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19479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近现代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docx

《中国近现代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docx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试题答案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线,学习内容和教学基本任务。

1、关于中国的近现代史概念的定位

传统的观点认为: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史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的现代史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是中国当代史时期。

教材中关于中国的近现代史概念的定位是: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的中国的历史。

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要内容

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3、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1)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开始到终结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从发生、发展到胜利的历史。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

但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发生着不同变化和演变。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先进的中国人民探索各种救国道路直至最终取得民主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中国近代化即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以下两大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一小阶段:

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旧式农民战争时期。

此间爆发了两次鸦片战争。

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和贸易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和内河航行权,中国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封建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小阶段,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地主阶级改革派推行洋务运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时期。

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迫使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一时期,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一直居主导地位。

  第三小阶段:

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到辛亥革命(1901-191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和中国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时期,也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中西文化碰撞与新旧文化并存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统治阶级的矛盾。

  第四小阶段:

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

这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

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共和与民主,革命派又先后发动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反对张勋复辟,进一步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但由于其阶级时代的局限,这一系列运动多是失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了尽头,中国社会陷入黑暗的谷底。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也有人把近代史概括为:

“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三个高潮”(第一次高潮时期是1851-1864年太平天国时期;第二次高潮时期是1894-1900年,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第三次高潮时期是由1905年同盟会成立到1911-1912年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八大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第二阶段:

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第一小阶段:

从五四运动到国民大革命的失败(1919年5月至1927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

  第二小阶段:

从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到1937年七七事变前(1927年8月至1937年7月)国共十年对峙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三小阶段:

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时期。

  第四小阶段:

从抗战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解放战争时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政权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取得胜利。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终结。

(2)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中国现代史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

在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完成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阶级矛盾不再是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现代史分为下列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12月底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这一时期的前三年,面临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历史任务。

从1953年1月,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

  第二阶段:

从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开始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时期。

  第三阶段:

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时期。

  第四阶段:

从1976年10月“文革”结束至今,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文革”结束之初,由于当时“两个凡是”的影响,我国各项工作曾处于徘徊状态。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完全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当达到什么目的呢?

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具体说来,应当达到以下目的与要求:

  1.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政党的政治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3.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了解实行改革开放和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信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简答:

(本课程的教学主线和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和1949年至今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简称“两个了解”“三个领会”)。

二、中国封建社会衰败的原因。

论述:

经济方面:

1、统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则拥有很少或没有土地。

农民耕种地主的土地,交纳高额地租。

而地主又通过政治权力或暴力兼并土地,对农民剥削的加重,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主要地位,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封建政府还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在中国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常常结合在一起,共同剥削压迫农民。

农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力,生活及其贫苦和落后。

在社会内部缺乏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社会发展迟滞。

政治方面: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的帝国以来,历代皇帝不断加强皇权,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同时又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官员的控制和监督。

这种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在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

社会结构方面:

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这种宗法等级制度在封建社会前中期起稳定和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但其保守性日益增加,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文化方面: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儒家还与佛教和道教相结合,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

统治者还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

统治者还通过种种方法笼络和控制知识分子,并采取镇压异端、兴文字狱等手段,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虽然一方面巩固了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停滞,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经过清朝的康乾盛世后,封建社会也走到了末世,产生了许多危机,而且清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到鸦片战争前夜,它以衰相尽显,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很大距离。

简答:

从政治上讲:

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皇权对人民的束缚已达到最大。

阶级矛盾尖锐。

从经济上讲:

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经济不再又积极作用,反而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文化上讲:

明朝实行八股取试,清朝大行文字狱,摧残了知识分子,严重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从外交上讲:

明朝自郑和以来鲜有主动的对外交往,清朝则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发展。

三、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失败的原因。

简答:

鸦片战争的起因:

第一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

林则徐虎门硝烟引起英国不满。

根本原因:

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把中国沦为其殖民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直接原因:

英国提出修约被清政府断然拒绝。

根本原因:

英国不满在华所得利益,进一步的侵略,殖民掠夺。

答案二:

一方面中国不愿开放交易,另一方面英国人想在中国开拓殖民地,掠夺中国的黄金白银及其他财富资源,于是冲突发生。

有资料表明,其起源于来中国的英国航海家回国后,大肆控述中国人对英国商人、传教士等国民的歧视和侮辱,于是英国国会群情激愤,然后出师远征。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原因:

   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英国侵略军封锁珠江口开始,到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结束,绵延了2年多的时间,最后以中国惨败而告终。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遭受资本帝国主义奴役的起点,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然而,一个拥有4亿人口、80余万常备军的泱泱大国,竟然败给一个远涉重洋、先后投入兵力不到2万的英国。

个中原因,令人深思。

  首先,清军数量上虽处于优势,但素质上却很差,与英军相去甚远。

  清军缺少文化教育,官兵们愚昧无知。

各军营武官文员冒滥吃缺、克扣军饷的现象普遍存在。

士兵们生活无保障,缺乏训练,技艺生疏,一临实战,势必造成严重的后果。

此外清军纪律败坏,平时驻守,游手充伍,聚赌贸易,其中有的还吸食鸦片,甚至抢劫百姓;战时征调,则沿途勒索,捶挞贫民,指骂官长,不听号令。

加上清军将帅统率无方,不通兵法,不懂战术,毫无全局观念,难以发挥本来就已很低的战斗力。

因此,在战场上往往指挥谬误,措置失当。

  英军却与此相反。

他们文化水平较高,训练有素,指挥统一,战略目标明确。

作战时,配合密切,能很好地运用战术。

为了克服兵力不足的弱点,他们甚至放弃已占领的城市以集中兵力发动新的攻势;在进攻时,又常以少数兵船牵制清军各部,防止清军相互应援,以保证其主攻方向的成功。

可见,英军的素质大大优于清军。

  其二,从双方的装备看,清军远逊于英军。

  清军有70%~80%的士兵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使用鸟枪、抬枪和大炮等热兵器的只占少数。

清军的战船虽然种类多,但船体不大,航速不快,全用木制,不耐腐蚀,经不住碰撞和风浪。

这种战船用于海上作战甚难。

至于武器的制造,也是如此。

战争期间赶制的大炮、鸟枪,质量极差,命中率甚低,且易炸裂。

  而英军的装备却精良得多。

步兵普遍使用步枪。

大炮重量从几百斤、数千斤至万余斤。

炮弹重量从几磅、十几磅至六十磅不等。

英军与清军同样重量的大炮,其发射的炮弹却比清军的重得多。

英军大炮置放于炮车之上,机动性好,有效射程远。

英国船舰既大且坚,航速也较快。

由此可见,在武器装备上,英军处于优势。

“船坚炮利”是英军能取胜的重要因素。

  其三,军队调遣的速度和军队的机动性的强弱,对作战的能力与兵力的集中,影响颇大;在这两方面英军明显强于清军。

  清军虽有80万之众,但没有一支机动性强,比较集中的军队。

八旗兵除驻在京师及其附近约10万人左右外,其余分别驻防于东北三省及其他各省的军事重镇。

一般情况,京师及附近的旗兵是不征调至前线作战的;驻防八旗也很少征调。

绿营军为数众多,但他们除负有屯戍、防边、征战等任务外,还有警卫、河防、差役等职责。

平时很少训练,战斗力极为有限。

他们平时星散于各营汛。

如发生战事,临时拼凑成军,难以形成有机的战斗集体。

一旦临阵,兵不听将令,将不得兵力,一遇敌人,往往未战先逃。

再者,因清军对英军的动向不明,这就使清军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英军可数日不攻,清军则不可一日不防;不仅粤、闽、浙、江四省须时时备战,就是山东、直隶、奉天也须沿海设防。

沿海七省,海岸绵长,所需防守军队总量甚多。

这些军队又不能随意调动,更影响了它的机动性,从而使军队的重复使用率很低,兵力难以集中。

  英军的情况与此相反。

它虽然总共不过20万人,但机动性强,具有进行侵略战争的丰富经验。

它有一支拥有400多艘舰船的海军,还有一支包括步兵、炮兵、工兵多兵种的陆军。

这些军队都是按近代军事编制组织起来的,调动和指挥都十分方便。

由于英军计划周密,能充分利用殖民地的军队,临时调兵由英印总督定夺,运输工具先进,机动性强,一经调动,立刻可以启程,所以调遣速度较快,没有因为远离本土增加过多的调兵时间,影响预定的战略计划。

从调到中国的英军的机动性看,英军凭借先进的船舰,肆意横行,十分机动,想攻就攻,欲停则停。

英军可以按照预定的目标发起进攻,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兵力,也能够很快地集中兵力。

这与清军处处被动,经常无法预定战场,只能沿海处处设防以待英军的进攻,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四,军事情报与后勤供应,对于军队作战能力的影响也很大;在这两方面,中、英之间的差距也是悬殊的。

  清军对英军的战略意图不甚了解;对敌军情况的了解,有不少据自言传和揣测。

  而在战争爆发前,英国方面,已搜集了中国沿海的地形、气候及清军作战能力等情报。

因此战争一开始,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作战,早已胸有成竹。

在战争过程中,英军还通过军队侦察、汉奸刺探、收买机密文件、截获官员奏折以及传教士的通风报信等渠道不断搜集清军情报。

因此,对中国军队的动向和清大臣对和战的意见等都了解得比较清楚。

  后勤供应的优劣,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财力和运输的好坏。

清政府由于财政困难和运输工具落后,后勤供应十分困难。

这对鸦片战争造成重大影响。

  而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不仅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而且在物资、军队、装备等方面作了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并通过多种途径加以解决。

因此英军的后勤供应是充足的。

  

综上所述,在鸦片战争中,尽管清军总兵力比英国远征军多几十倍,甚至百倍,但清军素质差、装备落后,驻防分散,机动作战能力差,兵力集中十分困难。

清军的落后军制和清政府的财政困难,又使清政府难地再及时抽调大批军队应战。

而英军不论是军队素质、装备、军队调遣和机动性以及情报工作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此,在总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清军到了每一具体战斗时,这种优势便消失了。

在大多数战斗中,双方兵力相距不远,甚至在某些战斗中,反是英军占了优势。

这就是清军所以失败的直接原因。

  

四、中国近代社会经历一系列冲击后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进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社会特征。

答案:

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

3、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

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力量。

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

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五、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

中国的国门被打开,领土被大片割占,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权不断被侵蚀和破坏,固有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大量资源被掠夺,巨额赔款严重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客观上,中国开始摆脱原有的封闭状态逐渐与世界交流,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部分地流入中国,中国人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的眼界逐渐开阔,西方的进步思想,如进化论,民主等流入中国,在中国部分沿海地区催生了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开始缓慢的近代化历程。

六、中国人民面对内外交困,该怎样进行选择。

答案:

中国近代史由鸦片战争拉开了帷幕,在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封建阶级压迫和剥削的情况下,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国破家亡的处境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各个阶级的志士仁人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意识,历尽艰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不断的去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不同的社会力量都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救国方案。

但无论是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建立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努力,都无法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些探索先后以失败告终。

最终,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下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才得以真正实现。

  

七、地主阶级在近代社会中进行的活动为什么失败。

答案: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在英勇抗击英军侵略的同时,开始了对西方“长技”的探求,促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

19世纪中期以后,面对外侮内患,地主阶级中又分化出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但其阶级立场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放弃封建专制之“本”,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救的是朝廷而不是国家,所以必然要失败。

八、太平天国在斗争中形成的两个著名纲领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能代表农民进行探索的最高水平。

答案:

太平天国在斗争中形成的两个著名纲领是: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

土地分配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财产分配原则:

绝对平均。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

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得到一份同等数量的土地,15岁以下的减半。

同时,还提出“丰荒相通”、以丰赈荒的调剂办法。

《资政新篇》的内容:

政治方面,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文教方面,反对迷信,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太平天国领导人面对中国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太平天国日趋逆转的形势而制定的。

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战争发展的最高峰。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设计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规律,无法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违反了社会的发展规律。

它具有一定的空想性,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得到完全实施,却反映出广大农民的根本愿望,曾经极大地鼓舞了农民的革命热情。

《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提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国近代工业的纲领,展示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发展资本主义的宏伟规划。

它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资政新篇》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未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既非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它根本没有实行。

它的主张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九、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及其历史地位。

答案:

阶级局限:

a.经济上是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b.政治上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c.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d.组织上很难形成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作为小生产者,目光短浅,缺乏远见;不代表新的生产力,没有先进理论指导,因而不可能提出和实行取代封建生产方式的切实可行的方案。

作为小生产者,农民有浓厚的私有观念,容易争权夺利;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毒害,使农民有享乐思想、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