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80032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179 大小:70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1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春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2021年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全册】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今年我担任二

(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二

(1)班共35人。

其中男生有14人,女生有21人,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有的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

因此,本期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

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从而使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

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表内除法的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第一,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教学。

第二,不再明确区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两种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从而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万以内数的认识改变了原有的编排结构,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万以内的数,出现了数位顺序表和近似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编排具有过渡的特点:

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作好准备。

本单元还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安排了解决问题教学单元,以学生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内容为素材,展示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二结合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适时安排解决问题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学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运动

(一)”一章,内容包括“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等教学内容。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克和千克,突出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数据收集整理”一章,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册教材还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不仅使学生知道现实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比较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使学生初步会用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方法。

  4.让学生亲身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5.让学生经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过程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用符号用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6.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知道用称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7.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惊醒简单的分析;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9.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本册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技能。

例如,估计一筒花生有多少粒,一篇文章有多少字等。

在进行万以内加减法计算时,先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

在学习测量时,先估计测量的物体有多长,再实际测量,这样做,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计技能。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探索计算方法时,必然算法是多样的,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上课课时数

1

2.28-3.3

数据的收集整理

3课时

2

3.6-3.18

平均分的例1、例2、例3

3课时

3

3.13-3.17

除法例4、例5及相关练习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1

3课时

4

3.20-3.24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例2、例3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3课时

5

3.27-3.31

认识平移和旋转、图形平移的应用

表内除法

(二)的例1

3课时

6

4.3-4.7

表内除法

(二)的例例2、例3

加减混合运算

3课时

7

4.10-4.14

乘除混合运算、两级混合运算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课时

8

4.17-4.21

用除减、乘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有余数的除法的例1

3课时

9

4.24-4.28

有余数的除法的例例2、例3、例4

3课时

10

5.1-5.5

有余数的除法的例5、例6

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1

3课时

11

5.8-5.12

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2、例3、例4

3课时

12

5.15-5.19

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5、例6、例7

3课时

13

5.22-5.26

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8、例9、

3课时

14

5.29-6.2

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10、例11、例12

3课时

15

6.5-6.9

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13

克和千克

3课时

16

6.12-6.16

数学广角—推理

3课时

17

6.19-6.23

总复习

3课时

18

6.26-6.30

总复习

3课时

19

7.3-7.7

总复习

3课时

20

7.10-7.14

期末考试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内容

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总序第教案

课型:

新授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从而初步了解统计表。

体会统计的价值。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难点;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用具:

图钉、刻度尺、小木棒、纸条、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课件。

教法:

谈话、演示。

学法: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

 师:

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

指名说一说。

 师:

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要订哪种颜色的呢?

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

(一)确定方案

1.选择哪种颜色合适?

 

同桌交流后汇报:

应该选择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生1:

可以在全校调查。

生2:

可以先在每个班调查。

3.怎样在班里调查。

师:

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在班里调查?

指名说一学生到前面主持:

喜欢红色的同学请举手,台上的学生数出人数,下面的同学帮助确认这个同学数的对不对。

确认后老师把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二)观察统计结果

师:

我们把统计的数据都填在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三)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全班共有()人。

指明说说怎么想的?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校服,选择(  )色合适。

全校选这个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全校选蓝色做校服合适吗?

这个问题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

 生:

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4.从这个表中,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四)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自己的统计,确定了我们班最喜欢的颜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

 三、巩固练习

 师:

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第二课时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总序第教案

课型:

新授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感知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继续用给定的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

2.通过对数据简单的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

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谈话、演示,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学校要举办讲故事大赛。

我们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请想一想应该怎样选好呢?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师:

请想一想用什么方法选好呢?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们可以举手表决。

(2)我不同意你的方法,这样有时会伤害到他们的,我认为用投票选举最好。

师:

对我也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好,请同学们在纸条上写好选票,我来收。

师:

同学们票是选完了,怎样才能知道结果呢?

学生可能回答:

我们来统计选票数。

师:

怎么统计?

应注意什么?

师:

你的办法很好。

请看我这有3个同学统计的结果。

(课件示出书中第3页的

记录结果)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

 我发现第一位同学是写“正”字纪录的,第二位同学是画“√”记录的,第三位同学是画“○”记录的,而且他们都写得很整齐。

师:

请大家看一看,你认为哪种记录方法好呢?

为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互动点):

 

(1)我喜欢画“√”记录的,这样记录快。

 

(2)我喜欢画“○”记录的好数。

 (3)我不同意你们的想法,我认为写“正”字记录的最好,因为一个“正”字是5笔,代表5票,5个5个地数又好数又不易错,而且占得地方少还节约纸。

师:

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书上第3页)

三、巩固学习

1.完成第3页“做一做”(如下图)

师:

同学们应该怎样调查谁最喜欢去哪里春游呢?

学生可能回答:

我认为举手选择自己最喜欢去的地方,数一数有多少人去,这个方法省事只要一数就好。

师:

同学们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全班答是。

(“全班答是”要删除)

师生进行数据收集、记录。

并填写表格及回答问题。

(做后订正)

四、课尾梳理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一名学生上台前来梳理,其他同学听后补充或纠正。

 

 

第三课时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练习第3课时总序第教案

课型:

练习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统计在预测和决策中的作用,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提问:

①记录数据有哪几种方法?

②对数据进行整理有哪几种方式?

二、练习

1.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猜1米有多长,用手比划;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看看

(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

晴天

雨天

阴天

天数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1)每个格子表示()辆车。

(2)小轿车比客车多()辆。

(3)()最少,()最多。

(4)货车和面包车相差()辆。

(5)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同样多。

(6)这四种车一共有()辆。

 

第四课时

课题:

数据收集整理第4课时总序第教案

课型:

练习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数据收集整理的有关知识。

(2)使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数据。

(3)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数据收集整理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尝试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种类

航模组

书法组

羽毛球组

舞蹈组

绘画组

篮球组

围棋组

人数

15人

8人

12人

9人

13人

20人

7人

(1)我最喜欢()小组。

(2)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2、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

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情况来回答问题。

5.0以上

4.9~4.7

4.6~4.3

4.2以下

一年级

(1)班

29

11

5

2

四年级

(2)班

27

12

6

3

六年级

(1)班

18

20

5

5

(1)一年级5.0以上有()人。

(2)六年级5.0以上有()人。

(3)四年级4.2以下有()人。

(4)六年级()的人数最多。

(5)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的有()人;六年级的有()人。

(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3.下面是二年级四个班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男生同样多的班是(),女生同样多的班是()。

(2)()班和()班的学生人数同样多。

(3)二(3)班比二

(2)班少()人。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

(一)

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

(一)课本P13~36页。

教学内容主要有: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课题:

平均分第1课时总序第教案

课型:

新授课编写时间:

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用具:

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