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19688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docx

中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308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护理学综合》(308)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护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

Ⅰ.考试性质

护理学综合考试是为学院招收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护理学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素质,并有利于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护理学综合考试涵盖了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及外科护理学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

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能总结和概括内科、外科护理各系统的护理特色。

5.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运用护理学基础知识,内科、外科护理的知识进行病情的判断,并按照护理程序进行评估、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总分300分,考试时间:

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护理学基础占30%(其中护理学导论占10%,基础护理学占20%)、内科护理学占40%、外科护理学占30%。

Ⅳ.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占60%,180分,每题2分,9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27道、内科护理学36道、外科护理学27道)

多项选择题(占20%,60分,每题2分,30道题,其中护理学基础9道、内科护理学12道、外科护理学9道)

问答题(病例分析)(占20%, 60分,每题20分,3道题,护理学基础1道、内科护理学1道、外科护理学1道)

 同Ⅴ.考查内容

一、护理学导论、护理学基础

(一)护理学的发展与基本概念

1.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西方护理学发展与形成过程、中国护理的发展概况。

2.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

护理的概念、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

3.护士角色及其素质:

护士角色、护士的特征要求、护士的资历要求及分类、护士的心理心理素质要求;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

(二)健康与疾病

1.健康:

健康及有关概念;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的测量指标;生存质量;促进健康及提高生存质量的护理活动。

2.疾病: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的原因;患病行为及心理;病人与病人角色;疾病对病人及社会的影响;预防疾病的措施;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3.医疗卫生方针及保健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初级卫生保健;中国的医疗卫生方针;中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

(三)人的基本需要

1.需要概述:

需要的概念、分类和特征;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

2.需要有相关理论:

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卡利什的人关基本需要层次论;韩德森的病人需要模式。

3.需要与护理:

需要对护理的意义;应用需要理论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

(四)人的成长与发展

1.成长与发展概述:

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概念;成长与发展的基本内容;成长与发展的规律;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2.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3.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五)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1.概述:

压力的概念;压力源的概念;压力的意义。

2.有关压力的学说:

席尔的压力与适应学说;拉扎勒斯的压力与应对模式;霍姆期和拉赫的生活事件与疾病关系学说;危机学说。

3.压力与护理:

压力与健康、疾病的关系;病人的压力及护理;护士的压力与应对。

(六)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概述:

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的特征;人际关系的功能。

2.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基础:

社会认知;人际关系的心理方位与心理距离;人际吸引。

3.人际关系的原则及发展:

人际关系有基本原则;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4.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护理人际关系的意义;护理人际关系的特征。

5.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的概念与特征;护患关系的基本内容;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护患关系的基本过程;护患关系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促进护患关系的方法。

6.护士与医生的关系:

医护关系的概念;医护关系的模式;医护关系问题及其原因。

(七)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1.人际沟通概述:

人际沟通的概念;人际沟通的意义;人际沟通的特征。

2.沟通的基本要素与层次。

3.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及障碍:

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促进有效沟通的技巧。

4.护患沟通:

护患沟通的概念;护患沟通的目的;护患沟通的特征;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沟通错误;促进及培养护士的沟通交流技巧。

(八)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

1.科学思维:

思维;科学思维。

2.评判性思维:

评判性思维的概念;评判性思维的组成;评判性思维的特点;评判性思维的层次;评判性思维的标准;评判性思维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测量;评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3.临床护理决策:

临床护理决策的定义;临床护理决策的类型;临床护理决策的模式;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临床护理决策的影响因素;临床护理决策与循证护理;发展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策略。

(九)护理程序

1.概述:

护理程序的概念、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护理程序对护理实践的指导意义。

2.护理评估:

资料的分类、资料的来源、收集资料的方法、收集资料的步骤。

3.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的定义、分类、组成部分,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与医疗诊断的区别,形成诊断的过程,书写护理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4.护理计划:

计划的种类,制定计划的过程。

5.实施:

实施过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6.评价:

评价的步骤,评价与护理程序中其他步骤的关系。

(十)文化与护理

1.文化概述:

文化;文化休克。

2.莱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

理论发展背景;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主要概念;跨文化护理模式;对护理学基本概念的认识;跨文化护理理论与护理程序。

3.文化与护理:

护士地满足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中的作用;文化背景对护理的影响;帮助服务对象融入医院的文化环境;提供适合服务对象文化环境的护理。

(十一)护理理论

1.护理理念:

理念;护理理念。

2.护理理论:

理论概述;护理理论。

3.常用的护理理论:

奥瑞姆的自护理论;罗伊的适应模式;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其他护理理论。

(十二)护理伦理

1.道德与伦理概述:

道德;伦理与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2.职业道德与生命伦理学:

职业道德;生命伦理学;常见的生命伦理学的难题及处理。

3.护理伦理:

护理伦理学概述;护理道德的特殊性;护理道德的基本原则、规范与范畴;服务对象的权利与义务;护理道德修养。

(十三)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1.法律概述:

法律的定义与分类、特征与作用、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法律关系;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2中国的法律体系及医疗卫生法规: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及立法程序;医疗卫生法规。

3.护理立法:

护士的法律地位及法律依据;举证倒置与护士的法律责任;护理工作中的潜在法律问题;护理工作中的违法与犯罪;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某些特殊的法律关系;护理发展中法律问题及防范。

(十四)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概述:

相关概念;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意义;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健康教育的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保健教育过程模式;健康促进模式;其他模式。

3.健康教育的原则、程序及内容:

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健康教育程序。

4.健康教育的方法:

专题讲座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实地参观法;示范法;个别会谈法;展示与视听教学法;其他健康教育方式。

(十五)环境

1.环境概述:

环境的含义:

广义的环境、环境在护理学中的含义。

环境的分类:

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概念和意义。

2.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

自然气候、地形质地、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吸咽污染、温度过高或过低、辐射、废料、室内空气污染;社会因素:

社会经济、社会阶层、文化因素、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卫生服务。

3.环境与护理的关系:

国际护士会的倡导;护士的职责。

4.医院环境的特点与分类:

医院环境的特点:

服务的专业性、安全舒适性、医患、护患关系和谐。

医院环境的分类:

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5.医院环境的调控:

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空间、温度、湿度、通风、噪声、光线、装饰。

医院社会环境调控:

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病友关系、群体关系;医院的规则;帮助不同情况的患者适应环境。

(十六)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1.病人入院的护理:

入院程序:

办理入院手续、实施卫生处置、护送入病房;病人入院后的初步护理:

一般病人的入院护理、急诊病人的入院护理;分级护理:

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的适用对象和护理内容。

2.病人出院的护理:

病人出院护理的目的;病人出院前的护理、出院当日的护理、出院后的处理。

3.病人单位及设备:

床、床垫、床褥、枕芯、棉胎、大单、被套、枕套、中单、橡胶单、床旁桌、床旁椅、床上桌。

4.人体力学与护理操作:

常用的力学原理:

杠杆原理、摩擦力、平衡与稳定;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

5.铺床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3.运送病人的方法:

轮椅运送法、平车运送法和担架运送法的目的、评估内容、用物准备、实施方法、健康教育的内容。

(十七)舒适与安全

1.满足病人舒适的需要:

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不舒适的原因、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增进舒适的方法,病人的卧位及常用卧位。

2.疼痛病人的护理:

疼痛的概念、病痛发生机制、疼痛的原因、影响疼痛的因素和疼痛病人的护理。

满足病人安全的需要:

影响安全的因素、保护病人的安全措施。

(十八)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1.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的形成、医院感染的类型和管理

2.清洁、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的概念、方法;医院清洁、消毒、灭菌工作。

3.洗手与手的消毒:

洗手技术、手的消毒。

4.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基本要求。

5.无菌技术操作法: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无菌容器的使用、无菌包的使用、铺无菌盘、取用无菌溶液法、戴、脱无菌手套。

6.隔离技术:

隔离的概念与原则、隔离病区的管理、隔离种类及措施。

7.隔离技术操术法:

使用口罩、帽子;刷手及消毒手;使用避污纸;穿、脱隔离衣。

(十九)病人的清洁卫生

1.口腔护理:

评估;口腔卫生的护理措施:

口腔卫生指导、义齿的清洁与护理、特殊口腔护理。

2.头发的护理:

评估;头发的清洁护理:

床上梳头和床上洗头的目的、评估、计划、实施步骤、健康教育、评价。

3.皮肤的护理:

评估;皮肤的清洁护理:

皮肤卫生指导、淋浴或盆浴和床上擦浴的目的、评估、计划、实施步骤、健康教育、评价。

的。

4.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压疮发生的原因;压疮的评估;压疮的预防措施;压疮的治疗与护理。

5.会阴部护理:

便盆的使用法;会阴部护理:

会阴部护理的原则、目的、评估、计划、实施步骤、健康教育、评价。

6.晨晚间护理:

晨间护理、晚间护理的内容。

(二十)休息与活动

1.休息:

休息的意义、休息的条件、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

2.睡眠:

睡眠的生理、睡眠的需要、评估、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3.活动:

活动的重要性、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病人活动的评估、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二十一)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1.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评估和护理措施:

测量体温、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

2.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脉搏评估和护理措施。

3.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正常血压的生理变化、血压评估和护理措施。

4.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呼吸评估和护理措施——呼吸测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氧气疗法。

(二十二)冷、热疗法

1.概述:

冷、热疗法的效应;冷、热疗法的护理评估;冷、热疗法的作用;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

2.冷疗法的应用:

局部冷疗法:

冰袋、冰囊、冰帽全身冷疗法。

3.热疗法的应用:

干热疗法、湿热疗法。

(二十三)饮食与营养

1.人体营养的需要:

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热能;营养素。

2.医院饮食:

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3.饮食护理:

营养的评估;病人饮食的一般护理措施。

4.特殊饮食护理:

管饲饮食;经肠营养。

(二十四)排泄

1.排尿护理:

泌尿统的结构与功能;排尿活动的评估;排尿异常的护理;导尿术。

2.排便护理:

大肠的结构和功能;排便活动的评估;排便异常的护理;灌肠法。

(二十五)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

1.概述:

护士在执行药疗中的角色与职责;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给药的护理程序。

2.口服给药法。

3.吸入给药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手压式雾化器吸入。

4.常用注射给药法:

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同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动脉注射法。

5.药物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链霉素过敏试验法;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法;细胞色素C过敏试验法;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6.局部给药法:

滴药法;插入法;皮肤用药;舌下给药。

(二十六)静脉输液与输血

1.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的原理;常用溶液的种类和作用;常用静脉输液法;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输液反应及护理;输液微粒污染;输液泵的应用。

2.输血:

血液制品的种类;血型和相容性检查;静脉输血法;自体输血;常见输血反应与护理。

(二十七)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护理

1.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的意义及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病情观察的方法;病情观察的内容。

2.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与抢救设备;常用抢救技术: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洗胃法;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危重病人的护理。

(二十八)临终护理

1.概述:

临终关怀;濒死及死亡的定义;死亡过程的分期。

2.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

临终病人生理反应和护理;临终病人心理变化和护理;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

3.死亡后护理:

尸体护理;丧亲者的护理。

(二十九)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1.医疗和护理文件的记录与管理:

记录的意义;记录的原则;医疗与护理文件的管理。

2.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

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观察记录单;病室报告;护理病历。

  

二、内科护理学

(一)绪论

1.护理学专业特色在内科护理学中的体现、内科护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发展

2.健康的有关概念、成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1.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呼吸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概述、葡萄球菌肺炎、肺炎球菌肺炎)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肺脓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肺结核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支气管哮喘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1.肺血栓栓塞症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2.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3.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4.机械通气呼吸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种类,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证、实施、通气参数、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并发症、撤离、护理

15.呼吸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胸腔穿刺术

(三)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

1.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心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功能不全)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

4.心律失常分类、发病机制、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区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5.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复苏后处理、预后

6.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心脏瓣膜病的护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临床分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高血压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心包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1.循环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心脏起搏治疗、心脏电复律、心导管检查术、心导管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四)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1.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消化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胃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消化性溃疡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肝硬化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肝性脑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急性胰腺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消化系统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包括腹腔穿刺术、十二指肠引流术、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止血术、结肠镜检查术

(五)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1.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分类

4.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肾病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尿路感染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9.慢性肾功能衰竭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10.血液净化疗法的护理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六)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

1.血液系统结构、功能、护理评估

2.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贫血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铁的代谢、缺铁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出血性疾病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常见出血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白血病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分类、适应证、方法、护理

7.骨髓穿刺术适应证、禁忌证、方法、护理

(七)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护理

1.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营养和代谢、护理评估

2.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甲状腺疾病(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糖尿病分型、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5.血脂异常的分类、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6.肥胖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肥胖的判断指标与分级、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7.痛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8.骨质疏松症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八)风湿性疾病的护理

1.风湿性疾病的分类、临床特点、护理评估

2.风湿性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类风湿关节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九)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1.感染与免疫、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预防、标准预防、护理评估

2.传染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

3.病毒感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与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防治要点、隔离措施、护理、健康指导、预后

4.细菌感染性疾病(伤寒、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临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