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6840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docx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

2008一轮复习热点训练:

动物代谢与内环境稳态

本卷考点

  本专题包括以下考点:

糖类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呼吸作用。

试题说明

  试题体现高考变化趋势,体现分析、综合、创新能力。

33、38、42三大题是对糖代谢的考查,34、35、36三大题是对内环境的考查,37是对消化酶的考查,39题是对三大有机物的综合考查,40、41两大题是对蛋白质代谢的考查。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实际参与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部分是( )

  A.含N部分B.氨基  C.羧基D.不含N部分

  【解析】氨基酸经过脱氨基作用,分解成含氮和不含氮部分,不含氮部分被氧化分解生成CO2和水,同时放出能量。

含氮部分转化为尿素。

  【答案】D

  2.甲细胞内所含的线粒体较乙细胞内多,这一现象可说明( )

  A.甲细胞内的基因数目较多  B.乙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较甲细胞多

  C.甲细胞内ATP的产量较多  D.甲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较乙细胞多

  【解析】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多有氧呼吸旺盛,产生更多ATP。

  【答案】C

  3.脂肪与糖类都是能源物质,两者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时,脂肪( )

  A.产能多、产氢多、产水多  B.产能多、产氢少、产水少

  C.产能少、产氢多、产水多  D.产能少、产氢少、产水少

  【解析】与糖相同质量的脂肪碳氢比例较高,故脂肪氧化分解时产能多、产氢多、产水多。

  【答案】A

  4.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发生在( )

  A.消化道内B.内环境中  C.肝脏内D.细胞内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光合作用发生在细胞内的叶绿体中,有机物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中。

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都是发生在细胞内的。

  【答案】D

  5.一次喝水过多对胃的消化有明显影响,以下关于胃液pH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解析】胃液强酸性,喝水过多胃液被稀释,pH会升高但不可能超过中性。

  【答案】A

  6.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推断此过程一定( )

  A.是有氧呼吸B.是无氧呼吸  C.不是酒精发酵D.不是乳酸发酵

  【解析】乳酸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分解只产生乳酸和能量,不产生CO2。

  【答案】D

  7.下列对血糖浓度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 )

  A.胰岛、肝脏和肾小管B.胰岛、肝脏和胃腺

  C.胰岛、胆囊和肾小管D.胰岛、胆囊和肠腺

  【解析】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肝脏能用葡萄糖合成肝糖元,肾小管能重吸收葡萄糖。

  【答案】A

  8.血红蛋白与氧能进行可逆性结合,血红蛋白结合氧的百分比随氧分压变化的曲线,简称氧离曲线。

但不同的生物在含氧量不同的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其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下图是对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水生动物体内的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后绘制的曲线,请根据四条曲线所表示的特征,你认为哪一条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域中生存能力最强和最弱( )

  A.a、bB.b、d  C.a、cD.a、d

  【解析】在有机物污染的水体中,氧气含量少,因此,氧离曲线高生物a易获得氧而生存,氧离曲线低的生物d难以获得氧而生存能力弱。

  【答案】D

  9.由糖元转变成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的过程是( )

  ①ADP+Pi+能量

ATP ②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③ATP

ADP+Pi+能量 ④肝糖元

C6H12O6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D.④②①③

  【解析】糖元先要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再分解释放出能量用来合成ATP,因为ATP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所以ATP要再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才能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D

  10.早晨空腹喝牛奶不如喝牛奶的同时吃些面包营养价值高,其原因是空腹喝牛奶时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主要进行( )

  A.脱氨基作用B.氨基转换作用  C.合成组织蛋白D.转化为脂肪

  【解析】氨基酸在脱氨基的作用下形成含氮和不含氮的部分,其中不含氮的部分氧化分解放出能量供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

  【答案】A

  11.在饥饿或在冬眠时,能源物质的消耗顺序一般是( )

  A.脂肪→蛋白质→糖B.脂肪→糖→蛋白质

  C.糖→脂肪→蛋白质D.蛋白质→糖→脂肪

  【解析】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通常情况下有70%的能量是由糖类提供的。

脂肪是生物体的贮能物质。

  【答案】C

  12.长期偏食的人容易造成机体蛋白质合成障碍,这是因为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

  A.氨基酸的数量供给不足B.氨基酸的种类供给不足

  C.能量供给不足D.某些微量活性物质

  【解析】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有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一定要从食物中获得,人体不能合成。

长期偏食,易造成必需氨基酸缺乏。

  【答案】B

  13.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两个方面,他们同时进行而又相互联系。

下列关于人体内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解析】糖类和脂肪都是由C、H、O三种元素构成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蛋白质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不含氮部分可能转化为糖类和脂肪。

  【答案】D

  14.把鲜奶制成酸奶,所含能量及其营养价值正确的是( )

  A.增加、提高B.减少、提高  C.减少、降低D.增加、降低

  【解析】鲜奶中的葡萄糖每摩尔含能量2870千焦,在发酵转变成乳酸的过程中,每摩尔损失能量196.65千焦用于供乳酸生命活动所需,虽然酸奶所含能量减少了,但营养价值却提高了。

因为鲜奶中所含的乳糖,对于缺乏半乳糖苷酶的人无法消化吸收,而乳酸发酵使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就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了。

  【答案】B

  15.当磷脂合成减少,且脂蛋白合成受阻时,人体就会出现( )

  A.尿糖B.尿中毒  C.脂肪肝D.转氨酶升高

  【解析】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功能不好,或是磷脂等合成减少时,脂蛋白的合成受阻,脂肪就不能顺利地从肝脏中转运出去,因而造成脂肪在肝脏中的堆积而形成脂肪肝。

  【答案】C

  16.动物体内的氨基酸来源不可能是( )

  A.从肠道吸收来的  B.自身蛋白质分解来的

  C.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的  D.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的

  【解析】脱氨基形成的含氮部分形成了尿素,不含氮的部分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或转变成糖类、脂肪。

  【答案】C

  17.如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图像,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此营养物质是葡萄糖,因为其在血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

  B.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消化和吸收

  C.由于血糖被用于氧化分解等途径而使BC段显著下降

  D.CD段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不断分解,并把产生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

  【解析】肝糖元与葡萄糖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葡萄糖能转化成肌糖元而肌糖元不能直接变成葡萄糖。

  【答案】D

  18.下列关于物质化学消化部位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淀粉只在口腔内消化  B.蛋白质只在胃内消化

  C.维生素在小肠内消化  D.脂肪只在小肠内消化

  【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有机物的消化场所。

淀粉最先是在口腔中被消化,由于食物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很短,只有很少量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成麦芽糖,大部分的淀粉是在小肠被彻底分解的。

蛋白质最先是在胃内被胃蛋白酶分解成多肽,还有一部分蛋白质是在小肠被彻底分解的。

维生素不需经过消化就可直接吸收。

脂肪只有小肠这一个消化场所。

由此题引申:

消化液的作用部位:

唾液在口腔,胃液在胃里,胰液和小肠液都是在小肠起作用的。

消化好的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

胃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小肠吸收全面,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消化好的营养物质大部分是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胞血管吸收的,一部分脂类由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吸收。

水和胆固醇是通过渗透和扩散来吸收的,Na+、K+、葡萄糖、氨基酸是通过主动运输来吸收的。

  【答案】D

  19.人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共同的代谢终产物有( )

  A.二氧化碳和尿素B.胆固醇和氨

  C.尿素和尿酸D.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本题考查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内氧化分解的产物。

本题的切入点是要搞清楚脂肪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蛋白质除了同脂肪一样含有C、H、O三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所以蛋白质代谢的终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应有含氮废物如尿素。

  【答案】D

  20.动物在饥饿状况下,组织内首先可能降低含量的是( )

  A.糖元B.氨基酸  C.血糖D.脂肪

  【解析】本题考查糖类代谢。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有70%是来源于糖类,所以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

动物在饥饿状态下,首先应是血糖供应不足,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补充血糖。

本题的切入点是要抓住“饥饿”“首先”。

  【答案】C

  2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加许多肥胖患者,“减肥”和“瘦身”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下列关于“减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肥胖是由于脂肪在体内存积过多,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油腻食物

  B.由于糖类较易转变成脂肪,为了减肥,我们要少吃容易消化吸收的可溶性糖

  C.脂肪可以在体内氧化放能,为了减肥,我们要多运动,以增加脂肪的消耗

  D.为了轻松减肥,可到报纸上寻找不运动、不忌口的快速瘦身药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的肥胖如果排除疾病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每天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剩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在体内贮存引起肥胖。

所以正确的减肥方法应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减少能量的摄入,即少吃一些油腻食物、糖类等高能量的食物;二是增加运动量,增加每天的能量消耗。

总之,把体内多余的脂肪消耗掉,就能达到减肥的目的。

市场上销售的减肥药都是以影响新陈代谢为代价的,在使用时可能有一定的减肥效果,但停用后仍会复原,还有可能影响健康。

  【答案】D

  22.临床通过测尿液中一定时间内的含氮量,可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营养物质在该段时间内的氧化分解量( )

  A.蛋白质B.脂肪  C.糖D.维生素D

  【解析】蛋白质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含氮部分在肝脏转变成了尿素,尿素随小便排出体外。

  【答案】A

  23.老鼠的肝脏被切除70%以后,在9~12天内可以再生出来,其直接原因是( )

  A.老鼠体内氨基酸的分解非常迅速  B.老鼠体内转氨基作用非常迅速

  C.老鼠体内脱氮基作用非常迅速  D.老鼠体内组织蛋白合成速度非常迅速

  【解析】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但对于不同的组织,其代谢的快慢不同,肝脏是代谢比较快的组织之一。

  【答案】D

  24.在减肥预防肥胖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加强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②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作息时间安排不当、长时间观看电视等 ③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量,代以大量进食谷物和蛋白质 ④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减肥药物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进食大量蛋白质,经消化吸收的氨基酸,再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不含氮部分会转变成脂肪。

大量进食谷物,谷物中的糖类也会转变成脂肪。

  【答案】C

  25.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是( )

  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

  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

  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

  【解析】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首先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血液,由循环系统把二氧化碳带到呼吸系统,再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答案】A

  26.外界O2要进入肝细胞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至少要穿过膜的层数为( )

  A.5层B.10层  C.11层D.22层

  【解析】考查内容涉及气体交换、血液循环、氧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有氧呼吸与线粒体的联系等知识,层次高、综合性强,需要周密思考、仔细分析,才能选准答案。

特别应注意的是,O2进入肝细胞并参与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这意味着O2最终要到达肝细胞内的线粒体之中。

由此考虑O2穿过单位膜的层次:

首先,经肺泡换气,O2由外界到达血液并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此过程O2需穿越细胞膜5层(依次为肺泡壁细胞膜2层、肺泡外毛细胞血管细胞膜2层、红细胞膜1层),其次,O2经血液运输到达肝毛细胞血管网进行组织换气,此过程O2共穿过细胞膜4层(分别是穿出红细胞膜1层、毛细胞血管壁细胞膜2层、肝细胞膜1层)而进入肝细胞内;再次,O2要参与有机物氧化分解还必须进入线粒体,从而O2又需穿越两层单位膜(线粒体由双层膜包被)。

由以上分析可知,O2共穿越磷脂双分子层11层。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27.蛋白质缺乏导致哪些后果( )

  A.蛋白质不足导致婴儿脑重量减轻,脑细胞数量减少

  B.蛋白质不足成人容易疲倦,对疾病抵抗力下降

  C.胎儿期缺蛋白质造成智力缺陷终身难以弥补

  D.蛋白质摄入不足可改变基因结构

  【解析】蛋白质不足能影响胎儿神经元的发育,使其智力下降,成人蛋白质不足时易产生疲倦,抵抗力也会下降,但蛋白质不足不能改变基因结构。

  【答案】ABC

  28.关于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6H12O6中H转移到生成物的H2O中

  B.生成物H2O中的H来自反应物C6H12O6和H2O

  C.CO2中的O来自反应物C6H12O6和H2O

  D.反应物H2O中的H和O分别转移到生成物H2O和CO2中

  【解析】

反应式不难看出ABCD都正确。

  【答案】ABCD

  29.人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不含有的成分有( )

  A.葡萄糖B.纤维素  C.抗体D.DNA

  【解析】内环境指的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

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从题目看,人体是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内环境中不可能有纤维素。

DNA存在于细胞里面,也不能进入内环境中。

  【答案】BD

  30.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可形成新的氨基酸,下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非必需氨基酸的数量减少  B.氨基酸的数量不变

  C.增加了必需氨基酸的数量  D.氨基酸的数量增加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转氨基作用与氨基酸关系的问题。

在人体和动物体内,通过转氨基作用,把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非氨基酸物质上,从而形成一种动物体所需的新的氨基酸。

在这个过程中,用掉了一个氨基酸,又产生了一个氨基酸,所以氨基酸的总数量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

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是不能在人体内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总之,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使细胞内非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增加,氨基酸的总数量不变。

  【答案】ACD

  31.加有少量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的猪血分装于①、②、③试管中,随后依次加入0.3%、0.9%、1.5%氯化钠溶液稀释,30分钟后离心。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试管的上清液中有血红蛋白,沉淀中都有红细胞

  B.②和③试管的上清液呈淡黄色,沉淀中分别有完整的和皱缩的红细胞

  C.①和③试管的沉淀中分别有红细胞的碎片和皱缩的红细胞

  D.②和③试管的上清液是血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渗透作用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红细胞的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所以红细胞也能发生渗透作用。

当外界溶液浓度高时,红细胞失水,反之则吸水。

又因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无机盐浓度为0.9%,所以置于0.3%氯化钠溶液中的红细胞会吸水,最终胀破(红细胞呈碎片状);置于0.9%氯化钠溶液中的红细胞,由于是等渗溶液会维持原有形状;置于1.5%氯化钠溶液中的红细胞会失水而皱缩。

当血液加入抗凝剂后,血液不会凝固,经离心后出现分层现象:

①试管上清液为均匀红色液体,少量沉淀物为红细胞碎片;②和③试管的上清液为血浆,呈淡黄色,沉淀物为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

  【答案】BC

  32.血液对机体的防御作用和保护功能是通过以下哪些项完成的( )

  A.血浆运输药物到全身各处起作用  B.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C.血浆抗体的生理作用  D.伤口处的凝血反应

  E.血清中凝集素对异型血的凝集作用

  【解析】A选项中血浆起到运输作用,这是对的,血浆运输药物是对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但药物是人为加进出的,不是血液的本身功能。

E选项血清中凝集素对异型血的凝集作用对机体不起防御作用和保护功能。

  【答案】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0分)

  33.(8分)如图为某种营养成分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变化。

据下图回答:

  

(1)该种营养成分很可能是___________;它在消化道内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方式是________。

  

(2)造成AB段变化的生理活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器官中。

  (3)造成BC段变化的生理活动可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4)造成线段DE所代表的生理活动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和上述相关的激素调节可能涉及___________激素。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糖代谢的有关知识。

从曲线看该物质在100mg/dL上下变化,与正常的血糖浓度范围(80mg/dL~120mg/dL)接近,因此该曲线很可能是血液葡萄糖的变化曲线。

人体进食后,葡萄糖在消化道内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使得血糖浓度升高,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作用,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内被氧化分解供能,或在肝脏和骨骼肌内将多余的血糖合成糖元,使得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水平。

当消化道不再吸收葡萄糖时,血糖浓度由于组织细胞的消耗而逐渐下降,在胰岛素等激素的调节作用下,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答案】

(1)葡萄糖 主动运输 

(2)进食造成葡萄糖被大量吸收进入血液 小肠  (3)①血糖在肝脏和骨骼肌细胞内合成糖元 ②血糖被组织细胞氧化分解 (4)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 (5)胰岛素

  34.(7分)下列是体液各组成成分关系图解,请回答:

  

(1)A、B、C、D中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和B液体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组织中的___________结构完成的。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________。

  (4)A中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___________作用;动物体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A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的协同作用。

  【解析】A表示胃、小肠消化的营养物质经吸收进入血浆;A与B之间的物质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的;组织细胞(细胞内液)与组织液是通过组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的;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答案】

(1)血浆 组织液 细胞内液 淋巴

(2)毛细血管 (3)自由扩散(渗透) (4)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拮抗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35.(7分)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行的。

b过程不包括对大部分___________的吸收。

  

(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__________(只写字母)。

其中A中的水分以___________形式进入消化道。

  (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可能通过皮肤以___________形式排出。

A和B的交换是通过___________的结构进行的。

  (4)过程e和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

前者________,后者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e和d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6)E与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图中应能看出A表示血浆、B表示组织液、C表示细胞内液、D表示淋巴。

水分的吸收方式是渗透(自由扩散),大部分脂类物质被吸收后进入毛细淋巴管。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有:

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

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互相渗透的,组织液只能形成淋巴,淋巴不能形成组织液。

原尿与血浆相比主要是不含大分子蛋白质。

  【答案】

(1)渗透(自由扩散) 甘油和脂肪酸

(2)A、B、D 消化液 (3)汗液 毛细血管(4)可逆 单向不可逆 (5)渗透、扩散 重吸收 (6)大分子蛋白质

  36.(7分)如下图为人体新陈代谢局部模式图,据图回答:

  

(1)A~D为新陈代谢相关的四大系统,它们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除具有保护作用外,与代谢废物排泄也有密切关系。

则E是________。

  

(2)①②③为体液组成成分,其中构成内环境的是[ ]和图中未画出的________。

  (3)体外物质通过A进入B一般需经过___________等生理过程,B中的葡萄糖要进入组织细胞并被彻底分解,至少要通过___________膜。

  (4)如D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功能衰竭,则B中___________会明显升高,会产生尿毒症。

  【解析】这是对内环境抽象出来的图,如能正确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个题目就容易了。

(1)外界物质通过A进入B,B中的物质一般不能通过A出来,说明A是消化系统,B是循环系统;C与B之间物质能出能进,这说明C是呼吸系统,D系统只出不进,说明D是泌尿系统。

皮肤有保护的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

(2)组织细胞是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的,所以②是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之间是互相渗透的,所以③是血浆。

(3)葡萄糖进入线粒体要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穿过组织细胞膜(1层膜),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穿过2层膜)。

所以共5层膜。

  【答案】

(1)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2)②③ 淋巴  (3)消化、吸收 5层 (4)尿素

  37.(5分)如下图,有甲、乙、丙三种消化液,如果能消化某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