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综合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1798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5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综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验综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验综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验综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验综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综合练习.docx

《实验综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综合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综合练习.docx

实验综合练习

化学实验综合练习

1.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图2图3图4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2.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C.

D.

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C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

D

向浓度均为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可用氨水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硅酸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将三氯化铁溶液蒸干,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

D.锌与稀硫酸反应时,要加大反应速率可滴加少量硫酸铜

5.两种盐的固体混合物:

①加热时有气体产生,②加水溶解时有沉淀生成,且沉淀溶于稀盐酸。

满足上述条件的混合物是

A.BaCl2和(NH4)2S04B.AgNO3和NH4Cl

C.FeCl3和NaHCO3D.KCl和Na2CO3

6.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玻璃仪器

A

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

的盐酸配制100ml,

的盐酸

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C

用溴水、淀粉-KJ溶液比较

的氧化性强弱

试管、胶头滴管

D

固体制备并收集

酒精灯、烧杯、导管、集气瓶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量筒中配置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9.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A.二氧化氮B.钠C.硫酸镁D.二氧化硅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与S混合加热生成

B.

的热稳定性大于

C.过量铜与浓硝酸反应能一氧化氮生成

D.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转化成红磷

13.对实验:

①中和滴定、②中和热的测定、③实验室制备乙烯、④乙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必须加热B.②③必须隔热C.①②必须用指示剂D.③④必须用催化剂

14.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15.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16.下列实脸操作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NaCl溶液热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17.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18.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A

B

C

D

用CCl4提取

溴水中的Br2

除去乙醇中的苯酚

从KI和I2的固体

混合物中回收I2

配制100mL0.1000

mol·L-1K2Cr2O7溶液

19.下列结实实验现象的反映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AgC1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1+S2-=Ag2S↓+2C1-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2Na2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20.下列试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21.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23.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溴苯时,将苯与液溴混合后加到有铁丝的反应容器中

B.实验室制硝基苯时,将硝酸与苯混合后再滴加浓硫酸

C.实验时手指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o以上的热水清洗

D.实验室制乙酸丁酯时,用水浴加热

24.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HNO3溶液(H2SO4),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CO2(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KNO3晶体(NaCl),蒸馏水,结晶

D.C2H5OH(CH3COOH),加足量CaO,蒸馏

25.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

 

1.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成分。

已知:

①NO+NO2+2OH-=2NO2-+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

NO221℃、NO–152℃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

A、C、、、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

已知:

2NO2+2NaOH===NaNO3+NaNO2+H2O

任务1: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

置略去)。

 

(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

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

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③。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任务2:

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

二者不反应;

假设2:

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

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右图所示),重

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某些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

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

且无其他物质生成。

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S2和少量FeS(假设其他杂质中不含Fe、S元素,且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变化),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将m1g该黄铁矿石的样品放入如下图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一】:

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1)甲、乙两装置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

乙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乙瓶中的溶液需加足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3)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实验二】:

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④取25.00mL稀释液用0.1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

③将滤液稀释至250mL

②加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恰好完全转化为Fe2+后,过滤、洗涤

①用足量稀硫酸溶解石英管中的固体残渣

(4)②中,若用铁粉作还原剂,则所测得的铁元素的含量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③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

(6)某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滴定实验,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

25.00

25.03

24.97

根据所给数据,计算该稀释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e2+)=_______。

4.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

1.0mol/L的Fe(NO3)3溶液的pH=1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说明SO2具有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

观点2:

SO2与Fe3+反应;

观点3:

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②按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

件下进行实验。

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

a.0.1mol/L稀硝酸

b.1.5mol/LFe(NO3)2溶液

c.6.0mol/LNaNO3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5.某校两个班的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后分别探究足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

一班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

试回答:

(1)请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接d(用序号表示)。

(2)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

(3)本实验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4)D中出现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

(5)某学生注意观察到:

实验开始后,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出现浑浊;反应一段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一段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二班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

(6)分析出二班小组的设计意图是。

(7)装置B中的药品是。

(8)能证明产生SO2和H2先后顺序的实验现象是。

6.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步骤:

Ⅰ.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

Ⅱ.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活塞a。

请回答: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2)通过步骤Ⅰ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挥发性B.还原性C.氧化性D.酸性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X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Ⅱ中未写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

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5)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7.

(1)A为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含少量Ca2+、Mg2+)的装置。

 

1电解一段时间后,B中出现浑浊现象,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

此时电极a附近的现象为,因此工业上电解所用的食盐水需精制。

②随反应的进行,C中溶液红色褪去,主要原因有两种可能。

请按要求填写表格。

假设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1:

假设2:

可能是H+与OH-中和,导致溶液褪色

(2)电解饱和食盐水所得气体X,可应用于提取溴单质。

现有流程图如下:

精制

多种产品

饱和食盐水

粗盐

气体X

气体X

SO2

晒盐

分离

海水

Br2

反应Ⅲ

反应Ⅱ

Br2

反应Ⅰ

母液

苦卤

酸化浓缩

空气、水蒸气

请回答:

①气体X的化学式为,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在母液苦卤中含有较多的NaCl、KCl、MgCl2、MgSO4等物质。

用沉淀法测定苦卤中镁元素的含量(g/L),实验过程中应测定的数据有。

③电解200kg质量分数为25%的饱和食盐水,当浓度下降到20%时,收集到氯气的物质的量为(溶于溶液中的氯气忽略不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8.氯化铁是实验室中的重要试剂。

某同学用mg含有铁锈(Fe2O3)的废铁屑来制取FeCl3·6H2O晶体,同时测定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此设计了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操作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并打开活塞a,缓慢滴加盐酸。

Ⅱ.当……时,关闭弹簧夹K1、打开弹簧夹K2,当A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a。

Ⅲ.将烧杯中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FeCl3·6H2O晶体。

请回答:

(1)A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操作Ⅱ中“……”的内容是,烧杯中的现象是,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是、。

(3)操作Ⅲ不采用直接加热制FeCl3·6H2O晶体的原因是(用简要文字并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

(4)测得B中所得的气体是VmL(标准状况时),由此计算出该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低,若实验过程操作无误,偏低的原因是。

(5)为了准确测定铁的质量分数,还可以另取mg废铁屑和某种常见的还原剂气体在加热时充分反应到恒重,测得实验后剩余固体质量是wg。

由此求出铁的准确质量分数是(用含m、和w的式子表示

9.某课外小组欲探究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SO2与O2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已知:

①沸点:

SO2-10℃,SO345℃;②SO3遇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酸雾。

③98.3%H2SO4可以吸收SO3和酸雾。

提供的药品:

Na2SO3固体、10mol/LH2SO4、催化剂(V2O5)、KMnO4固体、蒸馏水、0.5mol/LBaCl2溶液、98.3%H2SO4、2.0mol/LNaOH溶液、品红溶液等。

(1)该小组同学用Na2SO3固体与10mol/LH2SO4混合制取SO2。

发生装置应该选用下图中装置(填字母)。

 

(2)若选用上图中b装置制O2,反应的方程式是。

(3)该小组同学为检验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设计如下装置: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c中盛放的试剂是;e中盛放的试剂是,其作用是。

③某同学提出用饱和的NaHSO3溶液代替98.3%的浓H2SO4,请你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若可以不必说明理由;若不可行,简述其理由。

 

10.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并用电解产生的H2还原CuO粉末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

(1)写出甲装置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2)为完成上述实验,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连________;B连________(填写导管口字母)。

(3)对硬质玻璃管里的氧化铜粉末加热前,需要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装置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丙装置的c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

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ag,放入CuO后,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O的总质量为bg(假设CuO充分反应),实验完毕后:

甲方案:

通过精确测量硬质玻璃管和Cu粉的总质量为c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乙方案:

通过精确测定生成水的质量dg,进而确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①请你分析并回答:

________方案所测结果更准确。

你认为不合理的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按合理方案测定的数据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制取,下图是模拟制取装置。

(1)与氢气相比,氢化钙作为能源提供剂的优点是。

(2)装置B的作用是;装置D的作用是;反应开始前,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的目的是。

(3)为了确认进入装置C的氢气已经干燥,应在B、C之间再连接一装置,该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

(4)利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入序号)。

加热反应一段时间

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5)上述实验中假设钙充分反应,为测定所得氢化钙的纯度,可称取44mg氢化钙样品与足量水反应,反应完全后充分冷却,最终生成气体体积约44.8mL(标准状况),试通过计算求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

若钙没有充分反应,对氢化钙纯度的测定(填“有”或“无”)影响。

12.某小组同学欲探究NH3催化氧化反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A、B装置可选药品:

浓氨水、H2O2、蒸馏水、NaOH固体、MnO2

(1)NH3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产生气体的原因有(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3)甲乙两同学分别按上述装置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装置G中溶液都变成蓝色。

①甲观察到装置F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观察到装置F中只有白烟生成,白烟的成分是(写化学式)。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装置G中溶液变成蓝色的原因:

(4)为帮助乙实现在装置F中也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可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①甲认为可调节K1和K2控制A、B装置中的产气量,应(填“增加”或“减少”)

装置A中的产气量,或(填“增加”或“减少”)装置B中的产气量。

②乙认为可在装置E、F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可以是(填序号)。

(5)为实现该反应,也可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替换上述

装置中虚线框部分,化合物X为。

NH4HCO3的作用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