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4823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docx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

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

这是中班保护眼睛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健康活动教案:

保护眼睛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眼睛结构、特点。

  2.使幼儿懂得眼睛的用途和它的重要,进而培养保护眼睛的意识。

  3.幼儿通过看眼睛、说眼睛,增进与同伴的了解和交流;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

  4.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每人一面小镜子,“眼睛”画面两幅。

  活动过程:

  1.老师说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让幼儿猜一猜是我们身上的什么?

  2.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仔细看一看,或者用手轻轻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个小圆球。

  3.提问:

眼睛什么地方会动?

(幼儿边看边摸)知道眼皮会一眨一眨的,眼球会转动。

  4.让幼儿互相观察眼睛,进行比较,进一步感知眼睛的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说一说自己的眼睛与别人的眼睛有什么不同。

  5.引导幼儿讨论眼睛的用处。

教师小结:

眼睛对我们的重要作用,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护我们的眼睛。

  6.出示画面并提问:

眼睛有什么用?

我们怎样保护眼睛?

让幼儿知道看书、画画时要坐端正,平时不用脏手揉眼睛,要用干净的面巾纸或手帕擦眼等。

  活动结束: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幼儿,同时也要鼓励那些在活动中较安静的孩子,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快乐,更体验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培养和保持了他们对健康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中,我首先利用猜谜语的小游戏来引入,孩子们都十分的感兴趣,但是我在个别孩子说出谜底时,原意是想让孩子们有个发散性思维,而没有及时的给予了肯定,造成了在这一环节上浪费的时间比较多。

在教育孩子如何爱护保护眼睛的时候,虽然有让孩子们自由讨论,但是孩子们的回答都比较局限,只能说:

“不用手揉眼睛”等等,而老师也没有进一步的去引导。

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眼睛的图片让幼儿观察,虽然能够从整体到局部、从成人到孩子来进行展示,可是在选择图片上来看,所选择的个别图片眼睛部分比较的不明显。

因此在选择教具的时候需要更加的谨慎。

总的来说,今天的这个活动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整个活动气氛比较好,虽然在活动过程中仍有些许的不足,但是有反思有改正才会有进步,相信我们班的健康活动一定能开展的更好的。

第2篇、中班安全红绿灯眨眼睛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较灵敏地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玩具小汽车、拟人化的红灯、绿灯、黄灯各一个,电视机、DVD各一。

  

  活动过程:

  

  导入  

  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好看的图片,想不想看?

(想)  

  1、播放图片(红灯、绿灯)幼儿观察  

  提问:

(1)看到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在哪里见过红绿灯?

(幼儿自由回答)  

  2、播放(等红灯)图片  幼儿继续观察图片  

  师:

红灯亮了停一停  

  3、播放(绿灯行人走)图片 幼儿观察  

  师小结:

红、绿灯是指挥交通的,告诉我们红灯亮了停,绿灯亮了行,是让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没有红绿灯,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时就很乱,容易发生危险,我们按交通规则行走才会安全的。

(引出自制红绿黄灯教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红、绿、黄灯,小朋友想不想看?

(想)  

  4、出示(自制教具)找个别幼儿说出红、绿灯的作用  

  师:

我的还有一盏黄灯呢,谁知道黄灯是告诉我们什么呀?

师引导说出黄灯的作用。

  

  5、小游戏:

“开汽车”  

  找个别幼儿模仿“开车”,师分别出示红、绿、黄灯。

(分组进行)  

  引出玩具小汽车,师唱出:

小汽车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嘟嘟……  

  师:

是谁在唱歌?

假装找一找  

  6、出示玩具小汽车、十字路口背景图  

  师:

滴滴,滴滴,什么声音啊?

我来找一找  

  (1、)师边演示边表演:

(出示玩具小汽车) 

  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

它看到马路上、大街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

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

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

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吗?

 

  (2、)提问个别幼儿:

  

  

(1)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

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2)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3)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7、游戏:

红绿灯听口令  

  请幼儿做开车状,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行人”的信号牌,幼儿据此做出相应的动作。

  

  8、小结  

  小汽车开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

小朋友们我们开车也累了,我们也休息一会吧?

(好)  

  9、活动延伸:

和家长过马路时注意观察红绿灯。

第3篇、中班安全活动教案:

保护眼睛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眼睛的基本构造,知道眼睛的用途。

  2.知道要爱护眼睛以及可能会伤害眼睛的危险行为,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眼睛的特写图片

  2.情景图片五张

  3.眼保健操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活动。

  

(1)教师:

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2)教师:

小朋友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呢?

  二.让幼儿观看眼睛的特写图片,了解眼睛的大概构造以及作用。

  

(1)教师:

这是什么?

眼睛的上面有什么?

眼睫毛有什么用处?

中间的黑葡萄是什么?

  

(2)教师:

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3)教师小结:

眼睛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观看情景图片,了解可能会伤害眼睛的种种行为。

  

(1)教育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1图片——看电视时离电视机很近,会伤害我们的眼睛,也不能看的太长时间。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2图片——偷偷地戴大人的眼镜,眼睛有问题的时候才需要戴眼镜,不要随便戴别人的眼睛会伤害自己的眼睛。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3图片——用脏手揉眼睛。

脏手上有许多细菌,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受伤。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4图片——对着太阳看,盯着强光看。

看很强的光线会伤害我们的眼睛。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情境5图片——玩尖锐的物品,会不小心扎到眼睛。

眼睛受伤了就什么耶看不见了。

  四.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方法。

  

(1)教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吗?

  

(2)教师小结:

看书看电视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看看远方的东西,还可以看看绿色的树林、草地,让眼睛休息、放松。

也可以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鸭肝、猪肝等。

以后我们还学会做眼保健操,这些都是保护眼睛的好办法。

  五.师幼总结不让眼睛受伤害的方法,懂得有危害的行为不可以去做。

  六.教师带领幼儿做眼保健操活动结束。

 

第4篇、中班健康活动保护大眼睛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眼睛的结构、特点。

  

  2、使幼儿懂得眼睛的用途、重要性,进而培养保护眼睛的意识。

  

  3、在轻松地氛围中,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

  

  4、通过看眼睛、说眼睛,增进互相了解和交流。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面小镜子,“大大的眼睛”画面两幅。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让幼儿猜一猜这是小朋友身上的一样什么东西?

  

  

(二)、让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在镜子里仔细看看,或用手轻轻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个小圆球。

 

  (三)、提问:

眼睛什么地方会动?

幼儿边摸边感知眼球会动。

  

  1、眼睛里有什么?

是什么颜色的?

  

  2、眼睛长在哪里?

  

  (四)、让幼儿互相观察眼睛,并进行比较。

进一步感知眼睛的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一下自己的眼睛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五)、引导幼儿讨论眼睛有什么用?

(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眼睛。

  

  (六)、出示画面并提问:

  

  1、眼睛有什么用?

  

  2、我们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眼睛?

  

  让幼儿知道画画时要坐端正,不用脏手揉眼睛,要用干净手帕擦眼泪等。

 

 

  活动反思:

  

  教师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变现积极的幼儿。

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并获得快乐,旨在培养和保持幼儿对健康活动的兴趣。

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培养其教学活动的兴趣。

第5篇、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眼睛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眼睛的结构特征、作用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2.尝试辨别几种小动物的特殊眼睛,感受眼睛特征的多样性。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猜猜他是谁”白板课件(包括教师的眼部特写、辨识度较高的几位幼儿的眼部特写、所有小朋友的眼睛)。

  2.特殊动物眼睛的特写。

  3.人手一面小镜子(活动前放在幼儿椅子下)。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是谁”,萌发观察眼睛的兴趣。

  1.教师逐步放映几位幼儿及老师眼部特写的画面,引导幼儿猜测。

  师:

XXX,你的眼睛真亮,你们都有一双亮亮的眼睛,这里也藏着一些亮亮的眼睛,请你猜猜他是谁呢?

  师:

他们的眼睛一样吗?

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

  师:

看,这里还藏着许多双眼睛,你能找到自己的眼睛吗?

  小结:

宝宝们真棒,看眼睛就能猜出自己和自己的好朋友,真是太棒了!

  二、观察眼睛,初步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和简单功能。

  1.幼儿照镜子观察自己和好朋友的眼睛。

  师:

(教师自然的拿出小镜子)那我们的眼睛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呢?

请你拿出小镜子来看一看,眼睛上面有什么?

下面有什么?

里面有什么?

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起来,闭着的眼睛还能不能看到东西了?

为什么看不到了?

被什么挡住了呢?

用小手摸一摸你的眼皮。

(幼儿自由交流)

  2.请个别幼儿说说眼睛的外形特征

  师:

看过自己的眼睛了吗?

谁来说说你的眼睛长得什么样子?

  3.幼儿结合白板再次集体感知眼睛的外形特征。

  师:

宝宝们说的真好,这里也有一只大眼睛,眼睛上面和下面有什么呀?

眼皮会一睁一闭。

眼皮上长着什么呢?

它能帮助我们挡住灰尘。

眼睛里面有什么?

眼球上有黑色的眼珠和白色的眼白,眼珠会转动,它能让我们看到各个地方的东西。

  三、感受眼睛的作用。

  1.教师用手遮挡住自己的眼睛,引发幼儿思考。

  师:

宝宝都知道眼睛长什么样子了吗?

那你知道眼睛有什么用呢?

如果没有眼睛会怎么样?

  2.师:

那现在请你来做一件事情,把你的镜子轻轻的送过来,然后闭着眼睛去找你的小椅子,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3.师:

哎呀,眼睛闭起来什么也看不到了,有的宝宝坐错了位置,有的宝宝和别的孩子撞在了一起,那说明眼睛对我们真是太重要了,我们小朋友平时要怎么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

  四、扩展话题,了解几种特别动物的眼睛

  1.师:

宝宝们真棒,知道那么多保护好眼睛的方法,(出示特别小动物眼睛的课件)这里呀还有一些特别的眼睛,它们是谁?

你发现它们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

原来动物的眼睛有那么多特别的地方。

  2.游戏:

猜猜谁不见了?

  师:

现在我们要和这些小动物玩个游戏,考考你们的小眼睛,猜猜谁不见了?

小眼睛仔细看,记住了吗?

请用手把眼睛蒙起来,数1、2、3才能打开哦!

  五、结束

  师:

楼下的小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景色和有趣的东西,我们去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看一看!

  延伸活动:

  1.开展户外游戏“捉迷藏”。

  2.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人和动物的眼睛。

第6篇、中班主题活动教案:

保护眼睛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因现在许多幼儿看电视或玩电脑时间过长,对孩子的眼睛造成极大伤害,为帮助幼儿改正这一不良习惯而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保护眼睛的基本常识。

  2、不长时间看电视、看书、画画时姿势正确。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了解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的伤害

  2、强化幼儿对正确行为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向父母了解保护眼睛的有关常识

  2、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师:

黑黑亮亮两颗珠,一开一合像窗户。

白天开门夜关闭,能看电视能看书。

请小朋友相互看对方,猜出谜底。

  二、基本环节

  讲故事《保护眼睛》,了解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的伤害。

  (故事)小猫咪咪是个电视迷,一天到晚坐在电视机前。

遇到特别喜欢的节目,就坐在离电视很近的地方。

有时,还躺在床上看电视。

有一天,咪咪......后来,咪咪再也不当小电视迷了。

  师:

咪咪的视力为什么减退啊?

引导幼儿讨论咪咪视力减退的原因。

  幼儿:

因为,咪咪看电视时间太长;因为,咪咪离电视太近;因为,咪咪还躺着看电视。

  师:

你们每天没在家看电视吗?

看电视的时间长吗?

知道咪咪的烦恼后,你应该注意什么呢?

(让幼儿展开讨论)

  幼儿:

看电视时间一定不要太长,也不能离电视太近,更不要躺着看电视。

  引导幼儿了解造成视力减退的其他原因及保护眼睛的有关常识。

  请园内一位带眼影的教师给小朋友介绍自己近视的原因和戴眼镜后感觉到的不方便。

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挂图,讨论其他对眼睛造成伤害的原因,告诉幼儿保护眼睛的方法。

如:

户外活动时不要扔沙子;眼睛进脏东西后要找成人帮忙,看电视、玩电脑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看书、写字、画画距离不能太近等。

  三、结束环节

  强化幼儿对正确行为的认识,听指令做动作。

  老师说:

看书、画画、看电视等,幼儿做出相应的正确姿势。

  四、延伸环节

  指导幼儿将保护眼睛的注意事项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并粘贴在相应的活动区。

  教学反思

  本节是中班的健康课,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运用引导、演示、讨论等方式,强化了幼儿对正确行为的认识,了解了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对眼睛的伤害。

由于眼睛保护涉及较多专业知识,对中班孩子不宜过多直接传授。

但在引导幼儿了解造成视力减退的其他原因及保护眼睛的有关常识方面,讲得不够细腻,如果,本次活动的重点再把与幼儿日常行为的有关内容进一步延伸,这样就使幼儿更加丰富了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

第7篇、中班健康活动保护眼睛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眼睛是我们身体的重要器官。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加,看书、画画的机会日益增多,保护眼睛就显得日益重要。

此活动旨在让幼儿多方面收集资料,在充分的讨论和体验下,知道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保护眼睛的基本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防止眼疾。

  2、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发从小珍爱生命的意识。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对班级幼儿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3、在一副幼儿太阳镜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挂图《眼睛生病了》。

  活动过程:

  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眼睛的资料。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

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

他的眼睛怎么了?

眼睛会生什么病呢?

(近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

眼睛为什么会生病?

(如:

脏手帕擦眼睛、脏手揉眼睛、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

  4、请幼儿带上涂有油脂的太阳镜,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讨论:

怎样保护视力?

  (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池、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平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

  2、进一步开展有关眼睛的讨论。

  活动反思:

  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明白眼睛的作用,通过合作研讨,得出保护眼睛的方法来,又经过课件的展示强化了幼儿的护眼意识,懂得眼睛的重要性。

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讨论活跃,轻松的学到了护眼的方法。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积极,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兴趣。

但在

第8篇、中班健康活动爱护眼睛(用眼卫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眼睛的用处和保护眼睛的几种方法。

  2.了解有关眼睛的常识。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图片1.一个幼儿姿势正确看书。

  图片2.幼儿用干净手帕擦眼睛。

  图片3.挂大风,尘土飞扬,幼儿用手揉眼睛。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了解眼镜的功用:

  教室讲述:

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请幼儿把眼睛闭上,没叫你们睁开眼睛谁也不准睁开,好吗?

幼儿闭上眼睛,现在你们能看见老师手上的东西吗?

请小朋友睁开眼睛,现在都能看见老师手上拿的东西了。

  提问:

请幼儿说说眼睛的作用。

  教室小结:

我们学习、生活、游戏、绘画都离不开眼睛,眼睛很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眼睛,怎样保护眼睛呢?

  2.出示图片

(1)一个幼儿姿势正确看书

  画面上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

他怎样坐的?

为什么要这样坐?

书本为什么不能离眼睛太近?

我们看书或写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光线太强、太弱都不能看书或写字)

  3.出示图片

(2)幼儿用干净手帕擦眼睛

  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用什么样的手帕擦眼睛?

用脏手帕擦眼睛有什么好处?

  4.出示图片(3)刮大风,尘土飞扬,幼儿用手揉眼睛

  提问:

画面上天气怎样?

那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会生沙眼,会得红眼病)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由于眼睛是身体的重要部位,不能让幼儿亲身体会眼睛疼痛是什么感觉,因此个别幼儿可能记忆不太深刻,所以我会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规范他们的用眼卫生,尽量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9篇、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我的小眼睛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4-5岁的中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动作能力有明显发展,因此所表现出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他们有积极探索的欲望,对一切未知的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

由于我们班上的萧萧小朋友得了结膜炎,每天都需要教师帮助幼儿点眼药水,好奇的孩子们每次都很关切的问:

“萧萧的眼睛怎么了?

”“他以后会看不见吗?

”“结膜炎是什么病呀?

”…从而引发了主题活动《不要用手揉眼睛》,也因为幼儿年龄小,对一些常见病的预防知识比较缺乏,为加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的培养,巩固中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因此开展这个主题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标:

  1、认识眼睛,知道自己眼睛的位置及用途。

  2、启发幼儿绘画人的不同表情。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小镜子、眼睛的图片及模型,没有表情的人脸若干,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认识眼睛,知道自己眼睛的用途。

  2、认识动物的眼睛,了解不同动物眼睛的用途。

  (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

我们的眼睛都能看到什么呀?

什么样的小动物有眼皮?

什么样的小动物没有眼皮?

没有眼皮的小动物怎么睡觉呀?

  3、引导幼儿观察周围自然环境,感受自己家乡的富饶和魅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鼓励幼儿保护自己的眼睛,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观察图片及模型,认识眼睛,知道自己眼睛的位置及外型特征。

  通过启发幼儿好奇的看着眼睛的图片及摆弄眼睛的模型,幼儿十分感兴趣的了解眼睛。

  5、启发幼儿了解雷达的作用,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

  6、利用儿歌,巩固幼儿对表情中眼睛的认识。

  7、游戏:

《美丽的大眼睛》每人一个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

幼儿在游戏中都认真看着自己镜子里的眼睛,还看着同伴的眼睛。

  8、教师操作眼睛的模型,进一步启发幼儿观察眼睛。

  幼儿观察发现每个人的眼睛都不一样。

  9、绘画游戏:

《笑比哭好看》知道眼睛能传达感情。

引导幼儿绘画不同的表情通过游戏,幼儿了解到眼睛在不同的表情中是不一样的。

(游戏:

《美丽的大眼睛》每人一个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

幼儿在游戏中都认真看着自己镜子里的眼睛,还看着同伴的眼睛。

  10、复习儿歌:

《表情歌》

  附儿歌:

  我笑、我笑,我的眼睛象小船;

  我哭、我哭,我的眼睛在下雨;

  我气、我气,我的眼睛象皮球;

  我困、我困,我的眼睛是一条线;

  我怕、我怕,我的眼睛睁的大又大。

  活动反思:

  教育活动内容选材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功与失败。

本次教育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与他们的身体息息相关,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内容,却蕴含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孩子们对“眼睛”这一器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眼睛是身体的器官,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