案例应该①对事例的描述具体独特,有过程、有变化、有始有终,情节完整;②问题具有典型性,有讨论意义、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开放性,有研究和讨论的价值。

观课应注意以下几点。

A、尊重学生,以帮助者和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坐在学生旁边。

B、尊重课堂,不干扰正常教学。

C、尊重教师,成为做课教师的助教。

同时观课应成为学习教学的过程。

提高观课效益,需要的就是这种“接下来我要上这节课”,从而积极主动地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的状态。

这种状态和思考使观课者不做旁观者,而是深入地沉浸其中,使观察和研究一节课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准备这节课的过程,千方百计寻找对自己有价值、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

四、议课议什么,怎样议

1、议课目的

明确观课议课的目标是营造平等对话的议课环境和氛围的前提,议课的对象不是上课的人,也不是课,而是课堂中的现象和事件。

对课堂上的现象和事件的讨论和理解,目的不仅仅是促进做课老师反思和改进,而是为了促进参与的每一位教师理解教学,改进教学。

这样,参与者就不是置身事外,而是“同在共行”。

“同在”就是不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是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方的立场将心比心地同情对方,理解对方,“共行”就是把授课教师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共同进步。

2、议课采用的“话语结构”:

 “假如你来教……”,“假如我来教……”

“假如你来教……”既要求参与者尊重彼此的处境和条件,同时又要求在观摩做课老师的思想和技术之后,参与者必须提供一种回报。

而“假如我来教……”则表达了参与者愿意提供这样一种回报。

“假如你来教……”规定了观课议课老师“共在同行”的参与方式:

不能把课堂上的现象看成教师的缺点和不足,而是当成参与者需要共同面对的困惑和问题;议课者不能置身事外,而是必须从实践角度、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它是在现有实践基础上,提出新的可能,探讨新的可能,使参与者有机会存在多种可能中理解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议课的话语结构还包括:

(组织者)

A、你确定的观课方议课主题对你和其他老师专业成长有什么意义?

B、就相关主题,你有什么特别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

有什么问题和困惑需要大家共同讨论?

C、大家就相关主题,观察到什么现象?

有什么故事?

有什么需要讨论的困惑?

D、请大家对故事和故事中的困惑发表看法。

E、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共同关心的问题讨论?

F、对讨论的问题和观点进行梳理。

3、议课流程

议课是对教学案例的讨论,对于案例讨论,我们建议一般流程是:

A、由观课教师描述蕴涵困惑的教学故事,使议课建立在课堂真实的故事和情境基础上。

B、听取授课教师对故事中的困惑和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一方面是把执教者背后的教育价值观念揭示出来供大家研究和剖析,另一方面是帮助执教者梳理和澄清背后的教育理想和追求,使参与者梳理出“教育假设”—“教学设计”—“教的行为”—“学的行为”—“学的效果”之间的联系。

C、听取案例提供者的意见和看法,一般情况下,观课者提出这个故事意味着他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考,这时需要通过询问和提供机会让他说出来,让他能在表达中梳理和实现。

D、议课参与者 围绕故事和意见彼此之间相互质询、讨论和交流,以达成对困惑和问题,彼此观念和做法的理解。

4、议课应注意几点

A、观察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从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思考教师行为的合理性,也就是“以学论教”。

B、在“最近可能区”建议

“最近可能区”不仅指教师水平和能力的“最近可能区”,也指其他外在条件的“最近可能区”。

其核心是立足实践的实际,给需要建议的教师“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

C、探讨新的可能。

教学受多种因素影响和控制,具有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没有唯一,只有多样。

探讨和了解教学的更多可能是为了扩大教学的可能性空间,在认识教学的更多可能以后,教师将获得更多的教学选择,从而实现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更优化。

五、观课议课行动研究流程

1、确立议课专题

确立议课主题包括四步:

生成主题—调查研究—查阅资料—预设策略。

专题的确立必须做好调查研究,要立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困惑,以解决老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2、接力棒式的观课议课活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A、选课:

根据主题,选择适合进行议课专题研究的课例,以课例为载体进行研究。

课例的内容、体裁、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都要适合此次专题的研究。

B、(备)说课:

教研组在个人自备的基础上(备课的重点要以研究议课专题为出发点),进行集体备课,集中大家的智慧,拟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体现专题研究的突破点和内容,体验预设策略的验证过程。

C、上(观)课:

授课教师上课,其余教师围绕主题观课。

真正掌握课堂上第一手资料,为专题议课提供实践中的原始资料。

D、议课:

观课教师根据课例结合议课专题进行议课。

议课中,老师们以课例为平台,紧扣议课专题进行平等对话,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3、专题讲学

议课结束后,主持人利用5到10分钟时间进行专题“讲学”,专题讲学,其实是一种经验交流,资源共享。

把观课议课做成行为研究,转变了教师对工作方式的认识,摆脱了职业的孤独处境,形成了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意识。

转变了教师对教育科研脱离教学实际的看法,形成了教科研工作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氛围;转变了教师对培训的狭隘认识,形成了组内、组际、在理论、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经验交流、资源利用等方面共同分担与分享的机制,让教师体验感悟了“教学即研究,问题即专题,成长即成果”,从而激发教师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意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观课议课与教师专业成长

1、我的课堂教学理想:

A、学生经历美好的校园生活—让学生蹦蹦跳跳上学,高高兴兴回家。

(状态)

B、教育促进学生更幸福的生活(结果)

C、实施有效教学(过程)

D、执教者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教师)

2、观课议课对教师和教学实践的改造

观课议课立足整体提高和发展教师,但最根本的是改变了“教育假设”。

“教育假设”是教育实践者对教育行动各要素的现状和发展,以及彼此因果关系的理解和预设。

观课议课主张以学论教,实现以学论教的方法是采取反向的路线,先从观察到的学的效果和学的行为分析和理解入手,讨论什么样的教的行为才是有效的,并通过对话和反思理解原有的设计和背后的观念。

观课议课的任务就在于验证可能的假设,发现新的假设,修正原有的假设,发展教师的教育假设水平,引导教师用更合理有效的教育假设改造自身的教育实践。

3、做善于反思的教师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善于获得经验是成长的基础,反思的对象是经验,是对经验的改造和提升。

善于反思的教师以实践中学习,在行动中研究。

4、做最具成长力的教师

A、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对人具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B、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的老师。

C、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具有较强教育实践力的老师。

D、最具成长力的教师是善于反思的教师。

E、最具成长力的教师应该善于体验成长的快乐。

以上是我学习陈大伟教授《有效观课议课》一书的收获,我希望通过我的粗浅梳理使大家对“有效观课议课”这一新的教研模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付诸于教学研究实践中,以便更好的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0)|评论(0)|引用(0)|举报

学案导学法

河津市教育局教研室史国荣

一、学案结构和编制要求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课题和课型。

学案的类型可有预习课、展示课和复习课之分,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主备人、审阅人、备课时间、班级、姓名

3、学习目标:

据课标要求确定三维目标

4、重点难点:

5、学具:

多媒体、录音机、实验仪器、实物、挂图等

6、自主学习(说明自学时间、内容、学习方法)

①自学提纲

将所学部分的重点知识以填空、简答、图表等形式予以罗列,供学生自学后知识检测时用。

(三遍阅读法:

第一遍,细读,理解每句话意思,整体把握所学知识,标出疑点,第二遍,快速阅读,标出主要知识点和疑问点,第三遍,快速记忆所标知识点。

②自我检测

一般为课后作业题,亦可根据课标要求和重难点设计3—5道基础题,以记忆型题为主,学生自做同时标出不会做的题。

7、合作交流:

交流成果,探讨疑难。

采用一帮一、兵教兵方式,个性问题,组内解决,共性问题,向教师请教,或组间讨论形成共识。

8、展示点评:

各组代表将其任务完成情况通过口头回答、表演、图画、实验、黑板、多媒体展示出来,讲解,他组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评价激励。

9、总结所得:

学生将本节所学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画成图。

并将所学的方法和规律总结出来。

10、拓展训练:

(给定时间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所选的试题能围绕重难点,要有代表性、典型性,有层次感,少而精。

①基础达标题

突出双基,扣住重难点,结合实际加以应用,6—8个。

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完成。

②能力拓展题

注重知识综合运用,实现三维目标。

3—5个。

面向中等生和优生。

给定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修改,教师督查、指导,发现问题、释疑。

接着,分组展示作题情况,每组展示1—2题,小组代表讲解,其他组学生质疑,教师注意点拨,启发,总结方法和规律。

11、学后记:

学生分析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存在的问题及补救措施是什么?

12、评价反馈:

评价学生的训练情况,解答学生的疑惑,使学案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相当于作业本)

二、学案操作

1、目标及重难点:

让学生读,以明确之。

2、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教师深入每个小组督促每个学生按要求自学,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并进行学法指导和释疑,发现共性问题,及时强调。

3、合作交流:

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由小组长组织小组讨论,解决每个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点。

个性问题组内解决,共性问题,向教师请教,或组间讨论时提出,师生共同解决。

教师深入各组督查、释疑、点拨。

4、展示点评:

小组代表讲解,他生质疑,师生点评激励。

5、总结所得。

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展示自己总结的知识网,与学生共享。

6、拓展训练:

限时独立自做---组内讨论交流---黑板展示反馈---点拨总结(4--6人一组,采用一帮一、兵教兵方式)

7、写教后记。

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即写教学反思。

(侧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

说明:

1、每份学案不一定全部包含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增减,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

同时,在一些重要环节的设计上要下气力,力求科学完善有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活动,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2、学案上只写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教法可批在学案的相应的位置上。

3、复习课的学案另有要求,详见《中高考复习方案》。

4、利用学案便于课堂、课后落实知识。

5、教师备简案,供集体研讨时使用,上课则用学案。

三、集体备课

新课程改革转变了教育理念,使得教材体系发生变化(传统的课程是一条线,课程模块是一个圆,圆心是主题,带有综合性和开放性,每一个模块又相对地独立性,模块间关系复杂,如逻辑递进,横向并列、交叉多选),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教的方式由传授式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社会调查等形式,学的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内容多了,课时相对少了,按原来的方式讲课完不成模块任务,所以,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集体备课。

学期初,学科备课组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明确集体备课的时间、内容、主备人等。

主备人提前一周备好课。

集体备课的一般流程

(1)

教师按学案要求自备简案(备课标、教材、学生、教与学法等)→集体研讨(达到四统一:

目标与重点难点、自学提纲和自我检测、基础训练题和能力拓展题、巩固训练题)→一人主备→组长把关→统一印制→同案操作(课前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修正,在学案左右两旁规定的空间加注个人备课内容。

)→二次备课(课后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案进行第二次加工)

集体备课的一般流程

(2)

分块分人主备---集体研讨(确定目标及重难点、自学提纲和自我检测、基础训练题和能力拓展题、巩固训练题)----完善备课(包括制课件、准备实验等)----组长把关----付印操作----二次备课

说明:

1、集体研究课程标准要求;

2、集体选题、组题

3、学科组要统一安排教学进度。

四、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构建

主要以异质小组为主,异质小组通常是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质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人数以4--6人为宜。

小组长要选择有组织能力、肯负责任、能协调同学关系、善于听取意见、能推动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人选不要固定,要引入竞争机制。

组的安排呈蜂腰形,左右各三组,中间二组,小组成员呈马蹄形围坐,座位按顺序编号,利于分层教学和管理。

一般情况下,科学划分的学习小组应长期固定下来,适宜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

2、小组分工和职责

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落实具体任务,每人都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一定的时间内角色可以互换,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位置上得到锻炼。

小组内设有小组长,副组长、记录员、汇报员、操作员、作业组长。

组长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体人员有序进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副组长的主要职责是:

协助组长进行组内管理工作,特别是当组长工作较多时,要承担部分组织工作。

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包括自主、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纪律情况、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中某人遇到的学习困难等。

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展示。

操作员:

负责仪器的选择、组装、实验操作、清洗、污水的处理、仪器的上缴等。

作业组长的职责是:

负责各学科作业的收交、发放、检查,并将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学科课代表。

课代表再将全班的作业及完成情况报各科任教师。

科任教师在批改以后对各组及同学进行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将进行加分,较差的小组扣除一定分数。

3、合作规则

听:

①、听同学发言要专心,边听边想,记住值得肯定的要点,并努力听出彼此不一致的地方,以备表述自己(或小组)的看法或理由。

②、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打断。

有不同意见时,等待同学表述完后再提出。

同学回答有误时,不得嘲笑、打击。

说:

①、先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后再发言,不要信口开河。

②、发言要围绕话题,言简意赅,有条理,不能东拉西扯,不着边际。

③、别人对你的发言有疑问时,要针对问题耐心解释,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④、当遇到有多位同学与你一起抢答时,要学会谦让,给别人一次展示的机会。

读:

①、需要个别朗读或小组朗读时,声音要洪亮,语速适中,张弛有度。

②、要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在读书中发现问题,不要机械地为读而读。

③、读书时,要将疑惑在书上用笔勾画出来。

写:

①、写学案或板演,字迹要工整、规范,切忌潦草应付。

②、问题要点要写全面,解题步骤要写清楚。

评:

①、肯定对方意见正确的一面,再指出错误的一面,要么更正,要么补充。

②、评出自己错误所在,并指出努力方向。

③、评价他人时,态度要诚恳,不嘲笑、打击同学。

议:

①、善于根据学习任务引发话题,敢于提出自己的大胆设想,与同学交流讨论。

②、讨论中,善于汇总自己和别人的看法及理由,及时进行提炼总结。

③、仔细听取别人的意见,找出彼此一致的地方,少数服从多数,最终达成一致性意见。

4、合作高效

①、选一名得力的组长。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

小组长应具备三种能力:

提问能力、激励能力和分辨能力。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

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②.给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

如:

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等,可以表现出学生的信心,意志,气魄。

③.给小组成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

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之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

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

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④给足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小组合作前,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在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给足学生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时空;在小组合作后,教师要给足学生大组汇报、评议、补充、交流、甚至辩论的时空,让各类学生都有参与学习讨论、发言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小组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