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17661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

《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docx

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研究摘要:

首先利用成都市三个圈层各区市县土地面积、人口密度和地区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对成都市圈层经济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研究表明成都市有三个圈层,分别具有不同的经济、产业结构和人口特征。

然后对成都市三个圈层生产要素流动的现状进行研究,指出成都市三个圈层生产要素流动的两大主要问题。

接着研究了国内外几大都市圈的特点与要素一体化配置的规律,得出对成都市的启示和可以借鉴的经验。

最后对成都市三圈一体进程中的要素一体化配置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都市圈;要素配置;圈层经济;“三圈一体”;成都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现代生产要素主要是由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和信息等组成。

而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又形成了不同的生产业态。

生产要素总是由边际收益低的地区流向边际收益高的地区(如图1所示),区域圈层一体化的核心就是要淡化行政干预,使区域经济体打破已经相对固化的分层隔离状态,实现区域要素高效自由配置,要素的长期不断流动致使各种要素收益平均化,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地平衡稳定增长。

图1生产要素流动方向示意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了实施“三圈一体”战略,凝聚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合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在成都市“三圈一体”战略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并整合区域各圈层的生产要素和资源,统筹谋划和推进资源要素配置,使各类生产要素从分割走向融合,从固定向流动再向双向流动发展,以解决市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一、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配置相关理论概述1.圈层结构理论。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

其主要观点是,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世界城市和周围地区,由内到外可以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

内圈层是中心城区或城市中心区,基本没有大田式的种植业和其他农业活动,以第三产业为主,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商业、金融、服务业高度密集;中圈层是城市边缘区,既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又保留着乡村的某些景观,呈半城市、半农村状态,居民点密度较低,建筑密度较小,以二产为主,并积极发展城郊农业;外圈层是城市影响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农业活动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与城市景观有明显差别,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是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之地。

图2圈层结构理论的城市圈层示意图图2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城市圈层示意图。

圈层理论总结了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圈层结构理论发展成为大城市经济圈构造和规划理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实践,包括城市卫星城镇的规划和建设等领域。

2.要素流动与区域差异关系的相关理论。

在要素流动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方面,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要素的自由流动会使要素流入和流出地区的收益都得到提升,给要素禀赋与要素价格不同的要素流入和流出地区均带来收益。

这种观点以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只要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会促使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另一种观点认为,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往往会造成区域差异加大,如区域非均衡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尤其是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现实状况进行考察,认为生产要素的流动最终会导致区域发展的差异而非协调一致发展。

非均衡发展理论的代表主要有循环累积因果论、不平衡增长论与产业关联论、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以及倒“u”型理论等。

这些理论都说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往往会加大区域间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

国内学者也对要素流动对区域差异的影响进行了一些研究。

如陈良文、杨开忠(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集聚经济效应时,地区间的要素流动不但不能使区域差异趋于收敛,反而会促使区域差异不断拉大。

3.小结。

从以上经典理论与相关研究可以看出,理想的充分竞争条件下,要素的自由流动可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整个区域总体上收益增加。

但经济模型中的充分竞争条件在现实中很难存在,因此现实中的要素流动常常会出现失衡状态,如出现区域经济的圈层化甚至以“中心边缘”为典型形态的两极分化。

可见,纯粹靠“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方式进行的不加约束的要素自由流动会形成两极分化,强化了区域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从前面区域非均衡理论的相关研究就可以看出),形成圈层固化格局;而纯粹由政府主导的都市圈发展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它不能解决城市及都市圈中增长的动力机制问题,无法有效完成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分,会导致都市圈层之间的不平衡增长。

因此,都市圈层发展中各圈层要素的自由流动必须是市场与非市场方式相结合,即要由政府的行政干预来引导,打破既有的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让区域内的资本、资源、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使各地的优势(如产业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以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同时,当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引导、制度安排与干预初见成效之后,也要结合“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方式对已经形成的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一体化效果进行巩固,以实现要素资源良性互动。

可见,成都市“三圈一体”的实践中,除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外,需要政府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

二、当前成都市“三圈一体”要素流动问题研究1.“三圈一体”背景与现实条件和基础。

(1)成都市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七年实践中取得了较大成绩。

“十一五”期间,成都市统筹城乡深入推进,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统筹城乡改革的七年实践,使城乡从“硬件”到“软件”实现了“全面贯通”,为成都市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宝贵的经验和基础。

(2)成都市委“五大战略”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成都市委提出了实施“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以及“全域开放”等“五大战略”,以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3)成都市户籍制度改革为三个圈层人口自由流动打下制度基础。

2010年11月16日,成都市正式对外公布其户籍改革计划,宣布将彻底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推进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并在所有户籍居民中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福利的平等。

进一步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推进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建立户口在居住地登记、随人员流动自由迁徙的统一户籍制度。

户籍改革制度进一步推动了成都市三个圈层的人口自由流动。

此外,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提出将成都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以及“天府新区”的规划建设等都对成都市要素自由流动与成都市“三圈一体”战略的实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交通先行”战略的提出,对于成都市打通三个圈层的交通瓶颈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具有关键的作用。

2.成都市圈层一体生产要素流动现状与问题。

(1)成都市圈层经济结构特点。

成都市经济有着特殊的空间地理特征,呈现明显圈层结构,形成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近郊、远郊扩散的三个圈层。

成都市圈层结构特点很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以2010年数据为例):

1)从内圈层到外圈层,平均人口密度逐渐变小。

图3是笔者根据相关数据作出的2010年成都市三个圈层各区(市)县的人口密度雷达图。

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2010年,成都市一圈层(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人口密度最大,其中,青羊区为8499人/平方公里,成华区在一圈层五城区中人口密度最小,也达到了5905人/平方公里。

一圈层平均人口密度达到7053.2人/平方公里。

同年,成都市二圈层(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郫县、新都区、温江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147.3人/平方公里,而成都市第三圈层(包括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的平均人口密度仅为589.9人/平方公里。

可见,成都市三个圈层人口分布及其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平均人口密度自一圈层向三圈层呈递减趋势,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远高于二圈层的近郊区和三圈层的远郊区。

2)从内圈层到外圈层,平均土地面积逐渐变大。

2010年,成都市一圈层(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平均土地面积最小,为93平方公里,二圈层(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郫县、新都区、温江区)的平均土地面积为535.3平方公里,而第三圈层(包括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的平均土地面积最大,为1055.5平方公里。

可见,成都市三个圈层的土地面积分布及其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平均土地面积自一圈层向三圈层呈递增趋势。

3)从内圈层到外圈层,平均地区生产总值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2010年成都市一圈层(包括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三个圈层中最大的,达到4570969万元,二圈层(包括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县、郫县、新都区、温江区)平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015923万元,而第三圈层(包括新津县、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的平均地区生产总值最小,为1137281万元。

如果把三次产业分开来看,一圈层的第一产业平均产值最小,为3073万元,二、三圈层则分别为189183.2和211140.6万元;一圈层的第三产业平均产值最大,为3395627万元,二、三圈层则分别为966340.5和433684.9万元;二圈层的第二产业平均产值最大,为1860399万元,一、三圈层则分别为1172269和492455.3万元。

可见,成都市三个圈层的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特征是平均地区生产总值自一圈层向三圈层呈递减趋势。

从成都市总体产业结构和比重排序(见表1)来看,其结构形态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属于321。

从各圈层来看,第一圈层的产业结构和比重排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似,属于321;第二圈层还停留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比重排序属于231型;第三圈层虽然也是第二产业占优势,产业比重排序也属于231型,但是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差距不大,且第三圈层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是三个圈层中最大的。

(2)成都市圈层间生产要素流动现状与问题。

1)生产要素呈单向非均衡流动。

尽管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目前城乡生产要素流动之势已经显现,但整个形势却不容乐观,尤其表现生产要素的单向非均衡流动,即二圈层、三圈层的农村地区生产要素单向流入一圈层或非农村区域。

突出表现在二、三圈层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失;二、三圈层农村土地的流失;二、三圈层金融资源严重不足,金融体制也不尽合理,二、三圈层资金被金融机构抽走,倒流进入中心圈层等发达区域;二、三层科技、信息较缺乏及信息不对称等。

这都使得内圈层的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越来越多,而外圈层却越来越缺。

目前各圈层资源要素的这种非均衡流动,除了与圈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市场经济利益机制引导有关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圈层还没有实现一体化规划和发展(如各圈层社区环境、文化、卫生、公共交通等的一体化规划和发展)。

这种生产要素单向非均衡流动的状态需要打破,只有生产要素呈双向流动才能进一步推动圈层一体化。

2)市场对要素均衡流动作用机制有限。

市场是生产要素流通、配置和交换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组合最终离不开市场配置。

统筹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促进生产要素资源的良性互动,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但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由于比较效益存在差别,到目前为止,靠市场推动成都市生产要素的跨圈层双向自由流动(尤其是从内圈层向外圈层流动)还不能尽如人意。

目前成都市要素的流动和组合主要受经济利益支配,资源要素自发向中心圈层流动,向城市高效益的产业和企业积聚。

可见,资源要素主体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其对资源要素流动目的地的选择是十分清晰的。

因此,政府必须通过适当的政策手段对这一现象加以引导和干预。

三、典型生产要素圈层一体化配置案例及其规律和启示武汉、上海、南京以及东京等都市圈都呈三大圈层结构,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国内外都市圈一体化呈现一些共同的规律和特点。

1.国内外都市圈共同特点。

国内外都市圈基本是典型的三圈层结构,具有和前文所述的成都市圈层经济结构类似的共同特点:

外圈层面积最大,内圈层面积较小;内圈层人口密度最大,外圈层人口密度最小;内圈层就业密度最大,外圈层就业密度最小;内圈层产值最大,外圈层产值最小。

此外,东京等都市圈还存在一个显著特点,即内圈层的昼间人口和夜间人口差额较大,且为正,即昼间人口比夜间人口多。

可见,许多劳动力白天在内圈层工作,晚上居住在其他圈层;中圈层的昼间人口和夜间人口差额较小,也为正;而外圈层的昼间人口和夜间人口差额为负,即昼间人口比夜间人口少,也就是说,白天有许多劳动力从外圈层向其他圈层流动。

这说明在这些都市圈中,很多劳动力居住在外圈层而工作在内圈层或者中圈层,也就是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比较大。

2.国内外生产要素圈层一体化配置的规律和启示。

(1)主要规律。

1)发达国家都市圈以市场主导为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较少受到政府的干预,是欧美日都市圈(如日本的东京都市圈、美国的纽约都市圈以及欧洲的伦敦都市圈等)发展的主流模式。

但市场主导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如伦敦和纽约都市圈都曾污染严重,但是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而发展中国家则多以政府主导与市场作用相结合。

2)发达国家都市圈有发达的交通体系,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成为联系各个城市的主要交通手段。

以日本为例,日本东京都市圈是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最为发达的地区,东京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线有14条之多,此外还有国铁和私铁等各类轨道交通构成东京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发达的交通体系使得各种要素的流动更为通畅,同时也促进了物流、旅游、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

此外,国内外成熟的都市圈中生产要素圈层一体化配置的规律还有:

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及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等。

(2)启示。

1)市场机制为主导并结合政府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市场机制以价值杠杆手段,通过促进都市圈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实现要素优化配置,从而使要素整合产生最佳经济效益。

而政府的过度干预往往使要素整合成本增加,甚至资源配置扭曲。

事实也证明,在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的欧盟、美、日主要都市圈以及国内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区域要素整合都比较成功。

但要素整合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原则的同时,要注意政府在要素整合中发挥的功能。

一方面市场机制有缺陷,需要政府弥补,通过政府发挥矫正作用以完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应在都市圈规划、制度和机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好公共服务工作,为要素整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2)加快发展和培育圈层要素一体化市场。

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要素商品化,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通过市场交易实现流动和配置,从而形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圈层要素自由流动及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进入市场和使用生产要素提供统一的市场规则,建立规范的市场流通秩序,促进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加快发展和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一体化的要素市场体系。

3)区域圈层要素一体化的关键问题。

实现区域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问题。

交通是城市的动脉,联系着城市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影响着生产要素流动与配置,决定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中各圈层空间上的距离是既定的,因此,要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交通以缩短三个圈层在时间上的距离,从而使生产要素更好地一体化。

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能够加快经济要素的流动,缩短地区间往返时间,进一步推动其他产业(如物流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等)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投资机会(目前成都已经提出了“交通先行”战略以优化区域内的交通网络)。

四、成都市“三圈一体”进程中要素一体化配置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成都市“三圈一体”进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在圈层要素整合中,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应该选择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割据和部门利益,建立统一的都市圈内外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有效发挥市场经济体制固有的调节基本经济生活的能力。

这种模式的关键是要明确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不在于通过直接的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而是通过体制安排,促进资源自由和顺畅地流动。

第二,要素整合伴随着产业调整的整个过程。

要素的简单整合是不能产生效益的,必须要借助产业调整这一载体加以转化才能发挥其预期的效应。

基于以上原则,笔者对成都市三圈一体进程中的要素一体化配置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统一规划,成都市各圈层的城市建设、社会建设、教育、卫生、交通、产业等各方面,包括高校的建设,都统一的规划和整合起来。

第二,成都市七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成果可借鉴和深化应用,如规划先行的理念、规范化服务政府的经验等。

第三,深入研究成都市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不同要素的流动规律,建设制定分类的统一市场和政策措施。

以政府为驱动力,建立一体化的市场制度,用法制规范政府和市场,从制度和政策上对技术、资本、人才和信息等要素资源在圈域内自由流动营造无差异的公平环境。

第四,完善成都市域统一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不同圈层的生产要素收益均衡增长。

第五,充分利用市场的规模竞争规律,巩固和构建成都市各圈层发展的独立增长极,促进生产要素协同化流动。

第六,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建立长效的财政均衡发展制度,实现成都市不同圈层的生产要素收益均衡增长。

第七,充分利用成渝经济区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提供的政策机遇,实现成都市三圈一体的联动齐飞。

参考文献:

1陈良文,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

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5).2车春鹂,高汝熹,刘磊.基于国际比较的上海市圈层结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张果,任平,黄强.成都市圈层经济特点与发展战略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9).4王玉婧,刘学敏.国外首都区都市圈发展概观j.城市问题,2010,(7).5张亚明,张心怡,唐朝生.中外都市圈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12,

(2).theflowofproduc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