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2790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docx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多篇范文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

**煤矿下采煤面心得体会

我的父亲是老一辈的矿工,我从小生长在矿山,对矿山比较熟悉,我非常热爱这一片热土!

记得我16岁那年,学校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叫我体验矿山的生活,于是我就替妈妈当了一回家属工。

我在***煤矿主平峒开电瓶车一个月、打点挂钩一个月。

上班时,遇到重车掉道了,我就同家属工阿姨一起协作撬道,把掉道的矿车恢复上轨。

那时的我,看到矿工叔叔……我的妈妈阿姨等,他们如此辛苦地劳动,我心里十分感动,并从心里深深地敬佩他们!

如今,我是矿山的女职工,每年都参加公司女工委及机关女工委组织的下井给矿工送温暖活动,为矿工兄弟送点豆浆和包子。

为此,我觉得非常的高兴!

记得XX年“三八节”,在公司女工委庄主任及**矿工会主席、女工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到**矿406-170开一队、406-210掘一队和采三队给矿工们送温暖。

我看见矿工们的劳动场面,一个个汗流夹背,一身沾满着黑黑煤粉,一股感动的心潮,顿时涌上我的心头!

我们热情地为矿工们送上热乎乎的包子和豆浆,他们大口地吃起来,脸上露出憨厚而真诚的笑容。

此时此刻,我心里感到无比地高兴!

不知要用什么语言,才能表达我对矿工兄弟的敬佩之情!

我把这敬佩之情,体现在工作上。

我从事的是工会退管和幼教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为老矿工们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

对所有退休老工人来信来电,都及时地给予回复及办理。

因为他们是矿山的老前辈,他们曾经为矿山建设,为企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所以我们理应这样做。

XX年8月14日,公司要求机关人员,没有到过采煤面的人,分批分期到**矿体验生活。

我参加体验生活活动,这天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日子,我们一行20人将要下井去。

带领我们下井的是公司党工部吴主任(任组长)和**矿张书记。

我们从公司机关办公楼出发,当中巴车开到**矿井口时,我又见到熟悉的矿井。

首先我们来到会议室,由**矿张书记给我们下井前的安全知识培训。

因为这次是要到采煤面和掘进面,这对于我们初次要到这个“特殊现场”的人来说,矿领导非常的重视,要求把安全工作摆上第一位。

张书记对我们进行入井前的安全知识培训,大家认真地听课。

下井前,我们换上工作服,带上安全帽和矿灯,脖子围挂着毛巾。

从井口平峒进入,路上一位年轻的技术员,对井下进行详细的介绍,他有很强安全意识,他每到有局扇的巷道,就用手顺着局扇的下端,检查是否有漏风,也许这是一种职业习惯吧,更是一种安全意识很强的表现!

走到坐人车的地方,我们坐着大家称为“过山车”的人车,进入260水平及-120水平的井下。

第一次到采煤面和掘进面,除子兴奋之外,也感到了一种紧张的心情,在这一瞬间,我感觉到心跳加快,耳朵也嗡嗡作响。

用头上的矿灯照着井巷四壁,在矿井周围再次看到了安全警句。

我心里深深地感慨着,从了解井下安全事项,到进入井下所看到的醒目安全警语,“安全”二字对于煤矿企业是多么的重要啊!

我们到了井下,巷道有含水层,水从井壁成线状流出。

在行进过程中,每隔一段就会看到一些机械设备,脚下轨道向着前方延伸,巷道到那里,轨道就到那里。

我们到采煤面和掘进面,矿工们正忙着不亦乐乎,灯光、轨道、矿车、管道、线路、材料……一派忙碌景象;并发出各种声响,似乎凑响着一首不寻常的劳动之歌!

我们到了掘进面,此时刚刚放完炮,矸石和块煤都被炮炸了下来,我第一个跟着技术员走进掘进面,这时有三位矿工,操作一部扒碴机,在狭小的巷道将煤矸石耙到矿车上。

矿工们说,不要用手触摸扒碴机,我下意识地对后面的队友们也说了同样的话。

这次我与矿工,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向矿工了解掘进的工作流程。

他们说,每茬炮只能炸出1米进尺,作业点非常的热,岩石又很硬,一个班下来只能掘进出5至6车的煤矸石,到了下午2点左右下班。

矿工们给我介绍什么是煤层,什么是矸石……看着矿工们疲惫的身影,想想我们在地面有空调的办公室里上班,我们没有理由不积极工作!

一种莫名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啊!

这是感动的泪水,这是感恩的泪水!

参观完掘进面,张书记又带着我们到采煤面走去,井下的巷道非常难走,如果开小差的话,就会碰到岩石。

今天,我的精神特别的好,一路走得很顺利。

全靠自己头顶矿灯照路,脚下坑坑洼洼不时踩进煤水坑里。

快到采煤面了,我们又分组,每组8人,由张书记带队走入采煤面。

以前,我曾在照片里见过采煤面,听说过有关采煤面的情况,今天我将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其劳动环境。

我跟随着党工部小肖后面,第二个爬上了采煤面铁梯,煤小眼非常窄小,又很徒……我心想这哪是路啊,我几乎是用爬着方式来到采煤面。

一路上,我的腰都不敢直起,到这个时候,来不及顾虑脸黑不黑啦;一心只想能安全到达采煤面,见到矿工采煤的情景就ok了!

我们一路上互相提醒着,要小心,头不要碰了,手要抓住煤壁,一种团队友爱精神,体现在采煤面中。

到了采煤面,我更加兴奋,终于能看到采煤的全过程了。

这里的灯光变得更加暗淡,照着矿灯向前摸索着。

期间看到3位矿工们正在忙碌,看见他们脸上沾满煤粉,看见他们脸上汗水流出的一道道痕迹,看见他们一张张淳朴、略带疲惫的脸。

我真切的感受到采煤是一项多么辛苦的工作。

四个多小时的井下之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新奇的体验和心灵的震撼,更是对工作态度、对人生追求的良久思考……漆黑的空间,任何微小的光亮都显得耀眼、珍贵;严酷的环境,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在这里工作,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和能力,更考验着人的斗志和毅力。

四个多小时的井下之旅,我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芒,那是煤层滚滚掘进时带来的无限希望;我们在阴冷中感受到温暖,那是煤矿工人忘我劳作时散发的炙热能量。

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抱怨着工作繁重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在暗无天日的井下,有一群人在挥汗如雨、忘我工作;当我们取得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在煤灰弥漫的井下,有一群人在日复一日、无私付出。

在井下几个小时的参观学习,使我体会到了煤矿工人们的辛苦。

比一比他们的工作条件,看一看我们优越的工作环境,我们更应该加倍努力工作

从井下上来,看到绵绵细雨,有一种被滋润的感觉,我被煤矿工人艰苦环境下的坚守和勤劳深深震撼和感动。

他们每天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抵达深藏于地下的工作岗位,难度和强度都超出想象。

当我询问正在工作中的工人辛苦吗?

他们乐呵呵的说:

习惯了!

一句平凡的言语折射出他们高尚的精神,平凡的岗位衬托出他们高尚的人格。

我们只有懂得珍惜和感恩,做好本职、奉献社会,才能无愧于那些辛勤耕耘的矿工。

第二篇:

煤矿下井心得体会

经常听人说矿工所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他们常年在地下深处作业,工作场所是世界上最不安全的地方。

过惯了舒适的生活,常常使我们忘记了艰辛,XX年8月1日,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日子,我们一行36人到井下体验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工作场所的艰辛。

这一次是我第二次下井学习,就在去年时我曾带领20名新招工人到好一点的工作面下井

学习过一次,听说这次要到条件最艰苦的二采区去体验生活,有一种莫名的恐慌浮现在脑海中………

要下井了,我们换上厚重的工作服,头上戴着矿灯矿帽,腰带上吊着沉甸甸的自救器和矿灯,在安检站相关同志的带领下,来到井口。

安全检查员在井口处给我们讲解了:

在井下应该注意的事项及严禁携带危险品和爆炸品。

刚才我们还热的大汗淋漓,随着罐笼的迅速下降忽然一阵凉风袭来,浑身一颤,不到2分钟的时间我们到了井下,本来想着我们会再坐人行车下井呢,没想到领队说:

“你们是来体验一线工人工作条件的艰苦的,今天安排你们步行到工作面”。

我们当时就傻眼了,这么远怎么走?

唉,步行就步行吧,一线采煤工人每天都这么去工作面工作,我们就是来体验的,走。

经过大巷道,走到一个不起眼的小门旁边,有些同志还不知道这个就是风门,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它打开,门开了,进了几道风门后,我们的眼前猛然变黑,耳朵嗡嗡作响,这就是进入下井的通道。

头顶的的矿灯只能照见不到10米的地方,一个大洞倾斜着伸向地下,矿灯光束照耀下的洞内向下延伸的台阶,这里雾气腾腾,明显可以闻到一些水气夹杂着粉尘的味道。

随后沿着通道旁边的石阶一步步走下去,看到镏子上乌黑油亮的煤炭不断的往上运送,真是感觉到了井下工人的艰辛,盼望着快点下到井底。

矿灯照着地下渗水沿着凹凸不平的小沟向下流淌。

这实在不象是去“旅游”!

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像过了好几天,带进井里的热气已逐渐消退,身体感觉到了丝丝凉意,也终于到了井底,灯光、铁轨、矿车、管道、线路、材料、各种纷乱的声响……这真是一个黑暗的世界。

脚下是几条错综有序的铁轨,终于到了采煤区,煤壁上挂着水管、电线,头顶上挂着安全防爆水槽,一排排的液压支柱支撑的顶棚……。

我们来到了二采区的一个工作面,工作面里一片漆黑,只有矿灯的亮光勉强照出脚下的路。

温度也渐渐的升高,不像大巷道理那么凉爽,空气中夹带着浓重的煤尘,空气逐渐的变得稀薄起来,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

由于是前一天井下接到通知开始放炮,没有进行攉煤,就是想让我们来体验工作的艰辛得,我渐渐感觉到了工作面的低沉与窒息,从直立行走,弓腰,下蹲,到最后的装满煤的镏子上爬行,整个人都已经要虚脱了。

每到一处有工人的地方我都忍不住问一问前方的路还有多远,工人师傅都会说:

“不远了还有50米就到了”,每次问这个问题他们都会这么说。

我知道他们是怕我们这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到这么艰苦的环境里,受不了坚持不住不能够继续走下去,前方的路到底还有多远呢。

经过了一段艰难的我们逐渐的能够站立行走,又来到另一个工作面,我们一样往复的站立爬行。

最后了通过几个巷道,来到了皮带巷逐渐的路变得宽敞起来,摸一摸衣服,早已经浑身湿透了,还附粘了一身厚厚的煤泥。

领队看我们这些人已经有几个要虚脱了,说让我们稍作休息一会儿坐人行车上去,我们一阵狂喜,而后清点了一下人数看看是否有掉队的同志,马上要返回地面了,我们又踏上了征程。

在井下几个小时里,伸手所及的都是黑黑的煤炭,手上脸上沾满了煤屑,一遍遍地擦汗,所带的毛巾已被乌黑的煤泥染黑,整个人都已经成为了“煤人”,坐了人行车,又上罐笼,我们终于到达了地面。

由于在井下流了很多汗水,我已到井口就去喝了几大碗水,慢慢的感觉到了身体的舒展及阳光的普照,回到地面真好。

这一次的井下已经过去几天了,身上还是酸疼的不得了,可是我学到了很多。

当我们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不去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嫌这嫌那嫌工资低、不求上进时,回想一下下井学习的经历,看看那些为了我们的光明和温暖“吃的是阳间的饭,干的是阴间的活”的井下工人们,我们怎么面对他们?

我们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他们。

我们应该记住每一块煤炭里都凝聚了,井下工人的血与汗,“纸上得来终为了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井下工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了集团公司的大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第三篇:

采煤面瓦斯抽放设计说明书

瓦斯抽放设计说明书

一、编制说明及采面概况

(2-3)13130工作面位于东三采区进风行人下山东翼,工作面北部、南部均为未采动的(2-3)煤实体,该面为(2-3)煤上分层,黑色,煤岩成份以亮煤为主,沥青光泽,条带状构造,内生裂隙发育,裂隙被方解石脉充填,含夹矸两层,夹矸为灰黑色泥岩及灰白色砂岩,累计厚0.8m,煤层有益厚度4.8m,(2-1)煤与(2-3)煤在工作面中部已合并,东西部未合并,煤层倾角8—15度。

该面走向长1020米,倾斜长125米。

该面地质构造简单,掘进过程中没有揭露断层,由于巷道沿底掘进,且煤体较破碎,巷道压力显现明显。

该面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煤层顶板灰黑色泥岩为隔水层。

该面生产期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m3/min左右,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必须实行瓦斯抽放,特制定本设计,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采煤方法

该面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回采,综合机械化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三、通风状况

该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上行通风,工作面设计风量650m3//min。

四、瓦斯地质

该面在上、下巷掘进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大,在正常回采时期绝对瓦斯涌出量在7m3/min左右,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燃发火期为1个月。

总之,瓦斯是影响该面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仅用通风方式无法有效解决瓦斯问题。

由于该面瓦斯主要来源是本煤层瓦斯释放,根据以往工作面瓦斯治理成功经验,将对该面采用上隅角瓦斯抽放为主,风排瓦斯为辅的综合治理方法。

五、瓦斯抽放设计

(一)瓦斯抽放的必要性

1、首先计算(2-3)13130工作面可以供给的最大风量

qm=sv·60

式中:

q—工作面可以供给的最大风量m3/min

s—有效通风断面取s=6.0m2

v—《规程》气体最高风速4m/s

则:

qm=6×4×600=1440m3/min

2、计算通风可以稀释排走的瓦斯量

q=c·qm/100k

式中:

q—风排瓦斯量m3/min

c—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为了确保该面安全回采,c取0.5。

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45

则:

q=0.5×1440/100×1.45=4.96m3/min

3、从前面瓦斯涌出预测可以看出,(2-3)13130工作面回采时瓦斯绝对涌出量为7m3/min左右,而在极限风速情况下,风排瓦斯量为4.96m3/min时,而剩余的2.04m3/min瓦斯无法排出。

根据《规程》规定“一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3/min或一个掘进工作面涌出量大于3m3/min,采用通风方法不合理时,应采用抽放瓦斯措施。

因此对(2-3)13130工作面采取瓦斯抽放措施是必要的。

(二)抽放方法的选择

根据前面瓦斯涌出来源分析,该面瓦斯涌出主要来源为本煤层的瓦斯涌出,工作面回采时放顶煤后,煤层内赋存的瓦斯会大部分涌入到工作面采空区内,上隅角会成为瓦斯向采面涌出的主要通道,所以在上隅角采用预埋抽放管路抽取这部分的瓦斯,防止瓦斯向工作面及回风流大量涌出。

(三)瓦斯抽放效果预计

(2-3)13130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如果单纯靠通风的方法排除瓦斯,则工作面上巷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常处于1%左右,上隅角瓦斯浓度将在3~5%,工作面难以正常安全回采。

采用瓦斯抽放后,有30%以上的瓦斯通过抽放管路直接排至采区主要回风流中,使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保持在0.5%以下,能够完全保证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四)抽放率计算

d=

式中:

d——工作面抽放率

qy——抽放期间工作面涌出瓦斯量

qy=q×c=650×0.5%=3.25m3/min

qc——工作面抽放瓦斯量,即qc=7-qy=3.75m3/min

则d=53.6%

(五)瓦斯抽放工艺参数

1、抽放管径的确定

根据前面资料表明,(2-3)13130工作面抽出纯瓦斯量为3.75m3/min,抽放瓦斯浓度预计为20%左右,则瓦斯抽放管中混合量为18.75m3/min,而抽放瓦斯管径计算公式为:

d=0.1457/v

式中:

d—管道的内径,m;

q—管内气体流量,m3/min;

v—管内气体流速,m/s,一般为5~15m/s,取10m/s

则通过计算,d=0.1996m,取d=0.20m,即选用φ200mm聚乙烯管做为抽放管路。

2、抽放管路的铺设

(2-3)13130工作面利用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进行瓦斯抽放,移动泵站设置在东三采区(2-1)煤轨道中部车场内,采用埋管抽放的方法。

抽放管路铺设见附图一、附图二。

在工作面上隅角空间(端头支架和上巷上帮之间)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及时架设木棚支护,并在木棚的空间外侧平行支架立柱堆积纺织袋,内装锯末。

抽放管吸气端设在木棚空间内,排气端设在(2-1)煤轨道上山车场以上至少10m处。

3、瓦斯泵流量计算公式

q=(100∑q纯/x·η)×k1

式中:

q—瓦斯泵的额定流量m3/min

∑q纯—抽放期间抽出的最大纯瓦斯量之和m3/min

x—瓦斯泵入口处的瓦斯浓度%,取20

η—瓦斯泵机械效率,取0.8

k1—瓦斯抽放的综合系数,取1.2

则:

q=28.1m3/min

4、管路阻力计算,一般包括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摩擦阻力采用公式:

hf=9.8dclqc2/kd5

式中:

hf—管道的摩擦阻力,pa

l—管道长度m

d—管径,cm

qc—管内混合气体的流量m3/h(qc=3.75×60m3/=225m3h)

k—系数

dc—混合气体对空气的密度

dc=1-0.00446c

c—混合气体中沼气浓度,取c=20

则:

①管路阻力hf

l=1400mk=0.072d=20cm

则hf=2.75kpa

②管道局部阻力hf1

按经验值,取沿段管道总摩擦阻力的15%作为局部阻力hr

则hr=hf×15%=0.41kpa

③则管道总阻力

hc=hf+hr=2.75+0.41=3.16kpa

六、泵站供电、供水的确定

1、供电以东三区2#变电所供给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泵站设两套电源开关,分别控制两台泵站上的75kw电机,供水从东三进风石门水管上接入泵站,排出的水经水沟排到东三进风石门排水沟内。

2、瓦斯泵选型

根据瓦斯泵的流量等参数,选用武汉产的2be12513-0型水环式真空泵(2台)(流量40m3/min),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3、抽放瓦斯参数的选择及监测

抽放管路瓦斯流量、压力由安装在管路上的流量计、压力表读出,瓦斯流量采用孔板流量计,压差采用u型管压差计测量,混合气体用100%光学瓦斯检测仪从孔板流量计的孔口测量。

七、瓦斯抽放管路的附属装置

1、附助管:

瓦斯抽放管路在上隅角附近设一三通,引出一趟φ75mm弹簧管,对易造成瓦斯积聚的部位进行抽放。

2、放水器:

抽放管在出气端及吸气端管路的最低处分别设置放水器,及时对管内积水进行排放,另外对巷道低洼处也可设放水器。

3、计量装置:

在抽放泵进气端并联接一趟管路加设阀门,并装设一个φ200mm孔板流量计,以便进行定量确定抽放效果。

4、在抽放泵出气端装设防回火、防回气和防爆炸使用的安全装置。

5、过渡节:

在上隅角弹簧管和主管路间设φ5寸钢管作为过渡节,并在钢管内设置过滤网,防止杂物吸入。

八、安全措施

1、瓦斯管路在运输巷道内,应架设一定的高度并固定在巷道壁上,避免被车辆撞坏漏气。

2、瓦斯管路不得与带电物体接触,在工作面巷道中应与电缆分开铺设,若分开有困难,二者间距不得小于300mm,且瓦斯管路必须在上方。

3、施工单位在运输时,应注意保护瓦斯抽放管路,严禁人员随意破坏或车辆撞坏,一旦损坏应立即通知通风区,并向矿调度室汇报,由相关单位及时派人采取措施处理。

4、瓦斯管路吊挂牢固、整齐,并要对瓦斯管路加强日常检查、维修和更换。

5、工作面瓦斯抽放过程中,上隅角编织袋墙要打严密,防止大量气体溢出。

6、抽出的瓦斯排入回风巷时,在管路出口上风侧5m以外,下风侧30m以外处必须设置隔离栅栏,悬挂警标,禁止人员入内,两栅栏间禁止任何作业。

7、在瓦斯抽放站内安装一瓦斯监测探头,报警浓度为0.5%。

8、在排瓦斯管路出口下风侧栅栏外设置一瓦斯监测探头,报警断电点均为1%,复电浓度为小于1%,当瓦斯超限时,能自动切断抽放瓦斯泵电源,停止瓦斯抽放工作。

9、安设瓦斯抽放监测装置一套,对抽放管路内的瓦斯浓度,流量等参数进

行监测监控。

10、每班加强瓦斯抽放管路中co浓度及温度检查,发现有自然发火征兆时,立即向通风调度汇报,并停止抽放。

11、要经常检查抽放管路系统中的防回火、防回气、防爆炸等安全措施,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12、对测量气体浓度、温度的测定孔,平常不用时要用塞子堵严,防止漏气。

13、瓦斯泵房内的电气设备和照明都要采用防爆型。

14、在瓦斯泵房外制作一个容积为3m3的铁水箱,并利用潜水泵向箱体内供水,平时要保持箱体内有足够的容水量,一旦大巷内无水,可做为抽放泵的备用水源使用。

15、抽放硐房内要有专人值班,每小时检查记录一次有关参数,如瓦斯浓度、co浓度及抽放负压等。

16、在抽放过程中,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要及时移动上隅角抽放管路,确保抽气端弹簧管不打死弯和埋管深度符合要求。

17、要加强对上隅角周围巷道的支护工作,防止巷道落碴砸坏抽放管路,影响抽放工作。

18、抽放硐室内应配备一部直通矿调度室的专用电话和做记录用的桌椅。

19、硐室内的消防器材应不低于《规程》的规定值。

20、硐室值班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密切关注泵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并现场交接班。

第四篇:

采煤面质量班验收记录

米东区福蓝煤矿

XX年

第五篇:

采煤面工作面回撤措施

采煤工作面回撤期间通风管理及构筑密闭安全技术措施大纲预计回采结束时间,编制措施依据。

一、通风、瓦斯管理

1.工作面回撤期间,工作面支护方式。

2.风量要求。

3.瓦斯检查要求。

4.一旦遇到瓦斯积聚所采取的措施。

5.通风设施管理措施。

6.巷道封闭先后顺序、密闭位置。

二、运输物料安全技术措施

1.构筑设施所需物料数量。

2.装封车措施

3.小绞车操作要求。

4.安全设施操作要求。

5.信号把钩工操作要求。

三、构筑设施措施

1.密闭位置。

墙体规格。

2.巷道周边支护情况。

3.构筑设施操作要求、质量、规格要求。

4.构筑设施安全注意事项。

四、附图。

工作面位置及通风系统示意图。

?

?

?

?

采煤工作面回撤期间

通风管理及构筑密闭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生产工作安排,?

?

?

?

下面将于?

月回采结束,进行回撤,为确保?

?

?

?

采煤工作面回撤期间通风安全及构筑密闭安全施工,特编制本措施,望有关单位相关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一、通风、瓦斯管理

1.?

?

工区回撤工作面支柱和设备前,随工作面柱子回撤每8~12m(根据工作面压力周期步距加大或缩小控顶距)打一木垛,遇页岩顶板应架木棚支护,在工作面上下出口打木垛,确保工作面有足够的通风断面。

2.?

?

?

?

面回撤结束后,通风工区及时封闭?

?

巷。

回撤前,通风系统调整措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措施。

3.回撤期间,瓦斯检查工正常巡回检查瓦斯,同时检查氧气浓度;测风工每天进行测风,填写现场测风牌板。

4.瓦斯检查工在检查瓦斯时,要注意观察工作面顶板冒落情况,一旦发现顶板冒落严重或通风设施破坏造成通风不良或出现微风时,立即下令停止所有作业,全部撤至全风压通风的?

?

轨道内,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及通风调度,通风工区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待工作面恢复正常通风后,方可恢复生产。

如发现顶板冒落区瓦斯积聚时,可设导风板,加大通风量,吹散积聚的瓦斯。

5.严禁同时打开?

?

中联巷两道风门,大型设备要拆开运输。

6.回撤期间,施工单位班组长必须随身携带瓦斯—氧气两用报警仪,一旦出现报警现象(氧气浓度小于18%或瓦斯浓度大于1.0%),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到?

?

轨道内,在工作面巷道片口不大于3m的位置设置栅栏,悬挂警示牌,汇报矿调度室及通风调度,通防科组织通风工区查明原因,通风工区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7.现场作业人员应观察顶板、两帮和巷道通风情况,在巷道支护完好且通风良好地点作业。

8.设备回撤完毕后,?

?

工区应立即回撤铁路。

密闭前必须将巷道内一切导电物品及易燃物品清理干净。

9.工作面和巷道内设备、设施回撤完成后,及时构筑密闭墙进行封闭。

二、运输物料安全技术措施

1.运输物料人员中必须有一人专门负责操作小绞车,持证上岗,严格按照

《小绞车司机操作规程》、《信号把钩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物料运输前,值班人员于运搬工区和掘进一区加强联系,做好大巷运输机18采区轨道运输及协调工作,保证运输畅通。

3.作业中,要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

4.物料运输专人负责。

各种材料装车后均不得超宽、超长、超重、超高,装车要整齐,两头要均衡,标示清楚运送地点、单位、时间等,符合矿关于装封车的有关规定。

5.人力推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一次只准推一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

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

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

时,不得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