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分册练习.docx
《第五分册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分册练习.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分册练习
第1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
2、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A
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B
4、《南京条约》的影响C
(二)能力要求
1、以时间为经,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为纬分析鸦片战争前因后果
2、从多角度综合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爆发前,文人汪仲洋认为:
西方人长腿不能弯曲,不能奔跑和跳跃,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能睁开。
林则徐也认为:
洋人嗜吃牛羊肉,若无从我国进口的大黄,茶叶以辅食,将会消化不良而死。
这种认识基于清朝的()
A、闭关锁国B、文字狱C、吏治腐败D、重农抑商
2、“古代的最后一位民族英雄,也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徐光启B、林则徐C、洪秀全D、李鸿章
3、如果要求你在右边书目中找出述及鸦片战争的著作来阅读,应选择()
①《利玛窦中国札记》
②《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③《中国通商口岸:
贸易与最早的条约港》
④《天朝的崩溃》
④《天朝的崩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南京条约》中对后来中国民族工业冲击最大的内容是()
A、割地B、五口通商C、赔款D、协定关税
5、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不包括()
A、社会性质的改变B、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
C、中国革命性质的改变D、中国国内主要阶级地位的改变
(二)简答题
6、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深刻的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狰狞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
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
问题:
(1)诗中的“我”、“母亲”、“海狮”分别指什么?
(2)该诗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外相巴麦尊(1784--1865)曾在议会上演说: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
这是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
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
要狠狠地教训它!
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
问题:
(1)从文献看,巴麦尊所要征服的“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是指哪一个国家?
原因何在?
(2)巴麦尊要保护的“合法贸易”合法吗?
这种贸易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3)英国政府满足了巴麦尊等人的要求吗?
结果如何?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A
2、火烧圆明园A
3、《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B
(二)能力要求
1、学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2、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本质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打开中国市场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向中国勒索赔款
2、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为《南京条约》、《天津条约》所共有的()
A、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B、割让领土
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D、开放通商口岸
3、清朝晚期,有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当地管理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
他气愤地说:
“政府同外国的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
”这件事最早应发生在()
A、1842年以后B、1856年以后C、1858年以后D、1860年以后
4、列强势力最早深入到长江流域是在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之后()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5、以下不符合《北京条约》的规定的是()
A、允许外国人在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B、赔偿英法军费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D、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二)简答题
6、《天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有什么特点?
说明了什么?
(三)材料分析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文豪雨果说: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指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
……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叫做(),另一个叫()。
”
问题:
(1)“两个强盗抢劫圆明园”是指哪一场战争?
(2)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
(3)“两个强盗抢劫圆明园”后又逼迫被害者签订了什么条约?
侵犯了中国哪些主权?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洪秀全成立拜上帝会A
2、洋枪队A
3、湘军与淮军A
4、洋务派的代表人物A
5、总理衙门A
6、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B
(二)能力要求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分析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40多年前,在江南某地曾流传:
“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恶打,洋人怕的红毛军”的民谣,这里的“红毛军”指的是()
A、太平军B、湘军C、淮军D、洋枪队
2、19世纪60年代,曾国藩建议清政府: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数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可演习,继而试造。
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其中“勤远略”是指()
A、镇压农民起义军,巩固清朝统治B、加强国防建设,抵抗外国侵略
C、对外扩张D、宣扬国威
3、“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后三年内,外轮损失就多达1300万两(白银)。
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这说明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工业历史作用是()
A、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B、刺激了民族资本发展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促使中国富强起来
4、在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中,其共同点是()
A、都是以民间资本为主B、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C、都是以官方控制为主D、都实行中国自主创新
5、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主要分为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以下属于前者的是()
①安庆内军械所②轮船招商局③开平矿务局④江南制造总局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6、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洋务派为实现目标,采取了哪些措施?
(三)材料分析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
……我们检视起历史留下的碎片——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拼接出一个多世纪以前发生在中美两国之间那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系列电视纪录片《幼童》介绍词
问题:
(1)这批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赴美留学始于何时?
当时的中国政府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的意图是什么?
(2)从“留下的碎片”中我们能了解这些留学生的哪些状况?
(3)为什么说这些“照片、书信、日记、成绩单、衣物、剪报”是历史留下的“碎片”?
第5课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通商口岸与近代民族企业的产生A
2、发昌机器厂A
3、西学传播的主要渠道A
(二)能力要求
理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中国传统经济是以自然经济为主,至近代开始,社会经济发生了重要变化。
下列经济因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②外商企业③洋务官僚企业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②①③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开办了各种近代企业,请按其正确信息进行配对。
名称时间创立者
A、发昌机器厂1861年()李鸿章()
B、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方举赞()
C、继昌隆机器丝厂1869年()陈启源()
D、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曾国藩()
(二)简答题
3、近代民族资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4、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主要通过哪些方式传播西学?
第6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和结果A
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B
(二)能力要求
从不同的角度(中、日、远东局势)分析甲午战争的影响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894年中国农历甲午年,中日两国爆发了蒸汽机发明以来使用蒸汽铁甲的第一次大海战。
导致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扩张政策B、日本舰队偷袭清军的运兵船
C、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D、中国北洋舰队到日本炫耀武力
2、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子弹,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3、在甲午战争中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战役B、威海卫战役C、黄海海战D、丰岛海战
4、黄遵宪在著名的《台湾行》中写道:
“城头蓬蓬擂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诗中的“倭人竟割台湾去”是在何时?
()
A、1840年B、1858年C、1860年D、1895年
5、有人说:
“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
”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B、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D、战争后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
(二)简答题
6、《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甲午战争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三)材料分析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各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及其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问题:
(1)这段文字出自什么文件?
(2)由此段文字可以看出日本取得了哪些特权?
对中国发展有何影响?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列强在适当的时候最终干涉,将完全不偏不倚,这是早先确定的。
列强要等中国承认战败,并老老实实地进行议和谈判之日,向中国要求开放港口。
同时向日本指出,欧洲不许日本吞并中国大陆的一寸领土,但不涉及军舰、武器和其他战利品,也不涉及战争赔款。
欧洲不反对日本保留一定的占领地作为赔款的担保,但不允许对列强不利的通商条款。
——1895年2月7日英国《泰晤士报》通讯
问题:
(1)这篇通讯报道的是哪一场战争?
(2)欧洲列强对这场战争持怎样的态度与立场?
(3)日本对列强态度是如何回应的?
第7课戊戌变法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公车上书A
2、《时务报》与《天演论》A
3、百日维新A
(二)能力要求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戊戌变法的原因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戊戌变法运动又称“百日维新”,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强学会的成立D、《中外纪闻》的创办
2、“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这段话出自何人之口?
()
A、林则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
3、光绪帝在读到“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的上书后深受震动,决定变法。
康有为的这封上书起因于()
A、《马关条约》的签订B、洋务运动的失败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德国强占胶州湾
4、1897年,严复发表译著《天演论》向国人介绍了()
A、进化论B、君主立宪理论C、民主共和理论D、三权分立理论
5、以下不属于“戊戌六君子”的是()
A、谭嗣同B、林永升C、刘光第D、林旭
6、在19世纪末的社会风尚转变过程中形成了阅报的风气,其中在维新思想传播方面影响最大的报纸是()
A、《时务报》B、《申报》C、《苏报》D、《民报》
7、光绪帝颁布的变法内容不包括()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简答题
8、请简述光绪皇帝颁布诏书进行变法的原因及其根本目的。
(三)材料分析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摩成治体……”
“采日本,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矣。
”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问题:
(1)“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摩成治体”具体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是什么历史事件深深触动康有为等人提出“近采日本”的主张的?
(3)这次学习的结果如何?
这种结局说明了什么?
第8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租借地与势力范围A
2、“门户开放”政策A
3、义和团运动的兴起A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5、《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B
(二)能力要求
从《辛丑条约》签订上谕中提取信息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
”其真实含义是()
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B、要求中国“门户开放”
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D、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2、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下边漫画主题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扶清灭洋
D、轮车、电邮、机械、百出夷人亦妖术也
3、有学者说“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
这里的“礼物”应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
“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
”这里的“鬼子”是指()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日本军队
5、通过战争获得赔款是外国列强对近代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种形式。
下列条约中,清政府战败后向列强赔款最多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二)简答题
6、义和团运动提出什么口号?
说明了什么社会问题?
7、《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三)材料分析题
8、下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者画的一幅反映清末时局的图。
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从北到南看,图中熊、虎、青蛙分别代表哪些国家?
(2)图中鹰代表了什么国家?
其对华政策的背景及影响是什么?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在命令签订《辛丑条约》的上谕中声称“本年夏,闻拳匪捣乱……”,认为:
“今兹合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
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
问题:
(1)文中的“本年夏,闻拳匪捣乱”是指哪一事件?
请从“拳匪”一词判断清政府的政治立场。
(2)材料中“不掠我人民”是否属实?
举一例说明。
(3)列强“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9课清末新政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清末新政的举措A
2、“预备仿行宪政”A
3、“皇族内阁”A
(二)能力要求
理解清末新政的时代背景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真实常常存在于矛盾之中,在假维新的过程中实现过一部分真改革。
”如果该判断是正确的,这个“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2、1898年9月21日以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剿杀了戊戌变法。
1901年1月29日她又颁布“预约变法”上谕,亲自推行“变法”。
导致西太后对变法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时局变化,清朝难以照旧统治下去了B、列强压力,要求西太后还政光绪帝
C、迫于国内民情和舆论,清廷安抚民心D、迫于立宪派领导的国会请愿运动压力
3、梁启超在批评清末立宪改革时说:
“夷考其实,无一如其所言,而徒为权位之争夺、势力之侵轧,籍权限之说以为挤排异己之具,借新缺之立以为位置私人之途。
”以下符合梁启超的判断的最典型的事件是()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B、成立“皇族内阁”
C、罢免袁世凯官职D、驱逐国会请愿代表
4、1905—1911年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没有满足汉族地主的要求B、康有为等人努力不够
C、满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错判形势D、预备期限时间太长
(二)简答题
5、列举1901—1905年清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新政”举措。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兴中会的成立A
2、同盟会的成立及意义B
3、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A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A
5、《临时约法》A
6、清帝退位与袁世凯就任总统A
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
(二)能力要求
1、从多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2、通过材料分析理解《临时约法》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某革命团体成立的章程中说:
“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
”该革命团体是()
A、兴中会B、同盟会C、国民党D、共产党
2、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
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时务报国闻报民报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D、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3、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实行责任内阁制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4、民国初年的国歌唱道: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对此歌词的正确解读是()
A、“中华早”是指中国最早开始学习西方
B、“揖美追欧”主要指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C、“飘扬五色旗”反映了当时倡导国内民族平等
D“世界和平永保”反映了当时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性质
5、《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文中所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
A、辛亥革命完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任务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
C、辛亥革命将中国传统文化彻底改造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穷走向富强
6、有学者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革新道路上的量变,辛亥革命是个飞跃”。
这里讲的“飞跃”是指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
A、君主统治B、社会性质C、封建统治D、革命任务
(二)简答题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意义分别是什么?
8、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三)材料分析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临时政府之《中华民国国歌》
问题:
(1)材料中的“旧邦”指什么?
(2)材料中“揖美追欧,旧邦新造”有什么含义?
请用事实简要说明。
(3)“旧邦新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
《临时约法》共七章五十六条。
阅读以下条目,回答问题。
第一章“总纲”,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第二章“人民”,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之自由……”
第三章“参议院”,规定: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法院”,规定: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李新《中华民国史》
问题:
(1)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临时约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什么思想或原则?
(2)《临时约法》规定的是什么政体?
主要受当时西方哪一个国家政体的影响?
第11课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美、日的崛起A
2、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A
3、萨拉热窝事件A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A
(二)能力要求
从材料中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欧美列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优势地位的是()
A、西班牙B、美国C、日本D、欧洲
2、“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加夫里诺·普林西普的子弹是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3、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
A、1914年9月B、1916年2月C、1916年4月D、1917年4月
4、下图中,一战前三国同盟中的核心国家位于()
⑥
⑤
④
③
②
①
A、①B、②C、④D、⑤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起国和失败国分别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B、协约国和同盟国C、同盟国和同盟国D、协约国和协约国
(二)简答题
6、20世纪初,可以体现列强支配世界的表现有哪些?
(三)材料分析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了一项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引起的条款,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
……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已能分清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
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五个:
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和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题:
(1)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相互冲突的联盟体系”指什么?
(2)他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同盟国的侵略引起的吗?
第1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学习内容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体系B
2、华盛顿会议与华盛顿体系B
3、战后英国世界霸权地位的变化A
(二)能力要求
客观公正地评价一战战后世界体系
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45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人说:
“由于这个宪章,你们实现了三十年前那个伟大政治家——伍德罗·威尔逊的理想。
”这里的“威尔逊的理想”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联盟C、东南亚国家联盟D、国际联盟
2、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主要是调整了()
A、美洲地区的政治秩序B、欧洲地区的政治秩序
C、非洲地区的政治秩序D、亚太地区的政治秩序
3、从亚非拉国家角度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特点有()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体系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D、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4、“16世纪以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