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牵黄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9689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牵黄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手牵黄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手牵黄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手牵黄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手牵黄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牵黄河.docx

《手牵黄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牵黄河.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牵黄河.docx

手牵黄河

手牵黄河

  这里是黄河入海的地方,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清晰无底的黄河,一次次让石油人陷入绝境,而他们又是靠着怎样的人间奇迹使黄河按照人的意志行事,最终孕育出来了迟到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末,黄河三角洲人为了石油,围绕着黄河展开着一场人与自然的搏斗。

最终,他们以科学的精神、顽强的意志,降伏了黄河,做到了手牵黄龙跟我走,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随之诞生。

  距今28500万年至13700万年的二叠纪,华北地台两次下沉,受到海水的浸泡之后再次抬升露出水面。

就在这个反复抬升和沉降的过程中,大量的生物遗体在沉降中堆积起来,形成了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黄河三角洲的渤海湾发现大油田。

此发现非同小可,因为这是他们近五年来,为了采撷地下的太阳,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大别山以北渤海湾以西,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靠着两条腿进行拉网式的排查所获得的唯一成果

  

  日月交替,沧海桑田。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国石油勘探人员终于在渤海湾的黄河入海口处,搜索到了这地质时期的沉积。

此后,围绕着地下油流,展开了一场人与自然的角逐。

196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石油勘探人员在位于黄河三角洲的渤海海面上,发现了漂浮的油花。

后经专家根据油花分布的地缘分析,这些油花来自渤海海湾本身。

初步推测是地下油层在运移过程中渗到海面上的。

  此发现非同小可,因为这是他们近五年来,为了采撷地下的太阳,从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大别山以北渤海湾以西,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靠着两条腿进行拉网式的排查所获得的唯一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

一会儿在山东,一会儿在河南。

我记得跑过很多地方,像聊城、馆陶、开封等地区。

我们打了很多很多井,大小井加起来,起码有20口左右。

比较深的井就打了6口,一直没见到东西。

到1960年,生活越来越困难了,1960年以后生活就更困难了,我们还没找到油,当时心里很焦急的。

  此后不久,华北石油勘探处在东营地面上钻探的编号为华七井的底层,又发现了生油层。

地质学家分析,此处生油层良好,有产生石油的希望。

那么石油到底在哪里,地层里生出的油流,又储存在何处。

尽管依然存在着一连串的问号,但地下显示出的这些宝贵信息,还是让发现者们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

1956年、1957年、1958年、1959年,―直打到了1960年,总算见到油的踪迹,心中非常高兴。

这时候,定了一个第八口井,叫华八井。

这口井是比较有意义的。

华一井,是最早的一口井;在华七井找到了生油层。

而华八井是个大的突破。

华八井就在东营。

  华八井,当年经过地质人员的反复研究和现场踏勘,把井位定在了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垦利县东营村。

1961年2月16日,在胜利油田开发史上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因为中国第二大油田就是在这一天分娩了。

当天钻头从地下1195米深的地方取出岩芯时,地质人员突然发现了褐黑色的油砂,欣喜若狂的他们围着油砂看了又看。

为了及时把这个喜讯传送到北京,技术员找了一个瓶子,小心谨慎地装了一块油砂连夜派人送到北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

打华八并的时候,在泥浆槽里边流出来的泥浆里边,发现有油花和气泡。

这就是现在说的油气显示了,这意味着地下有油。

当时大家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

  当年4月的一天,钻头终于触及到油层,华八井出油了。

一股一股的黑色液体,从地下1000多米的深处涌出了地面。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

当时计量时,一天大概就出了八方油,还有很多水。

如今这个数字,不能说是太好的井。

可是,那个时候不得了,从盘古开天辟地,整个华北地区,就是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还没有出过油呢。

  这是华北平原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地下喷出的第一股工业油流,它宣告“华北无油论”的破产。

华八井试油,获得日产8.1吨的工业油流,一个大油田展露端倪。

自此,广袤的黄河三角洲,这块共和国新生的土地,开始了一个新的纪元。

  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玉珍:

油田的开发和黄河的摆动,紧密地扭结在一起了。

首先,黄河帮了石油开发的大忙。

当然,石油的形成有上亿年或者几十亿年。

但是当时我们这个地方是大海,黄河来这个地方淤积造陆,使这个地方变成新陆地。

如此,60年代中国石油勘探大军才得以在这个新生陆地上发现胜利油田。

  这是一个伟大的生命诞生的过程。

1962年9月23日,对中国石油工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东营辖区内营二井的喷油,震撼了整个中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

这种感动,才叫热泪盈眶。

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那时饭都吃不饱,就是那些穿得破破烂烂的人,在那里拼命工作才找出来油田来。

  那是一个时代的精神。

当年啃着黑窝头,身着48条杠工作服的石油工人,像着魔般地追逐着地下的黑色油流。

9月23日,当营二并进度接近3000米时,突然一声巨响从大地深处传来,随之一股油气流呼啸而出,高度达30多米。

这是黄河三角洲被压抑了数亿年的情愫,在冲破了深深的地壳后,向着蓝天大地的炫耀。

营二井获得了日产原油555吨的高产油流,成为当时中国日产油量之最。

此后,以9月23日这一天命名的九二三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后来胜利油田的代号,并深深地铭刻在了胜利油田的发展史上。

同样也是因为营二井创造的奇迹,黄河三角洲的荒原上,一座新矗立起来的简易房,当时的华北石油勘探局东营临时勘探领导小组,成了之后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的雏形。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

也就是现在的百货大楼旁边差不多二三十米的那个地方。

我说:

这个地方不错,就在这里吧。

我们就在那里挖了个坑,拿个长木杆埋在那里。

  1964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根据黄河三角洲石油储藏量丰富的实际情况,批准了石油部关于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的报告。

继大庆之后,又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在黄河三角洲摆开了阵式。

从大庆、青海、玉门、新疆等油田调来近两万人的参战队伍,昼夜兼程地赶赴指定区域。

从此,沿渤海一线的东营成了不夜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

来了很多人。

这一口井很厉害。

一个钻井队打出一口以后,先把华北处整个吃掉了。

一处不够,又把我们华东勘探局融进来了。

还不够,最后把新疆、东北、宁夏、大庆来的人,都融进来了。

这样一个大油田,是由一个钻井队发展起来的。

  他们是黄河三角洲历史上又一批新的移民群体。

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会战规模的扩大,东营沿海一带又先后探明了胜坨、东辛、永安、滨南等7个油田。

在黄河以南地区,形成了较大的阵势。

  

  其中,胜坨油田还出现了两个日产千吨的高产油井,这同样是国内首创。

为纪念石油会战在黄河三角洲的大发现,1971年6月11日,九二三厂这个当时已位居全国第二的大油田,正式更名为胜利油田。

1970年的春天,胜利人又将目光投向了黄河以北的河口、临盘、孤岛、孤东等地区,开始了从黄河以南向黄河以北的跨越。

勘探成果显示,黄河三角洲所面对的浅海一线油气储量丰富,前景十分可观。

  高级工程师郭子玫:

变浅海为陆地,当时那个浅海大概有一米二三吧,最深的地方能到胸脯。

但这个深度是不行的,得越过海水的高度才行。

不超那个海水的高度,陆地就造不成啊。

  借黄河泥沙填海为陆降低成本地壳深处探囊取物,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

当年,伴着胜利油田的开发,黄河却旧性不改,完全按照自己的习性自由地发挥着摆动泛滥的故伎,一次次地给胜利人制造着灾难。

1961年7月25日,罗家屋子井位以下漫滩,淹地1.3万平方公里,包括石油勘探人员和当地居民万人被水围困。

  高级工程师郭子玫:

人和车都弄到海里边去了,所以也比较危险。

当时风浪一大,人就撤出来了,不敢在里面待着。

有的人就爬到钻井架上,让陆地上的人去营救。

  1962年12月30日,垦利小沙汉河卡冰阻水,水围孤岛,人员受困,灾情严重。

严峻的现实迫使决策者们将保证洪水安澜入海和稳定黄河流路的谋划,同时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一场社会力与自然力之间的强弱转换在悄然发生。

1964年元旦,山东省委授权油田在罗家屋子爆破民坝分水。

黄河由原神仙沟流路改走刁口河入海。

黄河的摆动对油田的威胁暂时得到缓解。

  黄河水利委员会原副主任黄自强:

黄河口的自然规律,是摆动保持稳定。

为啥要摆动,就因为海的容沙体积是有限的,不能在一个地方突出。

淤多了淤高了,它就要摆动。

如此,使整个海域平均地把泥沙铺开来,使它容沙的体积能够充分得到利用。

在这种情况下,黄河口基本上是十年一摆动、十年一改道。

  

  在黄河摆动最频繁最剧烈的河口地区和极浅海海域,恰恰是胜利油田石油,天然气的富集区和高产区

  

  就在1965年至1967年,胜利油田连续三年成功地打出一系列高产井的可喜形势下,黄河也连续三年暴发大洪水,加上河口地区持续不断的降雨,导致多个油区发生严重灾害。

千百年来随心所欲的黄河,必须按照人的意志行事,否则胜利油田将会在她的摆动中毁于一旦。

为了这一奇迹的实现,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来自山东各地数十万民工,在无法使用大型机械的情况下,仅靠双手推着独轮车在数千米的沿海滩涂上排成一线,筑起了一道道堤坝,将黄河水引入堤内,让沉积的泥沙变成新的陆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

山东是修堤动员,包括动员县里的老百姓。

他们推着车,就来了。

小车装着个铺盖卷,带上干粮、饼子。

冬天没有水,挂个冰坨子。

盆里冻一块冰,中间穿一个洞拿个绳套着,挂在小车把上面,就这样来的。

  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玉珍:

当时胜利油田老书记李晔有个说法叫手牵黄河跟我走。

哪里有油就把黄河引到哪里去,由此淤积造陆。

  黄河由神仙沟初入刁口河行水不久,该流路的弊端就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除自然条件受限外,主要原因则是改道时决策仓促、准备工程不足,改道后又未能跟踪治理,造成该流路中年早衰,抑制了其行河潜力的充分发挥。

  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玉珍:

特别是北行刁口河的水量很大,再加上刁口河这个地质条件不好,有几个大的沙粒,是铁板沙。

黄河有时很难冲开它,所以在这个地方摆动比较频繁。

  1967年山东省政府邀请有关专家在济南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认为刁口河流路有必要改道的意见成为主流,水利部和黄委会最终确定,在适当时机对刁口河流路实施人工改造,以确保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安全。

1968年3月,5万多名民工历时一年多完成了黄河河口人工改道引河开挖工程。

1976年夏,为确保黄河由原来的入海口改行清水沟人海,工程指挥部再次以爆破手段炸开了新流路的通道,黄河清水沟流路诞生。

新流路的使用,保证了油田生产和生活的安全,消除了黄河先前对孤岛、河口等油田的威胁,实现了孤东油田的高速高效勘探开发。

  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玉珍:

原来西河口附近有个清水沟,就在那里通过疏通,从黄河大坝疏通到清水沟,然后炸开大坝,黄河实现了第一次有计划的人工改道。

  清水沟流路自1976年汛前行水后,专家预测其使用年限为12至14年,按历史上黄河尾闾、自然摆动、大循环的规律,清水沟流路旦衰亡,黄河就会向北另寻新的入海口。

  但是,自清水沟入海流路形成后,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工业、农业、林业、牧业、养殖业及乡镇企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胜利油田已成为全国第二大油田,而河口地区的油、气资源是胜利油田主要产量所系,兼具现实及长远的战略意义。

此时的黄河口若向北摆动,每年的石油产量将减少1000万吨,许多重要设施和地面工程均需要新的调整布局,其经济损失可想而知。

因此,在清水沟流路尚未衰亡之前,对黄河入海流路可能发生改道的预先安排成为当务之急。

  黄河水利委员会原副主任黄自强:

十年多一点摆动一次,这好像是个规律。

但是在这个规律里面,也有人为因素。

开始的时候是自然摆动,后来觉得它应当摆了,就人工改,比你自然摆要好得多。

可城市不能今天在这里,明天又到那里去了。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需要黄河的安澜,胜利油田的发展迫切需要黄河的稳定

  

  自1985年后,就黄河的入海口的治理与改道,黄委会、东营市以及胜利油田就此事多次召集专家、学者,围绕以流路安排为中心的河口治理问题,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探讨,但结论始终处在激烈地争论之中。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

当时水利界主导理论也是黄河口稳不住。

他们认为,黄河十年一摆动是规律。

  1987年,改道后的清水沟流路运行时间已超过了原来设定的期限,自然状态下的入海流路出现了河口淤塞、河身弯曲、多股并流、摆动在即的迹象。

当年,河口油田冬季遭受凌汛,夏季遭受伏汛灾害。

一年两灾,不但造成河口油田停产,还给石油职工的生命带来了威胁。

济南军区在孤岛油田遭洪水围困后,调动空军部队参加营救。

在这一形势下,治河界的改道派和稳定派的争议达到了白热化。

面对涨势汹涌的洪水险情,水利部、石油工业部、黄委会,两部一委联合下达了黄河改道北股的决定,要求于1988年5月执行,并派有关领导现场督办。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总工程师刘月良:

如果按照过去“十年一改道”的理论,那么这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无法进行了。

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油田办公室主任李尚林提出:

如果要改道,那么就让黄河把我一块冲走。

  此时的李尚林明白,这个决定一旦付诸实施,黄河向北改道,那么损失的不只是孤岛油田,还会涉及到孤岛、桩西,三个油田相加地质储量是12亿吨,年产石油1200万吨。

治河是为了保护国家财产,油田的油就是国家最大的财产。

当时的东营市领导明确表态,支持胜利油田,请求上级部门采纳治理河口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建议。

最终经黄委会批准,改道的成命被收回。

  

  经历过那场围绕黄河的治理与改道争论的人,不会忘记迫于当时情况的紧急,就连国务院主持石油工业的余秋里、康世恩也明确向水利部、黄委会提出,希望能让黄河口稳定30年的意愿,而且愿意拿出30亿人民币,作为稳定河口的治理经费。

但面对黄河如铁律般10年一改道的习性,稳定30年谈何容易?

  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玉珍:

但是,当初这个想法是很难被接受的。

因为自古以来,黄河就是十年一改道。

黄河的摆动形成了一个规律。

所以,谁也不敢说黄河就能稳定住。

所以当时石油部为了开发好胜利油田,提出来谁能稳定黄河30年,那么石油部可以每年使出一亿元的资金,来支持治理黄河。

但是当时没有人敢说。

  黄河是三角洲的生命线,其尾闾摆动直接影响到三角洲的总体布局。

当年,黄河三角洲的开发、胜利油田的发展、东营市的规划定点,这三大问题与黄河口改道的矛盾,同时摆在了决策者们的面前。

  黄河三角洲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玉珍:

东营市是为了支持胜利油田开发和实现黄河三角洲综合发展而成立的。

所以东营市不但要考虑支持胜利油田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带动本地人民致富的问题。

东营市需要一个稳定的流路。

  成立于1983年10月的东营市,因为黄河的摆动,直到1987年也始终未能在三角洲内找到一个合适于建市的地址。

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等领导部门以及行政机关长期租住在招待所办公,最终的归宿究竟在哪里?

谁心也没底。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

世界大河的三角洲都有中心大城市,这基本是一个规律。

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上海,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广州,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新奥尔良。

唯有黄河三角洲,长期出不来个中心大城市。

什么道理?

就是因为认为黄河口泥沙多,黄河口稳不住。

这个问题不解决,黄河三角洲没法开发。

这个问题不解决,黄河中心城市无从谈起。

  1985年秋,由时任东营市市委书记的李殿魁牵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开始启动。

参加攻关的专家和学者打破传统观念,变习惯陆地看大海为从大海看陆地。

如此的角度转换,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按人的意志,本着不随意摆动,防止海蚀造成的国土流失,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保障黄河三角洲经济建设安全的前提,按计划和需要,向大海深处延展着国土

  

  自公元前602年,黄河有了自己的文字记载,一直到现在的2600多年。

黄河无论是北到天津,还是南到黄淮,摆来摆去最终还是将入海口选择在了这里。

在这一历史观的支持下,参加攻关的专家学者们,在海上对黄河口进行了全方位的勘探,最终形成一个定论,即黄河口能够得到较长时间的稳定。

其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海的动力。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

这里的输沙能力最强。

渤海湾是个大口袋,这个口在山东半岛的蓬莱阁到辽东半岛的老铁山。

但由于长山岛的阻隔,把渤海湾的涨落潮分成了几股,其中一个主要的海流是老铁山水道。

这条水道涨潮的时候直达秦皇岛,从那里一分为二。

一股南流经过天津,一股从登州这个海流过来,最终到我们这里。

由于来的时间不一样,所以它表现为潮位很低而海动力很强。

所以这里的输沙能力最强。

我们选择黄河口,叫它在海动力最强的地方,再采取工程措施加以强化,黄河就可以长期稳定在这里。

  思维方式的转换,将忧虑变成了动力。

一个由东营市出政策、油田出资金、河口管理局出方案的三位一体的治河机构迅速形成。

此时的黄河清水河流路,已是宽、浅、散、乱的南支北汉,完全模糊了黄河入海的主河道,比照黄河流路青年期,顺直中年期,弯曲晚年期分汉改道的自然规律,清水沟流路已进入晚年,形势相当严峻。

  本着小易淤积、大水出好河的特征,治河中先后堵截了80多条分开入海的支流,集河水为一槽,收到了束水攻沙强化主干的效果,保证了黄河主流路按照与潮汐流向垂直的方向入海。

施工的当年,黄河连续出现八次洪峰,第七次洪峰量达每秒5600立方米,但河口水位反比第一次洪峰流量每秒2800立方米时降低了0.13米。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

从1988年开始治理,经过五年,就使一个垂死的河口恢复了它的青春。

而且,我们总结出一套治理的办法,集中起来一句话叫:

工程导流,疏浚破门,巧用潮汐,定向入海。

达到河口畅,下游顺,全局稳。

把黄河口稳住以后,国家就确定了黄河三角洲开发的战略。

所以东营市就在这块新生的土地上迅速发展。

所以20多年这里就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城市。

  如今的黄河三角洲用“手牵黄河跟我走”这句话来形容现代人对黄河的驾驭能力,绝不为过。

黄河入海口沿海岸线那一道道新筑起的海堤,就是今天的人为了驾驭黄河这匹桀骜不驯的烈马而套上的一根根缰绳,它们完全是按人的意志,本着不随意摆动,防止海蚀造成的国土流失,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保障黄河三角洲经济建设安全的前提,按计划和需要,向大海深处延展着国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