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06404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4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 24.docx

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含答案24南京市高一上学期物理寒假作业24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54.0分)1.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并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来阐述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笛卡尔D.牛顿2.如图所示,下列测量数据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北京到重庆的直线距离约1300kmB.台式弹簧秤示数15NC.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0.02sD.指示牌示数50km/h3.下列有关物体的运动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调整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把“飞船”看成质点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D.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山”作为参考系4.5月24日北京时间19:

05结束的2018全国田径大奖赛,如图所示为山西选手李俊霖(右一)在男子800米决赛中冲刺的情景,最终他以1分50秒的成绩获得冠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分50秒”指的是时刻B.“19:

05”指的是时间间隔C.“800米”指的是路程D.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7.3m/s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它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4t-1.5t2)m,则质点的初速度是()A.24m/sB.12m/sC.3m/sD.1.5m/s6.2018年9月1日,G25高速公路龙庆段正式启动“区间测速”。

所谓区间测速就是测量车辆经过某区间的平均车速。

已知此路段限速120km/h,长度为11km(可以认为是一条直线),监测发现某轿车经过这一路段用时6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限速120km/h指的是限定汽车行驶的最低速度B.在测速区间,该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恰好是120km/hC.在测速区间,该轿车行驶的瞬时速度仍可能超过120km/hD.在测速区间,该轿车行驶的瞬时速度不可能超过120km/h7.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描述不正确是()A.1s-4s内的位移为24mB.0-1s内的加速度为8m/s2C.4s-6s内的平均速度为4m/sD.0-6s内的总位移为48m8.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如图所示)。

瓦片从手上水平飞出,擦水面飞行,并在水面上向前弹跳几次后下沉。

下列关于瓦片的判断正确的是()A.初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飞行时间越长,惯性越大C.飞行距离越长,惯性越大D.质量越大,惯性越大9.如图所示,一装满细沙的均匀球壳,底部有一阀门,现打开阀门让细沙慢慢流出的过程中,该装置的重心将会()A.一直下降B.一直不变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地叠放了两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号石头没有发生弹性形变B.2号石头与地面间一定有摩擦力C.2号石头对1号石头的作用力竖直向上D.1号石头对2号石头的压力就是1号石头的重力11.如图所示,用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悬挂一重力为G的小球,平衡时球在A位置。

今用力F将小球拉至B位置,弹簧再伸长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A.kxB.kx+GC.G-kxD.G12.如图所示,猴子在竖直杆上从静止开始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向下B.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其所受的重力C.加速下滑时,它所受摩擦力小于它对杆的摩擦力D.减速下滑时,它所受摩擦力大于它对杆的摩擦力13.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小石块从井口处自由落下,经3s后听到石块击水声,则井口到水面的距离更接近以下哪个数据()A.30mB.42mC.48mD.90m14.用斧头劈木柴的情景如图甲所示。

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劈背的宽度为d,劈的侧面长为l,当在劈背加一个力F时的受力示意图如乙所示,若不计斧头的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F1为()A.B.C.D.15.如图所示,用平行于光滑斜面的力F拉着小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之后力F逐渐减小,则物体在向上继续运动的过程中()A.物体的加速度减小B.物体的加速度增加C.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变D.物体的速度增加16.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

从t=0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t=0至t=12s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A.18mB.54mC.81mD.360m17.小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物体与滑板间的滑动摩擦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调节托盘中重物的重量,确保滑板做匀速运动B.不一定要使滑板做匀速运动,但必须要用恒力拉滑板C.托盘中放的重物越重,滑板运动得越快,弹簧秤读数越大D.只要滑板与木块有相对运动,无论滑板做什么运动,弹簧秤的读数都相同18.体重为50kg的小明蹲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待示数稳定后。

启动电梯向上加速的过程中,他突然站起,从电梯启动开始计时,则体重计示数随时间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B.C.D.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19.某课外兴趣小组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如图所示,贴有白纸的木板竖直放置,三个细线套L1、L2、L3的一端共系于一个结点,另一端分别系于轻质弹簧测力计A、B和重物M上,A挂于固定点P,手持B的一端拉动细线,使结点静止于O点。

(1)某次实验中A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N;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

A实验前对弹簧测力计不需要进行调零B实验过程中弹簧秤和细线与木板平行C本实验中的细线越短越好D本实验不需要测量重物M的重力(3)在图示情况下,手持弹簧秤B使L2逆时针缓慢转动,则结点O的位置会不会变动?

_(选填“会”或“不会”)20.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本装置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如图乙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计时器,其中B装置用的电源是选项_。

(2)如图丙所示是实验中按规范操作打出纸带的一部分。

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上,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由该纸带可得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T=_s;小车在G点的速度为v=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0分)21.火车机车原来的速度是10m/s,在一段下坡路上加速度为0.2m/s2机车行驶到下坡末端,速度增加到14m/s。

求:

(1)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

(2)在这段时间内机车通过的位移大小;(3)在这段时间内机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2.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用两根细线悬挂在两竖直墙上,请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分别求出OC和OB两根绳子所受拉力的大小。

(1)当OC水平,OB与竖直墙成37时,如图甲所示;

(2)当OC与竖直墙成53,OB与竖直墙成37时,如图乙所示。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小球和轨道进行冲高实验,如图甲所示,水平面轨道AB与倾斜轨道BC圆滑对接,AB的长为d=1m,BC足够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一个质量为m=0.8kg的小球从A点开始在水平恒定推力F作用下由静止向右运动,到达B点时撤去推力F,小球在斜面上向上滑行一段距离S后速度减为零。

已知小球与水平面AB及斜面BC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小球在斜面上能上滑的最大距离S随推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求:

(1)当水平推力为16N时,小球在倾斜轨道BC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1;

(2)小球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3)斜面倾角的正弦值;(4)当F=20N时,若斜面的倾角可以在0-90之间任意改变,则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最小距离Smin。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答案】C【解析】解:

A、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m,km只是长度单位的一个常用单位,故A错误;B、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故B错误;C、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s,故C正确;D、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km/h只是速度单位的一个常用单位,故D错误;故选:

C。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

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照强度、物质的量。

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

而根据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考查了单位制的概念,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就是依据基本单位,由物理的规律公式推导而得到的。

注意灵活性运用。

3.【答案】A【解析】解:

A、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大小能忽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A正确;B、调整飞船的飞行姿态时,飞船大小和形状影响了飞船的飞行姿态,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地面或旗杆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D、“看山恰似走来迎”,被研究的物体是山在运动,山和船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是以“船”作为参考系,故D错误。

故选:

A。

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

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选定的用来作为标准的物体。

要根据题意明确所选定的参考系。

本题考查质点以及参考系的性质,要注意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

4.【答案】C【解析】解:

A、时间间隔指一段时间,对应一过程,1分50秒的成绩,是一过程,故1分50秒为时间间隔,故A错误;B、“19:

05”指的是时刻。

故B错误;C、“800米”指的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为路程,故C正确;D、800米比赛的位移是0,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可知平均速度也是0故D错误。

故选:

C。

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平均速度为位移除以时间。

本题关键明确位移与路程、时间间隔与时刻、质点以及参考系等概念,要掌握了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

5.【答案】A【解析】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质点的初速度v0=24m/s,a=-3m/s2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

6.【答案】C【解析】解:

A、限速120km/h指的是行驶时不能超过的最高速度,故A错误;B、6min=0.1h;轿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为:

v=110km/h120km/h,故B错误;CD、由于不能明确具体的运动过程,故汽车在行驶中可能在某一时刻的速度超过了120km/h,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C。

根据速度公式求出轿车的平均速度,然后与最高限速比较即可。

本题考查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要注意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由平均速度无法确定每一时刻具体的运动情况。

7.【答案】D【解析】解:

A、根据速度图象时间轴与速度图象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可知物体在1s4s内的位移为x=83m=24m,故A正确;B、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0-1s内的加速度为:

a1=m/s2=8m/s2,故B正确;C、4s-6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4m/s,故C正确;D、物体在06s内的位移为:

X=(3+6)8m=36m。

故D不正确。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

D。

速度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时间轴与速度图象围成的面积代表位移的大小。

平均速度公式=。

理解了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就能方便快捷的解决此类问题。

如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速度的正负代表运动的方向,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的位移。

8.【答案】D【解析】解: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与初速度、时间、飞行距离等因素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

D。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决定因素是质量,与速度、时间、位移等无关。

本题就是看对惯性概念的理解,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9.【答案】C【解析】解:

装满细沙的球壳和细沙整体的重心在球心,随着细沙从阀门不断流出,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细沙流完后,重心又上升,处于球心,故重心的位置先下降后上升,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C。

注意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在细沙从阀门不断流出的过程中,球壳连球壳内中细沙的整体的重心将先下降,当细沙流完后,重心又上升。

本题考查对实际物体重心位置的分析能力,注意理解重心与质量分布的关系,不能认为重心位置就一直下降。

10.【答案】C【解析】解:

A、1号石头由于放在最上面,1号与2号间存在相互挤压,所以存在弹性形变,故A错误;B、以两个石头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整体只受到重力与支持力,2号石头与地面间一定没有摩擦力,故B错误;C、根据弹力的性质可知,1号石头对2号石头的压力竖直向下,3号石头对2号石头的支持力竖直向上,故C正确;D、压力属于弹力,与重力属于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1号石头对2号石头的压力就是1号石头的重力,故D错误。

故选:

C。

分别对两个石头进行分析,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是否存在弹性形变,同时分析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

本题考查弹力的性质以及平衡条件的应用,要注意明确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产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11.【答案】B【解析】解:

球在A位置时弹簧已经伸长了(令它为x),B位置时的弹力为:

FB=k(x+x)=kx+kx,因球在A位置平衡,即为:

G=kx所以有:

FB=G+kx;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球在A位置,受重力和弹簧拉力,根据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列方程;球在B位置同样受力平衡,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列方程联立求解即可。

本题关键在于x不是弹簧变化后的长度与原长的差值,即不是伸长量;注意明确球在A位置时,弹簧已经伸长了。

12.【答案】B【解析】解:

AB、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向上,大小等于其所受的重力,故A错误,B正确;CD、不论加速下滑,还是减速下滑时,它所受摩擦力总等于它对杆的摩擦力,它们属于相互作用力,故CD错误;故选:

B。

依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即可求解。

考查滑动摩擦力方向确定,理解“相对”两字的含义,注意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是没有条件限制。

13.【答案】B【解析】解:

不考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时间。

小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时间为2s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可知:

h=m=45m,实际加速度和时间都偏小,所以B最接近,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不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直接运用自由落体运动基本公式求解距离。

此题属于自由落体运动公式直接运用的基础题型:

已知运动时间求位移。

14.【答案】B【解析】解:

将力F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

这两个分力分别与劈的两个侧面垂直,根据对称性,两分力F1、F2大小相等,这样,以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就是一个菱形,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所以根据三角形相似:

所以有:

,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力F产生两个作用效果,向两侧面推压物体,将力F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由力三角形找几何关系,得到两个分力。

力的分解通常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然后根据几何关系确定各个分力的大小。

15.【答案】B【解析】解:

开始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条件有F=mgsin,当力F减小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为:

a=,因F减小,故加速度增加;由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知物体的速度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

B。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的大小变化以及方向,通过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规律。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加速度与合力的方向相同,随着合力的改变而改变;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16.【答案】C【解析】解:

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0到3s内,由于滑动摩擦力为:

fmg=0.220N=4N,恰好等于外力F大小,所以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3到6s内,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为:

a=3m/s2,发生的位移为:

x2=at2=m=13.5m。

6到9s内,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6s时的速度为:

v=at=33=9m/s,所以发生的位移为:

x3=vt=93m=27m。

9到1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的位移为:

x2=vt+at2=(93-)m=40.5m。

所以总位移为:

x=0+x2+x313.5+27+40.5=81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0到3s内,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物体仍能保持静止状态;3到6s内,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加速度,再根据位移公式可以求出其位移;6到9s内,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直线运动,由v=at可以求出匀速运动的位移;9到12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公式可以求出其位移。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等知识点。

加速度是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联合求解。

17.【答案】D【解析】解:

不管重物如何运动,滑块水平方向受弹簧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弹簧秤的读数等于滑块与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

D。

不管重物如何运动,滑块水平方向受弹簧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

本题提供了一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较为方便的方法,即无论滑板做匀速、匀变速、还是非匀变速运动,弹簧秤的读数都等于滑块与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恒定不变的。

18.【答案】A【解析】解:

启动电梯向上加速的过程中,因加速度向上,那么压力大于重力,即体重计示数大于50kg,又因突然站起,处于先向上加速,后向上减速,同理,可知,体重计示数会变得更大,当向上减速时,则体重计示数会减小,当减小到某一值(小于50kg)后,会增大,可能等于50kg,也可能大于50kg,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性质,从而判定加速度方向,进而可判定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即可求解。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理解加速度方向是解题的关键,并掌握体重计示数是人对电梯压力大小的体现。

19.【答案】1.50B会【解析】解:

(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10格,则1格就等于0.1N所以读数为:

1.50N。

(2)A、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在竖直方向,则要使弹簧秤、细线都位于竖直平面内,弹簧秤和细线与木板平行,故B正确;C、本实验中的细线不能太短,否则画力的方向时的误差可能会增大,故C错误;D、需要测出重物M的重力,要作出两个弹簧秤拉力的合力,要比较合力与重力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

B(3)手持弹簧秤B使L2逆时针缓慢转动,O点始终保持受力平衡,AB弹簧的拉力的合力始终与重力相等,弹簧秤的夹角变化,则大小变化,弹簧的形变量变化,所以O点位置变化。

故答案为:

(1)1.50(1.50-1.53);

(2)B;(3)会

(1)由图示弹簧测力计确定其分度值,读出其示数;

(2)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当弹簧测力计B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当向左拉使结点静止于某位置。

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两细线的力的大小,同时画出细线的方向即为力的方向,但不需要细线。

虽悬挂重物的细线方向确定,但大小却不知,所以要测重物重力。

当结点静止于某位置时,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就已确定了。

原因是挂重物的细线大小与方向一定,但弹力的大小不一定要近似相等,多次实验时,O点位置可以改变,对重物的质量没有要求,大小适中即可;(4)AB弹簧的拉力的合力始终与重力相等,方向相反,若弹簧秤的夹角变化,则大小变化,弹簧的形变量变化。

对于中学中的实验,同学们尽量亲自动手做一下,这样对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才有深刻的认识,在该题中考查了弹簧测力计读数、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对弹簧测力计读数时要先确定其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20.【答案】B0.100.600.16【解析】解:

(1)B装置是电磁打点计时器,需要接低压交流电源,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2)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上,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那么AB两点间的时间间隔T=0.10s;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

vG=m/s=0.60m/s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有x=aT2,将x=0.16cm=0.0016m,和T=0.1s带入解得:

a=0.16m/s2。

故答案为:

(1)B;

(2)0.10,0.60,0.16。

(1)A装置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直接接220V交流电源,B装置是电磁式打点计时器,需接低压交流电源;

(2)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求解G点速度,根据逐差法可以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然后熟练应用物理规律来解决实验问题,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明确x=aT2。

21.【答案】解:

(1)根据得:

代入数据解得:

t=20s

(2)由得:

x=240m(3)根据得:

答:

(1)机车通过这段下坡路所用的时间为20s;

(2)在这段时间内机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为240m;(3)在这段时间内机车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2m/s【解析】

(1)先由加速度定义式求解机车下坡时间;

(2)由位移公式求通过的位移大小。

(3)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平均速度大小。

本题考查了加速度的定义式和位移公式的应用,熟练的找出已知量选择合适的公式即可解答。

22.【答案】解:

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甲图:

FOC=Ttan37=Gtan37=200.75N=15NFOB=N=25N

(2)乙图:

FOC=Tsin37=200.6N=12NFOB=Tcos37=200.8N=16N答:

(1)当OC水平,OB与竖直墙成37时,OC和OB两根绳子所受拉力分别为15N、25N;

(2)当OC与竖直墙成53,OB与竖直墙成37时,OC和OB两根绳子所受拉力分别为12N、16N。

【解析】

(1)对结点O受力分析,构建平行四边形可求得OC和OB两根绳子所受拉力;

(2)对结点O受力分析,构建平行四边形可求得OC和OB两根绳子所受拉力。

本题是三力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