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408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docx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II)

(总分:

100分;时间:

120分钟)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庇佑诎诎逼人央浼(měi)前合后偃(yǎn)

B.诡计残羹冷炙熟稔(niǎn)天堑无涯(qiàn)

C.敲榨锱铢必较赍发(jī)休戚相关(qì)

D.辖制晨光熹微弹劾(hé)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南辕北辙。

B.威尼斯是一座摇曳多姿的城市,泻湖里梦幻般流动的水波簇拥着它,将它浸泡在变幻莫测的光影里,使人流连忘返。

C.靠向乡邻借款,王军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加工厂。

发财后,他捐建了两所希望小学,乡亲们都说他不是那种得鱼忘筌的人。

D.“权钱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正在酝酿在条件成熟的部分大中城市试点设立少年法院,以便进一步完善少年司法制度和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水平。

B.“心连心”艺术团在老区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C.公园是城市的公共设施,不同群体都有权利享受公共设施带来的便利,但同时也应共同遵守管理规则。

D.英国伦敦高等法院日前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成立。

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B.戏剧文学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尖锐的矛盾冲突,二是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三是时间、场景、人物、情节的高度集中。

C.把长篇小说分成若干章节,每一章节叫做“一回”,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小说叫做“章回小说”,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边城》等。

D.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悲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等。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一)阅读《张衡传》(节选),完成5—8题。

(共10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今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举孝廉不行不行:

不去(应荐)

B.帝引在帷幄帷幄:

指皇宫

C.衡下车下车:

指官员初到任

D.上书乞骸骨乞骸骨:

请求(皇帝)宽恕

6.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一句中“奇”字的用法一致的是(2分)

A.空以身膏草野B.卒廷见相如

C.且庸人尚羞之D.眄庭柯以怡颜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A.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衡乃诡对而出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D.

C.

因以讽谏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衡因上疏陈事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

8.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小说,完成9—11题。

(共10分)

鬼母传

(清)李清

鬼母者,某贾人妻也。

同贾人客某所,既妊暴殒①。

以长路迢远,暂瘗②隙地,未迎归。

适肆有鬻饼者,每闻鸡起,既见一妇人把钱俟,轻步纤音,意态皇皇,盖无日不与星月侔者。

店人问故,妇人怆然曰:

“吾夫去,身单,又无乳,每饥儿啼夜,辄中心如剜,母子恩深,故不避行露,急持啖儿耳。

”店中初聆言,亦不甚疑。

但昼投钱于笥,暮必获纸钱一,疑焉。

或曰:

“是鬼物无疑。

夫纸爇于火者,入水必浮,其体轻也。

明旦,盍③取所持钱,悉面投水瓮,伺其浮者,物色之。

”店人如言,独妇钱浮耳。

怪而踪迹其后,飘飘飏飏,迅若飞鸟,忽近小冢数十步,奄然没。

店人毛发森竖,亟走鸣之官。

起柩视,衣骨烬矣,独见儿生。

儿初见人时,犹手持饼啖,了无怖畏。

及观者猬集,语嘈嘈然,方惊啼。

或左顾作投怀状,或右顾作攀衣势,盖犹认死母为生母,而呱呱若觅所依也。

伤哉!

儿乎!

人苦别生,儿苦别死。

官怜之,急觅乳母饲,驰召其父。

父到,抚儿哭曰:

“似而母!

”是夜,儿梦中咿唔不成寐,若有人呜呜抱持者。

明旦,视儿衣半濡,宛然未燥,诀痕也。

父伤感不已,携儿归。

(节选自《虞初新志》)

注:

①既妊暴殒:

怀孕以后突然死亡。

②瘗:

埋葬。

③盍:

何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盖无日不与星月侔者侔:

等待

B.伺其浮者,物色之物色:

寻找

C.怪而踪迹其后踪迹:

脚印

D.似而母而:

他的

10.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女主人公是“鬼”而非“人”的特点。

(4分)

11.你认为这篇小说创作最成功的一点是什么?

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一谈。

(4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2.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人也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

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

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

(一)夫妻

(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

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一项是(3分)

①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

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

②游人武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③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尤似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④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

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

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

⑤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

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

A.①③②④⑤B.③②④①⑤C.①⑤④②③D.①⑤③②④

13.依据所给信息,写出其代表的汉字。

(2分)

(1)与这个字有关的信息:

中国历史上经历时间最久,各方面取得成就最大的两个朝代之一;

中国文学史上最绚丽的文体之一;

被使用最多、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

这个汉字是:

(2)与这个字有关的信息:

古老的它,是远古祭祀中必不可少的祭品;

它被称为“百药之长”,孔子说它“可以养老,可以养病”;

它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了它,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英雄故事……

这个汉字是:

14.请在横线上填入原文语句。

(8分)

①适莽苍者,,。

(《逍遥游》)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

(《陈情表》)

③,泉涓涓而始流。

,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

④,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

⑤故国神游,,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⑥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⑦,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

(《声声慢》)

⑧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我在

张晓风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

当时因为小,无法对自己说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却是记得的。

为什么痛呢?

因为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

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

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啊?

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

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老师叫:

“XXX!

”“在!

”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其实人与人之间,或为亲情或为友情或为爱情,哪一种亲密的情谊不是基于我在这里、刚好你也在这里的前提?

一切的爱,不就是“同在”的缘分吗?

人们心目中的神明,所以神明,也无非由于其“昔在、今在、恒在”,以及“无所不在”的特质。

而身为一个人,我对自己“只能出现于这个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感到另一种可贵,仿佛我是拼图板上扭曲奇特的一块小形状,单独看,毫无意义,及至恰恰嵌在适当的时空,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块。

天神的存在是无始无终浩浩莽莽的无限,而我是此时此际此山此水中的有情和有觉。

有一年,和丈夫带着一团的年轻人到美国和欧洲去表演,我坚持选崔颢的《长干曲》作为开幕曲,在一站复一站的陌生城市里,舞台上碧色绸子【甲】出来粼粼水波,唐人乐府悠然【乙】出: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渺渺烟波里,只因错肩而过,只因你在清风我在明月,只因彼此皆在这地球而地球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又实在太大,所以不免【丙】舟问一句话,问一问彼此隶属的籍贯,问一问昔日所生、他年所葬的故里,那年夏天,我们也是这样一路去问海外中国人的隶属所在的啊!

我喜欢让自己是一个“紧急待命”的人,随时能说:

“我在,我在这里!

那是端午节的晚上,在澎湖的小离岛。

为了纪念屈原,渔人那一天不出海,小学校长陪着我们和家长会的渔民朋友吃饭,那些面对台北人和读书人自觉有一份卑抑的渔人,一喝了酒,竟人人急着说起话来,说他们没有淡水的日子怎么苦,说淡水管如何修好了又坏了,说他们宁可倾家荡产,也不要天天开船到别的岛上去搬运淡水……而他们嘴里所说的淡水,在台北人看来,也不过是咸涩难咽的怪味水罢了——只是于他们却是遥不可及的美梦。

我们原来只是想去捐书,只是想为孩子们设置阅览室,没有料到他们红着脸粗着脖子叫嚷的却是水!

我能为他们做什么?

在同盏共饮的黄昏,也许什么都不能,但至少我在这里,在倾听,在思索我能做的事……

读书,也是一种“在”。

有一年,到图书馆去,翻一本《春在堂笔记》,那是俞樾先生的集子,红绸精装的封面,打开封底一看,竟然从来也没人借阅过,真是“古来圣贤皆寂寞”啊!

“心念一动,便把书借回家去。

书在,春在,但也要读者在才行啊!

对我而言,李贺是随召而至的,悲哀悼亡的时刻,我会说:

“我在这里,来给我念那首《苦昼短》吧!

念‘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读那首韦应物的《调笑令》的时候,我会轻轻地念: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一面觉得自己就是那从唐朝一直狂驰至今不停的战马,不,也许不是马,只是一股激情,被美所迷,被莽莽黄沙和胭脂红的落日所震慑,因而心绪万千,不知所止的激情。

《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①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

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

”他噤而不答。

如果是我,我会走出,说:

“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

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

上帝啊,俯察我,我在这里。

“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

“树在。

山在。

大地在。

岁月在。

我在。

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注】亚当,《旧约》中人类的始祖,因违禁偷吃了智慧果,被逐出伊甸园。

15.从下面的动词中选择三个,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

(3分)

舞导抖写停隔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三年级时曾因病不能上学,便体会到了“在”的重要,意识到了老师点名时的一声应答,是对宇宙和历史的宣告:

“我在。

B.“同在”是一种缘分,“同在”是产生各种爱的前提,如果不是同时同地的共在共处,就不可能产生相亲相近的美好情感。

C.文章尾句直抒胸臆,是对自己,也是对读者的叩问与警策。

语句短小,而含意丰厚;语气斩截,反复点题,具有强烈的震撼作用。

D.本文以一个“在”字统领全篇,表达了对生命存在的珍视及强烈的责任意识,还有建立在对人性理性思考之上的自信与坦诚。

E.本文“形散神聚”,笔触涉及古今中外,而不乏生动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自然,行文层层深入,通篇充满哲学思辨色彩。

17.文中“另一种可贵”指的是什么?

(3分)

18.文中的“我在”有哪些内涵?

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5分)

19.张晓风在上个世纪60年代即以散文成名,1977年其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

余光中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其文字之“刚劲”或其文笔之“热”的理解。

(4分)

五、本大题共1小题。

共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张炘炀9岁读高三,10岁高考,13岁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硕士生,16岁被北航录取,成为全国最小的博士生。

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播出了对他的专访《长大要成人》,专访中,他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买房,此言论让他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他的解释是:

“要不买房还在北京工作,那我不就是‘北漂’了么?

”他希望自己活得有尊严,他认为,有成就的标准就是:

北京户口、买房、找着好工作。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共8分)

1.(2分)D(A.“咄咄逼人”;B.“稔”音“rěn”;C.“敲诈”、“戚”音“qī”)

2.(2分)A(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文中应用表达取舍不当之意的词语。

3.(2分)C(A.“完善……水平”不搭配;B.最后一分句主语残缺;D.“抄袭……著作权”搭配不当。

4.(2分)C(《边城》不是章回小说。

二、(共20分)

(一)(共10分)

5.(2分)D(请求回家乡)

6.(2分)C(均为意动用法)

7.(2分)B(A.“于”:

分别为“在”,“向、到”。

B.“乃”:

于是,就。

C.“因”:

分别为“通过”,“于是”。

D.“而”:

分别为“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

8.(4分)参考答案:

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灵验如神。

从古籍的记载中,看不到有这样的仪器。

(得分点:

状语后置句式、“合契”、“自”、“所记”、宾语前置句式等)

(二)(共10分)

9.(2分)B(A.相伴;C.跟踪;D.你的)

10.(4分)每天天不亮到店;用纸钱买饼;走路轻飘飘像飞鸟;入坟而没;夜间探抚孩子别人看不见。

(答出任意四点即可给满分)

11.(4分)参考要点:

(1)准确概括小说创作成功点(2分)。

如情节:

荒诞(或主题:

母子之情生死难绝;细节描写:

生动;人物塑造:

特点突出……其他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2)需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分析(2分)。

三、(共13分)

12.(3分)C

13.(2分)汉,酒

14.(8分)

评分标准:

每小题两个空都写对了得1分,只写对1个空,本小题不得分。

①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②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③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

④云销雨霁落霞与孤鹜齐飞

⑤多情应笑我一尊还酹江月

⑥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

⑦梧桐更兼细雨怎一个愁字了得

⑧寻常巷陌气吞万里如虎

四、(共19分)

15.(3分)【甲】抖【乙】导【丙】停

16.(4分)CD

(A“体会到”“意识到”的内容是长大后的感悟:

B假设句“如果……就……”的内容说法太绝对;E“通篇充满哲学思辨色彩”不是本文特点)

17.(3分)

参考答案: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要能适应生活的需要(找到恰当的生活位置),生命就有意义。

18.(5分)

参考要点:

“我在”是一种“有情和有觉”(1分),

是一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情怀(1分),

是对历史、文化、人生的思考、理解与觉悟(1分),

是敢于担当自己在宇宙、历史、社会中的责任(1分),

是一种自信、坚定的人生态度(1分)。

19.(4分)

参考要点:

视野开阔,激情洋溢,突破“小我”表现“大我”,用知性提升感性……

应适当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言之成理即可)

五、作文。

(40分)

项目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评分细则

一类卷

(35—40分)

紧扣题意,主旨鲜明,思想健康,内容具体充实。

准确,流畅,得体。

结构完整,

层次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突出的,获得满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二类卷

(30—34分)

符合题意,主旨明确。

思想健康,内容较具体充实。

准确,连贯,大致得体。

结构较完整,有条理。

以32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得基准分;②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比较好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③具备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

三类卷

(24—29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旨基本明确。

有符合主旨的内容。

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7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得基准分;②其中语言项比较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另有某些缺点的,酌情减分。

四类卷

(23分以下)

审题有明显偏差或主旨不明确。

没有具体内容。

病句较多,不通顺、不连贯

不够完整,

条理混乱。

以21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①凡属上述情况的,获得基准分;②某一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③全篇更差一些的,18分以下。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

投稿可联系QQ:

1084591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