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750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3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

《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docx

国华电发传123号附件8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

整改建议

1.防止锅炉四管爆漏事故的检查。

检查部位有汽包、汽水分离器,集中下降管,集箱及受热面管。

1.1

设备和附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有产品质量保证书。

(1)查施工、监理、调试工程验评报告和记录。

(2)查现场设备系统

(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2)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DLT939-2005”

(3)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

(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

(5)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

(6)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7)“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与检查重点,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编。

(8)“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

能源电[1992]1069号文附件

1.2

汽包集箱及受热面外观不允许有裂纹,撞伤、重皮、压扁、引弧坑,腐蚀坑等缺陷。

1.3

受热面管直段管壁厚度不同村质和不同规格,应符合图纸要求,壁厚负公差在允许范围内。

1.4

不同规格,不同弯曲半径的弯头,其不园度背弧壁厚应符合技术条件和强度要求。

1.5

螺旋管圈水冷壁悬吊装置与水冷壁管的焊缝应无漏焊,无裂纹及咬边超标缺陷。

1.6

过热器、再热器管排安装平正,节距均匀,偏差不大于5mm,管排平整度不大于20mm,管卡安装牢固,安装位置符合图纸要求。

1.7

悬吊式受热面与烟道底部管间距应符合图纸要求,无烟气走廊。

1.8

各受热面和包覆管间距应符合图纸要求。

1.9

水冷壁和包覆管安装平正,水平偏差在±5mm以内,垂直偏差±10mm以内,与刚性梁的固定连接点和活动连接点的施工应符合图纸要求,与水冷壁和包覆管连接的内绑带安装正确,无漏焊、错焊,膨胀预留间隙符合要求。

1.10

防磨板与管子应接触良好,无漏焊,固定牢固,阻流板安装正确。

符合设计要求。

1.11

水冷壁包覆管鳍片的安装焊缝应符合JB/T5225要求,且无漏焊,假焊,扁刚与管子连接处焊缝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连续咬边长度不大于100mm。

1.12

炉顶管间距应均匀,平正度偏差不大于±5mm;边排管与水冷壁、包覆管间距应符合图纸要求安装齐全,无漏焊。

1.13

大型锅炉应装设“四管漏泄监测装置”。

1.14

锅炉所用钢材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包括焊接工艺评定,焊工考试合格证书。

抽查焊接试样的报告,焊缝反修,无损探伤,热处理水压试验等。

1.15

严格执行“防止火电厂四管爆漏技术导则”

1.16

检查水冷壁刚性梁四角连接及燃烧器悬吊装置没有损坏,水冷壁无晃动,燃烧器与水冷壁鳍片焊缝受力过载拉裂。

2.防止锅炉炉外管爆漏事故的检查

2.1

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导汽管、下降供水分配管、主给水管道、减温水管,再循环管,事故放水管,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疏收水管,排污管、空气管、压力信号管,温度计套管、加药管、化学取样管和伐门、炉水循环泵、疏水及排污扩容器等是否存在变形,损伤、裂纹,焊缝泄漏或壁厚不足等缺陷。

(1)查设备系统安装、监理、调试验评报告和记录。

(2)查现场设备系统。

(3)查设备检验和试验报告。

(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25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2)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管监督检验技术导则DL/T939-2005

(3)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

(4)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

(5)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38-2000

(6)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2

管道的伐门、弯头、弯管、三通、变径管等高应力区部件及焊缝的检查。

2.3

材料和加工件均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验证书,符合标准要求。

3.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的检查

3.1

压力容器使用材料的质量及规格,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经国家安全监察机构认可批准,设计制造单位有资质证书,外部检验项目:

坡口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筒体直度,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等符合规定,外表不得有表面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夹渣等缺陷,焊缝与母材园滑过渡,焊缝的咬边符合规定。

 

(1)查制造厂家质保书和设计说明。

(2)查安装调试验收报告

(3)现场设备系统的检查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

(3)压力容器登记管理规则

(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3.2

①防止超压

制定操作规程,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压力容器不超压,不超温运行,因此要安装质量合格的安全伐,定期作排汽试验。

3.3

②压力容器装有水位计,经标定合格

3.4

③排污伐和泄压排汽管能满足扩容器压力释放不超压的要求。

4.防止炉膛爆炸事故的检查

4.1

炉膛结构设计能承受非正常情况出现的瞬态压力,在此压力下,炉膛不应由于任何支撑部件发生弯曲,或屈服而导致永久变形。

(1)查制造厂家出厂说明书

(2)查安装和调试的验评报告

(3)查现场设备系统

 

(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2)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DL/T435-2004

(3)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国家电网生[2003]409号

(4)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三部分DL/T48.2-2001

(5)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91

 

4.2

炉膛设计瞬态压力不低于±8.7Kpa

4.3

无论什么原因使引风机选型点的能力超过-8.7Kpa时,炉膛设计瞬态负压都应考虑予以增加。

4.4

对尾部烟道装有除硫设备配增压风机时,防止炉膛承受引风机与增压风机叠加的压头。

4.5

炉膛刚性梁能自由膨胀,且不影响水冷壁的膨胀,四角结构连接合理,避免采用塔接焊缝,焊缝要有足够强度。

4.6

根据“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91有关规定:

炉膛爆炸的起因:

炉膛及其后部烟道,一般是由于爆燃而引起的,在受限空间内,1m3空气中含有0.3~0.6kg悬浮状煤粉而被引燃时,即会形成有危害性爆燃,爆炸原因:

①点火前油、气或煤粉漏入炉膛。

未进行吹扫即点火,引起爆燃。

②点火未成功,使炉膛和烟道积存一定数量的可燃混合物,其后未进行吹扫而再次点火引起爆燃。

③锅炉在冷态时,由于炉膛温度低,或油温低,雾化不良,使喷油积沉在水冷壁,冷灰斗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引起爆燃。

④点火器能量小或运行不正常,不足以维持正常着火,而继续投油,投粉,引起爆燃。

⑤部分燃烧器失去火焰或炉膛已灭火,保护装置未动作,继续投入燃料,引起爆燃。

⑥锅炉长期在低负荷或空气不足情况下运行,在灰斗和烟道死区内滞积未燃尽的可燃物,当这些可燃物被突然增大的通风或吹灰所振动时,也会形成爆燃。

⑦其他由于煤质变化使风煤比失调,燃料中断和失控,火焰检测器失灵,保护投不上等,都可能引起炉膛灭火和爆燃。

以上原因是从设计,制造,运行等各环节中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加以消除。

4.7

新机组启动之前应检查炉膛风压试验是否合格,点火用油是否满足要求,并进行油系统吹扫及速断伐严密性试验;对炉膛安全保护装置应检查设备,系统和仪表是否都已正确的安装和连通,并作冷态模拟量的检查,调试,冷态试验合格后才允许点火启动。

4.8

机组点火启动后,应即时投入炉膛安全保扩装置进行粗调和实际试验。

在试运行期间保证炉膛安全保护系统能达到开环使用条件和联锁保护系统调试合格。

5.防止燃烧器损坏事故的检查。

(燃烧器能满足负荷调节范围,适应煤种,维持良好的燃烧性能)

5.1

燃烧器无损坏变形,各二次风门挡板及调试装置灵活好用,无卡涩开关指示和实际一致,燃烧器摆动调节装置好用无卡涩,喷口摆角就地和控制室一致。

查验评报告及调试质量验评报告。

查设备系统

(1)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SD268-1998

(2)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DL/T435-2004

(3)火力发电厂安全性评价国家电网生[2003]409号

(4)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二部分DL/T48.2-2001

5.2

燃烧器制造材质和部件结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5.3

燃油装置的油枪应平直内部畅通,油喷嘴雾化片清洁干净无损伤,油枪伸缩机构操作灵活,无卡涩。

5.4

高能点火装置必须严格按图纸施工。

5.5

大风箱和电气引燃的电控操作装置应不卡涩

5.6

烟风道密封良好

5.7

燃烧器膨胀自如,悬吊装置无卡涩

5.8

燃烧器的喷嘴使用寿命不低于一个大修期,以便于检修

5.9

燃烧器的设计布置应考虑降低NOX措施

5.10

燃烧器与水冷壁采用滑动结合时,应保证燃烧器与水冷壁之间的正常胀差移动,并应防止漏风

6.防止锅炉尾部再燃烧事故的检查

6.1

锅炉空予热器的传热元件在出厂和安装保管期内不得采用侵油防腐方式

(1)查运行表单和记录

(2)观查设备运行参数及运行状况

(3)查调试验评报告

(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25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与检查要点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编

(2)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6.2

回转式空予热器应设有可靠的停转报警装置,完善的水冲洗系统和碱洗手段,并有停炉时可投入碱洗系统。

消防系统和空予热器蒸汽吹灰系统相连接,热态需要时投入蒸汽隔绝空气式消防。

回转式空予热器在空气及烟气侧应装设消防水喷淋水管,喷淋面积应覆盖整个受热面

6.3

回转式予热器应设独立的主辅电机,烟气挡板联锁保护。

6.4

(4)回转式空予热器停转报警信号应取自空予热器主轴信号,而不能取自空予热器马达信号。

6.5

回转式予热器应设有吹灰器,并可以保证锅炉任何负荷均可投入,确保回转式空予热器换热面清洁。

6.6

热备用后再启动及空予热器突然停转或停炉后,应监视空予器的端点温度(空予热器烟风进、出口温度)若其中一点或多点不正常升高,应查找原因,以便即时发现着火。

6.7

调正好煤粉细度和锅炉燃烧工况,防止未燃尽煤粉带入烟道沉积。

6.8

用油点火及低负荷投油时,油温、油压应合适,使油雾化良好,配风正确,油枪不堵塞,不漏油

6.9

锅炉燃用油渣或重油时应保证燃油温度和油压在规定值内,保证油枪雾化良好,燃烧完全。

锅炉点火时应严格监视油枪雾化情况,发现油枪雾化不好,应立即停用,进行处理

6.10

锅炉负荷低于25%额定负荷时应连续吹灰,锅炉负荷大于25%额定负荷时,至少每8h吹灰一次,当回转式空予热器烟气侧压差增加或低负荷煤油混烧时应增加吹灰次数

6.11

停炉前应对空予热器全面吹灰一次

6.12

对煤粉直接点火燃烧的,在启动时应连续吹灰,并严密监视炉膛燃烧状况和尾部烟气温度变化

6.13

尾部烟道省煤器,空气予热器在不同工况下,烟温限定超限时应立即停炉,用蒸汽消防灭火。

7.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煤尘爆炸的检查

7.1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7.1.1

原煤仓至给煤机的落煤管间应设电动煤闸门;

查设计说明和图纸及工程验评报告

查现场设备系统安装情况

(1)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技术规程DL/T5203-2005

(2)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DL/T435-2004

(3)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4)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与检查要求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编

7.1.2

给煤机至磨煤机给煤管管间应设电动煤闸门;

7.1.3

磨煤机进口热一次风和温风混合后管道上,或热一次风和温风管道上应设快速隔绝门。

7.2贮仓式制粉系统

7.2.1

除排粉机前、排粉机出口至主燃烧器或乏气燃烧器的管道和再循环管上可装设隔离伐外,其他煤粉管道均不应装隔离伐,隔离伐布置在垂直管道上。

7.2.2

采用筒仓存自燃倾向性高的煤种时应设置:

(1)安全监控装置和报警信号

(2)设置防爆门;

(3)通风排气系统;

(4)设置惰化系统。

(5)筒仓下部有防止空气漏入设施,筒仓和原煤仓内表面应光滑几何形状结构使煤流动顺畅,使煤全部自流排出.原煤仓出口壁面与水平夹角大于70o;

7.2.3

制粉系统的设备管道及部件应是气密型,避免煤粉沉积;

7.2.4

不装设防爆门,其设备、管道及部件抗爆压力或抗爆炸压力冲击设计按以下规定:

(1)系统运行压力不超过15Kpa,设备、管道部件应按承受350Kpa的内部爆炸压力进行设计;系统运行压力超过15Kpa时,按承受400Kpa的内部爆炸压力设计;

7.2.5

装设防爆门时,系统设备、管道及部件按减低的最大爆炸压力设计,对给煤机及给煤管,给粉机、锁气器、输粉机按承受不小于40Kpa的内部爆炸压力进行设计;对钢球磨煤机和中速磨煤机系统除上述所列之外管道、设备及部件按承受150Kpa的内部爆炸压力设计.

7.2.6

管道的布置要求:

(1)原煤管道应垂直布置,受条件限制时与水平面倾角不小于70o

(2)制粉系统煤粉管道与水平面倾角不小于50o,向磨煤机引入干燥剂的烟、,风道及向排粉机引入的热风道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60o,给粉管道顺气流方向与混合器短管相接,与水平倾角不小于50o,煤粉管道(含钢球磨煤机喉管,接头短管,变径管,进出口接管等)的布置和结构不存在煤粉在管道内沉积的可能性;送粉管道配置应防止煤粉沉积和燃烧器回火,不应有停滞区和死端,如水平布置其夹角不小于45o。

7.2.7

控制和保护

(1)原煤仓应设置煤位测量装置,不少于2点,高低煤位信号,直吹式应设极限低煤信号

(2)爆炸感度高的煤中速磨应设置CO监测装置;

(3)直吹式制粉系统磨煤机入口干燥剂流量和密封压力氮气压力低报警;

(4)给煤机断煤信号和磨煤机后介质温度高于允许值报警;

(5)CO监测和温度超限时保护动作,切断制粉系统,投入灭火或惰化系统。

7.2.8

中贮式制粉系统防爆检查:

(1)认真执行定期降粉制度和停炉前煤粉仓空仓制度避免存煤粉结块自燃爆炸

(2)根据煤质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制粉系统停运时,要充分进行抽粉,有条件的可对粉仓充氮或CO2保护

(3)发现粉仓内温度异常升高或确认粉仓内自燃时,应及时投入灭火系统,防止粉仓爆炸

(4)粉仓应设置足够温度测点和温度报警装置,并定期检验。

7.2.9

防止粉尘爆炸:

(1)消除制粉系统和输煤系统的粉尘泄漏点,降低粉尘浓度。

大量放粉或清理煤粉时,应杜绝明火防止煤尘爆炸。

(2)对输煤系统和制粉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发现漏点及时清理和处理。

(3)粉仓、制粉和输煤系统应有消防设施,并备有专用灭火器材,消防水源充足,水压符合要求,消防设施完好,按期进行试验。

(4)制定制粉和输煤系统的消防设备管理和试验制度,并有专人负责。

(5)煤粉仓投运前应做严密性试验,凡基建投产未作严密性的要补做漏风试验,发现有漏风、漏粉现象要及时消除。

8.锅炉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的检查

8.1

汽包锅炉应至少配置2只彼此独立的就地汽包水位计和2只远程汽包水位计,水位计的配置应采用两种以上工作原理共存的配置方式,以保证汽包水位正确监视

查施工验评记录和制造厂家设计说明书。

查施工验评报告

查施工验评报告现场查询

(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2)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与检查要点“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编”

8.2

汽包水位计的安装严格按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1996规定执行

8.3

差压式水位计严禁采用将汽水取样管引到一个连通容器,再在平衡容器中段引出差压水位计的汽水侧取样方法。

8.4

对过热器出口压力为13.5Mpa及以上锅炉,汽包水位以差压式(带压力修正回路)水位计为基础。

.汽包水位信号采用三选中值方式进行优选。

8.5

差压水位计(变送器)应采用压力补偿,汽包水位测量应充分考虑平衡容器的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必须采取保温伴热防冻措施。

8.6

汽包就地水位计的“O”位应以制造厂提供的数据为准,并进行核准、标定。

随着锅炉压力的升高,就地水位计指示值愈低于汽包真实水位。

8.7

按规程要求,对汽包水位计进行“O”位较验,当各水位偏差大于30mm时,就立即汇报,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当不能保证两种型水位计正常运时,必须停炉处理。

8.8

按运行规程和制度,对水位计及测量系统进行检查,机组启动调试时应对汽包水位用补偿方法进行校对,验正,并进行汽包水位热态调整及校核。

新机验收时应有汽包水位计安装、调试及试运专项报告,列入验收主要项目之一。

8.9

锅炉高、低水位保护

锅炉汽包水位高、低保护采用独立测量三取二逻辑判断方式。

8.10

锅炉汽包水位保护在锅炉启动前和停炉前应进行实际传动校验,用上水方法进行高水位保护试验。

用排污放水方法进行低水位保护试验。

严禁用信号短接方法进行模拟传动替代。

8.11

汽包锅炉水位保护是锅炉启动的必备条件之一,水位保护不完整严禁启动。

8.12

对控制循环汽包锅炉,炉水循环泵压差保护采取二取二方式时,当有一点故障退出运行时,应自动转为一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办审批手续限8h之内恢复,当二点故障超过4h,应立即停止该炉水循环泵运行。

8.13

当运行中无法判断汽包准确水位时,应紧急停炉。

9.锅炉刚结构变形损坏事故的检查

9.1

锅炉刚结构检查主要是锅炉构架、刚性梁、大板梁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检查:

锅炉构架和刚性梁外观无变形、无裂纹、无腐蚀、损伤、无较大幅度晃动。

查安装记录和验评报告。

查现场设备,锅炉构架悬吊装置和吊杆等。

1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SD268-1998

2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大纲“锅监委[1995]001号”

3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

9.2

水冷壁刚性梁应避免采用塔接焊缝,对接焊缝应有足够强度。

9.3

各受力构件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和要求。

9.4

悬吊式锅炉炉顶主梁的挠度不应超过本身跨距的1/850;次梁挠度不应超过本身跨距的1/750;一般梁挠度不超过1/500;回转式空予热的支撑大梁挠度不超过本身跨距的1/1000。

9.5

膨胀中心限位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水平刚性梁与垂直刚性梁连接处有膨胀补偿措施,并安装正确。

9.6

冷灰斗支撑结构应有足够强度与稳定性,在承受炉膛设计压力时,还应考虑承受堆渣静载及落渣动载的能力。

9.7

悬吊式锅炉应有防止锅炉晃动装置,此装置不应防碍锅炉自由膨胀。

9.8

锅炉构架梁柱紧固螺母无裂纹,、无变形和松动,连接焊缝无裂纹和未熔合等超标缺陷。

9.9

炉顶吊杆、恒力吊架和弹簧吊架安装齐全正确,受力均匀,吊杆冷态予偏位置已调正好,符合设计要求。

有蝶形弹簧的吊杆,弹簧压缩量应符合设计值,支座,垫板、销轴、开口消及螺帽制动措施等齐全,螺栓至至少露出螺帽1~2扣。

10.炉炉膛大面积严重结渣事故的检查

10.1

1锅炉设计选型要根据煤质特性选择炉膛容积热负荷,炉膛断面热负荷。

燃烧器区热负荷,根据机组容量的不同按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DL/T831—2002规定执行。

查设计说明及厂家产品质量证书

查验评报告和调试质量验评报告

现场设备系统查看

 

1加强大型燃煤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电力部电安(1993)540号

2火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DL435-1991

3燃煤电站锅炉技术条件SD268-1988

4防止火电厂锅炉四管爆漏技术导则,能源电[1992]1069号文附件。

 

10.2

根据电力部电安[1993]540号文“加强大型燃煤锅炉燃烧管理的若干规定”指出:

(1)燃烧设备的选择应以设计煤的特性为主要依据

(2)炉膛最上一层一次风中心线至屏底之间有足够高度;炉膛出口设计烟温应低于灰的变形温度100oC;炉膛出口两侧最大烟温差不大于50oC,各对受热面应设置可靠烟温测点。

10.3

采用切向燃烧时,应有效的消除烟气温度偏差措施。

10.4

主蒸汽温度应有二级喷水减温装置,过热蒸汽减温喷水能力应为设计最大喷水量的1.5倍。

10.5

烧易结渣时,炉膛及对流受热面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吹灰器和观察孔,燃烧器及高温区,冷灰斗上拐角处和折焰角部位易占附焦渣,可装长伸缩式旋转吹灰器,上炉膛屏过处也应安装吹灰器。

或予留安装孔。

10.6

中速磨煤机设计出力以碾磨件寿命后期出力并考虑煤种可磨性指数,煤粉细度水份,和灰份等修整后确定,碾磨件寿命不应低于8000h。

10.7

同层燃烧器各一次风管中粉量偏差不应超过:

中速磨系统10%,中贮式系统5%。

10.8

炉膛及冷灰斗的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冷灰斗斜边与水平夹角应不小于55o,冷灰斗应有观察孔,检查积渣情况。

10.9

冲渣系统可靠,并能监视其工作状况。

10.10

炉膛四周炉墙应设有一定数量的看火孔,以便从中观察到各燃烧器着火状况及受热面各部位的清洁程度。

对燃用易结渣煤的锅炉更应增加看火孔的数量,能看到折焰角上部前水平烟道内和冷灰斗斜坡上的灰渣堆积状况。

10.11

燃烧易结渣煤时,应有可靠的混煤措施,以达到均匀混合,可采用分贮,分输,分磨,分燃烧器燃烧措施,保证燃烧稳定,风煤比适宜。

10.12

运行上控制屏过入口烟温T应低于灰变形温度t2,t2-T<100oC,管屏横向节距应足够大,防止结渣连成片。

10.13

切园燃烧方式的一二次风应有较大的刚度;假想切园不应太大,可采用侧二次风或正反切园,改善燃烧器附近水冷壁面的烟气气氛及流动工况,防止结渣。

旋流式燃烧器的旋流强度可以调节防止燃烧器喷口附近结渣。

10.14

为防止屏过区结渣,可降低一次的风速,使该部位烟温低于t2—1000C同时还要控制燃烧器喷口出口风速对高挥发份烟煤一次风速满足设计值,要做好一二次风煤比的调试工作,严格控制炉膛温度水平低于1500oC,O2≈3.5~4.0%以内。

11.火及助燃油系统的检查

11.1

检查范围:

贮油罐、卸油站台、油泵房,输油管道和炉前油系统以及油枪点火系统。

点火及助燃油系统必须符合“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的规定;

检查安装记录和验评报告及调试单项验收记录。

检查设备系统

 

(1)电力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