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78863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

《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ocx

中国金融发展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安徽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

题  目: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学生姓名:

吴学成学号:

I00814268

院(系):

经济学院专业:

经济学

入学时间:

2008年9月

导师姓名:

韩建雨职称/学位:

讲师/博士

导师所在单位: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完成时间:

2012年6月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摘要

本文是在全球经济危机还未完全落幕之际,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一些问题的背景下来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笔者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中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分别对5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分别通过对金融机构效率、金融市场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来分析我国的金融发展问题,分别选取银行机构和股票市场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然后通过对金融效率与消费、投资的关系分析来研究我国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

我国的储蓄率通过消费影响经济的作用不确定,而储蓄率通过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确定的,储蓄率通过正面的影响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储蓄—投资转换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很微弱,说明我国银行体系的储蓄—投资转换能力非常低下,无法为我国经济运行的效率的作出应有的贡献;我国的股票市场效率与投资和消费的关系都不是很紧密,股票市场经常发生波动的现象导致人们在风险与预期收入之间徘徊,导致我国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企业的资金运行很不稳定,从而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效率;投资;消费

 

RelationshipofChina's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

ABSTRACT

Thisarticleisintheglobaleconomiccrisiswhichisnotcompletelytheending,theeconomicdevelopmentofourcountryhaveproblemsdowntothestudyofthebackgroundoffinancialdevelopmentandeconomicgrowthinChina.Iuseeconometricmethods,Grangercausalitytestandimpulseresponsefunctionanalysis,respectively5modelforempiricalanalysis.Theideaofthisstudyis,respectively,byanalysis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efficiencyoffinancialinstitutions,financialmarketefficiencyandeconomicgrowthtofinancialdevelopment,respectively,selectedbankinginstitutionsandthestockmarketasanobjectofthispaper,andthenthroughthefinancialefficiencywithconsumptionandinvestmentrelationshipanalysistostudythemechanismofChina'sfinancialdevelopment,thefollowingconclusions:

China'ssavingsrate,theroleofuncertaintyoftheeconomythroughconsumersavingsrateisdeterminedbytheroleofinvestmentaffecteconomicgrowth,savingsratebyapositiveimpactoninvestmentandthuspromoteeconomicgrowth;makeitsduecontributiontotherelationshipbetweenChina'ssavings-investmentinconversionratesandeconomicgrowthisveryweak,China'sbankingsystemandthesavings-investmentinconversioncapacityisverylow,unabletoChina'seconomicoperationefficiency,andmakeduecontribu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China'sstockmarketefficiencybetweeninvestmentandconsumptionarenotveryclose,thestockmarketisoftenafluctuationphenomenonofpeoplehoveringbetweenriskandexpectedincome,resultinginChina'sfinancingofenterprisesthroughthestockmarketfundsrunveryunstable,whichaffectsthecontinuityandstabilityof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

economicgrowth;financialdevelopment;efficiency;invest;consumption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以世人罕见的速度快速崛起,进入21世纪后更是以平均超过8%的经济增长速度展示中国经济的强力;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系列的改变显示出中国巨大的经济实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任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经济增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由投资和出口所拉动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家马车并不能协调发展,不断增长的物价水平也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危机任然没有过去,全球经济的不景气所导致的外部不经济也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陷入困境。

怎样才能使我国经济逐渐摆脱困境实现更好的发展必然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而要想摆脱困境则要了解我国的历史与现状,从中发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来说,我们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的途径无非是出口和投资两条渠道,而我国的消费水平始终很低。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我国巨大的收入差距、东中西的地区差距、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的低效率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完善导致的资源浪费和效率损失。

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中国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关系,认识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存在哪些问题,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影响经济增长,并且就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既然本文研究的金融发展问题,那就必须对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有一定的认识。

最早论述金融部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经济学家可以追溯到熊彼特(Schumpeter,1912)在其代表性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中关于银行信用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创新)提供购买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理论说明了银行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金融发展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首先,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和肖在1955—1967年发表的三部著作中正式提出“金融发展理论”;其次,帕特里克(Patrick,1966)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提出金融发展的“供给主导”和“需求遵从”;[2]第三,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通过对35个国家上的统计资料的分析对金融结构域金融发展进行跨国研究和历史比较研究,并且提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如金融相关比率。

[4]继戈德史密斯之后,麦金农(1973)和肖(1973)分别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与《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分别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角度同时提出金融自由化的观点。

[5][6]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主要集中于解释金融发展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他们结合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了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框架,说明金融市场是如何扩大储蓄和提高投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也出现了大量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如Levine和King(1993)在《FinanceAndGrowth:

SchumpeterMightBeRight》一文中通过对80个国家1960—1989年数据的分析,得出不同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各个国家的人均GDP、物质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率有关。

[8]这些实证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研究金融中介(如银行)与经济增长,第二种是研究金融总量与经济增长,第三种是研究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

各自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是千差万别,但是基本都承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相关性。

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主要是基于谈儒勇(1999)的研究,他对中国的金融中介、金融深化、股票市场进行指标选取,分别研究三者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中介尤其是银行系统在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中国的金融深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毫无贡献。

[9]其后,曹啸和吴军(2002)通过格兰杰检验发现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主要是粗放型的金融资产总量的增长,而非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方式。

[10]丁晓松(2005)通过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分析1986—2002年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得出我国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作用微弱。

[11]而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韩廷春(2003)通过对AK模型的扩展,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进行分析。

[12]

综上,国内外的金融发展研究关注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总量关系的更多,也有一部分研究金融市场效率或金融机构效率与经济增长总量关系的论文,但很少有关注金融机构效率或金融市场效率与消费、投资的关系。

本文正是认识到这一方面的研究不足,结合我国金融体制的特点选取两个典型——银行机构和股票市场,对金融机构效率与消费、投资的关系,对金融市场效率与消费、投资的关系作出理论与实证分析,从而发现我国金融发展的问题所在,并且对于这些问题提出适当的政策建议。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经济增长

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有不同的解释,库兹涅茨(1971)从人口福利的角度考虑:

一国的经济增长是指它能为该国的人口规模提供日益多样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提升,至于该国增长的能力取决于技术的改进以及它所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改进。

而萨缪尔森则是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去考虑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潜在国民产量的扩展,可以看作是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缘的不断变化移动。

从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不但是经济总量的增加,也是人均收入的增加,不仅是短期的波动,更是长期持续的增长。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人均GDP和GDP总量的增长率来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本文虽然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但是笔者更加注重金融发展是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在本文中笔者分别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消费、金融发展与投资的关系来分析我国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

本文所界定的消费为居民消费,政府部门的采购不在其中,本文中的投资指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因为笔者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是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整体质量。

2.金融效率

本文所涉及的金融效率为宏观金融效率即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融资的效率以及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为此本文分别选出我国最为典型的两个代表,即金融机构中的银行机构和金融市场中的股票市场作为分析对象。

银行体系的储蓄率我们将会用银行的存款余额与GDP总额的比值来衡量,储蓄—投资转换率将用银行体系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值来衡量,股票市场的的效率将采用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指标来衡量,考虑到股票市场的转手率在我国只能表明交易频繁,并不能说明我国的股票市场融资和转化投资的效率有多高,因此选用股票市场的交易量比率来作为我国股票市场效率的衡量指标。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根据笔者掌握的知识和数据资料对金融发展应该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为规范分析;然后运用STATA软件、利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来对规范分析作出实证检验,即为实证分析;最后运用逻辑推理,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做。

在本文中,笔者用宏观金融效率作为金融发展指标,然后进一步分别对我国金融机构的典型——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典型—―股票市场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它们与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我国金融发展的不足——金融机构的低效和金融股市场的经常性波动,最后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四)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并对本文所要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进而介绍了笔者在分析过程中所用的方法和思路,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部分,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并且作出了评价;第三部分就我国银行系统的效率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的分析,主要是对银行机构的储蓄率分别与消费、投资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银行机构的储蓄—投资转换率和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就我国的股票市场效率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主要对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分别与消费、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为本文最后的总结,根据第三、四部分的分析结果,得出几个结论,并就这些问题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一)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歧

本节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国外研究,围绕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主要争论有如下几个方面:

1.金融发展是否与经济增长相关;2.是以金融中介为基础的金融体系还是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3.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即是供给主导还是需求追随。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

认为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首先应从熊彼特说起,熊彼特(Schumpeter,1912)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中说明功能良好运行的银行通过甄别并向最有机会在创新产品和生产过程中成功的企业家提供融资而促进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1]一名主张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学家是英国的希克斯(1969),他在《经济史理论》中指出工业革命中所需的技术和发明在工业革命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只有当英国的金融体系为英国的工场主筹集到充足的资金时才引发了工业革命,相比欧洲大陆的金融体系,英国的金融体系更加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3]主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继承者很多,如Mckinnon、Shaw、Goldsmith等等。

既然有支持者就必然存在反对者,卢卡斯(1988)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分析,经济学家过分强调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货币供给量的扩大并不会对产出和就业有多大的影响。

另外,琼•罗宾逊(1952)认为金融发展并不能起到刺激经济的效果,只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但是从多年来经济学家对各国或地区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只不过两者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并不确定。

2.金融中介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的分歧

由于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金融体系与市场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在功能方面的不同,导致对两种不同的金融体系有不同的看法:

1.中介型观点:

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金融中介与公司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从而提高经济效率,有利于发现好的项目、动员资源和监督企业的运行,从这些方面促进经济增长。

而市场型金融体系则会造成信息分析的搭便车问题和投资近视行为;2.市场型观点:

他们则认为市场型在分散和管理风险方面更有优势,更适合于连续创新型企业,而中介型金融体系则会造成金融中介利用内部信息抽取信息租金、阻碍创新和外部人的竟争以及无法克服不确定性等方面的缺点。

关于两者的争论一直没有结束,金融服务支持者认为两者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金融市场为经济体提供金融服务,重点在于服务的质量和数量。

3.供给主导和需求遵从

Patrick(1966)最早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的观点,他将主张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看作为供给主导,将主张经济增长带动金融服务需求的观点看作为需求遵从。

[2]大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只能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并不能完全说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因果关系。

因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1990年代以前他们所使用的模型并没有考虑到其他变量的关系,另外影响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无法通过统计指标来准确的衡量,以及其他指标数据的处理和来源都存在问题,很容易陷入伪回归中。

(二)金融结构论和金融深化论

金融发展理论在如今最为大家所了解的无疑是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和麦金农与肖提出的金融深化论,金融结构理论为研究金融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而金融深化论则是金融发展理论之大成。

1.金融结构论

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对比研究了35个国家的金融史料和数据探讨各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问题,他提出,在任何现代经济中,以物质财富构成的基础结构与金融财富构成的上层建筑同时并存,并且密切联系在一起。

金融财富的主体是金融工具,它们主要由金融机构发行和持有。

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存在,各自的性质、分布及相对规模就构成了金融机构,金融结构的各种形态体现着经济增长的不同程度。

戈德史密斯创造性地提出并验证了衡量金融结构演变程度的一系列数量指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金融相关比率。

[4]尽管戈德史密斯对金融发展理论作出了创造性的研究,但是他没有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2.金融深化论

Mckinnon(1973)和Shaw(1973)分别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角度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两人都主张金融自由化。

Mckinnon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结构的扭曲总是与金融市场受抑制相伴随,要获得金融发展,就必须消除金融抑制。

[5]Shaw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脆弱和金融市场不发达是由政府的干预扭曲造成的,要使金融结构深化,经济得到发展,就应消除政府的干预,使利率自由化,金融就会深化,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就会得到发展,国外的资金就会流向国内,这就使金融进一步深化,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6]金融深化理论强调价格变化是经济增长关联更大的金融因素,相应地认为以实际利率和汇率表现的金融自由化将推动经济增长,而金融抑制特别是以低于均衡水平的实际利率和高估国内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就阻碍了经济增长,把负真实利率作为金融抑制指标。

他们认为提高利率有利于增加金融系统发放贷款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投资率。

金融自由化主张经过几次变革,逐渐从无政府的自由主义变为政府适度金融抑制的金融自由化。

(三)国内有关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

国外关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为我国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其不足之处。

我国关于金融发展的研究由于各种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因素,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萌芽。

谈儒勇(1999)利用1993—1998年时间序列的季度数据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得出金融深度与经济增长关系存在不明确关系,金融中介和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尽管该研究开创了我国金融发展研究的先河,但是由于数据的缺失和线性估计的缺点,实证研究与实际可能存在出入。

1.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因果关系研究

曹啸和吴军(2002)选取了1994—1999年的季度数据,利用Granger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

结论表明,我国的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金融资产数量上的扩张,而不是通过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也是我国粗放型经济的一大原因。

[10]孟猛(2003)利用含有误差修正模型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函数,以我国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他的实证结果表明:

长期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会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13]战明华等(2003)利用中国的样本数据对Stiglitz等人关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都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14]陈军和王亚杰(2002)从供给推动和需求拉上两个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两者之间的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15]史永东(2003)等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的因果关系。

[16]王志强和孙刚(2003)采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检验了中国金融总体发展的规模扩张、结构调整和效率变化3个方面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论认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

综上所述,我国的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经济增长是否是金融发展的原因并不清楚。

[17]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

战明华(2004)提出了多重均衡下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三部门中一般均衡的条件下从理论上讲内生增长条件下的多重均衡是存在。

他还利用我国的样本数据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多重均衡关系的存在性并给出了临界区,并且指出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发展方向是金融体系的流动。

[18]韩廷春(2003)通过对AK模型的扩展,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进行分析,得出:

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金融深化理论与利率政策必须与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不能单纯追求金融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数量扩张,应更加重视金融体系的效率与质量。

[12]

国内的研究表明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目前中国处于供给主导的阶段,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将逐渐进入需求追随的阶段,将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

因此国内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应该逐渐从金融规模、金融中介总量的研究转移到金融深化、金融市场效率的研究,为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正确的建议。

三、中国银行体系的效率分析

(一)中国银行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建国60多年以来,我国的银行体系经过几次非常的变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一元制体系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央行与国有专业银行的双层银行体系,一直到如今中央银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区域性的股份制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形成的多元化银行体系。

如今,我国的银行体系的发展状况如何?

又存在哪些问题呢?

1.我国银行体系的现状

截止到2009年末,中国共有3857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