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114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docx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钢筋原材质量:

1.1进场验收

1.1.1备案书、厂家及供货方资质材料、材质证明、炉牌号验收

钢筋的材质证明为复印件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钢材进场检验时,首先核对出厂标牌与材质证明是否一致,同时收集出厂标牌,并复印在材质证明书的背面或单印。

与进场检验(复试)报告放在一起。

2当材质证明书(合格证)上超过2个(含2个)炉批号时,应将实际进场的炉批号采用(√)的方式在材质证明书进行标识(出厂标牌号上的炉批号与材质证明书上炉批号相对应)。

3材质证明书上应加盖供货单位红章,并标识以下项目(见下表所示)

使用部位

进场(调拨)数量(t)

原件存放单位签章

抄(印)件人

抄(印)件日期

200年月日

注:

1宜刻成印章形式直接盖在材质证明书上,也可直接按项目标识在材质证明上,宜整齐、清晰。

2抄印件人为材质证明(印件)提供方。

1.1.2观感(表面无污染、无油渍,无颗粒状和片状老锈,无裂纹、损伤、脆断现象)验收

1.1.3规格、数量验收

1.2复试

对施工中常用到的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圆盘条按照GB1499、GB13013、GB/T701等规定的组批规则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试验(注:

通过核对收集的铁标牌与材质证明,确定是否能够按混合批进行复试,组成混合批的条件:

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之差不大于0.15%时),复试结果必须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加工、使用。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即强屈比:

δb实δs实≥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即屈标比:

δs实δb标≤1.3。

当在使用中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1.3进场后的码放与标识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出位置合理、尺寸满足要求的场地作为钢筋堆放区,为防止钢筋受潮锈蚀、污染,堆放区应有排水措施,并进行场地硬化处理,在钢筋堆放时下设垫木;应分批按规格分类码放整齐,设置标识牌,标识牌应对钢筋的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如热轧、带肋、Ⅱ级、Φ20)、炉罐号、进场数量、试验状态(合格)及试验编号、进场日期等进行详细标识。

标识牌及标识项目(图中隶书字体内容)应统一提前制作,固定格式,填写内容(图中宋体字体内容)应根据每批钢筋的实际情况及时填写(应为可擦写)。

2钢筋成品、半成品加工质量

2.1钢筋的调直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

钢筋调直场地应根据钢筋长度及冷拉率设置好伸长标识。

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级(一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二级)、HRB400级和RRB400级(三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2.2纵向受力钢筋的加工

当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采用焊接(电渣焊、闪光对焊等)或机械连接(套筒挤压、镦粗或滚轧直螺纹等连接)时,应加强钢筋端头平整度的处理,防止由于端面的不平、毛刺影响受力筋的接头质量,必要时宜采用无齿锯将钢筋端面切割平整或使砂轮打磨平滑。

2.3箍筋加工

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于有抗震要求的框架柱、梁、剪力墙暗柱等的箍筋应满足以下要求:

(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HPB235级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HRB335级、HRB400级钢筋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且无论何种情况都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应为135°,成型及绑扎后两弯勾应保持平行;

(3)箍筋弯钩的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mm(查抗震图集);

下图1、2、3均为框架梁、柱(暗柱)的几种常用箍筋示意图,图3拉勾筋也可用于剪力墙中。

图中d为箍筋直径,D为弯弧直径。

2.4梯子筋及各种定位卡具的加工

2.4.1梯子筋的加工见下图4、5

2.4.2定位卡具

在框架结构中为确保框架柱子纵向受力筋的位置,可采用右图6示定位框;

为确保框架柱与剪力墙截面尺寸,可采用下图7定位措施:

2.5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应满足下表1要求

表1

项目

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15(20)

箍筋内净尺寸

±3(5)

箍筋135度弯钩平直长度

0,+5

顶模棍

±1

梯子筋、马凳

±2

注表中()内数值为规范中合格验收标准

3钢筋现场安装、绑扎、接头质量

3.1墙体、暗柱、框架柱、过梁钢筋的安装控制要点

3.1.1绑扎前要求

(1)钢筋根部混凝土浮浆(软弱层)已剔除、表面无松动石子,并已清扫吹洗干净;

(2)钢筋表面污染的水泥浆、锈迹已清理干净;

(3)墙线已经弹好,并验线;

(4)位移钢筋采用1:

6煨弯已调直在设计位置;

(5)各种模具含水平、竖向梯子筋、铁马凳、定距框、顶模棍及双F卡(还可用于拉钩筋安装时控制墙体双排筋间距的工具,如图:

)均已加工完毕

3.1.2机械连接及焊接接头

(1)在结构施工中常遇到焊接接头形式有:

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三种焊接方式的对比见表2

(2)机械连接接头常用的有套筒挤压接头、镦粗直螺纹接头、滚轧直螺纹接头等;

①接头的分级及选用

钢筋的机械连接接头分为Ⅰ、Ⅱ、Ⅲ三个等级,Ⅰ级接头具有强度最高、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混凝土结构中要充分发挥钢筋强度或对接头延性要求较高的部位,应采用Ⅰ级或Ⅱ级接头;混凝土接头中钢筋应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用Ⅲ级接头。

③接头的型式检验

施工单位应向机械连接加工单位索取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对每种型式、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检验报告内容应包括3个单向拉伸试件、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及3个钢筋原材抗拉强度试件的试验值,检验结果应满足接头设计级别的要求。

表2

项目

类型

适用范围

优点

质量要求

接头方向

钢筋类型直径

闪光对焊

对接焊接(包括封闭环式箍筋)

HPB2358~20

HRB3356~40

HRB4006~40

RRB40010~32

Q2356~14

功效高、材料省、费用低、质量好

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

2.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

3.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

4.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电渣压力焊

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

4︰1范围内)

HPB23514~20

HRB33514~32

HRB40014~32

我国首创,操作简便

1.钢筋焊接前纵肋应对齐;

2.钢筋四周焊包应均匀,无偏包且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无夹渣咬肉、气孔出现;

3.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4.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即从接头上延1米处,轴线水平偏折不大于52mm,见图8;

5.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气压焊

垂直、水平、斜向的对接

HPB23514~20

HRB33514~40

HRB40014~40

对钢筋端部加工的要求不高,操作简便,功效高,宜优先采用。

1.接头处的轴线偏移e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5倍,且不得大于4mm;(变径时按较小直径计算)

2.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当大于规定值时,应重新加热矫正;

3.镦粗直径dc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当小于时,应重新加热镦粗;

4.镦粗长度Lc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凸起部分平缓圆滑;当小于时,应重新加热镦长。

④现场检验与施工验收

加工好的钢筋接头进入现场时应对其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和工艺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工艺检验是指在使用前对每批、每种规格的钢筋接头抽取3个试件进行单向拉伸试验,同时在这3根钢筋上截取3根试件进行母材抗拉强度试验,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还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其它项目的检验。

试验结果满足设计接头等级时,判定为合格。

施工验收:

按验收批进行现场检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1次合格率100%时,验收批接头数量可以扩大1倍,即按不大于1000个接头为一批,减少检验工作量。

接头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合格的条件:

钢筋机械接头的破坏形态有三种:

钢筋拉断、接头连接件破坏、钢筋从连接件中拔出。

对Ⅱ级和Ⅲ级接头,无论试件属哪种破坏形态,只要试件抗拉强度满足下表3中Ⅱ级和Ⅲ级接头的强度要求即为合格;对Ⅰ级接头,当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时,即满足条件f0mst≥f0st,试件合格;当试件断于接头长度区段时,则应满足f0mst≥1.10fuk才能判断为合格。

表3

接头等级

抗拉强度

f0mst≥f0st或≥1.10fuk

f0mst≥fuk

f0mst≥1.35fyk

注:

f0mst——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

f0st——接头试件中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

fuk——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f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3)剪力墙、框架柱(暗柱)、梁中的纵向受力筋接头位置及错开要求:

起步、接头百分率、错开间距(见图8)

焊接接头要求:

同一竖向受力构件中的焊接头宜相互错开,错开距离l应大于等于钢筋直径(变径时取大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同一焊接区段l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受拉区不宜大于50%,受压区可不受限制。

机械连接接头要求:

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错开间距l不小于35d(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接头距地面高度h应大于等于500mm。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

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

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②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

级接头或

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③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④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接头质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开展下道绑扎工序。

3.1.3绑扎搭接控制要点

(1)竖向受力筋绑扎接头位置及错开要求:

起步、接头百分率、错开间距(见图9)

①起步筋要求

A.暗柱边第一根墙筋距暗柱边的距离为50mm;

B.墙体第一根水平筋距板面50mm;

C.暗柱第一根箍筋距板面30mm(暗柱部位钢筋较密集,应避免墙体水平筋与箍筋、构造筋重叠);

D.过梁距暗柱边缘箍筋起步50mm;

②墙体竖筋搭接要求

抗震结构纵向受力钢筋最小搭接长度ll应执行抗震构造图集2003G329

(1)表的要求,同时应满足验收规范GB50204-2002附录B要求,即按附表A进行验收验算;搭接区段内应有三根水平筋通过;搭接范围内绑扣数量不少于3扣。

③接头错开要求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见图14,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接头数量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受拉筋在梁、板、墙体内不宜大于25%;柱内不宜大于50%,受压筋可不受限制。

注:

Ll为钢筋搭接长度。

图中所示同一区段内的搭接接头钢筋为两根,当钢筋直径相同时,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50%。

(2)水平筋搭接处要求

剪力墙水平构造筋沿高度每隔一根错开搭接,搭接长度l1E应满足抗震构造图集要求,同一平面内双排筋接头水平错开距离应大于等于500mm,见图15。

(3)绑丝要求

绑扣成梅花型布置,采用“八”字扣绑扎,绑丝头全部向结构内部弯曲,绑丝甩头长短基本要求一致。

3.1.5箍筋要求

(1)下料要求执行2.3条(绑扎接头时柱子四角箍筋加工执行图2-B);

(2)绑扎时要求箍筋开口相互错开,分别设在4个角上见图10;

(3)箍筋间距、直径应执行设计要求;在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满足规范规定:

①箍筋直径不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0.25倍;

②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

③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④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支箍筋,其间距宜为50mm(防止局部挤压裂缝)。

(4)框架梁、柱端头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一级抗震等级时:

梁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6倍、梁高的1/4和100mm中的最小值;柱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6倍和100mm中的最小值。

②二级抗震等级时:

梁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00mm中的最小值;柱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的8倍和100mm中的最小值。

暗柱中第一道箍筋距地面30mm起步,为避免暗柱箍筋与墙体水平筋及构造筋的重叠,在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前提下,箍筋间距及位置可适当调整,箍筋与柱子主筋绑扎必须牢固。

3.2顶板钢筋控制要求

3.2.1绑扎前要求

(1)隔墙位置模板上已弹线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

(2)墙顶2-3cm浮浆(软弱层)已剔凿,露出坚硬石子,并经气泵将杂物吹净;

(3)对墙筋、过梁筋水泥浆已清理干净;

(4)施工缝、梁窝已剔凿露出坚硬石子,并清理干净;

(5)对位移墙体竖向筋已进行调整(1︰6煨弯调直);

(6)已设置水平梯子筋、柱筋定位框。

上述工作完成后方可进行顶板筋绑扎。

3.2.2绑扎搭接

(1)起步筋要求:

第一根板筋距墙体边线50mm。

(2)绑丝要求:

下层筋绑丝朝上,上层筋绑丝向板内弯;绑丝长度应基本一致;相临绑丝呈“八”字扣。

(3)板面钢筋:

不得在受力筋上进行任何点焊,电盒、管的固定应采用附加筋固定(附加筋可采用直筋、“U、Z”型或“弓”型筋);遇预留洞时,板筋应弯曲后通过(见图11),当洞口尺寸较大,板筋不宜绕行需切断时,必须征得设计同意,增加补强筋(穿洞口筋需切断时,应提前计算好下料长度,将洞口留出,不得采用绑通长筋,再用气焊割(烧)断的方法施工)。

(4)双层筋间距的控制措施:

在双层筋间加设铁马凳,间距控制在1m内,铁马凳的制作要求见图12。

3.2.3墙体(柱子)根部顶板标高控制措施:

在顶板筋施工的同时制作下图13“铁灰饼”。

4保护层要求

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剪力墙宜按600mm梅花型间距设置在水平筋上,梁柱垫块设置在主筋上;板下层筋宜采用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梅花型布置,间距控制在600mm内。

mm,且不应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钢筋连接件(套筒)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mm,当暗柱筋绑扎遇箍筋、水平筋(构造筋)等穿过机械连接件时应绕过,避免重叠后,影响此位置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详见38页)

6附表A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计算表

附表B常见规格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表

有关规定(六)

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计算表附表A

砼强度等级

抗震等级

钢筋类型接头%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C25

C30—C35

≥C40

一、二级抗震(1.15)

三级抗震(1.05)

一、二级抗震(1.15)

三级抗震(1.05)

一、二级抗震(1.15)

三级抗震(1.05)

一、二级抗震(1.15)

三级抗震(1.05)

光圆钢筋

HPB

235级

——

≤25

1.15*45d

1.05*45d

1.15*35d

1.05*35d

1.15*30d

1.05*30d

1.15*25d

1.05*25d

>25,≤50(1.2)

1.2*1.15*45d

1.2*1.05*45d

1.2*1.15*35d

1.2*1.05*35d

1.2*1.15*30d

1.2*1.05*30d

1.2*1.15*25d

1.2*1.05*25d

>50(1.35)

1.35*1.15*45d

1.35*1.05*45d

1.35*1.15*35d

1.35*1.05*35d

1.35*1.15*30d

1.35*1.05*30d

1.35*1.15*25d

1.35*1.05*25d

带肋钢筋

HRB

335级

d≤25

≤25

1.15*55d

1.05*55d

1.15*45d

1.05*45d

1.15*35d

1.05*35d

1.15*30d

1.05*30d

>25,≤50(1.2)

1.2*1.15*55d

1.2*1.05*55d

1.2*1.15*45d

1.2*1.05*45d

1.2*1.15*35d

1.2*1.05*35d

1.2*1.15*30d

1.2*1.05*30d

>50(1.35)

1.35*1.15*55d

1.35*1.05*55d

1.35*1.15*45d

1.35*1.05*45d

1.35*1.15*35d

1.35*1.05*35d

1.35*1.15*30d

1.35*1.05*30d

d>25

(1.1)

≤25

1.1*1.15*55d

1.1*1.05*55d

1.1*1.15*45d

1.1*1.05*45d

1.1*1.15*35d

1.1*1.05*35d

1.1*1.15*30d

1.1*1.05*30d

>25,≤50(1.2)

1.1*1.2*1.15*55d

1.1*1.2*1.05*55d

1.1*1.2*1.15*45d

1.1*1.2*1.05*45d

1.1*1.2*1.15*35d

1.1*1.2*1.05*35d

1.1*1.2*1.15*30d

1.1*1.2*1.05*30d

>50(1.35)

1.1*1.35*1.15*55d

1.1*1.35*1.05*55d

1.1*1.35*1.15*45d

1.1*1.35*1.05*45d

1.1*1.35*1.15*35d

1.1*1.35*1.05*35d

1.1*1.35*1.15*30d

1.1*1.35*1.05*30d

HRB

400级

RRB

400级

d≤25

≤25

1.15*55d

1.05*55d

1.15*40d

1.05*40d

1.15*35d

1.05*35d

>25,≤50(1.2)

1.2*1.15*55d

1.2*1.05*55d

1.2*1.15*40d

1.2*1.05*40d

1.2*1.15*35d

1.2*1.05*35d

>50(1.35)

1.35*1.15*55d

1.35*1.05*55d

1.35*1.15*40d

1.35*1.05*40d

1.35*1.15*35d

1.35*1.05*35d

d>25

(1.1)

≤25

1.1*1.15*55d

1.1*1.05*55d

1.1*1.15*40d

1.1*1.05*40d

1.1*1.15*35d

1.1*1.05*35d

>25,≤50(1.2)

1.1*1.2*1.15*55d

1.1*1.2*1.05*55d

1.1*1.2*1.15*40d

1.1*1.2*1.05*40d

1.1*1.2*1.15*35d

1.1*1.2*1.05*35d

>50(1.35)

1.1*1.35*1.15*55d

1.1*1.35*1.05*55d

1.1*1.35*1.15*40d

1.1*1.35*1.05*40d

1.1*1.35*1.15*35d

1.1*1.35*1.05*35d

说明:

1、()中数值均为不同情况下的折算系数,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2、受压钢筋搭接时,再乘以系数0.7,在任何情况下,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3、对环氧树脂涂层的带肋钢筋,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25取用;4、当采用滑模(受扰动)施工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相应数值乘以系数1.1取用;

要点汇编

(供内部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