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423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一政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一政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一政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一政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教案.docx

《高一政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政治教案.docx

高一政治教案

 

阿坝县中学

2012—2013学年上期

 

阿坝县中学2012—2013学年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教案

2、教学进度:

本学期有效的教学时间为18周共36课时,课堂教学时间为14周28课时,机动8课时,用于开展课外活动和期末复习考试。

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完成情况

第一周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2课时

第二周

信用工具和外汇、影响价格的因素

2课时

第三周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变动的影响

2课时

第四周

消费及其类型、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课时

第五周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2课时

第六周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2课时

第七周

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

2课时

第八周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2课时

第九周

股票债券和保险

2课时

第十周

期中考试

2课时

第十一周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课时

第十二周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国家财政

2课时

第十三周

征税和纳税、市场资源配置

2课时

第十四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课时

第十五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课时

第十六周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面对经济全球化

2课时

第十七周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2课时

第十八周

总复习

2课时

第十九周

期末考试

2课时

二、学情分析:

我校高一年级只有一个班,班上同学的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也急需提高,需要老师多耐心一些,多和学生接触,和学生建立感情,在教学上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10、班级基本情况和目标:

我今学期主要担任高一年级的思想政治工作。

本学期我的基本目标是:

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11、教材分析:

高一年级思想政治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共有三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商品、货币、价格以及人们生活中的消费。

第二单元共有三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我国的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社会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以及我国的银行的相关内容。

第三单元共有两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我国的人民的收入分配制度。

第四单元共有三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式,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

12、教学目标:

1、力争学期检测优良。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以及综合性学习能力,创设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互相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情境,从中激发学生进行讨论,从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六、教学重点、难点和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多变的价格;

2、生产与经济制度;

3、收入与分配;

4、征税与纳税;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经济全球化

突破方法:

1、坚持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以生为本的理念;

2、多采取多媒体教学,来克服思想政治教学枯燥空洞的现象,课堂尽量做到具体、生动、形象;

3、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7、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

2、课堂上尽量使用直观教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3、做好作业、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

4、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

6、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乐于并善于终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懂得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7、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8、课后多加强学生的重点知识的练习,以常见题型为主延伸训练。

总之,教师要立足本职,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

言传身教、平等对待、爱护学生。

工作要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习思想政治学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风气。

 

学生花名册:

高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二、教学时间:

第一周第二节(8月30日下午第二节)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识记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2、能力目标;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

五、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

商品的含义、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难点:

商品的基本属性

关键:

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六、课型和教学方法

课型:

新课教学

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学。

利用教材上提供的探究式活动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基本职能

(2)讲授法。

关于货币的产生过程用讲授的方式告诉学生。

七、教具和教学手段: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并且利用教材提供的探究式活动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共同得出结论。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一组对话:

甲:

我想买一辆轿车,国家多发行货币(纸币),我就能有更多的钱,就能早点买轿车,多好啊!

乙:

国家还是少发行货币(纸币)好,那样轿车价格就会降低,用我现在的存款就能买到轿车了!

(教师活动)提问:

你是如何看待甲、乙两人的观点的?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引出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

吃、穿、用需要的物品,大多要用货币去购买;享受市场提供的服务也要支付货币。

货币到底是什么?

货币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力量?

国家可以任意发行货币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讲授新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

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

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P4探究活动一:

(教师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的粮食、蔬菜、水果、油、盐、酱、醋、服装、文化用品等大多需要从市场上购买。

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提问:

结合材料,说说什么是商品,它有哪些基本属性。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教材,在自主思考的同时讨论回答。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并回答学生的问题,总结的出结论。

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

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

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4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

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

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

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

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

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

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      

①中国东北的原始森林 ②自产自销的蔬菜 ③商店里卖的衣服 

④赠送同学的生日礼物 ⑤中国向受灾国提供的紧急援助物资 ⑥家庭用的电、自来水

A①②        B③④⑤         C③⑥           D②③⑥

2、不同的使用价值可以相交换是因为它们有共同的东西。

这“共同的东西”应是(   )

A都有交换价值               B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C都是商品                   D都有使用价值,即有用性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这表明        (   )

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是商品 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

③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④货币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板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

(1)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

价值、使用价值

2、货币

(1)产生过程:

(2)含义

(3)本质

9、教学小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教材提供的探究活动以及一些与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商品的含义及其就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含义及其本质。

10、作业布置: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11、教后记:

成功点:

不足点:

改进:

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第二课时

1、教学内容:

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2、教学时间:

第二周第一节(9月3日上午第一节)

3、课时:

1课时

4、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识记货币的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能力目标:

理解货币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

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难点:

货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规律。

关键:

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

6、课型和教学方法:

课型:

新课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含义可用讲授法。

(2)情景再现法。

例举一些和同学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

7、教具和教学手段:

教具:

教科书、教师用书

教学手段: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也学习了货币的产生、含义及本质。

我们知道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那么,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呢?

在商品交换中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讲授新课)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7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

含义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教师活动:

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就是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提出问题:

货币为什么有价值尺度的职能,为什么可以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讲解:

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

用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

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物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找出答案。

教师活动:

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

用公式表示:

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用现实货币?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

教师活动:

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探究活动内的内容,思考:

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

为什么在“商品—货币—商品”的过程中,从“商品—货币”的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是商品的所有者。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

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

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好的商品。

教师活动:

同学们想想,货币可以交换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越好?

教师点评:

不是的。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教师活动:

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大家可以看课本P7页,了解一下。

3、纸币

教学过渡:

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

(1)纸币的产生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8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是纸币?

它是怎样产生的?

纸币为什么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找出答案。

教师点评:

纸币的产生过程:

金银条块—铸币—纸币

(2)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

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3)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发行过少,阻碍流通。

生活中出现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现象,往往是与货币发行违反发行规律有重要关系。

(4)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页,说明刑法中的这些规定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探索问题。

教师引导:

通过学习这些规定,应该明确:

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

(课堂练习)1、小张在商店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

在这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价值手段D.贮藏手段

2、决定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是()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 ②商品的价格水平 ③货币的流通速度 

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假定某国全年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额为3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为6次,通货膨胀率为5%,当年该国发行的纸币是()

A.5250亿元B.5500亿元C.4750亿元D.5000亿元

4、下列对人民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它能代替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③它的发行量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④它是商品.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那么,商品生产者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从而实现这一跳跃?

板书设计: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商品流通:

4、货币的发行规律:

5、货币的其他职能:

三、纸币

1、纸币的产生

2、纸币的含义

3、纸币的发行规律

9、教学小结:

和同学们一起回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讲述了货币的职能与纸币的有管内容。

总结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主要知识框架如下:

基本职能

本质

需要

发展

商品交换―――→货币―――→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纸币―→含义、产生、发行规律、正确对待使用纸币

10、作业布置:

复习前面几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信用工具和外汇”

11、教后记:

成功点:

不足点:

改进:

第一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教学内容:

信用工具和外汇

二、教学时间:

第二周第二节(9月6日下午第二节)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

经济往来中结算的常用工具:

支票的信用卡;外汇和汇率的含义;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外汇牌价。

2、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通过对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的讲解,教会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工具,培养学生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人民币牌价的分析和是否升值的讨论,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重点:

支票、汇票、信用卡作为信用工具的使用和作用 

难点:

外汇的含义;汇率

关键:

结算方式、信用工具以及外汇

六、课型和教学方法:

课型:

新课

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法。

演示银行卡,公交卡等,让学生对信用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讲授法。

对于结算方式、支票、外汇的内容用直接讲述的形式,让学生知道。

七、教具和教学手段:

教具:

教材、教师用书、银行卡,公交卡

教学手段: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亲自办张借记卡、灵通卡,用借记卡和灵通卡消费,体验信用消费;课上采取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

八、教学过程:

九、(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

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流通工具,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

一部分学生可能忙着翻书去找;一部分学生可能互相讨论;一部分学生可能预习过教材,大声回答。

学生回答:

信用卡、借记卡、灵通卡等

教师提问:

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

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

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

2、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

3、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

什么是信用卡?

如何使用?

学生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活动:

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

(1)两种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

(2)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使用信用卡消费更加简便、使用、高效与安全。

我们应该学会使用信用卡。

(了解常用信用卡的使用)

探究活动:

(一)小张拿到的这张票据是什么?

(二)如何把这张票据换成现金?

(三)使用现金支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现金支票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点拨:

总结学生结论,引导学生知道

(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付款单位开出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

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

教师活动:

现在我们学校从成都某公司购进一批垃圾桶,我们学校应该怎样和这个公司结算呢?

是否仍用支票结算?

学生活动:

看书并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4)汇票支票一般用于同城结算,外埠结算一般使用汇票。

汇票由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汇票包括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银行汇票又分为电汇和信汇。

汇票的使用,避免了长途携带现金的不便和风险。

2、外汇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欧洲优美的风光,假期间我计划去欧洲旅游,在那里我能使用人民币消费、购物吗?

学生活动:

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

(1)含义: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

在经济生活中大家要了解外汇的特征(以外国货币表示;可自由兑换)以及外币与外汇的关系:

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外币。

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

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

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2)汇率的含义: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学生活动:

思考P10“人民币外汇牌价”的练习题,教师总结:

(3)人民币外汇牌价:

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汇汇率跌落。

教师活动:

大家知道汇率是经常变动的,为什么汇率经常变动?

我国在美国、日本等国再三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为什么保持汇率稳定,人民币不升值?

学生活动:

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教师点评: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

外汇的供求关系、通货膨胀(或紧缩)率的差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货币当局的干预与管制、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

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汇率的升降调节进出口贸易;可以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和数量;可以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等。

因为外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练习:

1.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支票和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