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8735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

《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docx

摄影的基本知识讲座概述

摄影基本知识讲座

 

一、相机的基本构造

(1)一个不透光的盒子,这就是个照相机。

这个不透光的盒子,使不要的光线不得进入其中。

它又开了一个口,把所要的光线纳入其内。

(2)镜头∶用光学玻璃造成的镜头,把进入镜头的光线汇聚起来,在感光胶卷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

比较复杂的镜头,是由三片或更多的光学玻璃组成的透镜叫做透镜单元。

透镜单元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摄影镜头。

(3)胶卷∶是一种可把影像接受下来的感光材料,经过一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把影像固定下来。

(4)取景器∶使摄影者能看到他所拍照片所包括的影物范围。

最简单取景器不过是用金属线做成的一个框框,有的取景器是一个观察的窗口,有的则是由包括反光镜和镜头在内的光学系统组成,如35mmSLR。

(5)对焦装置∶最简单相机没有对焦设备,在某一距离之外的景物都产生清晰的影像,例如3米以外。

在那一距离之内的景物则不能聚焦,不能形成清晰影像。

我们建议你使用有对焦装置的相机,它能使你拍照时,在各种不同距离的景物都产取清晰的影像。

(6)快门:

快门是一个机械装置,能控制纳入的光和投射到胶卷所经历的时间,你的相机上应该有一个能够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装置。

(7)快门按钮:

用来操纵快门的按钮。

(8)光圈∶这个装置控制到达胶卷的光线的多少。

(9)过片装置∶这是一个机械装置,用来转动相机内的胶卷,以便全部胶卷能在相机中一幅一幅地顺序曝光。

在有些相机中所用的胶卷是散页片如4X5机,每拍摄一幅照片时只有一幅单页的底片曝光。

二、光圈、快门、对焦、景深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

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

1、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

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

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

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

f-stop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

例如:

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

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

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

光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漆漆的。

2、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

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

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

反之亦然。

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

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

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1/60减至1/30),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3、对焦的重要性

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

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

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

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

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

景深越小,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

影响景深的三大要素是:

(1)光圈:

在镜头焦距及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离:

在镜头焦距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越接近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小,越远离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大。

(3)焦距:

在距离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即短焦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小。

三、数码相机基本功能与参数的设置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功能设置和参数调节比较复杂。

不同的相机差异较大,但也有共通之处。

本教程以佳能A75为例,对其外部标志进行详细讲解,以帮助大家迅速掌握数码相机的操作方法。

一、数码相机常用功能与参数的设置

1、MENU按钮(菜单钮)

(1-1)拍摄菜单(拍摄模式)

①、智能自动对焦:

将其设置为“开”,相机会在拍摄时自动选择自动对焦框(本机采用9点自动对焦)。

将其设置为“关”,自动对焦框变为中央框(一点对焦)。

②、防红眼功能:

设置防红眼灯是否亮起。

③、自动对焦辅助光:

在某些黑暗的环境下拍摄,将其设置为“开”,相机会在半按快门键时发射自动对焦辅助光,以协助对焦操作。

如果在黑暗的环境下为动物拍摄,则需要关闭光束以免动物受惊。

④、数码变焦:

约3.2倍。

结合光学变焦(3倍),图像放大倍数可在3倍至10倍之间变化。

数码变焦是一种利用成像面的变化而非焦距变化实现的伪变焦,是采用“插值”的方法,即根据中心像素点的颜色参数模拟出周边像素值的方法来实现的。

因为数码变焦往往会使照片不清晰,所以能不用时就不要用。

⑤、图像确认:

用于设置释放快门按钮后,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时间,可在2秒-10秒之间调节。

⑥、日期标记:

在图像数据中加入日期。

(1-2)播放菜单(播放模式)

①、保护:

保护图像免被意外删除。

②、旋转:

把显示的图像顺时针旋转90或270度。

③、声音记录:

为图像加上声音记录。

④、全部删除:

删除CF卡上所有图像(受保护的除外)。

⑤、自动播放:

自动逐个播放图像。

⑥、打印命令:

打印图像。

⑦、传输命令:

预先设置将会由相机传输到计算机的图像。

(2)设置

①、静音:

将其设置为“开”,可以一次性关闭起动声音、操作声音、自拍机声音及快门声音。

②、音量:

用于调整起动声音、操作声音等各种声音的音量。

③、节电:

自动关机功能:

如果将其设为“开”,则在拍摄模式下,在最后一次相机操作后约3分钟(此值可调),电源会自动关闭。

显示屏关闭功能:

在最后一次相机操作后约1分钟(此值可调),液晶显示屏会关闭。

注意:

此时相机电源并未关闭。

④、日期/时间:

用于日期和时间及日期格式的设置。

⑤、格式:

对CF卡进行格式化处理。

⑥、文件编号重置:

设置指定图像文件编号的方式。

⑦、横竖画面转换:

设置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显示屏是否自动旋转该图像。

⑧、距离单位:

设置手动对焦指示灯所显示的距离单位的格式。

⑨、语言:

设置液晶显示屏上菜单及提示的使用语言。

⑩、视频输出制式:

设置视频输出信号的标准。

我国为PAL制。

(3)我的相机(自定义相机设置)

对个性组合(标题)、启动图像、起动声音、操作声音、自拍机声音、快门声音进行自我设定。

2、FUNC按钮(功能钮/单张图像删除钮)

(1)曝光补偿

在典型的曝光不足场景,如在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等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应增加曝光量即使用EV+。

在典型的曝光过度场景,如密林、阴影中的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应减少曝光量即使用EV-。

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意思是:

越白越要增加曝光量,越黑越要减少曝光量。

越亮越要增加曝光量,越暗越要减少曝光量。

(2)闪光输出

在M(手动)模式下拍摄时,闪光输出会以三个等级控制。

当闪光输出较低时,图像上出现的阴影会较少。

调整闪光输出要同时考虑拍摄环境和相机与拍摄主体的距离等因素。

(3)白平衡(AWB)

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温是不同的。

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拍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颜色。

在传统相机时代,我们只能用日光型或灯光型胶卷加上一些滤色镜来调整色温。

数码相机可以直接通过白平衡的设置,使景物的色彩比较准确地重现。

这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点。

根据拍摄环境的不同,有自动、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这五种模式供选择。

(4)驱动模式

有四种模式供选择。

它们分别是:

①、立即拍:

这是最常用的拍摄模式。

②、连拍:

半按快门按钮锁定焦点后,完全按下快门,以每秒2.2帧的速度连拍。

释放快门按钮即停止拍摄。

③、延迟10秒:

用于自拍。

④、延迟2秒:

也属于自拍,用于防止拍摄时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机身抖动。

(5)ISO感光度

共有ISO50、ISO100、ISO200、ISO400这四种感光度供选择。

通常使用ISO100的感光度。

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ISO感光度来提高拍摄的灵敏度,但较高的ISO感光度会增加图像的噪点。

在光线较亮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低的ISO感光度,以拍出细腻、清晰的图像。

(6)色彩效果(色彩饱和度)

在拍摄前设置色彩模式,可以更改照片的效果。

有关闭效果、鲜艳模式、中性模式、柔和模式、旧照片模式、黑白模式这六种供选择。

(7)测光方式

有三种方式供选择。

①、评价测光:

适用于标准的拍摄环境,包括逆光图像。

相机把图像分为多个区域进行测光,并评估复合光线的条件,如拍摄主体的位置、亮度、直接光源及逆光情况,然后为拍摄主体设置正确的曝光量。

②、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相机为整个取景框平均测光,但偏重中央的主体。

③、点测光:

为液晶显示屏中央的点(AE区)测光。

这样方便你为拍摄主体调整曝光。

(8)分辨率(图像)

本机图像分辨率有四档可选。

从高到低分别为L(2048x1536像素)、M1(1600x1200像素)、M2(1024x768像素)、S(640x480像素)。

像素设得越高,画面就越大,数据量也越大,在相同容量的存储卡上能存储的照片张数就越少。

(9)分辨率(短片)

本机短片分辨率有三种可选:

640x480、320x240、160x120。

分辨率越高,在相同容量的存储卡上能存储的短片长度越短。

(10)压缩率

本机图像压缩率分为三档。

从低到高分别为极精细、精细、一般。

压缩率越低,数据量就越大,图像画质也就越高,在相同容量的存储卡上能存储的照片张数则越少。

3、DISP按钮(显示钮)

按下此按钮,液晶屏显示情况将按下列状态循环转换:

(1)拍摄模式:

无信息---信息查看---关闭显示屏

(2)播放模式:

无显示---标准显示---详细显示

4、SET(设置钮/多功能选择器)

(1)手动对焦

在有些情况下,自动对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采用手动对焦来解决,方法是:

按下DISP键开启液晶显示屏,按下多功能选择器下部的MF键,直到出现MF标记,MF指示灯出现并显示近似值。

(2)闪光灯的设定

按下多功能选择器上部的闪光模式切换按钮,可以在“防红眼、自动”、“自动”、“闪光灯开、防红眼”、“闪光灯开”、“闪光灯关”这几种状态中切换。

(3)微距模式

按下多功能选择器下部的微距模式按钮,即可进行微距摄影。

二、数码相机的常用拍摄模式

数码相机拍摄模式的转换是依靠旋转“拍摄模式转盘”来进行的。

1、AUTO(全自动模式)

这是最省事的拍摄模式。

你只要取景、对焦、按下快门即可拍照。

至于白平衡、快门、光圈、ISO值等都交给照相机自动处理。

在此种模式下,由于参数设置的不精确,导致成像很一般,毫无特色可言。

2、P(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让相机自动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与AUTO模式相同。

如果不能取得正确曝光,液晶显示屏上的快门速度与光圈值便会以红色显示。

这时可以手动调节许多参数。

例如在曝光不正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启闪光灯、手动更改ISO值、改变测光方式、进行曝光补偿等方式使图像正确曝光。

还可以通过白平衡的设置以表现更真实的图像色彩。

要知道,照片效果(如黑白)和连拍模式在AUTO模式下是不能调节的。

3、Tv(快门优先拍摄模式)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先设置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值。

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让你捕捉移动主体的瞬间图像。

较慢的快门速度则会营造流动的效果,在拍摄夜景的时候也经常会用到。

在快门速度设置好后,半按快门,在对焦过程中如果发现光圈值显示为红色,表示图像曝光不正确。

这时需要更改快门速度值,直至光圈值显示为白色为止。

这是因为光圈值也是有一定范围的。

4、Av(光圈优先拍摄模式)

光圈优先,即事先设置好所需要的光圈大小,数码相机会根据拍摄条件自动调节其它参数。

利用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景深的大小。

选择较低的光圈值(开大光圈),景深变小,使背景柔和。

选择较高的光圈值(缩小光圈),景深变大,使整个前景和背景都清晰。

如果快门速度在液晶显示屏上以红色显示,即表示图像曝光不正确需要更改光圈值,直至快门速度以白色显示为止。

5、M(全手动拍摄模式)

此模式需要我们以手动方式调节快门与光圈的参数,没有相当功底的摄影经验是难以正确曝光的。

但在此种模式下学摄影是进步最快的。

自动曝光功能会根据所选择的测光方式自动计算标准曝光量。

半按快门按钮时,液晶显示屏上会出现标准曝光及所选曝光的差值,如果其差值超过正负2级,“-2”、“+2”会以红色显示。

这时必须修改快门或光圈的值,直至曝光正确为止。

6、人像拍摄模式

如果想使拍得的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可使用此模式。

要获得背景逐渐柔和的最佳效果,在构图时把拍摄主体身体的上半部分尽量占满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

将变焦倍率设置为最大则效果更明显。

7、风景模式

在此种模式下进行拍摄,光圈和快门值都比较适中,能让人物和风景都成像清晰。

8、夜景拍摄模式

这种模式也叫“慢速快门闪光同步模式”,最适合于拍摄包含前景人物的夜景照片。

相机会用较慢的快门速度配合闪光灯闪光来拍摄,使主体和背景都得到合适的曝光。

为了防止照片模糊,一定要使用三脚架,以保持机身的平稳,保证有足够的曝光和画质。

另外,在闪光灯闪了以后,人物不能马上移动,否则会使图像模糊。

如果只是拍摄夜景,就不要使用闪光灯。

因为闪光灯的有效距离比较短,很容易忽略掉主体后面的景物。

9、高速快门拍摄模式

此模式用于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例如抓拍水滴或运动的物体。

10、慢速快门拍摄模式

此模式用于拍摄移动主体,使其模糊显示,用以制造柔和效果,如溪水、河流等。

11、SCN(特殊场景模式)

有植物、雪景、海滩、焰火、潜水、室内这六种模式供选择。

12、全景图拍摄模式

此模式主要用于风景拍摄。

它可以把拍摄的若干个画面合并为全景图像。

为画面构图时,要使各相连的画面重叠30%至50%,并把垂直误差限制在图像高度的10%以内。

当你拍摄完第一幅图像后,相机的液晶屏上会保留第一幅图像,允许你再构图拍摄第二幅图像。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完成全景图像的拍摄。

为了获得最好的效果,一般采用水平移动(旋转)相机来拍摄连续图像。

当然,三角架是不可少的。

在拍摄时不可改变焦距,否则会造成相临的画面变形而无法连接。

要创建全景图像,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拼接。

可使用随机附送的PhotoStitch软件来进行。

13、摄像模式

此模式可以拍摄有声短片,以AVI格式记录,最高分辨率为640x480。

因为存储卡的容量有限,所以只能意思意思,让你体验一下拍摄动态图像的快乐。

 

四、数码相机基本拍摄方法

数码相机的拍摄方法与传统相机是基本一样的,但由于两者的成像原理完全不同,前者是在胶片上成像,后者是在CCD元件上成像,所以在拍摄方法上也有不同之处。

(一)拍摄的基本步骤

1、准备工作

在相机中安装好CF存储卡,装入四节5号镍氢电池,将模式转盘旋转至AUTO档(全自动模式),将模式开关设为拍摄模式(向上拨)。

2、接通电源

按下电源按钮(ON/OFF),电源指示灯将亮起绿光。

3、使用变焦杆取得所需的构图

将变焦杆向顺时针方向拨动,镜头向长焦(望远)方向变化,拍摄主体将放大。

将变焦杆向逆时针方向拨动,镜头向短焦(广角)方向变化,拍摄主体将缩小。

本机镜头焦距为5.4-16.2毫米,你可以在相当于35毫米胶片相机的35-105毫米的范围内调整视角(3倍光学变焦),(标准镜头为50毫米)。

4、半按快门对焦

半按快门按钮,相机会自动设置曝光及焦点。

完成测光和对焦后,相机会发出两次提示音,取景器旁的指示灯会亮起绿光或橙光。

如果液晶显示屏开启,自动对焦框会呈现绿色。

如果拍摄主体难以对焦,取景器旁的指示灯会闪动黄光,而相机会发出一次提示音。

5、使用对焦锁

按下DISP键开启液晶显示屏,将镜头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按钮锁定焦点,重新构图,然后完全按下快门按钮拍摄图像。

6、拍摄

完全按下快门按钮以释放快门,相机会发出快门声音,在听到快门声音之前,不可移动相机。

完成拍摄后图像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约两秒钟。

为了节省电源,可以按DISP按钮关闭液晶显示屏,只使用取景器进行拍摄。

构图时,要让主体处于取景器内框的中央部分(自动对焦范围内)。

由于取景器与镜头的位置有偏差,所以在光学取景器内所见到的图像与实际的图像会稍有不同,这种现象在近拍时尤其明显。

这时最好使用液晶显示屏进行取景。

7、关闭电源

再次按下电源按钮(ON/OFF),即可关闭电源。

(二)查看拍摄效果

1、拍摄后立即查看图像

拍摄后,图像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两秒钟。

如果在图像显示时持续完全按下快门按钮,或者按下SET键,图像会一直显示在屏幕上。

再次半按快门按钮即可停止显示。

2、在播放模式下查看图像

将模式开关向下拨,即可切换到播放模式。

(1)显示单张图像:

刚开始,液晶显示屏上会显示最后拍摄的一张图像。

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按动方向键,即可查看已经保存在存储卡上的所有图像。

(2)放大图像:

将变焦杆向顺时针方向拨动,即可放大图像。

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上下按动方向键,可以在放大的图像上移动视点。

将变焦杆向逆时针方向拨动到底,可以取消放大显示。

(3)在索引模式下查看图像:

将变焦杆向逆时针方向拨动,可以在索引模式下同时查看9个图像。

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上下按动方向键,可以更改图像选择。

将变焦杆向顺时针方向拨动到底,可以取消索引显示。

(三)删除图像

1、单张图像的删除

将模式开关向下拨,切换到播放模式。

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按动方向键,选择需要删除的图像,按下FUNC删除键,经确认后按下SET键,这张图像被删除。

2、所有图像的删除

在播放模式下按下MENU(菜单)按钮,选择“全部删除”命令,再按下SET键出现确认屏幕。

选择“OK”,再次按下SET键,所有图像将被删除。

 

五、摄影用光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

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

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

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

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

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

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

“顺光”照明的特点是:

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

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

因此立体感较弱。

(2)前侧光

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

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

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

(3)侧光

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

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

由于“侧光”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

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

(4)侧逆光

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

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

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

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

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影调比较阴沉。

可是,“逆光”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

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

(6)顶光

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

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

“顶光”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

(7)底光

“底光”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

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

3、光线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与“最暗”的色调关系。

所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烈。

相对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

 

六、摄影的构图

 

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

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

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稳定、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

构图不当,会出现杂乱、左右不平衡、头重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问题。

1、构图注意事项

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

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

(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

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

(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

(4)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

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5)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

(6)要多利用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这将有助于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

2、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

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

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及底面。

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

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

(1)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是一种最常用的摄影角度。

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庄严、平稳的构图效果。

但平稳的线条、对称的结构也会因缺乏透视感而显得呆板。

而且很多时候会因为对象的受光情况相似而不能突显对象应有的立体感。

(2)侧面拍摄。

用斜侧的摄影角度,画面上原来的并行线条变成了斜线,具有纵深感,能将人的视线引向深处,增强立体感。

而视线跟随斜线延伸,也会使画面变得生动。

随斜侧方位的角度变化,其透视效果也会出现有趣的改变。

(3)仰视拍摄。

仰视拍摄指的是向斜上方的角度进行摄影,多用于拍摄高大的景物。

这种拍摄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又可以形成垂直地面的线条向上汇聚的透视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