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725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docx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复习提纲超详细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

第1课   中华文明的摇篮

一、原始农耕(农业的产生)——中华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

(原始农耕的诞生)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稻作农业(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旱地农业(起源于黄河流域)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

(原始农耕诞生的意义)①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②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③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④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的特征)共同耕作、平均分配,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

1、传说与历史的关系:

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经口耳相传而保留传承的。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2、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距今5000—4000年前,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其中,

核心区:

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一、从传世文献和考古看夏朝国家、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夏王朝和国家的基本特征

1、传说中的夏——阶级的产生:

夏建立:

启杀伯益,破坏禅让制,出现传子不传贤的“家天下”式的王位继承方式。

说明阶级的产生和国家产生。

(据此可以说明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文献中的夏: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

①(管理职能)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

②(暴力机关)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③(阶级压迫)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3、考古发掘的夏:

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和居民的经济生活:

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索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在二里头遗存中,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迹。

依据地面上的遗迹,可以复原出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殿堂,堂前是庭院,四周有相连的廊庑。

宫殿式建筑的出现,①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贫富分化)。

②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农具有石制和骨制的铲、镰、斧等。

饲养的家畜有猪、狗、鸡、羊等。

③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说明社会分化明显)相吻合。

第3课   商朝与青铜文化

一、夏商周的关系和商的建立:

夏、商、周,既是同时并存的三个部族集团,又是前后逐次更替的三个王朝。

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领汤完成了灭夏事业,建立了商朝。

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和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商朝的状况:

1、政治—内外服制:

①(什么叫内外服制)商王朝国家的体制,有“内服”和“外服”的区分。

“内服”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则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②(甲骨卜辞的印证)甲骨卜辞中称直接管辖的区域为“大邑商”或“天邑商”,称间接管辖的区域为“四土”、“四方”。

③(地理范围)前者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后者是指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

④(内外服关系)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⑤(对商的影响)商朝的兴衰,可以四周方国的向背为晴雨表。

至商朝末年,方国的众叛亲离,实是商周更替的一大原因。

2、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青铜时代(又称金石并用时代):

(特征)①青铜冶炼和铸造工艺日趋成熟,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②青铜器物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③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的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

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典型代表——“司母戊鼎”。

3、文化——(地位)①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②(内容)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③(意义)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实施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一、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

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二、周初的状况:

1、政治——封邦建国:

周朝建立后,(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

(内容)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效果)①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②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③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2、经济——井田是西周的主要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已采用了土地轮流种植的耕作方式。

三、西周的巩固:

1、周公辅政:

周公,名旦。

武王去世后,周公拥立武王幼子为成王,自己执掌朝政。

2、平定三监:

当时各地发生叛乱,周公调集军队东征,平定三监之乱,

3、东征殷余:

又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周的国土和影响也随之向东拓展。

4、制礼作乐:

周公辅政七年,政绩斐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制定礼乐制度。

礼:

(概念)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意识,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发展)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作用)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乐;:

周公(概念)又创作舞乐、史诗,(作用)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敬天保民:

周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把礼的中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把遵礼看作是统治者行“德治”的重要内容。

(敬天保民思想的内容):

周公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上天神灵不偏不倚,只佑助有德之人,依据人们是否有德来判定天命的归属。

(敬天保民思想的影响):

这套“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我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5课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东周的建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二、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

西周“封邦建国”——秦中央集权大一统

1、经济生产领域:

(农业·生产力)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农业·生产关系)①空旷生地不断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不能转让买卖的规定也逐渐失效。

②诸侯、卿大夫们竞相占地,列国间的战争也多以攻城略地为目标。

③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

(工商业)随着农业的发展,私人手工业、商业也活跃起来。

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2、社会政治领域:

各国当政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内政改革。

在战国时达到高潮。

典型:

商鞅变法

3、思想文化领域:

百家争鸣

(背景)当此①社会转型之时,②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竞相争鸣的局面。

(评价)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内容)儒家学派兴起于春秋,由孔子创始。

①孔子发展了周公的礼治思想,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

②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

荀子重新解释孔子的“礼”,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

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

①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法治”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

②然而其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消极面也十分明显。

道家以老子为始祖。

(内容)道家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事非,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他们鄙视世俗的物质享受,鄙薄财富权力的追逐。

(影响)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6课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一、从列国纷争到秦统一

1、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韩、魏

2、商鞅变法: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

①废除井田制度、②废除世卿世禄、③奖励农耕,④建县制和⑤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

孝公死后,商鞅虽然惨遭杀害。

但商鞅改革的制度得以继续,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秦统一:

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4、秦实现统一的原因:

①战国七雄对周围小国的兼并和边地的开拓,完成了区域性的统一,为秦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②春秋时代开始的内政改革,到战国时代已蔚然成风。

魏、韩、楚、齐、秦等国先后变法,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制度建设上出现了趋同倾向。

③商鞅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

二、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1、建立: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中央)①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

②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分工负责司法、财政等政务。

③丞相是百官之长,“助理万机”,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地方)①秦朝的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

郡下辖若干县,县下还设有乡、里等组织。

乡设三老管教化,啬夫管听讼、收赋税。

②郡县的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

③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啬夫而不知郡县的。

2、巩固:

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①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②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③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④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⑤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3、意义:

秦虽短命而亡,但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却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7课   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的暴政——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1、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

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

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

丁男不足,就征发女子承担转输的苦役。

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2、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3、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二、秦的灭亡——秦末农民起义(农民+六国贵族后裔)

1、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调渔阳屯戍,行至大泽乡,遇大雨延误限期。

按秦律,误期一律处斩。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农民起义军虽一度打入关中,但终为秦军所破。

2、反秦起义:

六国贵族后裔也纷纷拥兵称王。

其中以刘邦和楚国贵族后裔项梁、项羽所率领的两支起义军为最强。

项羽大军大败秦军主力于巨鹿。

3、秦的灭亡:

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

4、西汉建立: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战国以来社会政治和思想发展的长期积淀)

一、政治格局:

汉承秦制(注意继承中有调整):

背景:

汉朝建立之后,政局初定,百废待举。

内容:

①汉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职,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舒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②刘邦看到秦短命而亡,认为这是由于秦未行分封而孤立无援。

于是,在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局面。

随着封国实力的增强,封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也日益明朗,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二、施政思想与实践成果:

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

黄老之学:

原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一个学派。

它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遵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

①原因:

(与时代的契合点)到汉朝初年,黄老思想既符合汉初人民延误战争、渴望社会安定的意愿,也与汉初统治者朴实谨厚的作风相一致。

②实践——文景之治的内容:

文帝、景帝时期,A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B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C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成果)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③影响:

(利)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弊)但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

第9课   汉武帝时代

一、从“无为”到“有为”——制度的调整

1、背景:

①“清静无为”导致豪族势力膨胀,土地兼并、贫富分化,不利于社会不稳定

②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和财富日臻丰厚,西汉统治者的主导思想发生了变化。

③汉武帝雄才大略,锐意进取,积极有为,西汉历史进入一个新阶段。

2、表现:

政治上——①加强皇帝集权,裁抑丞相职权:

(具体措施)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让他们参与朝廷军国大事的讨论。

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②设“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③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力,大体消除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军事上——解决匈奴问题(民族关系)

①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

②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以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使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联为一体。

③在西南、东北、东南和西部地区设置郡县或者其他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进行有效管辖。

3、效果:

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疆域辽阔,影响远播,西汉王朝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

拓展:

汉代赵过推行代田法,以及精耕细作、轮作复种、施肥技术,都是当时先进的农业耕作法。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施政思想的调整

1、基础:

早在汉初,儒家思想已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2、内容:

汉武帝时,①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②后又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

③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以培养官吏的后备人选。

3、影响:

①儒家在官学中确立“独尊”地位,②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③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4、实质:

武帝的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

  (理由)①仅注重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礼仪制度。

②对董仲舒依据儒家民本思想为解决社会贫富分化而提出的“限田”主张,以及官吏不得经商货殖的建议,均未采纳。

③所信任的大臣,也多是既精通儒术又深明刑法的人。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新”朝建立和王莽改制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为缓解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王莽推行一系列“托古改制”的举措。

但不合时宜的改革并为奏效,反而引发更大的混乱,遭到强烈反对。

在相继起义的绿林军和赤眉军打击下,新朝政权迅速覆灭。

二、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群雄征战中,南阳豪族刘秀伺机而动,招兵买马,异军突起,于公元25年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

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

(背景)东汉初年,经济凋敝,满目疮痍,知晓民心的刘秀决定以“柔道”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简政安民的措施:

(内容)①他废除王莽时繁密苛重的法令,屡次大赦,平反冤狱,②并先后9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力图恢复宽松安定的局面。

③他不仅本人勤于理政,还注意提高行政效率,裁并机构,整顿吏治,节省财政开支,④并重行三十税一的西汉旧制,以减轻农民负担。

刘秀还致力于文教治国的方略:

⑤他礼贤下士,诚招各地人才;⑥在洛阳兴建多所皇家图书馆,⑦扩大中央官学——“太学”的规模,并在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郡国学”。

由于刘秀的倡导,重视文化教育、讲究人品节操,在社会上形成风气。

(评价·影响)光武帝刘秀在位的30余年间,平息了西汉末年以来的混乱,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誉为“光武中兴”。

然而,刘秀的“柔道”另有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的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因此,光武之后,“中兴”的局面仅维持了两代,随即便渐显衰颓的迹象。

三、地方豪强与东汉的衰败

(东汉衰败的原因·地方割据势力)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

(表现)(经济地位)当时,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不少豪强地主拥有“连栋数百,膏田满野”的大庄园,驱使成千上万的依附农民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经济上自给自足,非常富有。

(社会地位)他们还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用以看家护院,称雄一方,并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

(政治地位)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甚至连续数代在朝中位居高官。

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东汉衰败的原因·中央权力斗争)与此同时,朝廷上也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只政治力量的相互角逐,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权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东汉衰败的原因·农民起义打击)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束手无策,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镇压起义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终于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

东汉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第11课割据与分立

一、政治格局的特点——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背景)黄巾起义爆发后,各地豪强闻风而动,他们凭借私人武装形成各霸一方、武装割据的局面。

大小军阀为争夺地盘而互相兼并,展开连年厮杀,致使社会经济遭受极大破坏,平民百姓限于生灵涂炭、水深火热的境地。

(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股力量的形成:

混战之中,中原地区的曹操脱颖而出:

(原因)①政治优势:

196年,他将汉献帝迎至许县(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②经济优势:

同时,努力发展辖区经济(军屯和民屯),③人才优势:

广招天下真才实学之士,实力迅速增强。

④军事优势:

随后,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实力雄厚的袁绍,基本统一北方。

南方有寄居荆州的刘备和江东的孙权

2、三股力量的较量:

208年,赤壁之战中,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

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

赤壁之战后,刘备进占四川,孙权进一步扩展了东南的辖区。

3、三国鼎立的形成: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

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三国鼎立的评价)①三分天下是各方势力趋于均衡的结果,在一段时间中形成了比较稳定而有序的状态。

②与先前的八方割据、连年混战相较,鼎峙的局面毕竟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恢复、人民的安居乐业更有利一些。

③这一平衡不会永远维持,某方因各种有利因素而获得长足发展后,均势就会被打破,,新的统一趋势随之出现,其后的三国归晋即体现了这一趋势。

二、经济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夏、商、周至秦、汉,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位于黄河流域地区。

中原的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水平始终高于其他地方,东南沿海的闽、粤一带和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集聚区,社会经济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中心南移的原因)

①汉末的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

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不仅使南方地矿人稀、劳动力匮乏的状况有所改观,而且使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②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方为增强自己的实力,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各业生产,促使地方经济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具体表现为)

北方地区,曹操曾在许县一带实行屯田,招募流民垦荒耕作的为民屯,命军队耕战结合的为军屯。

后来,曹操又下令在辖区内广泛推行屯田,这对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具有不小作用。

蜀汉境内,丞相诸葛亮在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还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

他还致力于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今云南、贵州和西南部地区),想方设法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

诸葛亮的各项举措对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孙吴占据的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铁冶炼、瓷器烧造等都有明显发展。

滨海枕江、河网密布的地理环境也使造船技术日益进步。

当时东南一带的崇山峻岭中散居着众多古越人的后裔,成为“山越”。

孙吴政权迫使他们出山,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

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12课   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一、政权更迭:

从三国到南北朝:

1、政权更迭:

 

三国——西晋短暂统一——分裂:

 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

东晋

 

 

“五胡十六国”:

匈奴、鲜卑、氐、羯、羌5个北方少数民族入居中原后,纷纷建立政权,其中重要的有16国,史称“五胡十六国”。

东晋:

在南方重建的东晋维持了半壁江山的统治,相对北方的战火频仍、社会动荡,境内比较安定。

随后,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2、北朝与南朝:

 

南北朝时期  北朝:

北魏——   东魏——北齐

                              西魏——北周

             南朝:

宋——齐——梁——陈

 

鲜卑族拓跋部原为活动与大兴安岭一带的游牧狩猎民族,后向西南迁移,建立政权,国号魏,史称“北魏”。

此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势力日益强盛,陆续攻灭诸国,至439年,统一北方。

这一局面持续近百年后,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

历史上将北魏及其后继政权合称“北朝”。

南方的东晋于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历史上合称这四朝为“南朝”。

二、时代特征:

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与民族大融合

1、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开发:

(表现)①当时,由北向南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仍在继续,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②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表明农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③与此同时,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都比较发达。

④长江中下游出现了不少商业繁荣的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这一时期,活动与南方山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陆续出居平原,与汉族人民交往接触,互相融合,共同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做出了贡献。

(北方实现统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