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011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docx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第四章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50分)

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拟建项目对河口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定为一级,一般情况下该河口水质调查时期应为一个潮汐年的()。

A.丰水期和平水期

B.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2.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某拟建项目对海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定为三级。

一般情况下,该海湾的水质现状调查时期应为()。

A.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

B.评价工作期间的小潮期

C.评价工作期间的大潮期和小潮期

D.一年中的所有小潮期

3.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

A.水面下0.5 m,距河底不应小于0.5 m

B.水面下0.3 m,距河底不应小于0.3 m

C.水面下0.5 m,距河底不应小于0.3 m

D.水面下0.2 m,距河底不应小于0.2 m

4.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河流取样断面的布设,要求在拟建排污口上游()m处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A.1 000

B.500

C.300

D.200

5.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对于每天接纳60 000 m3的污水量的小型湖泊,在进行一级评价时该湖泊取样位置的布设应该是每()km2布设一个。

A.1~2.5B.0.5~1.5C.0.5~2D.1~3

6.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某拟建项目的两个排污口(A、B)直径均为4 m,建在河岸的同一侧,A、B两个排污口的中心间距为10 m。

在影响预测中两个排污口应简化为()。

A.面源

B.位于A、B连线之间的点源

C.线源

D.A点源或B点源

7.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小河可以简化为()。

A.矩形平直河流

B.弯曲河流

C.非矩形河流

D.矩形弯曲河流

8.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在河流水质量影响预测模型中,当河流断面宽度深比为()时,可视为矩形河流。

A.=15B.≥20C.≤10D.=10

9.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一般情况下建议采用()。

A.标准指数法

B.自净利用指数法

C.幂指数法

D.向量模法

1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的规定,对于大、中河流进行一、二级评价,且排放口下游3~5 km以内有集中取水点时,预测混合过程的水质均应采用()。

A.一维模式

B.S-P模式

C.二维模式

D.零维模式

11.一条年平均流量为155 m3/s的河流,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河段的平均宽为150 m,平均水深5.5 m,最大弯曲系数为1.8,且断面形状沿程变化不大,该预测河段可按()进行简化。

A.矩形平直河流

B.矩形弯曲河流

C.平直河流

D.非矩形河流

12.某项目每天向附近河流排放污水2.5万m3,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中等。

该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175 m3/s,水质为Ⅲ类。

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定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列污水水质情况下,复杂程度判定为“中等”的是()。

A.含有非持久性污染物和热污染,有11个水质参数需要预测浓度

B.含有非持久性污染特和酸性物质,有10个水质参数需要预测浓度

C.只含有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7个水质参数需要预测浓度

D.只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6个水质参数需要预测浓度

14.对拟预测的河流水质参数,一般按公式ISE=CpQp/(Cs−Ch)Qh将水质参数排序后从中筛选,式中Ch为()污染物浓度。

A.河流支流汇入处

B.河流污水排入处

C.河流上游

D.河流下游

15.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在河流完全混合数学模式中常用的水质数学模式为:

C=(CpQp+ChQh)/(Qp+Qh)。

下列条件不适用于上述模式的是()。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为恒定流动

D.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16.下列情况中,不适于使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型的是()。

A.大、中河流排污口下游有重要保护目标

B.充分混合河段

C.污染物输入量不随时间变化

D.河道流速不随时间变化

17.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建设项目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进行筛选和确定。

A.工程分析、预测模式、评价等级和当地的环保要求

B.环境现状、预测模式、评价范围和下游保护目标要求

C.监测方法、监测时段、监测断面和受纳水体功能要求

D.预测方法、预测时段、预测范围和预测模式要求

18.某拟建项目设计污水排放量为30 000 m3/d,污水经处理后排入一中型湖泊。

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进行水质采样,应每()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

B.1~2.5

C.2~4

D.3~6

19.某拟建项目设计污水排放量为500 m3/d,污水水质简单,排入多年平均流量为10 m3/s的河流内,环境现状调查范围为5 km。

在对该河流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可将该河流简化为()。

A.矩形平直河流

B.矩形弯曲河流

C.非矩形河流

D.弯曲河流

20.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进行点源环境影响预测时,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A.15%B.5%

C.7%D.10%

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所选择的数学模式中,二维解析模式适用于()。

(2006年考题)

A.矩形弯曲河流

B.非矩形平直河流

C.水深变化较大的湖泊水库

D.非矩形弯曲河流

22.某拟建项目向附近的一条小河(Ⅳ类水质)排放生活、生产污水1.5万m3/d,生活污水中含有总汞等7个水质参数,pH值为5。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本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B.二级C.三级D.低于三级

23.经初步预测,某建设项目排放的污水可能对排污口上游300 m至下游3 km的受纳河流水质有较显著的影响,对距排污口上游2 km的保护目标影响轻微。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可定为距排污口()之间的河段。

A.上游300 m至下游3 km

B.上游1 km至下游3 km

C.上游1 km至下游5 km

D.上游2.5 km至下游5 km

24.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计划于两年后开始建设,污水拟排入附近的湖泊。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湖泊水质现状调查时间至少应包括()。

A.丰水期和平水期

B.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枯水期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以下不可作为筛选和确定预测参数依据的是()。

A.工程分析

B.评价等级

C.当地的环保要求

D.行业协会的要求

26.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评价河段的断面宽深比为25,最大弯曲系数0.8,该河段可简化为()。

A.矩形弯曲河流

B.矩形平直河流

C.非矩形平直河流

D.非矩形弯曲河流

27.某项目向附近湖泊间断排放污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可以选用的混合过程段水质预测数学模式为()。

A.解析解模式

B.动态数值模式

C.一维稳态数值模式

D.二维稳态数值模式

28.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污水排入附近大河,距排污口下游4 km有集中饮用水水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预测该项目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最低应选用()维数学模式。

A.零

B.一

C.二

D.三

2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情况水质预测适用二维解析模式的是()。

A.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B.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点源

C.水深变化不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

D.水深变化较大的水库中连续恒定排放面源

30.某拟建项目每天向附近湖泊连续排放污水,枯水期水库平均水深8 m、水面面积2km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预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长期平均浓度应采用的模式为()。

A.湖泊移流模式

B.湖泊环流混合衰减模式

C.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D.湖泊完全混合平衡模式

31.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中型湖泊平均水深为7 m时,垂直取样位置上取样点应设在()。

A.水面下0.5 m,此点距湖底不应小于0.5 m

B.水面下0.5 m,此点距湖底不应小于0.4 m

C.水面下0.5 m,此点距湖底不应小于0.3 m

D.水面下0.3 m,此点距湖底不应小于0.3 m

32.某水域5年内规划有4个建设项目向其排污,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该水域环境影响时,可以采用()。

A.矩阵法

B.幂指数法

C.加权平均法

D.自净利用指数法

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向某小型封闭海湾排放污水的工业项目,在确定环境现状调查范围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污水排放量

B.海湾面积

C.海岸线长度

D.污水排放周期

3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位于东北地区的某建设项目,在河流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时无须考虑的内容是()。

A.河流弯曲情况

B.河宽及水深

C.河流封冻期

D.河流的发源地

35.内陆某拟建项目污水排向附近一小河,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二级,该小河在排污口下游6 km处汇入重要水功能的中河。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不需要预测的点是()。

A.排放口附近

B.排污口的上游断面

C.排污口下游的重要水工构筑物附近

D.小河与中河汇合口下游

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评价区现有点污染源调查的繁简程度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建设规模

B.点源的污水排放量

C.点源的污水性质

D.点源与建设项目关系

37.某住宅项目向一个河流排污,排污口上游无污染源汇入。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在水质调查时应选择的参数是()。

A.苯类

B.氟化物

C.磷酸盐

D.挥发性酚

38.某拟建项目向一中型河流排污,在地表水评价范围内,排污口下游800 m有一支流汇入。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表水取样断面至少布置()个。

A.3

B.4

C.5

D.6

3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符合预测水质参数筛选要求的是()。

A.建设过程和生产运行过程拟预测水质参数应相同

B.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水质参数应相同

C.建设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水质参数应相同

D.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水质参数可以不同

40.某小河的断面宽深比为25,预测河段弯曲系数1.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可简化为()。

A.矩形平直河流

B.矩形弯曲河流

C.非矩形河流

D.弯曲河流

41.某拟建项目排放的废水水温46℃、pH7.8,含有汞、锌、铜、铅四种污染物。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在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的污染物类型是()。

A.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

B.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废热

C.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

D.持久性污染物、废热

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可简化成面源,其排放规律可简化为()。

A.非连续恒定排放

B.连续恒定排放

C.非连续非恒定排放

D.连续非恒定排放

4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属于持久性污染物充分混合段的数学预测模式是()。

A.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B.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C.S-P模式

D.弗-罗衰减模式

44.某拟建项目向一小湖中排放废水,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一级。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预测BOD5时采用的模式是()。

A.卡拉乌舍夫模式

B.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

C.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D.弗-罗衰减模式

4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位于河口的某建设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一级,须进行水质调查的时期是()。

A.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平水期

D.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4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依据中包括()。

A.污水排放量

B.清洁生产水平的先进性

C.污水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D.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

4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污水排放量7 500 m3/d,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

B.河流规模愈大,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C.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大

D.污水水质愈复杂,排污口下游应调查的河段长度愈小

48.某建设项目污水排入一中型河流,现状调查范围为排污口上游1 km至下游4 km,河流水深10 m,河宽30 m,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河流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数量至少为()个。

A.3

B.6

C.12

D.18

49.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其环境现状调查区内河流的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下其水质现状调查的时期应包括()。

A.枯水期

B.枯水期、丰水期

C.枯水期、平水期

D.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

50.某大型木材加工厂设有原木贮木场,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该贮木场面源调查内容可不包括()。

A.贮木场原木堆放面积

B.贮木场原木堆放形式

C.贮木场原木运输方式

D.贮木场的地面铺装程度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50分)

1.在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中,()不计入污水排放量。

A.间接冷却水

B.循环水

C.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

D.含热量大的冷却水

2.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拟建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进行筛选和确定。

A.工程分析

B.环境现状

C.评价工作等级

D.当地的环保要求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根据污水排放量的大小确定湖泊、水库以及海湾的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污水排放量划分的档次与范围有()。

A.>50 000 m3/d

B.50 000~20 000 m3/d

C.20 000~10 000 m3/d

D.<4 000 m3/d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所选录的数学模式中,当预测不考虑溶解氧时,河流托马斯模式为:

,该模式的适用条件为()。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沉降作用明显

D.河流混合过程段

5.确定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主要依据包括()。

(2006年考题)

A.评价工作等级

B.污染物排放可能达标的范围

C.污水排放量

D.河流的规模

6.环境现状调查中,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除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调查和测量()。

A.横断面形状、水面坡度

B.感潮河段的范围

C.涨潮、落潮及平潮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等

D.潮间隙、潮差和历时

7.某建设项目位于我国北方某地,其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二级。

该地区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为零下15℃至零下20℃。

对其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时,如水体用途为(),则应预测冰封期时段的环境影响。

A.生活饮用水

B.食品工业用水

C.电力工业用水

D.渔业用水

8.某河流流量为160 m3/s,水质类别为Ⅲ类,某拟建项目向该河排放的污水量预计为25 000 m3/d,污水水质较复杂,且排放口下游4 km处有重要环境保护目标。

在上述情况下,可采用()模式预测混合过程段的水质。

A.零维

B.一维

C.二维

D.弗罗洛夫-罗生齐勒列尔(简称弗-罗)

9.当建设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为一级,且受纳水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时,其水质调查除选择常规水质参数和特征水质参数外,还应考虑调查()。

A.水生生物群落结构

B.底栖无脊椎动物种类和数量

C.底质中有关的易积累污染物

D.浮游动植物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下述关于河流水质取样断面布设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在拟建排污口上游500 m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B.水质现状监测取样断面不必考虑需进行预测的地点

C.调查范围内支流汇入处和污水排入处应设置取样断面

D.河口感潮河段内拟设排污口时,可只在下游布设监测取样断面

11.某项目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其运行期至少需预测()的环境影响。

A.正常排放、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

B.正常排放、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时段

C.非正常排放、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

D.非正常排放、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时段

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确定某矿山工程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段的依据有()。

(2008年考题)

A.矿山工程的特点

B.评价工作周期

C.地面水环境特点

D.当地环保部门要求

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统计检出率

B.统计超标率

C.统计超标倍数

D.单项水质参数评价

14.规划3个拟建项目在4年内兴建完成并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河流有断流超标现象,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评价基本资料表述正确的有()。

A.可以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料

B.断流河流应由环保部门规定功能,并据此选择标准

C.环保部门规定排污要求

D.建设单位自行规定各建设项目排污总量指标

1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以下属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划分依据的有()。

A.装置平面布置

B.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C.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规模

D.生产周期

1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适用条件包括()。

A.大湖

B.小湖

C.持久性污染物

D.非持久性污染物

1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水质污染物分类类型有()。

A.持久性污染物

B.非持久性污染物

C.放射性污染物

D.酸碱污染物

E.热污染

1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原则,说法正确的有()。

A.必须在枯水期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

B.水文测量的内容与拟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密切相关

C.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

D.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其次数和天数应与水质调查的天数完全相同

1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预测水质参数筛选,说法正确的有()。

A.预测水质参数可少于环境现状调查水质参数

B.建设过程、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各阶段预测水质参数可不同

C.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下预测水质参数可不同

D.预测水质参数应根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评价等级筛选和确定

2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预测数学模式选用,说法正确的有()。

A.弗-罗模式适用于预测各种河流混合过程段以内的断面平均水质

B.河流充分混合段可以采用一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断面平均水质

C.二维解析模式只适用于矩形河流或水深变化不大的湖泊、水库中点源连续恒定排放

D.稳态数值模式适用于非矩形河流,水深变化较大的浅水湖泊、水库形成的恒定水域内的连续恒定排放

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划分的污染物类型包括()。

A.持久性污染物

B.放射性污染物

C.非持久性污染物

D.酸碱性污染物

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质预测数学模式的选用,说法正确的有()。

A.动态数值模式只适用于非恒定水域中的各类排放

B.解析模式适用于恒定水域中点源连续恒定排放

C.河流充分混合段断面平均水质可以采用一维模式或零维模式预测

D.二维解析模式只适用于矩形河流或水深变化不大的湖泊、水库中点源连续恒定排放

2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点应重点布设在()。

A.水文要素急剧变化处

B.水域功能改变处

C.取水口附近

D.水质急剧变化处

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流常规水质现状调查参数有()。

A.铁

B.总悬浮固体

C.高锰酸盐指数

D.五日生化需氧量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关于水环境影响预测采用的类比调查法,说法正确的有()。

A.适用于所有一级评价项目

B.适用于所有二级评价项目

C.只能做半定量或定性预测

D.适用于对地面水环境影响较大的水质参数的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