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313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docx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

摘要

传统的指针式刻度电压表功能单一,精度低,容易引起视差和视觉疲劳,因而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将连续的模拟量如直流电压转化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从而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还可与PC实时通信。

数字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核心与基础。

以数字电压表为核心,可以扩展成各种通用数字仪表、专用数字仪表及各种非电量的数字化仪表。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简易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该设计主要由三个模块组成:

A/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

A/D转换主要由芯片ADC0808来完成,它负责把采集到的模拟量转换为相应的数字量在传送到数据处理模块。

数据处理则由芯片AT89C51来完成,其负责把ADC0808传送来的数字量经过一定的数据处理,产生相应的显示码送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此外,它还控制着ADC0808芯片工作。

该系统的数字电压表电路简单,所用的元件较少,成本低,。

此数字电压表可以测量0-5V的1路模拟直流输入电压值,并通过一个四位一体的7段数码管显示出来。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电压表,A/D转换,AT89C51,ADC0808

 

Abstract

Thispaperwhichintroducesakindofsimpledigitalvoltmeterisbasedonsingle-chipmicrocontrollerdesign.Thecircuitofthevoltagemeterismainlyconsistedofthreemouldpieces:

A/Dconvertingmouldpiece,A/DconvertingismainlycompletedbytheADC0808,itconvertsthecollectedanalogdataintothedigitaldataandtransmitstheoutcometothemanifestationcontrollingmouldpiece.DataprocessingismainlycompletedbytheAT89C51chip,itprocessesthedataproducedbytheADC0808chipandgeneratestherightmanifestationcodes,alsotransmitsthecodestothemanifestationcontrollingmouldpiece.Also,theAT89C51chipcontrolstheADC0808chiptowork.

Thevoltmeterfeaturesinsimpleelectricalcircuit,loweruseofelements,lowcost,moreover,itsmeasuringprecisionandreliability.Thevoltmeteriscapableofmeasuringvoltageinputsfrom1routerangingfrom0to5volt,anddisplayingthemeasurementsthoughadigitalcodetubeof7piecesofLED.

KeywordsSingle-chipmicrocontroller,Digitalvoltmeter,A/Dconverter,AT89C51

1绪论

1.1数字电压表简介

在电量的测量中,电压、电流和频率是最基本的三个被测量,其中电压量的测量最为经常。

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更是经常需要测量高精度的电压,所以数字电压表就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

数字电压表简称DVM,它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

由于数字式仪器具有读数准确方便、精度高、误差小、测量速度快等特而得到广泛应用。

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将连续的模拟量如直流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从而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还可与PC实时通信。

数字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核心与基础。

以数字电压表为核心,可以扩展成各种通用数字仪表、专用数字仪表及各种非电量的数字化仪表。

目前,由各种单片机和A/D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最近的几十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IC)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路和数字化测量技术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而促使了数字电压表的快速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类型。

数字电压表从1952年问世以来,经历了不断改进的过程,从最早采用继电器、电子管和形式发展到了现在的全固态化、集成化(IC化),另一方面,精度也从0.01%-0.005%。

目前,数字电压表的内部核心部件是A/D转换器,转换的精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电压表的准确度,因而,以后数字电压表的发展就着眼在高精度和低成本这两个方面。

本文是以简易数字直流电压表的设计为研究内容,本系统主要包括三大模块:

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及显示模块。

其中,A/D转换采用ADC0808对输入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控制核心AT89C51再对转换的结果进行运算处理,最后驱动输出装置LED显示数字电压信号。

1.2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数字电压表的高速发展,使它已成为实现测量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不可缺少的仪表,数字化是当前计量仪器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高准度的DC-DVC的出现,又使数字电压表进入了精密标准测量领域。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电压表的功能和种类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其使用范围也会越来越广泛。

采用智能化的数字仪器也将是必然的趋势,它们将不仅能提高测量准确度,而且能提高电测量技术的自动化程序,可以扩展成各种通用数字仪表、专用数字仪表及各种非电量的数字化仪表(如:

温度计、湿度计、酸度计、重量、厚度仪等),几乎覆盖了电子电工测量、工业测量、自动化仪表等各个领域。

从而提高计量检定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电量的测量中,电压,电流和频率是最基本的三个被测量,其中电压量的测量最经常。

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更是需要经常测量高精度的电压,所以数字电压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测量仪器。

另外,数字测量仪器具有读数准确方便,精度度高,误差小,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测量速度快等特点倍受用户亲睐,数字电压表的设计就基于这种需求发展起来。

目前实现电压数字化测量的方法仍然是模—数(A/D)转换的方法。

数字电压表分类繁多,日常生活中一般根据原理的不同进行分类,大致分为:

比较式,电压—时间变换式,积分式等。

 

如今,数字电压表已经绝大部分取代了传统的模拟指针式电压表,因为传统的模拟指针式电压表功能单一,精度低,读数的时候非常不方便还经常出错,而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由于测量精度高,速度快,读数时也非常方便,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与电子和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量系统等领域。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数字电压表是诸多数字化仪表的核心与基础,电压表的数字化是将连续的模拟量如直流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具有清晰直观、读数准确、扩展功能强等特点。

这有别于传统的指针加刻度盘进行读数的方法,避免了读数的视觉差和视觉疲劳。

随着微机测量与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字电压表已占有很大的优势。

采用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将连续的模拟量如直流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的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从而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可与PC实时通信。

表及各种非电量的数字化仪表。

目前,由各种单片机和A/D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作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

最近的几十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集成电路(IC)和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路和数字化测量技术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而促使了数字电压表的快速发展,并不断出现新的类型。

1.3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数字电压表(DigitalVoltmeter)简称DVM,它出现在上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发张起来的电压测量仪表,它采用的是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模拟量,也就是连续的电压值转变为不连续的数字量,加以数字处理然后通过显示器件显示。

这种电子仪表之所以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推广到系统的自动控制信号的实验领域,提出了各种被观测量或被控制量转换成数字量的要求,即为了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带动了脉冲数字电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仪表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所以,数字化测量仪表的产生与发展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为革新电子测量中的烦琐与陈旧方式也促进了它的飞速发展。

如今,它又成为向智能化仪表发展的必要桥梁。

在国内,传统的用ASIC和以微处理器为控制的A/D转换数字电压表其速度和灵活性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电子工业的需求,而用FPGA芯片控制的A/D转换器其速度、灵活性可大大提高,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为彻底解决数字仪表不便于观察连续变化量的技术难题,“数字/模拟条图”双显示仪表已成为国际流行款式,它兼有数字仪表准确度高、模拟式仪表便于观察被测量的变化过程及变化趋势的两大优点。

模拟条图大致分成三类:

①液晶(LCD)条图,这种显示器的分辨力高、微功耗,体积小,低压驱动,适于电池供电的小型化仪表。

 ②等离子体(PDP)光柱显示器,其优点是自身发光,亮度高,显示清晰,观察距离远,分辨力较高,缺点是驱动电压高,耗电较大。

 ③LED光柱,这种显示器的亮度高,成本低,但象素尺寸较大,功耗高,驱动电路复杂。

2硬件的整体结构

2.1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1数字电压表的两种设计方案

设计数字电压表有多种的设计方法,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数字芯片的高速发展,各种数字芯片品种多样,导致对模拟数据的采集部分不一致,进而又使对数据的处理及显示的方式的多样性。

又由于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需要测量的模拟电压范围是比较大的,所以必须要对输入电压作分压处理,而各个数据处理芯片的处理电压范围不同,则各种方案的分段也不同。

下面介绍两种数字电压表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

由数字电路及芯片构建。

 

这种设计方案是由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两大部分组成,模拟部分包括输入放大器、A/D转换器和基准电压源;数字部分包括计数器、译码器、逻辑控制器、振荡器和显示器。

其中,A/D转换器是它的核心器件,它将输入的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是相互联系的,由逻辑控制电路产生控制信号,按规定的时序将A/D转换器中个组模拟开关接通或断开,保证A/D转换正常进行。

A/D转换结果通过计数译码电路变换成段码,最后驱动显示器显示出相应的数值。

此方案设计的优点是设计成本低,能够满足一般的电压测量。

但设计不灵活,都是采用纯硬件电路,很难将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方案二:

由单片机系统及A/D转换芯片构建。

 

这种方案是利用单片机系统与模数转换芯片、显示模块等的结合构建数字电压表。

由于单片机的发展已经成熟,利用单片机系统的软硬件结合,可以组装出许多的应用电路来。

此方案的原理是模/数(A/D)转换芯片的基准电压源,被测量电压输入端分别输入基准电压和被测电压。

模/数(A/D)转换芯片将被被测量电压输入端所采集到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然后通过对单片机系统进行软件编程,使单片机系统能按规定的时序来采集这些数字信号,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出被测量电压的值。

最后单片机系统将计算好了的被测电压值按一定的时序送入显示电路模块加以显示。

此方案不仅能够继承方案一的各种优点,还能改进方案一设计的不灵活,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综合比较以上两种设计方案的各方面的优点及现在所设计的电压表的实用性,选择第二种电压表的设计方案,即由单片机及数字芯片构建的方法来实现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对输入电压作分压处理,而各个数据处理芯片的处理电压范围不同,则各种方案的分段也不同。

2.1.2设计思路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

A/D转换采用ADC0808实现,与单片机接口为P1口和P2口的高四位引脚。

电压显示采用4位一体的LED数码管。

LED数码的段码输入,由并行端口P0产生位码输入,用并行端口P2低四位

产生。

2.1.3设计方案

硬件电路设计由6个部分组成;A/D转换电路,AT89C51单片机系统,LED显示系统、时钟电路、复位电路以及测量电压输入电路。

 

 

图2.1数字电压表系统硬件设计框图

3硬件的具体电路

3.1复位电路设计

单片机在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复位,使CPU和系统中的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MCS-51单片机有一个复位引脚RST,采用施密特触发输入。

当震荡器起振后,只要该引脚上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即可确保时器件复位。

复位完成后,如果RST端继续保持高电平,MCS-51就一直处于复位状态,只要RST恢复低电平后,单片机才能进入其他工作状态。

单片机的复位方式有上电自动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下图是51系列单片机统常用的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组合电路,只要Vcc上升时间不超过1ms,它们都能很好的工作。

图3.1复位电路

3.2时钟电路设计

单片机中CPU每执行一条指令,都必须在统一的时钟脉冲的控制下严格按时间节拍进行,而这个时钟脉冲是单片机控制中的时序电路发出的。

CPU执行一条指令的各个微操作所对应时间顺序称为单片机的时序。

MCS-51单片机芯片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用于构成震荡器,XTAL1为该放大器的输入端,XTAL2为该放大器输出端,但形成时钟电路还需附加其他电路。

本设计系统采用内部时钟方式,利用单片机内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外部电路简,只需要一个晶振和2个电容即可,如下图所示。

图3.2时钟电路

3.3A/D转换模块

现实世界的物理量都是模拟量,能把模拟量转化成数字量的器件称为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A/D转换器是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关键接口电路,按照各种A/D芯片的转化原理可分为逐次逼近型,双重积分型等等。

双积分式A/D转换器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转换精度高、价格便宜等优点。

与双积分相比,逐次逼近式A/D转换的转换速度更快,而且精度更高,比如ADC0809、ADC0808等,它们通常具有8路模拟选通开关及地址译码、锁存电路等,它们可以与单片机系统连接,将数字量送到单片机进行分析和显示。

一个n位的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只需要比较n次,转换时间只取决于位数和时钟周期,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转换速度快,因而在实际中广泛使用。

3.3.1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原理

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是由一个比较器、A/D转换器、存储器及控制电路组成。

它利用内部的寄存器从高位到低位一次开始逐位试探比较。

转换过程如下:

开始时,寄存器各位清零,转换时,先将最高位置1,把数据送入A/D转换器转换,转换结果与输入的模拟量比较,如果转换的模拟量比输入的模拟量小,则1保留,如果转换的模拟量比输入的模拟量大,则1不保留,然后从第二位依次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最低位,最后寄存器中的内容就是输入模拟量对应的二进制数字量。

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

 

图3.3A/D转换原理图

3.3.2ADC0808主要特性

ADC0808是CMOS单片型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带有使能控制端,与微机直接接口,片内带有锁存功能的8路模拟多路开关,可以对8路0-5V输入模拟电压信号分时进行转换。

ADC0808主要特性:

8路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8位;具有锁存控制的8路模拟开关;易与各种微控制器接口;可锁存三态输出,输出与TTL兼容;转换时间:

128μs;转换精度:

0.2%;单个+5V电源供电;模拟输入电压范围0~5V,无需外部零点和满度调整;低功耗,约15mw。

3.3.3ADC0808的外部引脚特征

ADC0808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引脚图如图所示。

图3.4ADC0808引脚图

下面说明各个引脚功能:

IN0-IN7(8条):

8路模拟量输入线,用于输入和控制被转换的模拟电压。

地址输入控制(4条):

ALE:

地址锁存允许输入线,高电平有效,当ALE为高电平时,为地址输入线,用于选择IN0-IN7上那一条模拟电压送给比较器进行A/D转换。

ADDA,ADDB,ADDC:

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择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其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3.1ADC0808通道选择表

地址码

对应的输入通道

C

B

A

0

0

0

0

1

1

1

1

0

0

1

1

0

0

1

1

0

1

0

1

0

1

0

1

IN0

IN1

IN2

IN3

IN4

IN5

IN6

IN7

START:

START为“启动脉冲”输入法,该线上正脉冲由CPU送来,宽度应大于100ns,上升沿清零SAR,下降沿启动ADC工作。

EOC:

EOC为转换结束输出线,该线上高电平表示A/D转换已结束,数字量已锁入三态输出锁存器。

D1-D8:

数字量输出端,D1为高位。

OE:

OE为输出允许端,高电平能使D1-D8引脚上输出转换后的数字量。

REF+、REF-:

参考电压输入量,给电阻阶梯网络供给标准电压。

Vcc、GND:

Vcc为主电源输入端,GND为接地端,一般REF+与Vcc连接在一起,REF-与GND连接在一起.

CLK:

时钟输入端。

3.3.4ADC0808的内部结构及工作流程

ADC0808由8路模拟通道选择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A/D转换器,逐次逼近型寄存器,定时和控制电路和三态输出锁存器等组成,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图3.5ADC0808的内部结构

其中:

8路模拟通道选择开关实现从8路输入模拟量中选择一路送给后面的比较器进行比较。

地址锁存与译码器用于当ALE信号有效时,锁存从ADDA、ADDB、ADDC3根地址线上送来的3位地址,译码后产生通道选择信号,从8路模拟通道中选择当前模拟通道。

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A/D转换器,逐次逼近型寄存器,定时和控制电路组成8位A/D转换器,当START信号有效时,就开始对当前通道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转换完成后,把转换得到的数字量送到8位三态锁存器,同时通过引脚送出转换结束信号。

三态输出锁存器保存当前模拟通道转换得到的数字量,当OE信号有效时,把转换的结果送出。

ADC0808的工作流程为:

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1,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经地址译码器从8路模拟通道中选通1路模拟量送给比较器。

送START一高脉冲,START的上升沿使逐次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启动A/D转换,并使EOC信号为低电平。

当转换结束时,转换的结果送入到输出三态锁存器中,并使EOC信号回到高电平,通知CPU已转换结束。

当CPU执行一读数据指令时,使OE为高电平,则从输出端D0-D7读出数据。

3.4单片机系统

3.4.1AT89C51性能

AT89C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有4KB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和128字节的随机存储器。

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它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AT89C51功能性能:

与MCS-51成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4KB可编程闪速存储器;寿命:

1000次写/擦循环;数据保留时间:

10年;全静态工作:

0-24MHz;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128B内部RAM;32个可编程I/O口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片内震荡器和掉电模式。

3.4.2AT89C51各引脚功能

AT89C51提供以下标准功能:

4KB的Flash闪速存储器,128B内部RAM,32个I/O口线,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震荡器及时钟电路,同时,AT89C51可降至0Hz静态逻辑操作,并支持两种软件可选的节电工作模式。

空闲方式停止CPU的工作,但允许RAM,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掉电方式保存RAM中的内容,但震荡器停止工作并禁止其他所有工作直到下一个硬件复位。

AT89C51采用PDIP封装形式,引脚配置如图所示。

图3.6AT89C51的引脚图

AT89C51芯片的各引脚功能为:

P0口:

这组引脚共有8条,P0.0为最低位。

这8个引脚有两种不同的功能,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89C51不带外存储器,P0口可以为通用I/O口使用,P0.0-P0.7用于传送CPU的输入/输出数据,这时输出数据可以得到锁存,不需要外接专用锁存器,输入数据可以得到缓冲,增加了数据输入的可靠性;第二种情况是89C51带片外存储器,P0.0-P0.7在CPU访问片外存储器时先传送片外存储器的低8位地址,然后传送CPU对片外存储器的读/写数据。

P0口为开漏输出,在作为通用I/O使用时,需要在外部用电阻上拉。

P1口:

这8个引脚和P0口的8个引脚类似,P1.7为最高位,P1.0为最低位,当P1口作为通用I/O口使用时,P1.0-P1.7的功能和P0口的第一功能相同,也用于传送用户的输入和输出数据。

P2口:

这组引脚的第一功能与上述两组引脚的第一功能相同即它可以作为通用I/O口使用,它的第一功能和P0口引脚的第二功能相配合,用于输出片外存储器的高8位地址,共同选中片外存储器单元,但并不是像P0口那样传送存储器的读/写数据。

P3口:

这组引脚的第一功能和其余三个端口的第一功能相同,第二功能为控制功能,每个引脚并不完全相同,如下表所示:

表3.2口各位的第二功能

P3口各位

第二功能

P3.0

RXT(串行口输入)

P3.1

TXD(串行口输出)

P3.2

/INT0(外部中断0输入)

P3.3

/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4

T0(定时器/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

P3.6

/WR(片外数据存储器写允许)

P3.7

/RD(片外数据存储器读允许)

Vcc为+5V电源线,Vss接地。

ALE:

地址锁存允许线,配合P0口的第二功能使用,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89C51的CPU在P0.0-P0.7引脚线去传送随后而来的片外存储器读/写数据。

在不访问片外存储器时,89C51自动在ALE线上输出频率为1/6震荡器频率的脉冲序列。

该脉冲序列可以作为外部时钟源或定时脉冲使用。

/EA:

片外存储器访问选择线,可以控制89C51使用片内ROM或使用片外ROM,

若/EA=1,则允许使用片内ROM,若/EA=0,则只使用片外ROM。

/PSEN:

片外ROM的选通线,在访问片外ROM时,89C51自动在/PSEN线上产生一个负脉冲,作为片外ROM芯片的读选通信号。

RST:

复位线,可以使89C51处于复位(即初始化)工作状态。

通常89C51复位有自动上电复位和人工按键复位两种。

XTAL1和XTAL2:

片内震荡电路输入线,这两个端子用来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即用来连接89C51片OSC(震荡器)的定时反馈回路

3.5LED显示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