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096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docx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生理学病理解剖学模拟2

病理解剖学部分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问题:

1.骨折愈合最重要的条件是______

A.合理用药

B.及时正确复位固定

C.注意护理

D.预防感染

答案:

B[解析]骨折由于肌肉的收缩,常常发生错位或有其他组织、异物的嵌塞,可使愈合延迟或不能愈合,因此及时正确的复位是骨折完全愈合的必要条件。

问题:

2.心瓣膜和动脉内的血栓多为______

A.红色血栓

B.白色血栓

C.混合血栓

D.微血栓

答案:

B[解析]白色血栓多位于延续性血栓的头部,也可单独存在于心腔和动脉内,如风湿性心内膜时二尖瓣闭锁缘上形成的血栓。

问题:

3.漏出性出血发生机制主要是______

A.病变对血管壁的侵蚀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组织渗透压增高

D.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答案:

D[解析]由于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液通过扩大的内皮细胞间隙和受损的基底膜而漏出血管外,称为漏出性出血。

问题:

4.内脏器官炎症最主要的表现为______

A.红

B.肿

C.热

D.功能障碍

答案:

D[解析]炎症时由于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代谢障碍,炎性渗出物的压迫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可引起肝功能障碍,急性心包炎可因心包积液的压迫而影响心脏功能。

问题:

5.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_____

A.血液中白细胞增多的种类与炎区浸润的种类一致

B.炎区白细胞增多,血液中白细胞可以不增多

C.血液中见中性粒细胞核左移,表示病情较轻或趋向好转

D.病毒性疾病血中白细胞常少于正常值

答案:

C[解析]大多数细菌感染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感染严重时出现幼稚的中性粒细胞,即“核左移”。

问题:

6.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中所见到的主要细胞是______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

答案:

D[解析]化脓性炎是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

化脓性炎症多由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所致,也可由组织坏死继发感染产生。

问题:

7.原位癌的主要特征是______

A.发生于子宫颈黏膜上皮

B.是一种早期癌

C.癌变波及上皮全层,但基底膜完整

D.发生于食管黏膜

答案:

C[解析]原位癌是指累及上皮或者表皮全层的重度非典型增生或者癌变,尚未侵破基底膜向深部组织浸润性生长的早期癌。

问题:

8.下列最具备恶性肿瘤特征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是______

A.核大

B.常为多个

C.病理性核分裂

D.核分裂多

答案:

C[解析]恶性肿瘤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增大,核分裂象增多,并可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不对称性、多极性、顿挫性等,对于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

9.癌的光学显微镜下特点是______

A.癌细胞分散于间质中,组织内血管丰富

B.癌细胞成团块状,构成癌巢,周围网状纤维包裹,间质内血管少

C.癌细胞集中,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血管丰富

D.癌细胞分散,间质内纤维组织和血管少

答案:

B[解析]癌实质细胞多形成癌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楚,纤维组织常有增生,周围网状纤维包裹,间质内血管少。

问题:

10.鼻咽癌转移最常见于______

A.血道转移至肺

B.血道转移至肝

C.同侧颈上深淋巴结转移

D.对侧颈上深淋巴结转移

答案:

C[解析]由于鼻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管,故癌细胞早期即可发生淋巴道转移,一般先到颈后淋巴结,然后至颈上深淋巴结,极少转移到颈浅淋巴结。

颈淋巴结转移多在同侧,其次为双侧,极少向对侧转移。

问题:

11.关于风湿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风湿性关节炎75%以上留下后遗症

B.皮肤环形红斑常在1~2天内消退

C.皮下结节多无疼痛,可活动

D.风湿小体常出现在心内膜下、心肌间等处

答案:

A[解析]风湿性关节炎出现在风湿病急性期,约75%风湿病患者早期出现风湿性关节炎,预后良好,一般不遗留后遗症。

问题:

12.高血压时血压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水钠潴留

B.细小动脉痉挛

C.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D.细小动脉硬化

答案:

D[解析]高血压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18.4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本病以全身细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常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病变并有相应临床表现。

问题:

13.脯气肿可导致______

A.肺源性心脏病

B.自发性气胸

C.肺性脑病

D.以上都是

答案:

D[解析]肺气肿的并发症有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竭、肺大疱破裂后引起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

问题:

14.大叶性肺炎溶解消散期大约在发病后______

A.第3天

B.第5天

C.第7天

D.第10天

答案:

C[解析]溶解消散期:

发病后1周左右进入该期。

问题:

15.鼻咽癌最常见于鼻咽______

A.外侧壁

B.前壁

C.顶部

D.咽隐窝

答案:

C[解析]鼻咽癌最多见于鼻咽顶部,其次为外侧壁与咽隐窝,发生于前壁者最少。

问题:

16.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______

A.胃黏膜变薄

B.肠上皮化生

C.可见黏膜下血管

D.胃黏膜点状出血、糜烂

答案:

D[解析]慢性浅表性胃炎在胃窦部最为常见,为常见的胃疾患之一,纤维胃镜检出率高达20%~40%。

病变多呈灶性或弥漫性,胃镜可见胃充血、水肿,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分泌物,有时伴有点状出血或糜烂。

问题:

17.十二指肠溃疡______

A.多位于降部

B.与胃酸分泌过高有关

C.易发生癌变

D.不易发生出血

答案:

B[解析]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患者,由于其胃泌素瘤分泌大量的胃泌素,可使胃酸分泌达到正常时的10~20倍,引起胃、十二指肠,甚至空肠的多发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还可见分泌胃酸的壁细胞总数增多,约为正常的1倍。

由此造成胃酸分泌的增加,在空腹时尤甚。

问题:

18.慢性胃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______

A.幽门狭窄

B.穿孔

C.出血

D.癌变

答案:

C[解析]出血为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占患者的10%~15%。

问题:

19.大肠癌最常见的肉眼类型是______

A.隆起型

B.溃疡型

C.胶样型

D.浸润型

答案:

B[解析]大肠癌大体观可分为4型:

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

溃疡型最多见。

问题:

20.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毛细血管基底膜损伤,滤过障碍

B.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管腔闭塞

C.系膜细胞、内皮细胞增生,毛细血管管腔狭窄

D.新月体形成,毛细血管丛受压

答案:

C[解析]由于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压迫,致使管腔狭小,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而肾小管再吸收无明显障碍,可引起少尿,导致水、钠在体内潴留。

严重病例可因含氮的代谢产物潴留,引起氮质血症。

问题:

21.膜性肾小球肾炎病变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

A.形成大量新月体

B.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C.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D.基底膜增厚

答案:

D[解析]膜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为弥漫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常伴有大量蛋白尿,是引起肾病综合征最常见原因之一。

问题:

22.肾盂肾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______

A.变形杆菌

B.产气杆菌

C.大肠杆菌

D.葡萄球菌

答案:

C[解析]肾盂肾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肾组织和尿液中都可培养出致病菌。

引起肾盂肾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最多,占60%~80%。

问题:

23.临床上一般扪不到肿块的乳腺癌是______

A.导管内原位癌

B.浸润性导管癌

C.小叶原位癌

D.浸润性小叶癌

答案:

C[解析]小叶原位癌发生于乳腺小叶,临床上一般无明显肿块,常因其他乳腺疾病切除标本发现。

问题:

24.恶性度最高的甲状腺癌是______

A.滤泡性癌

B.乳头状癌

C.髓样癌

D.未分化癌

答案:

D[解析]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5%~10%,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早期即可向周围组织浸润并发生转移。

问题:

25.结核病引起的坏死类型是______

A.凝固性坏死

B.液化性坏死

C.干酪样坏死

D.脂肪坏死

答案:

C[解析]结核病以坏死为主的病变:

肉眼观,坏死灶由于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

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有干酪样坏死之称。

问题:

26.诊断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为______

A.浆液渗出

B.纤维素渗出

C.结核结节

D.坏死

答案:

C[解析]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典型的病变特征是形成具有诊断价值的结核结节并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结核病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以肺结核病最为常见。

问题:

27.浸润型肺结核的病变特点是______

A.以增生为主的病变

B.干酪样坏死及病灶周围渗出性为主的改变

C.一个肺叶形成以干酪样坏死为主的病变

D.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答案:

B[解析]浸润型肺结核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部有干酪样坏死,病变周围肺泡内充满浆液、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少数中性白细胞。

问题:

28.伤寒患者发病后第一周内给患者作何种培养易获得阳性结果______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胃液

答案:

A[解析]伤寒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沙门菌属。

其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及表面“Vi”抗原都能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尤以“O”及“H”抗原性较强,故可用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Widalreaction)来测定血清中抗体的增高,可作为临床诊断伤寒的依据之一。

问题:

29.肠阿米巴病溃疡呈______

A.环形

B.烧瓶状

C.椭圆形

D.火山口状

答案:

B[解析]阿米巴痢疾的基本病变是结肠的变质性炎症,以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为特点。

问题:

30.血吸虫病假结核结节的成分不包括______

A.上皮样细胞

B.异物巨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答案:

D[解析]在晚期急性虫卵结节的基础上,结节内坏死物质被吸收,虫卵破裂或钙化。

周围有许多类上皮细胞增大并出现多核异物巨细胞,伴有淋巴细胞浸润,其形态类似结核结节,故称为假结核结节,即虫卵肉芽肿。

二、填空题

问题:

1.贫血性梗死常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出血性梗死常发生在______和______。

答案:

脾肾心脑肺肠

问题:

2.心外膜发生可导致______绒毛心。

答案:

纤维素性炎

问题:

3.心肌梗死根据梗死的范围和深度可分为______、______两种主要类型。

答案: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透壁性心肌梗死

问题:

4.原发性肝癌晚期肉眼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型,其中以______最常见。

答案:

巨块型多结节型弥漫型多结节型

问题:

5.血吸虫病肠道病变常累及______,以______和______最为显著。

答案:

结肠直肠乙状结肠

三、名词解释

问题:

1.变性

答案:

变性:

由于物质代谢障碍,细胞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原有正常物质的数量异常增多的现象,称为变性或可逆性损伤。

问题:

2.渗出

答案:

渗出:

炎症局部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黏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

问题:

3.大叶性肺炎

答案:

大叶性肺炎:

由肺炎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

问题:

4.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答案: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病变部位的胃黏膜上皮被肠型黏膜上皮取代,出现大量的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称为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问题:

5.肺原发综合征

答案:

肺原发综合征:

原发性肺结核时,肺原发病灶、结核性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肺原发综合征。

四、问答题

问题:

1.玻璃样变有几种类型?

各举一例说明。

答案:

玻璃样变类型:

①结缔组织玻璃样变:

如瘢痕组织;②细动脉壁玻璃样变:

如高血压病的细小动脉;③细胞内玻璃样变:

如蛋白尿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问题:

2.简述风湿病的基本病变。

答案:

风湿病的基本病变分为3期:

①变质渗出期:

即病变部位结缔组织发生黏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并有少量浆液渗出和炎细胞浸润;②增生期(肉芽肿期):

在纤维素样坏的基础上,出现巨噬细胞增生和聚集,吞噬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后转变为风湿细胞或阿少夫细胞,这些细胞聚集形成风湿小体;③纤维化期(愈合期):

风湿小体中的纤维素样坏死物逐渐被吸收,风湿细胞转变为成纤维细胞,细胞间出现胶原纤维沉积,风湿小体逐渐纤维化,最终形成梭形小瘢痕。

五、论述题

问题:

1.试述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并分析尿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慢性肾小球肾炎肉眼观:

双侧肾脏体积对称性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呈弥漫性细颗粒状,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镜下观:

肾小球集中,大量肾小球纤维化和玻璃样变性,所属肾小管萎缩、纤维化、消失;病变轻的肾单位代偿性肥大,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管扩张;肾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

尿量变化原因:

由于大量肾单位丧失,血流通过残存肾单位时血流速度加快,肾小球率过滤增加,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有限,尿液浓缩功能降低,从而出现多尿、夜尿和低比重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